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九年义务教育持续深入发展,美术教育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在基础教育的体系中,美术教学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未来成长具有深远影响。因此,小学教育阶段应高度重视美术教学的质量与效果,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积极寻求解决方案,以充分发挥美术教学的功能和作用,为推进素质教育、培养更多优秀人才贡献力量。
1 新课标对小学美术教学的影响
新课标对小学美术教学带来了深远影响。相较于传统教学中对技巧传授和作品模仿的强调,新课标更加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个性发展。因此,教师需要由单纯的引导者转变为指导者,鼓励学生进行自主思考和自主实践。新课标明确了小学美术教学的基本内容与目标,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设计了涵盖观察、表达、创造和欣赏等多个方面的美术教育活动。例如,通过引导学生观察自然、生活和艺术作品,培养其观察能力和艺术鉴赏力;通过绘画、雕塑和手工制作等实践活动,培养其审美意识,提高其动手能力。新课标下的小学美术教学内容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和实际需求,包括自然景物、人物形象、静物物品等,这些都是学生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元素。例如,小学一年级的学生通过色彩学习,可以掌握基本的颜色知识并应用于绘画中;小学四年级的学生则可以通过构图学习,了解画面布局的基本原则并进行创造性表达。此外,新课标还明确了小学美术教学的目标,即在培养学生艺术素养和审美能力的同时,注重批判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学生需通过欣赏和分析艺术作品,学习欣赏方法和表达技巧,并鼓励自主创作,以培养其创造性思维和表达能力。
2 小学美术教育的重要性
2.1 小学美术教育在发掘学生潜力方面扮演关键角色
小学生正处于艺术素养的初步形成阶段,若家长与教师能敏锐地发现学生的艺术潜能并予以适当引导,将极大地提升学生在美术领域的未来发展潜力。鉴于小学生具有艺术兴趣尚未定型、接受能力强、易于培养对新鲜事物兴趣的特点,小学美术教育应致力于发掘学生潜力,因材施教,以激发其学习热情,并构建新颖有效的教学环境,培养学生对美术的浓厚兴趣。
2.2 小学美术教育是学生艺术启蒙的宝贵契机
小学生的兴趣多变,易于接受新事物,但也可能因此放弃原有兴趣。在当前社会背景下,部分学生过度沉迷于电子游戏与娱乐活动,由于年龄及阅历限制,兴趣选择显得较为盲目与随意。因此,小学美术教育应针对学生的这些特点,通过科学的方法引导学生形成健康的学习习惯,培养其美术素养,并使其充分体验生活的美好,从而培养其对美术的热爱与持续学习的动力。
2.3 小学美术教育是学生美术基础不断稳固与提升的过程
在美术学习的初始阶段,小学美术教育通过引导学生从简单的线条与造型入手,循序渐进地掌握各种绘画技巧,为其奠定坚实的美术基础。这一过程需要学生经历从初步接触到深入理解的阶段,通过不断地实践与积累,学生的美术能力将逐渐增强。这种方法不仅使学生掌握了美术知识,还增强了其自我认同感,提升了其审美品位,为其未来在美术领域的发展扫清了障碍。
3 小学美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3.1 对美术学科的重视程度亟待提升
受应试教育及传统观念的影响,美术、音乐、体育等科目常被视作次要学科,故在具体教学实施中,许多学校对其重视不够。深入研究后发现,特别是在偏远的农村和乡镇地区,这些课程实质上未能得到实质性的开展。教师与家长往往更侧重于主科,如数学、语文、英语等,学生的学业成绩依然是评价教育质量的关键因素。这种对美术学科的忽视,导致了诸如美术课堂被其他科目占用、美术教学资源匮乏,以及优秀美术教师短缺等问题。尽管这与当前的教学标准存在偏差,但仍有不少学校坚持固有观念,未能充分认识到美术学科的重要性。
3.2 课程内容亟待创新,减少对课本的依赖
小学美术课程通常聚焦于绘画技巧与颜色辨认等基础内容。然而,由于部分美术教师教学方法过于刻板,过于依赖教科书,按照固定步骤组织教学,导致课程内容缺乏创新和趣味。此外,在美术教学中,未能有效融合线条、颜色与背景等元素,影响了知识的连贯性和流畅度。
3.3 教师专业水平需进一步提高
小学美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其专业素养和综合能力直接影响教学质量。经过深入调查,我们发现,许多小学的美术教师缺乏正规的美术训练,其美术素养有待加强。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他们在指导学生美术学习时的效果,影响了美术教学的质量。因此,提高小学美术教师的专业水平显得尤为重要。
4 新课标背景下小学美术教育实践的策略
4.1 以个性发展为目标,搭建展示空间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必须持续优化与创新教学方法。教师应明确认识到,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因此,必须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更加注重发挥学生在知识学习中的主观能动性。为了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教师应为他们提供充足的探索机会和平台,使他们在美术作品中展现创造力,进而培养他们的创作意识[1]。以《台历的设计》为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确保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进行创作,并鼓励他们发挥想象力,将个人创意融入台历设计中。在保持台历基本功能的前提下,注重台历的个性化和创新性。教师可通过运用多样化的颜色和形状进行装饰或改造,以更好地突出台历的功能,从而优化其设计。这种教学方法不仅能有效提升学生的创作意识,还能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感知知识与实际生活之间的联系。
4.2 强化认识,培养学生综合素养
艺术感知与鉴赏能力作为学生综合素养的关键组成部分,已受到我国教育界的广泛关注。因此,美育被正式纳入我国小学教育体系,其中小学美术课作为实施审美教育的重要途径,其重要性日益凸显。通过系统的美育教育,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进而塑造他们独特的艺术气质,这对于他们未来的全面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然而,在过去的小学教育实践中,美术课往往被视为“副科”,其地位相对较低。这主要源于对美育作用的认识不足,导致一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能出现占课等现象。为此,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教师应严格按照现行课程标准进行教学,明确教学目标,规范教学操作,以确保教学效果的持续提升。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激发儿童对艺术的兴趣和认知,最终实现学生综合素养的全面提升。
4.3 强化教学全面性,提升学生学习体验
综合素质的提升是一项系统工程,它要求我们在各个层面进行精心的培育。因此,小学阶段的美术教学活动,其综合性特征不容忽视。传统的美术教学模式过于注重技能传授,忽视了对学生的艺术感知和鉴赏能力的培育。为了确保教学活动的全面性和深度,教师需要从下列两个维度着手进行改进。首先,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养成观察生活的习惯。生活中处处有美,而艺术正是源于生活的提炼与升华。通过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可以帮助他们发现美、欣赏美,从而培养他们对艺术的感知能力。其次,对于具备条件的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的美术馆、博物馆等艺术场馆。这不仅能够开阔学生的视野,让他们接触到更多不同类型的艺术作品,还能在潜移默化中提升他们的艺术鉴赏能力[2]。例如,在教授中国剪纸艺术这一课题时,教师可以邀请当地的剪纸艺术家走进课堂,与学生们分享他们的技艺和经验。通过艺术家的现场演示和互动,学生可以直观地感受到剪纸艺术的变化和发展过程,领略到其独特的美感。
4.4 彰显学生主体地位,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小学生在心理和生理方面的发展尚显稚嫩,他们对于事物的理解程度相对较低,同时他们的思维方式也未臻成熟。然而,这并不影响他们拥有丰富的内心世界和心理活动。小学美术教育在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方面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为了达成小学美术教育的更高目标,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必须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既要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又要在美术教学理论层面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引导,帮助学生探索未知世界,从而为他们提供更广阔的学习路径。在进行美术课堂教学时,教师应以循循善诱的态度,不仅引导学生理解和感受作品的内涵,还要辅导他们理解作品创作的灵感来源,以及感悟创作者的思想感情。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能使学生从作品中学习到画面与颜色的运用方法,更能让他们对作品形成多角度、全方位的认知。
4.5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创设科学情境
小学美术教育具备显著的直观性和形象性特点,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利用这些特点,通过有意识的直观教学手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导他们发散思维,激发他们的创新创作能力。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教师需要创设科学的教学情境,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需要借助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多媒体技术。通过多媒体技术,教师可以整合丰富的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教学资源,为学生直观地呈现各种丰富多彩的色彩和图画,从而为他们创造相应的教学情境,让他们通过亲身感受去体会画面中的情感。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符合小学美术教育的特点,还能够有效地提升教学效果,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4.6 转换观念,加大教学设备投入
美术始终是一种结合感性与形象思维的视觉与空间艺术,而小学生思想敏感且易于接纳新事物,因此,在进行美术教学时,教育者应主动调整教育观念,深入理解美术教学的价值,并以美术专业知识为基础,精心组织教学活动,以促进学生的自由与全面发展。小学美术教育建立在丰富教育资源之上,这要求教育工作者充分认识到其重要性,并积极整合教学资源,优化教学方法,增加教育投入,为小学美术教育的发展创造有利环境。在开展美术教育活动时,应遵循相关规定,设立特色美术活动室,配置如民间美术样本、陶器样本、写生台、版画工具等教学资源。教育者应根据实际教学情况,拓展教育领域,丰富教学内容,优化周边教育资源,确保美术教育课程的顺利进行。
5 结语
新课标的出台,为美术课程的改革指明了新的方向,然而,当前仍有部分教师对新课标的理解存在偏差,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美术课程的教学效果,降低了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体验。为此,教师们应当深刻反思自身的不足,紧密结合当代社会的实际需求,以新课标为指南,积极探索并创新教学方法,致力于高质量、高效率地完成教学任务,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为社会培养出更多高素质的人才。■
引用
[1] 杨倩玉.艺术教育新课标背景下小学美术版画教学中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的策略[J].美术教育研究,2023(8):172-174.
[2] 陆荣华.新课改背景下小学美术教育方式的转变[J].下一代,2019(8):57-59.
作者简介:崔雪利(1988—),女,山东东营人,本科,二级教师,就职于山东省东营市河口区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