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中简易方程教学方法探讨

2023-06-28 17:53:35尹德秀
江苏科技报·E教中国 2023年3期
关键词:解方程等量关系式

尹德秀

方程就是在问题中找数量关系,设立未知数,然后构建相应的等量关系式,从而通过相应的变化求解。可以说,方程是数学代数领域的一个重要内容,它为后期数学建模的开展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方程的运用是顺向思维的体现,在面对复杂问题时,运用逆向思维可能会浪费时间,且容易出错,但如果运用方程来解决,只需要厘清数量关系就能解决了。对小学数学方程教学,教师需要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既容易接受又可以真正加以运用。针对这个目标我提出以下几个教学方法。

一、将概念生活化,便于学生理解

方程中未知数和等式的数量关系是一种新的概念,而小学生接受能力不强,如果教师直接给出概念和口头上的解释,他们可能较难接受,因此,对未知数的引用,教师可以运用苹果、粉笔这些生活中随处可见的东西,同时以四则运算为例,对其进行举例和分析。例如:“老师分给小明4个苹果,分给小红3个苹果,分给小刚2个苹果,给小丽的苹果数量我们不知道,但小明和小红的苹果数量加起来与小刚加小丽的苹果数量一样多。这里我们就可以用一个字母x代替小丽拥有苹果的数量。请同学们将式子列出来。”利用这样的方式,让学生对未知数和等量关系式的概念有一个最初的认识。

二、进行大量练习,做到熟能生巧

能否正确列出方程的关键在于能不能找到正确的等量关系。等学生理解了方程的概念,知道方程是什么的时候,就需要让学生对携带未知数的等量关系式进行大量练习。例如在“白猫有15只,花猫的数量比白猫数量的两倍还多3只,问花猫有多少只”题目中,让学生设未知数,并列出相应等量关系式。

三、编制顺口溜,方便学生记忆

当学生已经熟悉未知数与等量关系式,并且能熟练列出来,教师就可以教学生如何解方程了。解方程对刚接触方程的小学生来讲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想要单纯靠学生自己去理解解方程的方法,教学效果可能不好,教师可以为学生总结一些解方程的口诀和规律,让学生根据口诀解方程。

方法一:等号两端同运算,未知端与两边反,结果代入方程验。这是让学生在计算过程中对两边进行同运算,在未知数的那一端,看到加,就想到减,等号两端同时减去已知数;若在未知数的一端看到减,就想到加,等号两边同时加上已知数;乘除同理。最后得出的结果要代入原方程进行检验。方法二:方程等号像座桥,过桥就要变符号。这是移项法,每项从等号一边移到另一边,要变符号,原来是加就变为减,原来是乘就要变为除,最后得到结果代入方程检验。

四、加深课程内容,感受简易方程的魅力

有些学生觉得方程不仅没什么用,反而加重了运算的复杂程度。如果不用方程,只要厘清逻辑关系,再进行逆运算,结果马上就出来了。因此,教师在教学安排中可以加大方程的练习程度,也可以在课上引导学生做一些稍复杂的解方程题目,让学生分别用方程和普通方法去解,感受简便方程的魅力。

综上所述,教师可以先用比较生动形象的例子来引入方程的相关概念,然后找出一些以前用普通方法做过的题目,让学生分析其数量关系,并确定未知数,加深学生对方程的理解。等学生能自主列出关系式时,再通过编制顺口溜的方法教学生方程的解法,并进行大量的练习加深印象。最后通过与普通方法对比,让学生重视方程,鼓励学生多加运用方程。这样从开始学习到熟悉到能够运用,每个环节的基本功都打扎實,学生就一定能够学好简易方程。

猜你喜欢
解方程等量关系式
玩转等量同减
解方程(组)的雷区
等量代换
一定要解方程吗
解方程“三步曲”
例谈同角三角函数基本关系式的应用
曹冲称象和等量变换
把握两点解方程
等量代换
速寻关系式巧解计算题
中学化学(2017年6期)2017-10-16 20:44: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