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唐古典舞身体动势探究

2023-06-28 08:54祁飞
艺术评鉴 2023年11期

祁飞

摘要:本文以汉唐古典舞的身体运动中所呈现的“动势”为研究对象,探讨其形成过程及特征。首先,从气力关系的角度切入,分析了汉唐古典舞动势的形成以及其所表现出来的特征。其次,对汉唐古典舞中最具代表性的“倾斜动势”进行了深入分析,探讨了其中所蕴含的文化意蕴。最后,总结了汉唐古典舞在运动过程中所呈现的动势规律,并为其未来的发展提供了参考依据。因此,本文将从气力关系、倾斜动势、动势规律三个方面展开探讨,以期全面深入地了解汉唐古典舞身体运动的动势特征和文化内涵。

关键词:汉唐古典舞  倾斜动势  动势规律

中图分类号:J705

汉唐古典舞是以汉唐文化为起点,充分吸收了古代优秀文化精神和艺术气质的一种民族化的舞蹈形式。与西方的“芭蕾”等形式风格不同,汉唐古典舞的创作源于本土文化资源,其以汉唐风范、魏晋风骨以及明清戏曲中的古典神韵为支点,创造出一种独具中华民族神韵的古典舞风格。在汉唐古典舞的身体语言表现中,动势起着重要作用,其特殊的作用方式形成了打破中正的“倾斜”和非垂直的“失重”的身体表现方式。在中国古典美学观念的影响下,“势”被延伸出动势这一概念,其既是身体语言的动态显现,也是中国古典美学在身体上的观念实现。本文旨在从理论层面探索汉唐古典舞中身体语言所呈现的独特动态特征和运动规律,以深入挖掘其所蕴含的“势”的本质。

一、汉唐古典舞动势的形成及特征

(一)蓄力聚势

蓄力聚势是形成汉唐古典舞特殊动势的前提,同时其也是意、气、力的合成。在舞蹈中,充分的蓄势可以调动速度,凸显发力的劲健。书法与太极都讲求蓄势,这种意识在舞蹈中也无处不在。斜塔动势的形成过程中,可以通过并步、变面、撤步、蹲起等多种方式形成斜塔。这些方式中都包含了蓄势过程,强调了释力的速度感,能够使斜塔舞姿得以快速形成。

以并步斜塔为例,起法时需要借助内在的身体意识,配合吸气以实现蓄力。通过从下到上的重心传导,同时伴随着手的动作,重心再次呈现下沉趋势。实腿承担重心,虚腿则向远处伸展。在这个姿势中,重心下沉如同压缩的弹簧,蓄积着气力,准备一松即发。当实腿快速离地向外伸展时,同时呼气,在力量集中到腹背的一瞬,失去重心,从而迅速形成舞姿,凸显倾斜的动势趋势,将动与静在刹那间融合。蓄势强调对速度的把控,其能够使力量迅速汇聚于腹背部,进而将静态造型融入动态过程之中。在蓄势意识的基础上,斜塔得以展现连贯的动势效果。

(二)行气蕴势

中国传统哲学观点认为,“气”赋予生命内在的充实和活力。中国传统艺术领域广泛强调对“气感”的审美追求,这一共同意识贯穿于各个艺术门类。在汉唐舞蹈中,“气感”作为一种传统审美特征得到了体现。孙颖教授在《中国古典舞评说集》提到:“中国古典舞蹈的一个特征是外观绵软松弛,而气、力内运以为骨梗,龙趋风迥行云流水都隐于‘韵‘势之中。”“气”作为发力的源点,是动势生成的基础。在汉唐舞中,“气”主要表现在以丹田为中心的沉气、吐气、屏气、呼气等方面。通过气息在身体内部的变化,在行气过程中推动力、重心来完成行气成形的运动过程。气息的吐纳与身体的运动过程密不可分,因此,汉唐古典舞将“气”引入,以形为载体,通过身体的形态来表现出动势的外显。动势在“形”中展现出了蕴含“气”的生命运动。此外,沈宗骞在《取势》中指出绘画“得势”的必由之路,所谓:“欲得势,必先培养其气。”这说明“气”的运用是汉唐古典舞动势生成的关键。在此过程中,“气”有三种形式:内蕴之气、流动之气和外显之气。内蕴之气强调气息在体内聚集,气力关系在身体内部交织,呈现出聚而不散的状态;流动之气主要在步伐流动中体现,随着身体运动形成绵延不绝的动势表达;外显之气则通过气力的外放、气息控制力大小和重心运动等形成独特的劲健感。行气蕴势是将气息的“虚”转化为身体的“实”的具象表达,舞者必须将“气”真正作用于舞蹈身体,感知“气”的内在呼吸,并将“气”化为实际的舞蹈动作,以彰显身体动势内在的生命情调。行气在汉唐古典舞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它是落实内在生命动力的关键环节。舞者通过行气的意识,将呼吸与身体的动作相协调,能够使呼吸成为舞蹈表演的驱动力。通过对“气”的内在运用,能够为舞蹈赋予更加生动、精湛、华丽的表现形式。

(三)体动成势

汉唐古典舞中的“势”要通过动态的“形”展现出来。如邓文英教授在《汉唐古典舞教学与教法》中提到:“舞蹈不是‘摆出來的而是‘动出来的,而且,每动必有势,动势中必有形。”因此,体动成势是动势形成过程的最后一步,而在这个过程中,动势的形成主要依靠身体内部“力”的转化和身体重心的变化移动来完成。通过运“力”,可以进一步实现“气”的实体化,从而更紧密地与“形”相联系。动作之间的流畅连接基于重心的变化,要求力量的协同作用,并能清晰展示力量的变化趋势,使身体的运动趋势更加明确和清晰。

中国古典舞中的“力”正是在“虚”与“实”的转换中发生的。在汉唐舞中,力的形成不是突然出现的,而是由气息运动导致的。气息在体内积攒,通过身体的某一发力点集中释放,形成身体外在的“力”的表现。因此,当力被发出时,舞者能够感知到力量的实体化,它呈现出明确的形态和张力。然而,在力量发出后的瞬间,随之而来的是虚状态,也就是所谓的“随力”。这里的虚并不代表没有力量,而是指力量与舞者之间的和谐共振。舞者不是与发出去的力量对抗,而是顺势跟随力量的运动方向和力感,以柔化和延伸的方式表达力量的流动和变化。例如,在完成上步、并步斜塔的过程中,经过上下穿掌同时承重腿快跟并步后,之后延续倾斜失重的动势,另一腿后侧抬,上身继续保持向前倾倒的动势。正是这样的随力为后续再次发力提供了条件,形成了汉唐古典舞独特的动势特征。

动作完成定型之后,通过移动重心驱动身体张力变化是生成动势的又一原因。作为动势的基础和运动的核心,重心的变化不仅协调了肢体与躯干的配合,也确保了动作的连贯性与身体的稳定性。与芭蕾舞的审美要求不同,汉唐古典舞更注重重心形态的变化和流动,以体现民族审美意味。在汉唐古典舞中,主要有以静态呈现的稳定重心和以动态呈现的失重重心两种运动方式,此外还有大幅度占据空间、跨越式移动的重心,多在运动过程中呈现。以倾斜重心的训练为例,舞者可以在失重状态下保持自然的倾斜幅度,并通过向上迈步和脚下反蹬的动作再次实现失重。随着对失重重心运动方式的逐渐掌握,舞者能够延续倾斜状态,将身体顺势移动,并结合步伐使得重心在空间中得以充分流动,从而创造出生动奔放且富有不平衡美感的效果。

二、汉唐古典舞典型动势分析

在孙颖先生主编的《中国汉唐古典舞基训教程》中,其按流动路线的空间逻辑将舞姿动势主要分为六种,即平移动势、斜线动势、变面动势、回旋动势、提沉动势、倾斜动势。(见下表)这些动势不仅仅由动作变化而形成,同时也是动态舞姿运用过程中的产物。孙颖教授总结的“不动形不成,形成仍在动”这一观点,彰显了汉唐古典舞的独特风格,并体现了其审美追求的精髓。

“不动形不成,形成仍在动”为动态舞姿。例如,“斜塔”展现了厚重、刚毅、舒展的形态,像一座倾斜而下的塔,充满了生命的神采;“长虹贯日”在后倾的姿态中充满了阳刚之气,展现了气势磅礴的场面;“展翅元宝”则在元宝形态的基础上,通过腿部的延伸和双臂张开形成了失重状态的舞姿。这些动势类的舞姿都带着势,每个动作都伴随着一种动势,动势的诞生瞬间带动身体在运动中静止,展现出丰富的动感与张力,与静态舞姿形成鲜明对比的美感。

在上述汉唐风格的舞蹈中,最能体现其特色的动势之一是倾斜动势,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斜塔动势和半月动势。斜塔动势是指舞者以双脚为支点,协同腰、腹、腿三处肌肉,形成强大的合力以控制身体。这种动势在支撑腿与躯干保持直线的同时,将身体向地面倾斜,可以是前倾或后仰,也可以是侧倾和扭身。依据造型与失重的完成时态关系,斜塔动势可被分为三种类型。

第一种类型是在完成舞姿造型的同时达到失重。舞者通过斜推身体或后移重心,在塑造舞姿的同时瞬间实现身体平衡。在《谢公屐》中,舞者推动身体斜上保持倾斜姿态,经由俯身、深蹲等动作形成舞姿,从而塑造典型的斜塔造型。

第二种是在完成造型后进入失重。舞者保持直立将舞姿造型完成后,再去倾斜身体进入失重。在舞蹈作品《踏歌》中,舞者先将上身侧倾,通过踏吸右腿等动作塑造舞姿,然后继续倾倒身体,进入失重,突出舞姿动势。

第三种类型是先进入失重状态,再借由失重状态变换造型。仍以《踏歌》为例,舞者向左斜上方抛出袖筒,进入失重,完成左倾的斜塔舞姿,然后保持重心,快速上步,转化为右倾的舞姿造型。通过左右倾斜不断转换做到动与静的和谐统一,展现汉唐舞蹈的摇曳多姿。

这些不同类型的斜塔动势通过倾斜、失重和造型的结合,赋予了舞蹈更多的动感、流动性和艺术张力。斜塔动势不仅展示了舞者的身体控制能力和平衡技巧,还传达了丰富的情感和意境。舞者通过细腻的肢体表达,将悲喜、欢乐、宁静或愤怒等情绪传递给观众,创造出了独特的舞蹈美感。通过不同类型的斜塔动势,舞者能够展示出技巧娴熟的身体控制和平衡能力,同时传达出丰富的情感和意境。这种独特的舞蹈形式使得汉唐舞蹈充满了动感、流畅感和艺术魅力。

半月动势是汉唐舞蹈中的一种表现形式,它建立在半月舞姿基础上。半月舞姿是通过舞者头顶向一侧弯曲,颈部、肋部和胯部也向同侧弯曲,同时脊柱、手臂、膝部和脚踝做出相应的弯曲和拉伸动作,来形成一个呈半月形的姿态。在半月舞姿的基础上,半月动势有三种不同的表现形式。首先是前半月,舞者脚尖踮地,配合双臂向后拉伸,呈现出半月展翅之态;其次是旁半月,舞者身体向一侧弯曲,双臂向相反方向延伸;第三种是侧半月,身体稍微向侧面弯曲,同时向一侧提起。这些不同的半月形态展现了一种弯曲却不失直的美感,舞者在其中如翩翩起舞,仿佛在风中飞翔。

汉唐古典舞中,半月形态被广泛应用于舞姿的衔接部分,起到了“连接”的作用。通過半月形态中的 “推” “提”“腾”“移”等发力方式,不同的动作与舞姿能够流畅地衔接在一起。这种衔接使得舞蹈动作变化连贯而多变。在著名作品《踏歌》中,半月形态的“双扬袖”被频繁运用。借助半月形态所带来的“失重”动感,自然而然地完成了下一舞蹈动作的过渡,为舞蹈赋予了丰富多样的风格,同时保持了舞蹈的紧凑感与连贯性。此外,半月动势还富有象征性的意义,其常被视为女性柔美的象征。在汉唐舞蹈中,舞者通过半月动势的展现,将自身与月亮的柔美形态相融合,表达出了女性的温婉和优雅,展示出了中华文化中对女性美的追求和赞美。

半月动势作为汉唐古典舞的重要元素之一,不仅仅是形态的展示,更是情感、技巧和艺术的完美结合。它通过舞者精湛的身体控制和流畅的动作,呈现出舞蹈的美感和魅力。同时,半月动势还承载着丰富的象征意义,能让观众在欣赏舞蹈的过程中领略到深层次的文化内涵和情感体验。半月动势在汉唐舞蹈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不仅展示了舞者优雅的身姿和灵活的身体控制,还丰富了舞蹈的表现力和艺术感染力。通过半月形态的巧妙运用,汉唐舞蹈呈现出优美的形态变化,让观众体验到舞蹈带来的视觉和情感上的愉悦。

三、汉唐古典舞的动势表现及规律

(一)顺势而行

汉唐古典舞中,顺势而行是一种重要特点,它要求舞者在形成舞姿后,顺应重心趋势以及气力的走向而行。这种顺势而行需要以倾倒失重的重心为前提,并且要在舞姿形成的基础上延续动势的走势,同时转换身体内部力的状态,从发力变为随力状态。通过顺应气力和重心的走向,保持舞姿能够持续流动,并增强动作的幅度和表现力。在汉唐舞的“拉腿展翅”中,舞者需要向上延展两臂,顺势送出腹胯,双腿向下抻拉,同时横向推动重心,放松肩胸,使重心与力的走向保持一致。顺势运动还能带动脚步挪转,保持整套动作的连贯,一气呵成。在《踏歌》中,双扬袖半月舞姿的失重状态形成了横移的动势,通过顺势而行的动势完成了动作之间的连接,形成了《踏歌》独特的艺术风格。

顺势运用对于动态舞姿非常重要,它可以突出重心运动状态和舞姿形态的动态感,让动势的运动趋势更加明显。为了实现动作之间的流畅连接,并避免割裂的情况发生,舞者需要培养一种意识,即将顺势作为动作连接的关键。这样可以更好地把握动作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一种内脉相连的审美效果。这种顺势而行的技巧和方法,不仅仅在汉唐古典舞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也是其他舞蹈形式中的关键技巧之一,对于提升舞者的表现力和舞蹈艺术的水平都有着积极的作用。

(二)逆势而为

逆势而为指的是运用与行进方向相反的力量,以完成特定舞姿形态和动势,并打破身体顺势运动的规律,形成一种突破性的运动轨迹。在汉唐舞中可以观察到瞬间的静止或突然的倾倒等动态,这种动态需要改变原有的动势规律,在逆势中呈现出身体运动的另一种审美。

在汉唐古典舞中,逆势而为在动态舞姿和动作连接中都有体现。第一,半月的形成过程展现了身体的“逆势”表现。在形成半月舞姿之前,通過手臂从高处向低处的悠缓运动,同时积蓄力量并倾倒重心,使身体随之产生弧线翻转来形成动态舞姿。这时,胯部发力重心与倾倒重心的方向相反,腰部和肋部侧弯配合手臂的形态保持一致,形成力量的两种不同走向。尽管已形成半月舞姿,失重重心却仍然延续。第二,在动作连接的过程中,逆势而为的动势规律也存在。举例来说,当上肢在空中完成“盘”的动作后,可以顺势保持“盘”的运动轨迹,向左或向右延伸,形成连绵流畅的审美感。然而,逆势而为则会在完成空中“盘”之后突然改变运动规律,形成与前一运动轨迹完全不同的动势特征。

逆势而为在汉唐古典舞中展现出了动态舞姿的变化和动作连接的创新。通过逆势的运用,舞蹈可以呈现出更多样化、更富有创意的运动形态,为观众带来视觉上的惊喜和审美上的享受。

(三)反势对比

于平先生在《舞蹈形态学》中提到了“动作逆向启动”这一概念,主要有两个作用:一是为了适应不同观众的视点,二是为了能够形成即将变动姿态的预感。在汉唐古典舞中也存在一种反向启动,即反势运动,通过从反面做起的运动方式形成动态舞姿。传统书法艺术也强调逆锋起笔,用逆向起笔造成回旋之势,这是一条贯穿始终的法则。东汉书法家蔡邕在《九势》中指出:“点画出入之迹,欲左先右,至回左亦尔。”强调用力时要注意左右回护,遵循中锋运笔的规律。在汉唐舞中,反向启动同样贯穿于身体运动中,体现了阴阳、虚实的美学规律,展现出古典舞的优美格调和内在意境。

反势在运动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它是运动法则和规则中至关重要的因素之一。通过反势,运动的正向效应能得以真正展现。正向效应并非由事物本身决定,而是由其反作用力所决定的。在汉唐古典舞中可以以“盘根转”为例,这一舞蹈动作需要在盘根舞姿的基础上进行旋转。为了突出盘旋的效果,反势对旋转动势起着关键作用,其能够使旋转的线性运动轨迹更加流畅清晰。在实施“盘根转”时,首先通过“拧身回旋”和穿手蓄力的动作,使上下身反向相合,腰部横拧发力,上身先动下身停留,通过下沉重心并结合力的反衬,实现身体的旋转动作,并展现出走上留下的身体关系。反势对比通过舞姿旋拧,展现了盘根转的圆润与流动之美。这种身体表现在运动中创造了一种流动的节奏美,蕴含着力量的动势美,是民族审美特色在运动规律中的体现。

四、结语

汉唐舞范式由孙颖先生提出,其以中国传统艺术中对“势”的论述为基础,探讨了汉唐古典舞蹈中身体动势的形成方式。研究从蓄力聚势、行气蕴势、体动成势三个方面展开,总结了汉唐舞身体动势在外部形态和内在气韵方面的特征。通过对这些特征的总结,孙颖归纳出了汉唐舞身体运动的规律,包括顺势而行、逆势而为、反势对比等三种动势规律。这些规律的表现赋予了舞蹈动势深层次的意蕴,突出了汉唐古典舞蹈身体动势的审美特点。同时,这些动势特征也体现了对传统审美的追求,传递出了汉唐古典舞蹈身体语言独特的艺术特征。

孙颖所提出的汉唐舞范式不仅深入研究了汉唐古典舞蹈身体动势的特点,更对中国传统文化和艺术审美进行了传承和发扬。通过对动势规律的探索,汉唐舞蹈的艺术表现得到了进一步丰富和拓展。这一研究对于舞蹈理论的发展和传统舞蹈的保护与传承具有重要意义,其使得汉唐舞蹈在当代艺术领域中得到了更为广泛的认可和传播,展现了其独特的魅力和艺术价值。

参考文献:

[1]孙颖.中国古典舞评说集[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6.

[2]沈宗骞.芥舟学画编[M].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13.

[3]邓文英.中国汉唐古典舞教学法[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11.

[4]田湉.中国古典舞的形式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

[5]孙颖.中国汉唐古典舞基训教程[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