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影视艺术中的性格化表演

2023-06-26 14:10:10施骅彧
艺术大观 2023年15期
关键词:表演影视

摘 要:性格化表演是演员塑造人物角色的重要手段。俄国戏剧家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推崇“体验派”,法国演员哥格兰推崇“表现派”,我国导演焦菊隐推崇“心象学”,这三种派别在演员表演创作上有些许差异,但是在性格化塑造上却有着相同的理论。本文首先对性格化表演的概念进行了阐述分析,其次对影视艺术中的性格化表演路径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影视;性格化;表演

中图分类号:J9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905(2023)15-00-03

性格化是表演领域的专业术语,也是众演员都想达到的创造目标。通俗地讲,性格化表演就是同一个演员能够在不同的影视作品中塑造出性格迥异的人物形象。近几年,我国影视产业发展缓慢,主要原因就是一些导演太过注重演员的外在条件,忽略了演员的演技、演员表演的主观能动性,不支持演员对人物再创作,这一行为对演员表演水平提升、影视剧整体质量产生了不利影响。而性格化表演能够使演员塑造出立体丰满的人物形象,使演员表演水平得到飞速提升,为观众呈现出高质量的影视剧作品。因此,对性格化表演进行深入探讨研究非常有必要。

一、性格化表演定义

性格是人格的重要分支,人格是比较稳定的结构组织,能将每个人个性与特点的独特之处予以体现。而性格是指受外界因素影响而形成的深层与固定的人的特质,包括刚强、懦弱、寡断等。性格化表演则是指演员通过自身表演技巧呈现不同角色的性格特点,这类演员既能够胜任和自身拥有共同特点的角色,又能够胜任与自身截然不同的角色。影视剧中通常有特别突出的性格特征的角色,如心理层面、生理层面、行为层面等有比较特殊表现,这些都属于性格化角色。这类角色必须运用性格化表演方式予以塑造,才能使人物性格得到完美的体现。

二、影视艺术中的性格化表演路径

(一)处理好自我性格与角色性格的矛盾

对影视演员来说,人物性格塑造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这需要演员从现实生活中完全抽离,进入剧情中[1]。但是要做到这一点很难,因为演员在长期的现实生活中会建立独特的性格,导致人物角色很容易受到现实生活的制约。演员自身性格与人物角色性格的区别始终是表演专业的核心课题,演员在塑造角色时,应当如何处理自我性格与角色性格之间的矛盾呢?

第一,在角色中重塑自我。演员在正式表演之前,第一件事就是要对剧本进行研读分析,在充分了解角色所处时代背景、家庭情况、成长经历的基础上,在心中建立有血有肉的人物轮廓,对人物心理、情感进行深入研究,尤其是人物性格,一定要认真分析。这要求演员具备较高的文学素养、丰富的人生阅历、灵动的想象力,若是没有足够的想象力对人物及相关场景画面进行构思,那么演员将很难准确把握人物的性格和心理,更无法满足导演和编剧的需求。

第二,在自我中融入角色。作为一名影视演员,其关键任务是完成角色的塑造。无论什么类型的人物,都需要以演员自身为基础,围绕自我对人物性格进行演绎。演员与其所扮演的角色应当在舞台或荧幕上实现和谐统一,具体来说就是能够从人物的性格、行为等方面,体现演员自我的个性特点。因此,演员在分析剧本时应逐渐把自身的感知转移到角色身上,让自己的外部形态、心理情感能够最大限度地接近角色,直至将自身充分融入其中,该表演技巧受到了演员的广泛应用,且效果良好。从某种程度上说,演员在塑造人物形象时,以自身为工具,包括思维逻辑、肢体语言、语言表述、意识情感等,通过这些帮助自身投入角色创作中。

(二)从现实生活中积累素材

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艺术工作者,演员一定要注重表演素材的积累,特别是在日常生活中。表演艺术对演员的要求是无止境的,因此演员应当在现实生活中认真观察揣摩,从中寻找探索对表演有益的元素,不断提升自己的创作能力。若是演员在创作过程中没有扎实深厚的生活基础,那么其呈现出来的表演也是没有灵魂的。所以,演员一定要养成善于观察生活的良好习惯,除了用眼睛去看,还要用心去体会、感受生活中人们无法察觉到的小細节。比如,近期大火的电视剧《狂飙》,菜市场上的鱼贩子在回应别人喊自己名字的时候,他一边应着“来了来了”,一边将刚处理过鱼的双手在就近的鱼盆中简单清洗了一下。如果不是对生活有细致入微的观察,演员很难注意到这一细节,也正是因为这一幕,高启强让人们感受到了真实感和生活气,更为人们展现了他极高的表演水平。在现实生活中积累表演素材通常分为两点。

1.在人物形象上的积累

如果演员只凭借自身的想象、联想,未曾进行过任何现实的积累,是无法创作出经典的影视形象的,更无法准确掌握自己想创作人物的性格。演员这个职业并不是一尘不染、高高在上的,他们应该将更多注意力放在一些生活中不易察觉的细节上,然后在实践表演中对其进行合理运用。人物形象积累大多来自生活中的观察与记忆,所以演员不仅要具备较强的表演技巧,还应当有敏锐的洞察力,能够发现生活中一些细微的小事[2]。每个人的成长经历、教育程度都不一样,这也造就了各色各样性格的人,演员应当对生活中各种职业、身份、年龄、种族的人进行深入全面了解。比如外貌,通过外貌可以体现出这个人之前所处的环境、遭遇以及性格等部分信息。近期热播的电视剧《人生之路》,其中的角色农村姑娘巧珍,那黝黑的脸庞、枯瘦的身材,将一个每天在田里干农活,风吹日晒雨淋的农村姑娘形象呈现给观众。观众看到巧珍的外貌就会意识到巧珍是一个勤劳能干、淳朴美丽的姑娘。再比如前几天重映的电影《泰坦尼克号》,演员凯特温斯莱特饰演的是一个富家小姐Rose,她面部圆润,皮肤洁白、细腻有光泽,一眼就能看出是娇生惯养、十指不沾阳春水的大小姐。人的性格特点是可以凭借外貌、穿着打扮予以呈现的,演员应当具备敏锐的观察力与分析能力,认真对待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儿。

2.在情感方面的积累

此处的情感并非指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喜怒哀乐,而是指有较深含义的情感,比如藏匿在个体生命意识中的关于人生困境与本能欲望的情感体验,其内涵早已超越了生命个体。[3]情感和艺术创作密切相关,演员一定要在情感上有较多的经历和丰富的体验,才能满足不同形式的表演要求。[4]北京著名的表演艺术家雷恪生曾说过,演员所经受的挫折、困苦越多,就越能塑造出成功经典的人物。因为演员在经历过各种各样的磨难之后,会在内心和脑海中留下比较深刻的印象和记忆,等到表演过程中有相似情景或状况时,就会调动这一记忆,将自己当时真实的感受和情感融入表演中,从而塑造出更丰满立体的人物形象。情感的本质是一种态度,也可以说是在面对问题或事件产生的复杂且稳定的生理评价。情感的产生是因为受到了外界事物的影响,但是因每个人身处环境、性格都不一样,所以产生的情感也五花八门。情感积累可以从自己的生活经历中进行积累,对人的情感获得也应从其遇到事情后做出的行动、语言、表情等方面予以分析。通过分析个体的生活与行为习惯可以发现,其在某一时刻的态度。角色亦是如此,演员应当对不同场合、不同事件个体所表现出的情感进行收集整理,建立记忆储备库,为后期表演提供足够的素材。

(三)对人物的形象进行构思

1.分析剧本中的人物形象

编剧在创作剧本时,通常会设计看得见、摸得着的剧本情节与剧情冲突。而这些矛盾冲突需要多个拥有不同性格特征的人物才能产生。[5]换句话说,剧本中所有的冲突都离不开角色的性格,面对同一件事,不同性格的人表现出的情绪、做出的行动大不一样,而这一点也是导致人物今后走向的关键。剧本中包含了数不清的大小事件,演员在通读分析剧本的过程中会发现每件事之间都有一定关联,而且有核心事件作为引导,是影视剧中的主脉络,也是支撑人物和情节得以继续的重要因素。需要注意的是,演员不可以把自己的主观情绪代入剧本中,应当时刻保持理智冷静,先从众多事件中找出核心事件,然后明确自己饰演角色的身份和对剧情的作用,找准自身定位,按照角色发展线索找到主线,围绕主线开展其他一系列的后续行为。同时,结合剧情发展对各个人物的关系进行梳理,尤其是与剧中冲突相关的角色。在影视剧中,人物不是独立的,每个角色都和其他的人物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通过关系梳理,对人物之间的互动、对话、动作进行深入分析,探究人物在行动上的对立性,以及在思想、情感等层面的变化。较为常见的有恋人关系、同事关系、同学关系、亲戚关系等,唯有明确所饰演人物与其他人物之间的关系,尤其是主角之间的关系,才能让角色在演员心中被深化,进而找到最适合自己的表演方式。[6]

角色形象分析完成之后,演员还需对角色进行性格方面的分析。在影视剧中,无论是主角还是配角,都有着独特鲜明的性格特点,从语言、行为、神态上都可以体现出来。[7]一般情况下,对人物性格分析要先从台词入手,台词和剧本中的人物思想、意愿与规定的情境息息相关,尤其是角色之间的对话,不仅能够表达出角色的心理活动和情感态度,还可以表达出剧情中隐藏的信息。所以演员在研读剧本时,一定要仔细阅读分析每一句台词,从中发现人物语言背后的含义和目的。不仅如此,演员在分析台词的同时还应将自己的人生感悟、体验认知进行结合,通过剧本寻找和人物类似的经历,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找准对人物的性格定位,塑造角色过程中不断丰满,让演员内心更加充实。该方法也可以在表演练习活动中应用,促使演员在利用自身与人物相近之处的同时克服自身与角色的不同之处,最后将自己成功转化为剧中人物。

2.构思出人物形象的雏形

虚构是艺术最突出的特质,尤其是在表演艺术领域,演员的作用就是将编剧虚构的人物形象具体化、形象化地进行展示。通过演员生动形象的演绎,将没有发生过的事情从头到尾、一点一滴地呈现出来,并且要让观众感受到真实,这对演员的性格化表演提出了极高要求。[8]为了完成更好的性格化表演,演员需要具备丰富且大胆的想象力。编剧的灵感往往来自生活,要想塑造成功的角色,演员必须对生活中的要素进行提炼。当剧本与现实生活环境接近时,演员的表演就比较容易;当剧本和现实生活环境有很大差异时,演员就需要通过自身想象、联想对人物形象进行塑造。比如,近年来热播的仙侠类电视剧《花千骨》《三生三世十里桃花》《香蜜沉沉烬如霜》等,其都是围绕仙界、人间和魔界来描写的,与现实生活大相径庭,演员更是没有这方面的经验,绝大多数镜头都是通过后期特效制作完成的。演员在表演过程中也只是在铺满绿布的场景中进行无实物表演。还有电影《奇幻森林》,其讲述了从小在狼窝长大的人类小男孩毛克利,为了躲避老虎一路冒险逃离森林的故事。在整个表演过程中,只有男主小男孩一个人对着空气飙戏,片中存在的狼、老虎等各种飞禽走兽全都是后期特效添加上去的。这些类型的影视剧对演员的想象力有极高要求,身处完全陌生的环境中,演员需要对其所创作的角色进行“理想范本”的深度刻画,建立角色雏形后再表演,这样有助于演员对角色的塑造。

想象力是一名演员必须具备的能力,也是演员进行二次创作的重要基础。与其他物种相比,人类在想象方面有天然的优势。想象力是演员塑造人物的有力助手,缺乏想象力的演员很难创作出经典的角色和作品。在表演的每一个环节,都离不开演员的想象力加持。比如,演员的表演需要与剧中情境完全相符,这要求演员对人物所处的规定情境运用想象不断将其具象化,并运用想象对剧本的角色进行构想。前提是演员对剧本有深入全面的了解,然后借助生活经验对角色予以定位。若是演员心中没有想象出角色的轮廓,那么很难让角色变得生活化和立体化。要想塑造出经典的人物形象,演员需要在心中构建出人物的雏形,充分进入角色内心,体会感受角色的情绪变化,从而塑造出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比如,有鲜明独特的脾气性格、品性德行等,将这些性格特点呈现给观众后,人物也会在演员脑海中扎根,展现更多的细节,直到看透其中的灵魂。当人物性格化被推向到高点时,观众就难以分辨谁是角色,谁是演员,因为二者已经完全融合为一体。

三、结束语

性格让人和人之间有了明显区别,性格化的表演让演员所塑造的角色和角色之间有了区别。所有的表演都应当将人物角色的独特性予以充分展现。性格化表演是演员塑造角色的重要创作手段,其能够向观众传达人物的精神生活。演员要想突破自我,建立个性的创作风格,一定要掌握并运用个性化表演技巧,首先,将自身性格与角色性格之间的矛盾进行处理;其次,养成观察生活的习惯,从生活中积累素材和经验,为之后的表演奠定坚实基础;最后,对人物形象进行构思,充分发挥自身的想象力,将虚构的故事和人物具象化,为观众呈现真实立体的人物形象。

参考文献:

[1]谢怡静.试论曹禺话剧《雷雨》中人物的性格化表演[J].名家名作,2022(16):45-47.

[2]曾令东.电视剧表演艺术本色与性格化表演的联系[J].大观(论坛),2021(11):65-66.

[3]隋兰.探析演员在表演艺术中的角色创造[J].传媒论坛,2019,2(09):174.

[4]邹建国.戏剧表演艺术中演员塑造人物的情感调动策略浅析[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9,3(06):77-78.

[5]黄冬荣.演员表情与气质在舞蹈表演艺术中的重要性初探[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9,3(05):60-61.

[6]余毅,刘翼.演员艺术表演“三位一体”与大眾传播的融合[J].四川戏剧,2018(05):119-121.

[7]石慧.表演艺术中演员与角色的关系研究[J].戏剧之家,2022(20):30-32.

[8]高已原.舞台表演艺术中演员的情感表达与运用[J].戏剧之家,2020(26):17-18.

作者简介:施骅彧(2002-),女,辽宁铁岭人,本科,从事表演研究。

猜你喜欢
表演影视
影视展
环球时报(2023-03-15)2023-03-15 17:22:12
文学转化影视,你需要了解这几件事
江南(2022年3期)2022-04-30 08:23:53
中国影视如何更好“走出去”
金桥(2017年5期)2017-07-05 08:14:46
对中国影视独特的爱
金桥(2017年5期)2017-07-05 08:14:37
影视风起
商周刊(2017年11期)2017-06-13 07:32:30
浅谈京剧武旦表演
浅谈歌唱演员的基本演唱技巧
戏剧之家(2016年19期)2016-10-31 18:11:28
戏剧表演与影视表演的理解与探析
戏剧之家(2016年19期)2016-10-31 17:39:16
歌剧《原野》中的女性人物形象分析及表演技巧研究
戏剧之家(2016年19期)2016-10-31 17:33:42
想象力在舞蹈表演中的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