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华 于畅畅
信息技术的发展,尤其是互联网带宽的升级、智能终端的普及、新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为基于网络的在线教学提供了可能和支撑。腾讯会议就是其中一款较出色的在线教学平台,具有实时共享屏幕、支持在线文档协作、全平台一键接入等功能。
一、解放双手,随时预定会议
腾讯会议App首页包含加入会议、快速会议、预定会议和无线投屏四个功能。输入会议号可以直接加入会议,进入会议前可以更改个人姓名,提供多种入会选项,包含麦克风、扬声器、摄像头等功能。
腾讯会议的直播功能可以让教师随时观看学生动态,学生也可以通过软件与教师进行非实时讨论,还可以通过视频、语音、信息发送等进行实时交流。为了提高线上教学效率,腾讯会议可以实现固定的会议号搭配固定的上课时间,让学生养成准时上课的好习惯。
二、精准操作,让课堂更高效
1.防止学生误点共享屏幕
学生进入预定会议后,教师可以采取屏幕共享方式,让学生统一观看教师屏幕。在共享屏幕一栏,教师可以设置仅主持人共享,防止学生误点“共享屏幕”从而扰乱课堂教学秩序。
2.防止学生误做互动批注
共享屏幕后,教师可以在屏幕上进行互动批注。互动批注包含笔触的选择、文本字号颜色、图形的运用等,教师在讲解屏幕内容时可以标注重点,便于提高课堂效率。为了防止学生同时批注,教师可以提前将“允许其他成员添加互动批注”一栏取消选中。
3.巧妙操作,灵活调度课堂
在教师授课的过程中,有学生会在聊天框内畅所欲言,扰乱课堂秩序。教师可通过“全体禁言”操作关闭聊天区,也可以根据需求随时打开。聊天框的设置可以点对点到个人,也有群公告、发送文件和发送图片等功能。
4.快速关闭或打开麦克风
教师在进行授课时,可以选择将全体成员的麦克风设置为“全部静音”或“全部解除静音”,也可指定某个学生回答问题。在关闭麦克风时,可以取消勾选“允许成员自我解除静音”一栏,学生则无法自己打开麦克风。
5.随时观看与会学生状态
教师在进行共享屏幕时,可以通过悬浮列表的显示方式查看学生的上课状态,此时只要将悬浮标切换为“显示成员列表”,即三条横杠的状态。为了防止悬浮框对屏幕的遮挡,可将悬浮框收缩。
6.分组讨论,完成互动
教师可以通过分配小组成员来开展小组讨论,也可以通过观察举手人数来判断学生对授课内容的理解程度。分组讨论有以下三种方式。1:点击“自动分配”,参会者可随机进入不同的讨论组。2:点击“手动分配”,主持人可根据会议需求安排参会者进入所需讨论组。3:点击“允许参会者选择讨论组”,参会者可自行选择参与不同的讨论组。
开始讨论后,组内的任何信息仅小组成员可见,如教师想加入讨论组,可将鼠标移至讨论组名称一栏,点击“加入”即可。
三、及时跟进,掌握学習动态
1.导出与会成员名单
课程结束后,教师可以导出参会学生名单,对学生的“离开”“再进入”等操作一目了然,方便教师据此考勤存档。
2.课堂实时录制、截屏
授课时,教师可以选择“录制”选项,并选择“仅主持人录制”,防止学生误碰。录制时,选择“云录制”,课后即可生成上课视频,方便课后再次查看。另外,“应用”选项中的投票及PPT内容都可以截屏保存,方便教师进行课后总结反思,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四、跨界协同,弥补平台不足
不同于线下教学,在线教学中教师不能及时关注与调整学生的学习状态。对自控能力较差的学生,教师无法及时进行有效引导,难以保证其学习的持续与投入。因此,在应用腾讯会议开展在线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多个平台并举,跨界协同,来弥补单一平台应用的不足。
下面以连云港市“云海在线”学习平台为例。
1.课前预习:设计精准的学习驱动任务
连云港市“云海在线”学习平台具有“云海微课”“名师约课”“电子课本”“教辅解析”等十大功能。课前,学生可通过“电子课本”及“名师约课”进行课前预习,再通过腾讯会议的在线教学功能,在教师的指导下深化理解,达成深度教学。学生通过腾讯会议完成在线学习后,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利用“云海微课”等专题再进行深化学习,也可以利用AI学习系统为学生制订个性化教学任务,以任务为驱动,让学生的自主学习有抓手、有需求。
2.课上互动:开展基于学情的多元交流
为了更加了解学情,教师在应用腾讯会议开展在线教学的过程中,可结合“云海在线”学习平台中的“教辅解析”“语音学习”“教学资源”等功能与学生互动,将直播课中的重难点、易错点进行整合,鼓励学生主动提出问题,并组织学生讨论。通过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帮助学生突破重难点,实现有效的思维拓展。
3.课后指导:平台协同使用的多维分层
有限的线上教学时间难以解决学生的所有问题,也难以像线下课堂那样及时进行个性化指导。学生在课后作业中遇到困难时,可通过“云海在线”学习平台的“在线答疑”功能与教师进行交流沟通,答疑解惑,以弥补在线教学的不足。
在线教学具有一定的复杂性,腾讯会议为在线教学提供了帮助,对疫情下师生的居家学习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值得广大教师研究、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