岳燕燕 赖凡 唐文娟 李晓华
一、专业建设背景
新疆石河子职业技术学院与喀什大学联合开展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4+0”模式应用型人才试点项目,招生对象为普通高考学生,学制4年,试点人数30人,学生达到毕业条件后,授予喀什大学本科毕业证书和工学学士学位证书。
1.本项目能够满足新疆区域经济发展和人才培养的需要。新疆位于西部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核心区,近年来随着国家“一带一路”建设的深入推进,新疆迎来了高质量发展的历史机遇。新疆物产丰富,瓜果飘香,有着数不尽的“粮仓”“肉库”,为农产品加工业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新疆兵团在“十四五”规划中指出,要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能力,重点打造粮油、鲜果、酿酒等八大产业链,到2025年,农产品加工产值与农业总产值比力争达到2.5:1。
2.本项目是构建国家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需要。国务院下发的《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提出举办职业本科教育,并相继出台多项政策、文件,为现代职业本科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也为职业教育指明了新的发展方向。因此,积极开展职业本科教育,有助于提高高职院校办学层次和人才培养质量,对构建新疆兵团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有着积极推动作用。
3.本项目是兵地融合发展的重要举措。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兵地融合是新疆兵团作为新疆组成部分的重要体现,也是发挥兵团特殊作用的重要途径。石河子职业技术学院食品专业在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方面具有一定优势,行业认可度高,喀什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应用型人才培养已在南疆形成特色,两校联合培养人才将会形成优势互补,推动石河子职业技术学院与地方本科院校融合发展,为石河子职业技术学院发展职业本科教育积累办学经验。
20世纪80-90年代初期,基于学习产出形式的教育模式(Outcomes-Based-Education,OBE模式)最早出现在美国和澳洲的基础教育改革中。在当今的互联网+时代,食品工业呈现出智能化、功能化与国际化发展态势,懂得食品智能加工、食品质量数字化控制管理并具有创新意识的高层次技术技能型应用人才,将成为未来食品工业发展的重要人才支撑。
二、专业培养目标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立足新疆及兵团地域优势和原料优势,以培养在食品及相关领域从事生产管理、技术开发、科学研究等工作的高层次应用型、技能实践型、复合型人才为目标。探索和实践能力递进式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以职业能力为本位、以实践岗位要求为导向,融入思政教育、劳动教育、创新创业教育的“岗课赛证”融通、工学交替、能力递进式课程体系。与新疆多家知名食品企业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深入开展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并与国际接轨,同时按照企业生产标准以及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完善专业标准,调整课程体系,建成再现食品企业生产环境和技术水平的校内实训基地。
三、基于OBE理念开展专业实践教学
1.探索实践能力递进式的人才培养模式。全日制本科教育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實践教学主要包括课程实验、课程设计、生产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新疆石河子职业技术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生实践环节的教学内容与其一样,但具有一定的专业特色。实践教学环节总周数为43周,其中农产品食品检验员职业技能培训、认识实习、岗位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食品专业社会调查等为本专业的特色教学实践。
新疆石河子职业技术学院通过校校与校企的深度融合,借鉴现代学徒制培养理念,构建能力递进式的人才培养模式,根据“在校学生→联合培养学徒→企业准职工→企业职工”递进式的培养思路,对学生实施认知能力、专业基本能力、关键能力、综合能力的四段式培养过程,结合本科和高职教育的特点,更加注重“既好用,又耐用”的培养教育理念。
在新疆石河子职业技术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课程体系中,课程总学时为3772学时,共180学分,其中专业实践课程1964学时,占总课时的52.07%。基于OBE理念,对实践能力的培养主要体现在通用能力、专业能力与核心能力三方面。通过对比分析,本专业课程体系有如下特色:第一,基于职业面向设置工学模块课程。面向食品企业及相关行业,遵循职业教育规律和学生培养逻辑关系,依据知识结构相关性、同源性原则,设置工学模块课程。考虑行业对专业人才技术技能的要求,将岗课赛证进行有机融合,渗入思政教育与劳动教育,凸显综合素质、职业素养和岗位能力培养。第二,专业课程体现职业实践需求与能力本位特点。对接职业岗位能力需求,实施从基本认知能力培养、专业基本能力培养、关键能力培养与综合能力培养的四阶递进式培养模式,加大实践环节比例,强化应用型本科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体现高层次应用型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要求。
2.课程教学资源建设。(1)以数字化校园为平台,搭建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群线上网络课程的教学平台,不但可以在校内教室、实训室等进行网上教学,而且对社会人员和企业开放,实现网上授课与答疑等网络教学,实现远程教育。通过网络教学资源的建立,亦可满足学生自主学习的需要,以及实践实习和企业培训的需要。
(2)以专业核心和精品课程建设为重点,按照职业岗位需求和国家相关职业标准,重新调整食品营养与卫生、食品分析与检验、食品工程原理等专业群基础课程的基本结构,与行业企业专家共同加强葡萄酒酿造、食品感官检测技术2门专业课程的建设。在3-5年内逐步充实及完善共享资源库的课程建设,力争五年内建设开发8门专业群核心课程,每门课程均有与之配套的多媒体网络课件等课程素材库。同时,建设开发3本校企合作编著的新型活页式教材以及2本工作手册式新型教材。
3.构建“专业-产业”链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科学系统的“专业-食品工程技术产业”链,建立“基础内容共享、个性内容分立、拓展内容互选”的专业群课程体系。与新疆农夫基地玛纳斯食品有限公司、新疆张裕葡萄酒有限公司等企业合作开展课程建设,开发基于食品企业加工项目化过程的教学内容,开展基于食品理论与食品企业实践一体化的实践教学活动。以食品岗位的生产实践需求为基础,以毕业学生职业实践能力为主线,以灵活的实践教学为导向,建立适应食品产业链发展需求、产教深度融合、对接紧密、特色鲜明、动态调整的现代职业教育课程体系。
4.继续探索“三教”改革。(1)教材与教法。积极与食品企业合作编著新型活页式教材、工作手册式新型教材,开发采用课程教学形式项目化,以项目形式驱动教学。根据课程的关键技术需要,整合课程内容,探索各类型的新式教学方法,加强对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的研究,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
(2)“双师型”教学创新团队建设。通过自我培养、柔性引进、灵活聘用等途径,采用积极的政策和激励措施,加大对高层次专家团队、高层次专业带头人的引进和培养力度。建立职业院校教师“双师型”与企业技术技能骨干相互聘任制,实施“双向流动”制度。同时采用“引进来”“送出去”相结合的方式,即派遣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到国外访问进修,引进国内外行业专家进行交流培训。两年来,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教学团队培养专业群带头人3人、骨干教师6人,专任教师中“双师”素质教师比例达98%以上,吸纳建立14人的兼职教师库,已建成一个“双素质、双结构”专兼结合的优秀教学团队和2个校级科技创新团队。
5.加强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及校外实习基地建设。目前,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已建成一批融教学、实践、实习、培训、科研为一体的校内外实训基地,为OBE教育理念下职业本科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提供了实践平台。
(1)装备优良的校内实践教学平台。依据“实验设备生产化、设备功能多样化、实验实训岗位化、学校管理企业化、校企服务开放化”的原则,通过学院招商引资和自筹资金、校企共建、政府财政投入等多种途径,建设与企业生产环境一致的生产性实训基地,新建虚拟仿真实训中心、食品工程训练中心、理化分析实验室、微生物实训中心等多个校内实验实训室,不断完善农产品检验中心、焙烤食品加工等实训室,设备总值达780万元。
(2)校外实习基地建设。建成相对稳定的顶岗实习基地18家,以及与国内著名食品加工技术企业深度融合的实习基地4家,与新疆农夫基地玛纳斯食品有限公司、新疆石河子花园乳业有限公司、新疆张裕巴保男爵酒庄有限公司、新疆顶益食品有限公司等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深入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充分满足学生顶岗实习及就业需要。
6.技术技能平台及拓展社会服务功能。基于OBE教育理念,积极开展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生的职业岗位培训、社会人员再就业培训、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职业技能鉴定、技术服务等社会服务。
7.坚持国际化发展,树立面向世界的实践教育发展理念。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学习、引进国外优质职业本科教育资源,聘请外籍专业名师。与国外知名高校联合培养,大力拓展毕业生在海外市场就业和留学深造渠道。
四、展望
1.组建校企协同创新团队。大力推行OBE教育理念,更注重构建深层次校企协同创新实践平台。比如聘任研究机构、高等院校、行业专家、企业大师等,共建校企协同创新队伍,通过线上线下等多种方式开展课题交流、实践技术研讨、创新项目研发合作等,加强青年教师的研发和服务能力。
2.继续探索实践教学项目导向模式。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最突出的特点是应用到生产实践,因此要着力培养以能力为重点,强化实践与创新的“专业教育与职业教育”,“创新创业活动”有机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参加各类竞赛,如挑战杯、创新创业大赛以及实践技能大赛等,参与项目的撰写立项、方案的实施和開展,充分发挥学生的实践创造和探索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创业竞争力。
基金项目:2022年度新疆石河子职业技术学院重点课题“基于OBE理念下‘4+0职业本科人才培养改革的研究——以新疆石河子职业技术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为例”阶段性成果(ZY2022-09)。
作者简介:岳燕燕(1987-),女,汉族,新疆石河子人,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职业教育。
*通信作者:李晓华(1979-),女,汉族,重庆人,教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及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