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邦《黑键练习曲》的线条表现

2023-06-26 12:52:39吴小营
艺术大观 2023年3期

吴小营

摘 要:与任何文学艺术作品一样,音乐作品中也有线条,它是一个音乐作品的根基,贯穿于整个音乐作品之中,并且有多种表达形式。在演奏中把良好的演奏技巧与音乐线条的表现完美融合,方能体现出一部音乐作品真正的价值和魅力。本文将对《黑键练习曲》的音乐线条表现进行研究,并通过曲式结构和调性、旋律、演奏这三个主要方面,详细地分析这首练习曲中音乐线条的各种表现形式及走向。在此基础上阐述《黑键练习曲》的音乐线条给后浪漫主义时期音乐所带来的影响,最后结合自己的弹奏体会对本文进行研究和论述。

关键词:黑键练习曲;音乐线条;线条表现

中图分类号:J6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905(2023)03-00-03

一、作者生平及黑键练习曲的音乐创作背景

肖邦是波兰著名钢琴家、作曲家,并且有着“钢琴诗人”的美誉。作为19世纪浪漫主义音乐时期最著名的代表人物之一,肖邦一生对音乐,特别是钢琴十分热爱,这也是他为什么创作的作品中,钢琴作品占主要地位的原因。正是因为对钢琴有着独特的热爱,所以肖邦的作品所涉及的题材也十分广泛。在这众多的体裁中,练习曲占据着极其辉煌的一页。和那些古典主义的以技巧为主流的练习曲相比较,肖邦在其中加入了更丰富的音乐内涵和饱满的情绪,让其与原有的技术完美融合,从而使得练习曲富有了独特的个性和崭新的生命力。

肖邦练习曲作品10号,创作于1832-1836年巴黎全盛时期,这时的肖邦正值青少年,作品的基调都是偏向乐观和积极的风格。其中《黑键练习曲》Op10.No5,是一首技巧难度指数较高的练习曲,也因为右手幾乎都在黑键上快速弹奏而得名。里面蕴藏着东方音乐的韵味,在听觉上对于西方人来说会有一种独特的异域风情,但对于中国人来说会有一种更为熟悉的感觉。作为一首练习曲,它不仅是单独作为技术练习,还通过音乐流动可以调动我们内心的情感体验[1]。

二、《黑键练习曲》的音乐线条之表现

关于钢琴练习曲的演奏,人们有时把练习重心放在技巧演奏上,而忽略了音乐线条的表现。这里将通过曲式结构和调性、旋律、演奏这三个主要方面对《黑键练习曲》的音乐线条表现进行具体分析和论述。

(一)《黑键练习曲》的音乐线条在曲式结构和调性上的表现

首先,一个曲子不单只有一种线条,它是由一条主线和多条支线组合而成。其次,线条与层次息息相关,所以即便在一条音乐线中也可以分为多个层次。从曲式结构图中我们可以得知,这是一首以降G大调为主线的练习曲,所以这首曲子的主线条是在降G大调中进行。后调性由降G大调转向降D大调,从主调向属方向转调。这种调性的转换,在音乐线条上表现为从稳定向不稳定的趋势发展。在全曲连接段,音乐线条在延续了B段不稳定性的情况下加剧了它的紧张感,直至再现段的出现,又使音乐线条回到稳定的主线上。调性的转换,在主调上音色表现十分明亮,属调则会显得少许暗淡[2]。

(二)《黑键练习曲》的音乐线条在旋律上的表现

《黑键练习曲》的旋律线条分析可从总体和分段两个方面来进行,首先从总体来说,右手部分的旋律线条是较为绵密细腻的,一直快速跑动有种周而复始的感觉,虽然线条在每个小句子中有做细微的变化,但大致上呈现舒缓平稳的状态。所有的情绪都是依靠左手的带动,左手的线条波动更为突出,在整体上呈现出波浪状。

1-16小节线条表现。前16小节的右手音乐线条走向比较平缓,主要以三连音连续级进的音乐走向所构成,形成类似于圆弧形的线条,给人一种循环往复的感觉。左手作为旋律和主题在全曲的开头直接开门见山地出现,以坚定有力的和弦呈现,具有舞蹈性节奏感,在音乐线条上可分为两条,前8小节线条由高到低由强到弱,呈现下降趋势。后8小节是前8小节的重复,在线条方面与前8小节保持一致。左手的每一个和弦都是与右手每拍的第一个音符相呼应。由于右手是快速跑动再加上左手强势的和弦,弹奏上如第3小节的第一拍,即便音与音之间连接已经跨越八度,但是在整体音乐线条上却显得很柔和,右手似乎是在对左手的主题和弦进行注释,使左手主题及旋律得以凸显得十分鲜明,像一群孩子在洒满阳光的草地上快乐地玩耍,显示出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3]。

17-32小节线条表现,这一段是全曲的开放性中段。这一段的右手,依然进行快速的跑动,没有节奏上的变化,音乐线条表现大体上较为舒缓。17-22小节音乐线条依然呈现圆弧形,23-26小节这里是一组上行二度模进,线条呈现阶梯状。27-32小节右手跨越了三个八度,从钢琴的音符跨度上看,弹奏会给人一种不安的感觉。左手的旋律线条相比第一段柔和了许多,具有更多歌唱性,旋律线条在这里表现更为流畅。17和18小节左手虽然是二拍子的舞蹈性节奏,但大指突出弹奏的和弦音却是歌唱性旋律。19小节之后左手不再像之前一样具有舞蹈性节奏,而是以弱拍起,巧妙地避开了重音拍,在听觉效果上形成切分节奏,具有典型的谐谑曲的特征。以和弦形式在跳音和连线之间来回交替层层递进,音乐色彩不断被丰富,将全曲一步一步地推向高潮。

33-48小节线条表现,这一段是全曲的连接段也是B段的尾声,这一段是再现之前的属功能过渡。值得一提的是,此段作为过渡并没有添加过多的装饰和炫技,它反而延续了之前的音乐风格且没有打破整体旋律线条的和谐,无论是从演奏技巧还是从音乐线条上都没有脱离整个结构,完美融合全曲。其中33-40小节,左手和弦虽然较少,但每次出现都是以重音呈现。右手的旋律呈弧线状,由弱到强再由强到弱,这里给人的感觉,就好像是一场即将来临的暴风雨的前夕,右手旋律似乌云密布狂风不止,左手的和弦级进如雷声低沉震响。紧接着41-48小节进入高潮部分,乐曲经过右手三连音的八度转换,音乐线条上稍有波动,左手低音部分旋律的介入,带动音乐的发展[4]。

49-66小节的线条表现,这一段为全曲的再现段,这里的旋律线条重新回到初始状态,音乐重新开始了生机勃勃、充满活力的景象。跳跃而又活泼的音乐线条让人有种无穷动力的感觉。67-85小节是全曲的尾声,音乐线条暂时趋于平缓,但旋律上力度的起伏逐渐明显,前8小节线条呈弧线形,其中后四小节是前四小节的反复,75-78小节,旋律线条呈阶梯式下行。从79小节开始,一串双手的三连音上行,将音乐推到顶点,音乐线条直线上行,随后双手八度级进下行结尾。这里可以说是全曲的点睛之笔。

(三)《黑键练习曲》的音乐线条在演奏上的表现

在这首练习曲中,演奏上最大的特色,音乐的线条表现在右手黑键快速跑动和左手主题旋律演奏相结合上,若将音乐线条完美展现,在弹奏上主要是解决触键、手腕、踏板这三个方面的问题。音乐线条即演奏者在作品中想表达思想感情,或呼吸、或语句,让听众通过艺术欣赏调动内心的情感体验完成艺术形象的塑造。技巧就是服务于音乐、呈现音乐线条的手段[5]。

触键。《黑键练习曲》右手的音乐线条是十分连贯而细腻的,此曲右手在技巧上打破了之前大拇指和小拇指几乎不上黑键的情况。由于人的手掌大小和手指长短各不相同,钢琴的黑键面积比白键面积更小,而右手绝大多数音在黑键上,所以弹奏上或多或少会出现漏音、错音、滑音或指尖抓不住音等问题,这些都会导致演奏上达不到音乐线条的连贯性,影响最终的效果。可以看到,在每一个句子中右手都很频繁地运用到大指和小指在黑键上保持音与音的连接及转换,要达到音乐线条连绵细腻的效果取决于大指小指在黑键上能不能准确无误地切换。因此,弹奏时的准确性十分重要。这首曲子对左手要求同样很高,左手作为旋律和主题,它的线条与右手不同,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具有跳跃性的音乐线条,另一种是具有歌唱性的音乐线条。全曲的开头至整个A段以及再现段的左手都属于跳跃性音乐线条,是以带跳音的和弦作为旋律出现的,既要弹出华丽辉煌的音色,不能过重也不能太虚,所以左手的架子一定要坚固,同时弹奏时音乐线条是在演奏者内心流动着的。B段左手属于歌唱性线条,这里少了许多跳跃感,更多需要依靠指尖的力量立稳在琴键上,所以对于左手触键尤为重要[6]。

手腕。手腕是连接手掌和手臂的关键部位,要想达到右手音乐线条的流畅顺滑,作为中介的手腕对于力的传送要发挥良好的桥梁作用。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要保持手腕时刻的放松状态,右手每一句每一段都是一气呵成的快速弹奏,若手指接触琴键时手腕还是处于紧张的状态,那么弹出来的音色必定是干涩、单薄的,呈现的音乐线条也是缺少流动性的。对于左手来说,如果仅仅在弹奏时做到手指的独立,而完全放松手腕手臂,那么弹出来的声音必然会模糊不清,没有颗粒性,呈现不出主题线条跳跃性和旋律线条的歌唱性。在速度上,过高地抬手腕,也会使力传输受到阻碍,导致演奏时出现因速度太快而手指跑不动。所以在弹奏时不仅仅需要手指的灵活和独立,手腕良好的配合作用必不可少。

踏板。踏板的运用应根据曲子的和声、结构、旋律、音色、织体等多方面来处理。钢琴演奏中合理地运用踏板可以使音乐线条得到完美的表现。在《黑键练习曲》中,对踏板的运用大致分为5段。第一段是1-16小节,调性以降G大调作为全曲的主调。整段的左手是以带跳音的和弦来演奏主题的,在和声上以主和弦进入,凸显音色的明亮和辉煌。音乐线条具有跳跃性,在踏板运用上,为了体现这种跳跃性的音乐线条,只在每小节第一拍踩踏板。第二段是17-32小节,相较于第一段这里的音乐线条更具有歌唱性,在23、24、27、28小节右手的旋律跨越了三个八度,为了使其更连贯,表现具有歌唱性的音乐线条,这四个小节在踏板运用上,可以运用在第一拍踩踏板并延续整个小节的方式。其余部分则采用第一拍和第二拍分别踩踏板的方式。第三段是33-48小节,是本曲的连接段。这一段左手的音较少,右手一直快速跑动,音乐线条如山脉连绵不断,因此33-44小节可以运用踩一次踏板延续四个小节的方式,41-48小节的右手音与音之间跨越较大,可以采用踩一次踏板延续两小节的方式,使音乐线条更流畅。第四段是49-64小节,再现段,音乐回到初始状态,调性回归主调,呈现跳跃性音乐线条。踏板的运用与第一段大致相同。第五段,67-74小节进入全曲的尾声部分,这一段对于踏板的需求相对较少,67-74小节可以第一拍和第二拍分别踩踏板,其余部分可以不踩踏板,尤其在末尾79-83小节是左右手三连音上行后八度下行,需要极为清晰的声音达到音乐线条走动,所以不适合运用踏板。在84-85小节可连续踩两个小节踏板延续尾音[7]。

黑键从整体风格来看,既没有玛祖卡的舞蹈风格又没有波罗涅兹雄伟壮观的气势,在形式上,也不同于纯粹的技术性练习曲,它是属于音乐会范畴内的练习曲。弹奏时在达到技术要求的基础上还应该更多去关注音乐线条走向,努力调动内心的情感体验,从而使演奏达到最佳状态。

三、《黑键练习曲》的音乐线条表现对后浪漫主义时期音乐作品的影响

通过《黑键练习曲》可以看出,技巧性的练习固然重要,但旋律线条、音符组合、音型的变化以及各种隐藏在和声调性中的音乐线条更是运用得精妙无比。肖邦打开了钢琴练习曲的新大门,使练习曲不再浮于单纯技术练习枯燥乏味的層面,在音乐线条上,让歌唱性、宣叙性旋律融于音乐,真正使技术性与音乐性融合。而早在19世纪,由于当时资本主义经济快速发展,在人们的观念中,认为只要加强技术的发明研究,提高对客观事物规律的理性认识,就可以征服外在一切事物。也正是受到这种社会观念的影响,钢琴练习曲某种程度上也反映和体现了历史,人们对于手指演奏技巧的要求越来越高,而忽略音乐线条的表现,尤其是对于钢琴练习曲,人们更多是把它作为一种以训练技术为目的的曲子,所以对于音乐性、音乐线条的关注则相对更少。于是出现了一批音乐家有针对性地创作出提高演奏技巧的钢琴练习曲。如车尔尼、克拉默等,但这些练习曲大多是专门针对某一个技术难点或音型(如琶音、双音等),类型显得非常单一,能解决的技术问题也有局限性。到了19世纪中叶,兴起了反理性主义的热潮,表现在更加注重主观性和人的内心感情世界。《黑键练习曲》对演奏技巧的要求到达了一个新的高度,赋予音乐家更多在创作中表达情感和展现音乐线条的可能,从而大大提高了音乐的表现力[8]。

四、结束语

《黑键练习曲》作为肖邦的优秀创作之一,体现的是作者的精神世界以及曲目本身的技巧魅力,是一首技术性与音乐性高度融合的曲目。对这首练习曲良好的演奏,笔者认为首先要对曲目及作者生平进行一个详尽的了解,才能掌握其风格。其次,作为练习曲顾名思义是对手指技巧的练习,但我们不仅仅需要掌握纯熟的技巧,更多的是要分析横向和纵向的音乐,感受旋律的走向。从中理解音乐线条,这是音乐的发展依据。这样做的目的可以避免我们盲目地练习,更加注重表达曲子中丰富的音乐性,使技巧真正服务于音乐,成为表现音乐美的手段。

参考文献:

[1]韦伟.奇葩在新世纪绽放:西方音乐史学语境下的通史——于润洋《西方音乐通史》简评[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10.

[2]丛冰洁.肖邦作品的演奏风格研究[J].黄河之声,2019(22):103.

[3]王瑾,李习伟.试论肖邦钢琴作品的艺术特色及演奏特征[J].黄河之声,2019(21):38.

[4]赵靓.浅谈肖邦钢琴练习曲中的美学思想及创作技法[J].北方音乐,2019,39(16):18-19.

[5]谭静.浪漫主义时期钢琴作品风格特点探析[J].铜仁学院学报,2017,19(08):116-119.

[6]黄绮.激情、美、诗——钢琴音乐在浪漫主义时期的创作特征[J].音乐创作,2015(03):169-171.

[7]张玉锫.评述西方钢琴艺术史的发展轨迹[J].北方音乐,2015,35(15):3.

[8]马晓菁.浅论肖邦《黑键练习曲》的弹奏[J].黄河之声,2007(11):7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