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南燕
内容摘要:塞巴斯蒂安·布兰特是德国讽刺文学最早的代表作家,1494年他创作了长篇叙事诗《愚人船》,“愚人文学”也由此创立。这部作品描绘了社会生活中存在的各种愚蠢行为,讽刺与针砭了社会时代弊病。本文结合《愚人船》创作的历史背景,从文学伦理学视角,针对“船”这一海洋母题,分析在如海洋般波涛汹涌的社会伦理环境中“愚人”做出的伦理选择和理性意志的缺失,阐释“愚人船”上呈现的各种道德败坏现象,为时刻面临伦理选择的当代人提供警示和教诲,发现和解读其伦理道德价值。
关键词:塞巴斯蒂安·布兰特 《愚人船》 文学伦理学 道德
塞巴斯蒂安·布兰特(Sebastian Brant, 1458-1521)是一位出色的诗人,同时也是一位优秀的法学家,法律与文学的有机统一是他文学作品中的一大特色。他作为“愚人文学”的创始人,以法律知识为铺垫,通过文学的形式,对社会上种种违反道德和法律的事情展开有力的抨击,其目的在于劝告人们远离愚蠢,弃恶扬善,严格地约束自己的行为。[8](66-71+80)
作为法律的基础,道德是伦理的展开与实现。人们对伦理进行理性自觉并为了合乎伦理而对人的存在进行规约,便产生了道德。[3](79-85)人之所以为人,区别于兽的本质所在,即是在自然选择和伦理选择的共同作用下,以获得通过理性分辨善恶的能力,能够通过人性因子控制兽性因子,通过理性意志控制自然意志或自由意志,从而使人成为有理性的人。[7](10-19)而道德的败坏,则是人们进行伦理选择时理性意志缺失的结果。
布兰特所理解的社会是蕴藏一切的广阔海洋,他设计出一艘无限大的船,搭建起生活的大舞台,愚人们粉墨登场,活演人生百态。船上的愚人们自不知其裹挟着无数的罪孽、过失和恶习,伴随着贪得无厌的追求和欲望,缺乏伦理道德的指引,在人生海洋上漂泊不定,时时刻刻遭受着堕落和毁灭的威胁。[1](代前言)
本文从社会的海洋意象出发,搭载愚人们的船舶,以文学伦理学批评为切入视角,回到历史的伦理环境,试图通过解读愚人们的伦理选择,分析其原因动机和产生的后果,并对各种道德缺失现象进行归纳,给予现在社会的人们以道德警戒和启示,发挥文学的教诲功能。
一.《愚人船》的海洋母题分析
(一)海洋母题:船舶
人类自诞生以来,对海洋和远方的探索就从未停止过,船舶这一海上交通工具便应运而生。同时,随着历史的发展,从史前的舟筏时代到现在的柴油机船时代,船舶逐渐用于军事,成为各国海战的关键性因素。除了地理位置、自然结构、领土范围、人口数量、民族性格和政府特征这六大影响各国制海权的主要条件以外,[5](27)船舶也是捍卫国家海权的决定性因素。
文学创作皆来源于生活,船舶作为海上生活的重要交通工具,是海洋文学中一个至关重要的母题。从古至今,“船”的形象经常出现在东西方文学作品中。在德语文学中,也不乏以“船舶”为母题的著作:布兰特的《愚人船》(Das Narrenschiff, 1494)、豪夫的《幽灵船》(Die Geschichte von dem Gespensterschiff, 1825)、格拉斯的《蟹行》(Im Krebsgang, 1999)、伦茨的《灯塔船》(Das Feuerschiff, 1960)等。有的作品讲述的是发生在实体船上的故事,有的只是以“船”为隐喻进行文学创作,都是对“船舶”这一海洋主题的探索和发展。
(二)《愚人船》:“海洋”上的“罪恶之舟”
十五世纪的海上,一艘乘载着一百一十个愚人,并且由愚人驾驶的船漂泊不定。甲板上正上演着由道德诗改编的一幕幕舞台剧,愚人们纷纷登场,表演自己或者他人的愚蠢故事。这些愚蠢行为几乎囊括了当时社会上流行的所有弊端,如追逐权力、贪图享乐、蔑视圣经、放纵淫荡、徇私枉法、弄虚作假等。揭露了那个时代罪恶的世间百态,讽刺了当时社会诸侯的昏庸无能,教会的腐化堕落,市民的妄自尊大,农民的不知羞耻,学者的鼠目寸光等阴暗面。[2](199)
在现实的世界中,所有的罪恶均是被绅士般的面具所掩盖,只有在愚人船上,在这个“魔鬼”聚会,肆意尽露本色的地方,所有的人类罪恶显露无疑。[4](99-102)愚人们不以恶小而不为,沉浸在扭曲的道德世界里。而负载愚人船的海洋则是充满善与恶的现实社会,从布兰特的法律背景出发,不难理解,被法律条文所约束的人类正如在海洋中行驶的愚人,道德缺失就会罪恶满舟。相较于对具象大海的紀实,作者对海洋、船舶物象的描述实为心中的幻想和寄托,他用意象将人类的伦理处境具体化,更能达到讽刺和教育作用。
二.《愚人船》的文学伦理学解读
(一)文学伦理学批评:伦理选择和理性意志
聂珍钊在他的论著《文学伦理学批评导论》中对这一概念做了一个定义:“文学伦理学批评是一种从伦理视角认识文学的伦理本质和教诲功能,并在此基础上阅读、分析和阐释文学的批评方法。文学伦理学批评从起源上把文学看成道德的产物,认为文学是特定历史阶段人类社会的伦理表达形式,文学在本质上是关于伦理的艺术。”[6](13)因此要想解读一本著作,就要回到作者所处的历史伦理环境,去分析和阐释文学作品中做出的伦理选择以及表现出来的各种道德现象。他在书中提出:人类的自然选择是人的形式的选择,以使人获得知性;而伦理选择是人的本质的选择,以使人获得理性。[6](35)借古希腊神话中的斯芬克斯形象引申出“斯芬克斯因子”,并将其分为人性因子和兽性因子两部分。人性因子即伦理意识,表现为理性意志,兽性因子则表现为自然意志和自由意志。伦理意识是人分辨善恶的能力,也是能否成为真正的人的决定性因素。“斯芬克斯因子的不同组合和变化,导致文学作品中人物的不同行为特征和性格表现,形成不同的伦理冲突,表现出不同的道德价值。”[6](38)从文学伦理学的批评视角出发,在分析伦理选择的基础上进一步阐释理性意志的发挥情况,是解读文学著作必不可少的环节。
(二)《愚人船》上的愚人们:伦理选择的偏离和理性意志的缺失
正如定义的,“自然选择与伦理选择是文学伦理学批评的理论基础。”[6](6)无论是哪个时代的社会中的人,从出生开始,即自然选择的完成,就一直面临着伦理选择,因此有别于文学层面的定义,在现实生活中伦理选择则是人发展的生活基础。《愚人船》中介绍的种种愚行,都是人的典型,作者将批评时代弊端反映在对人的缺点和罪恶的讽刺批判里。在那个“黑暗的时代”,布兰特不畏权贵,他对贪婪淫荡的教士、虚妄无知的学者、愚钝冥顽的封建领主等展开激烈的批判,借船舱里的百幕舞台展现时代的人间百态,他亲自操纵着“愚人船”在大海游弋,一面揭露社会道德败坏现象,一面呼吁人们接受教育、树立信仰,做出正确的伦理选择。
在进行伦理选择时,人们会受所处的伦理环境的影响,对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道德选项做出选择,选择不同则结果不同,因此不同选择有不同的伦理价值。很显然,《愚人船》一书中,展现的都是偏离道德范畴进行的伦理选择,在愚人们的选择过程中,他们的理性意志都没有能够很好地发挥主导作用,只有缺失程度的差异。布兰特将人类的愚行具体地量化。它被分解成:骄傲自大,贪婪吝啬,暴饮暴食,淫欲放荡,妒忌羡慕,暴戾恣睢,迟钝懒惰。[1](代前言)总结可知,无非是缺乏教育和缺乏信仰两大原因造成的后果。
自古以来,教育都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无论是个人对自身的教育还是个人对他人的教育,都对人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教育的缺失或者错误,则会导致伦理选择的偏离,最终导致伦理道德的沦丧。例如书中的第6章格言诗:
6.
Wer seinen Kindern übersieht
Mutwillen und sie nicht erzieht,
Dem selbst zuletzt viel Leid geschieht.
(《愚人船》,第344-346行)
谁疏忽并且放纵自己的孩子,
听凭他们胡作非为不予教育,
他们终将受害并被拖累。[1](24)
这是展现教育重要性的最典型的章节。人们在孩提时代接受的教育会影响终身,父母对孩子的教育同样也是对自己的发展。“伦理身份是评价道德行为的前提”,[6](264)即通过身份与行为在道德规范上的一致性程度来评判行为的道德性。在本章中体现的正是“父母”和“孩子”这两种最典型的伦理身份进行的相应的伦理选择:“愚人父母”只注重给孩子提供物质财富而疏于教育他们,致使孩子缺乏道德的约束,最终酿成苦果,培养出“愚人孩子”;而这些“愚人孩子”将来则会成为那些“混迹于群氓、诽谤他人、亵渎上帝、卑鄙下流、赌博挥霍”的“愚人”中的一个。由此可见,在错误的教育观念下,父母选择了物质教育,孩子选择了堕落人生,两者都做出了错误的伦理选择;而父母对财物的欲望胜过了对教育的注重,孩子也学着父母的样子,对金钱和权力的追求胜过了道德的约束,两者的理性意志都失去了主导作用。众多愚行的起点就在于教育的缺失,因此发挥教育的作用对正确的伦理选择至关重要。
除却教育,另一个典型就是信仰的缺失。文学伦理学批评强调回到历史的伦理现场,“站在当时的伦理立场上解读和阐释文学作品”。[6](7)相较于教育的永恒时代性,对于《愚人船》中信仰的伦理批判则要回归到当时的伦理环境,不以我们今天的道德意志为转移。布兰特是一名人文主义者,他同情人文主义运动,反对路德的宗教改革,并且他心目中的理想还是封建的等级制,中世纪的宗法制和行会制。因此《愚人船》一方面真实地展现了当时的社会面貌,另一方面在正确的社会批评背后又隐藏着一种今不如昔的思想,它喋喋不休地告诫人们,必须维护封建秩序。[2](199)这也正是该部作品中的矛盾所在。举例第103章片段:
Man kann dieselben trunken nennen,
Da sie die Wahrheit wohl erkennen
Und doch das Schiff umkehren ganz,
Zu zeigen ihren Schein und Glanz.
(《愚人船》,第6116-6119行)
人们可以把他们称作酩酊大醉,
因为他们也许已经认识真理,
可以让船儿完全掉转了方向,
借以显示他们的光芒和辉煌。[1](391)
這章诗将“愚人船”具体化,仿佛真的有一艘搭载愚人们的大船行驶在海洋上。在当时的伦理环境中,作者出于自身维护封建宗教的追求,讽刺批判了那些异教徒或者无宗教信仰的愚人们,认为他们拒绝上帝、反对基督是离经叛道的伦理选择,如果不坚持上帝赋予的理性意志,就会扭曲事物真相,无法抵达真理的彼岸。
(三)纳拉戈尼恩 愚人海船
108.
Gesellen, folgt uns unverwandt!
Wir fahren ins Schlaraffenland
Und stecken doch in Schlamm und Sand.
(《愚人船》,第6524-6526行)
伙计们,坚定不移地跟着我们!
我们驾着船前往斯拉拉芬王国,
却不料陷身海滩泥淖难以自拔。[1](414)
第108章格言诗指出愚人们的航海目的地是斯拉拉芬王国,即愚人国纳拉戈尼恩[10](22),那是一座童话般的理想王国,特别有恩于懒汉和讲究吃喝的人,正是愚人们心中的愚人王国。本章描述了愚人海船遇到了海上风浪,沉船的危险时刻威胁着大船。智慧的人留在家中闭门不出,愚蠢的人向着虚无的王国扬帆起航,却并不知道方向,也不精通掌舵;遇到风浪后,又有一批聪明的人亲自操起划板船桨顺利登上海滩,却仍有大量愚人不知取舍,或依旧有其他愚人等待登船,最终遇到灭顶之灾。
不同于由于缺乏教育和信仰而做出了错误的伦理选择的愚人:第一次对比,进行了正确的伦理选择顺利拥有智慧的人就不会登上罪恶之舟,坚持理性意志,秉持道德观念。正如现实社会中始终保持本心,坚守正义的人。第二次对比,当愚人船被风浪袭击时,部分愚人懂得取舍,在面临沉船和弃船的两种选项中选择了后者,重新用理性意志控制自然意志和自由意志,從善而行。正如回头是岸,懂得悔改的人。最终到达的彼岸,一定不会是虚幻的纳拉戈尼恩,因为愚人们在自救过程中重新获得的智慧,是理性的象征,是道德的重拾。
在作者心目中,愚蠢即罪行,罪行即愚蠢,凡犯有罪行者都是愚人。[9](35)《愚人船》用数百种道德形象向读者展示出一种讽刺、劝诫和教诲的力量,警示人们不能丧失理性,不能丢失人性。
布兰特分析的他所处时代的弊端在当今社会仍然可以找到相对应的现象:坐拥大量书籍资源却只是空想的“学者”;罔顾正义的“特权者”;只注重给孩子提供物质财富却疏于教育的父母;掺卖假货的商人;戏弄法律,与罪犯沆瀣一气的所谓律师;不学无术,耽误病情的庸医等。捧读此书,仿佛串联古今,但不由得发问:为何人类没有随着社会的发展摒弃这些陋行,反而在共同处之外又滋生了更多愚行?这艘巨大的船上愚人行列仿佛日益壮大。缘何于此,却又该如何自处呢?作者给出了答案:人类应该认识自我,在明白自己亦是愚人的基础上,通过教育和学习,保持真诚善良,才能够逐渐摒弃愚蠢。
“文学伦理学批评从起源上把文学看成伦理的产物,认为文学的价值就在于它具有伦理教诲功能。”[6](7)读书明理,文学的目的在于教诲。在面临伦理选择时,引导读者学会用理性意志控制自身的原欲和欲望,明辨善恶,坚持理性自我,以期摆脱愚人行列,正是解读《愚人船》的道德伦理目的所在。而这艘愚人船也正如漂泊在海上的船舶,必将承载着历史和教育,乘风破浪,不再驶向愚人国纳拉戈尼恩,而是智慧的彼岸。
参考文献
[1]勃兰特.愚人船[M].曹乃云,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24+ 391-396+414.
[2]范大灿.德国文学史:第1卷[M].江苏:译林出版社,2006.
[3]刘仁贵.再论伦理与道德的关系[C]//.“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出版者不详],2012:79-85.
[4]林作云.隐喻学观照下西方文学中“船”的形象解读[J].广西:钦州学院学报,2011,26(05):99-102.
[5]马汉.海权论[M].欧阳瑾,译.北京:台海出版社,2017.
[6]聂珍钊.文学伦理学批评导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
[7]聂珍钊.文学伦理学批评:人性概念的阐释与考辨[J].外国文学研究,2015,37(06):10-19.
[8]沈烨.法律的旨意,文学的匠心——评德国塞巴斯蒂安·勃兰特的《愚人船》[J].德国研究,2007(03):66-71+80.
[9]余匡复.德国文学史[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10]张威廉.德语文学词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1.
(作者单位:宁波大学德语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