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得兼语句

2023-06-25 21:41黄胜兰
考试周刊 2023年17期
关键词:概念分析

作者简介:黄胜兰(1991~),女,汉族,安徽合肥人,合肥市长江路第二小学,研究方向:小学语文教学。

摘 要:在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一些学者围绕可以得兼句式的选言命题性质和归属问题发起了研究和争论。在文章中,我们将通过对可以得兼句式的选言命题的概念、句式特点及逻辑性质的阐释,论证其是否相容的性质以及最后分句的功能问题,得出关于可以得兼句式的选言命题的逻辑性质及其推理规则,从而为我们以后遇到该命题类型的分析研究服务。

关键词:概念分析;可以得兼句式;句式分析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918(2023)17-0047-04

一、 引言

在普通逻辑学中,从概念的引入,到简单判断的学习,再到模态判断和复合判断的研究,循序渐进。在这学习的过程中有些问题值得我们进一步探讨,这将有助于我们深入探究。选言判断是复合判断中的一种,是断定若干种可能的事物情况有一种存在的判断。选言判断同复合判断一样,必须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支判断。选言判断中,包含相容的选言判断和不相容的选言判断。相容的选言判断,是断定若干种可能事物情况至少有一种存在的判断,也有选言支的判断都存在的情况,它的选言连接词通常是“或者……或者……”“要么……要么……”。而不相容的选言判断,是断定若干种可能的事物情况有且只有一种存在的判断,它的选言连接词通常是“要么……要么……”。

文章探讨的可以得兼句式的选言命题类型,就是选言命题中的一种情况。在普通逻辑学中,并未对可以得兼句式选言命题做详细讲解,但是这一命题有其自身的特殊和研究价值。在逻辑学发展的过程中,有过对可以得兼句式的选言命题的争论,在争论中我们对这一句式的选言命题认识在不断加深。下面我们将进一步探讨关于可以得兼句式的选言命题在选言命题两个类型中的归属问题,以及它自身的概念、特征及推理问题。

二、 可以得兼句式的选言命题类型的概念分析

(一)可以得兼句式的选言判断的概念

可以得兼句式的选言判断,是指用复句表述的选言判断中的一种,该判断的最后一个分句断定了前面分句所表述的选言支①可以同时为真。从可以得兼句式的选言判断的概念中,我们可以看出该判断的语句中至少有两个选言支,或者从分句的数量角度说该判断至少需要有三个分句。对包含“得兼”词汇的分句是否可以算作一个选言支,我们在该部分暂不讨论,将会在下一部分说明。

【例1】 在此次人大代表选举中,或者是小张入选,或者是小王入选,或者两人都入选。

【例2】 鲁迅或者是二十世纪中国伟大文学家,或者是二十世纪中国伟大的革命家,二者可以得兼。

上述两个例子,在表达可能存在的两种情况时,在命题的最后分句中都断定了两种情况可以同时发生或存在。例1表述了在人大代表的选举中,小张和小王可能同时入选;例2表述了鲁迅在二十世纪的身份问题,他既是伟大的文学家也是伟大的革命家,两种身份兼而有之,可以同时存在,并不矛盾。在这两个例句中,都用了“或者……或者……二者可以得兼”这样的句式,尽管在“得兼”部分的分句表示会有所差异,但是表达的意思是相同的,都断定了前幾个分句的可能情况可以同时存在或发生。可见,可以得兼句式的选言命题的特殊性就在于其“得兼”分句,它断定了一个命题中的几个情况可以同时为真。若将“可以得兼”部分删去,那么这个命题结构就会变为“或者……或者……”句式表达的相容的选言命题,而这种命题只是断定了若干个选言支所表述的情况至少有一个为真。“至少有一个为真”与“选言支可以同时存在”相差是很大的,前者具有后者的可能性,但却没有完全断定,而后者已经是断定命题所列举的情况可以同真。

(二)关于可以得兼句式的选言命题的三种表达方式

可以得兼句式的选言命题的表达方式,我们从该命题的名称上可以意会一些。“兼”在汉语里的解释有“同时涉及或具有几种事物”,得兼、兼而有之都作该解。所以得兼句式的选言命题在表述上可能会有所小小差别,但都断定了命题中的所有情况同时存在的可能性。下面我们介绍三种常见的可以得兼的选言命题的表达方式:

1. 这份有错误的统计表格或者原始材料有误,或者计算有误,二者可以得兼。

2. 这部戏曲受欢迎,或者是因为音律优美,或者是因为情节引人入胜,或者兼而有之。

3. 这部影片或者入围奥斯卡最佳摄影奖,或者入围奥斯卡最佳导演奖,或者两个奖项都入围。

上述三个例句,都是可以得兼句式的选言判断的典型表达。通过这三种比较典型普遍的表达方式,我们可见在得兼句式的选言命题中,“或者”一词可称作其逻辑常项,而最后分句中的常项虽然表达时有变化,但基本不离其宗,即表达出可以得兼的意思判断。在自然语言中,类似于上述表达的方式还有很多,都可以用来研究可以得兼句式的选言命题,此处便不再赘述。

(三)关于可以得兼句式的争议及相关解释

围绕可以得兼句式的选言判断在八十年代有过一些争论,争论的重点主要在于这种命题的归属问题,即可以得兼句式的选言判断到底属于相容的选言判断还是不相容的选言判断。争论的另一个重点就是可以得兼句式的选言判断最后分句的看待问题,最后分句到底是看作一个选言支,还是看作其他成分。这两个问题的解决,是非常重要的而且有很大的实际意义,这将决定这类命题的性质,还将有助于我们分析解决涉及可以得兼句式的选言命题的相关问题。

1. 可以得兼句式的选言命题是否相容

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围绕可以得兼句式的选言命题是否相容的问题,许多学者发表了自己的观点和见解。总结这些观点,主要有两种:一种认为可以得兼句式的选言判断是不相容的,另一种认为可以得兼句式选言命题是相容的。但是在认为可以得兼句式选言判断是相容的这种观点中,还有两种不同的声音,这种区别主要集中在对最后分句的认识上。我们在说明这几种观点之前要写好例句,以便后文分析。

【例3】 这首歌曲或者获得最佳作曲奖,或者获得最佳作词奖,二者可以得兼。

以上述为例,认为可以得兼句式的选言命题是不相容的这部分学者②,通常将上述例句中的三个分句看成是三个独立的选言支:①获得最佳作曲奖;②获得最佳作词奖;③获得最佳作曲奖且获得最佳作词奖。那么例句中表达的意思就成为:①仅仅获得最佳作曲奖;②仅仅获得最佳作词奖;③获得最佳作曲奖且获得最佳作词奖。可见前者和后者的区别是明显的。前者是选言判断的选言支,表达的是一种主观的判断;而选言判断所列举的可能情况,这是客观的存在。总结该种观点,它将可以得兼句式的选言判断看成了由联言判断充当选言支而构成的三支不相容的选言判断。在可以得兼句式的选言判断中,断定的是选言支可以同时为真,而不是几种可能的情况同时存在。可见,将可以得兼句式的选言判断里的分句看作是全部独立的选言支,是不妥的。

2. 可以得兼句式的最后分句的看待问题

在现代汉语里,为了明确不同作用的句法成分在语句中的不同功能和结构,通常用层次分析法③来划分。這样可以很清晰地了解每个层次,不同成分所担当的作用。如下例:

【例4】

例4中,我们将这个句子从高到低依次划分为五个层次。第1个层次是最主要的层次,划分为主谓结构,“学生”为主语,“大都喜欢看篮球赛”为谓语部分。第2个层次是将第一层次中的谓语部分进行进一步划分,分为状中结构,状语是“大都”用来修饰“喜欢看篮球赛”这一谓词结构。在第3个层次中,我们将谓词部分进一步划分为动宾结构,即“喜欢”为动词,“看篮球赛”是谓语。在第4个层次里,我们将上一层次的宾语进一步划分为动宾结构,“看”为动词,“球赛”是宾语。在最后的层次划分中,我们将上一结构的宾语进一步划分为定中结构,即球做定语来修饰“赛”。通过层次的分析我们可以了解句子中的每一个词担当的成分和作用。运用这样的方法我们可以来分析可以得兼句式的选言判断的最后分句问题。

在这个可以得兼的选言判断例句中,我们从高到低来划分层次。这种层次的分析,就像现代汉语中对兼语句的分析一样。一个兼语在不同的结构中所担当的成分不同,其功能自然也就不同。那么第一层次就是“或者……或者……二者可以得兼”,为该句的连接词判断。第二层次是包含“或者”的选言支判断。我们知道第二层次是在第一层次的基础上划分来的。第一层次断定了该判断选言支可以同时为真,可见作为第二层次的支判断是第一层次连接词判断的对象,我们也可以说第二层次支判断的对象是客观的事物情况。通过该部分的讨论可见,最后分句与“或者……或者……”一起,即“或者……或者……+最后分句”构成了对全句的判断。可见,可以得兼句式的选言命题中最后分句起必不可少的决定性作用。

三、 可以得兼句式的选言命题类型的特征及其推理分析

在普通逻辑学论述选言命题的章节中,都会提到选言判断的真假与选言支真假之间的关系。包括在讲到相容的选言命题时,也分析了相容的选言判断的真假与选言支真假之间的关系。我们也可来总结可以得兼句式的选言判断的相关性质。

(一)可以得兼句式的选言命题类型的逻辑性质

相容的选言判断断定了选言支至少有一个为真。所以当选言支有一个为真时,该相容的选言判断就为真;当选言支全部为假时,该相容的选言判断就为假。反过来推,当相容的选言判断为真时,那么该判断中的选言支至少有一个为真。相容的选言判断的逻辑性质用真值表表示如下:

在文章的第一部分已经确定,可以得兼句式的选言判断是相容的,同时也得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结论:可以得兼句式的选言判断是自断定的选言判断。通过上表我们知道了相容的选言判断的逻辑性质。那么可以得兼句式的选言判断又是如何的呢?可以得兼句式的选言判断是相容的,它的选言支可以同时为真,并且最后分句已经做了该断定。所以在我们讨论可以得兼句式的选言判断的真假与选言支真假之间的关系时,要关注该句式自身的独特性。可以得兼的选言判断中,最后分句已经给这个命题做了明确断定:选言支可以同时为真。我们可以这样说:可以得兼句式的选言判断自身就是一个真命题,它自身断定了该命题为真,也断定了选言支可以同真。有人可能认为,可以得兼句式的选言判断与一般性相容的选言命题都有可以同真的可能性,但是我们决不能将二者混淆或混为一谈。王建全学者曾有这样的观点,他认为相容的选言判断可以划分为两种:①并存的相容的选言命题,即选言支可以同时为真的选言命题;②非并存的相容的选言命题,即选言支同时只能任意有一个为真。并存的相容的选言命题,其实就是我们说的可以得兼句式的选言命题,该命题的选言支可以同时为真。而非并存的相容的选言命题,都有存在的理由,但是无法同时存在,即不可得兼。

【例5】 从他的模样上看,或者是二十多岁,或者是三十多岁。

【例6】 她或者擅长英语,或者擅长法语,或者二者兼而有之。

我们从王建全学者的观点看,显然例5是非并存的相容的选言命题。从选言支看,选言支至少有一个为真,都有存在的可能性,但是不能断定其可以同时为真。例6是典型的并存的相容的选言命题,或者说可以得兼句式的选言命题。在该命题中,断定了“她”可以同时擅长英语和法语。王建全学者对相容的选言命题的划分让可以得兼句式的选言命题在相容的选言命题中的逻辑特点更加突出了。由于最后分句的存在,似乎可以得兼句式的选言命题的自断定相容的特点让我们无事可做。其实,在该类命题的推理过程中,我们还是有一些问题要注意的。

(二)可以得兼句式的选言命题的推理分析

普通逻辑学中说:“相容的选言推理就是前提中有相容的选言判断并且是根据相容的选言判断的逻辑性质进行推演的推理。”在可以得兼句式的选言推理中前提也必须有可以得兼句式的选言判断,这样才可以依据可以得兼句式选言判断来进行推理分析。

1. 确定句式结构

在對可以得兼句式的选言命题的推理中,首要的是对句式结构的识别及确定。在一个相容的选言命题中,如果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选言支,并且最后分句中有“可以得兼”的意思,那么我们可以确定这是可以得兼句式的选言判断。在文章的第一本部分讲了可以得兼句式的选言命题的几种表达方式。如下例:

●这份有错误的统计表格或者原始材料有误,或者计算有误,二者可以得兼。

●这部戏曲受欢迎,或者是因为音律优美,或者是因为情节引人入胜,或者兼而有之。

●这部影片或者入围奥斯卡最佳摄影奖,或者入围奥斯卡最佳导演奖,或者两个奖项都入围。

我们在几个例句中可以对该句式的框架进行综合,即“或者……或者……二者可以得兼”“或者……或者……或者兼而有之”,和“或者……或者……或者二者都”。当然,上述的总结只是几个典型,具体句子中可能有些变化,但是只要抓住这些特点判断即可。

2. 确定选言支的情况是否矛盾

在我们确定一个命题是可以得兼句式的选言命题后,并不能依据其自断定的特点立即得出“同时为真”的结论。选言支表述的情况是否合理,是否相互排斥,我们必须要辨别,否则即使该命题的句式结构符合要求,“可以同真”的结论也不能成立。如:这个穿着中性的青年,或者是男生,或者是女生,或者两者都有可能。这个命题,在句式结构上同可以得兼句式选言命题的句式结构相同,但是我们却不能说它就是可以得兼句式的选言命题。因为该命题的选言支是相互排斥的,即使有“或者两者都有可能”这样的判断,也是不能成立的。一个人的性别,是无法既是男生又是女生的,就是不可同时为真。所以,我们在做推理时,在确定句式结构后,也要对选言支进行辨别,看看是否相互排斥,自相矛盾。一个选言命题只有在句式结构和选言支相容的情况下,才可以依据可以得兼句式的选言命题的逻辑性质来推理。

四、 结语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可以得兼句式的选言命题类型是一种特殊的选言命题,它属于相容的选言命题,并且它的最后分句断定了前面的选言支可以同时为真。我们从而了解可以得兼句式的选言命题是自断定的相容的选言命题。可以得兼句式的选言命题的特殊性在于其最后分句,它承担了自断定和最高句式层次框架的双重作用。虽然可以得兼句式的选言命题有过争议,但是在论证过后其性质也已经确定,这对我们遇到该类问题的推理分析是非常有帮助的。

注释:

①选言支,即选言判断的支判断。

②以黄新华学者为代表,他们认为可以得兼的句式的选言判断是不相容的选言判断。

③层次分析法,即寻找句子成分与词类之间的对应关系,从而反映句子成分所表示意义之间的逻辑关系。

参考文献:

[1]杨树森.普通逻辑学[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12(8):156.

[2]李廖山.关于可以得兼句式的选言判断是否相容问题之我见[J].逻辑与语言学,1987(3):62.

[3]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10):614.

[4]杨帆.“兼语句”的来源与特征[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11(3):54.

[5]杨树森.普通逻辑学[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12:158.

[6]王建全.相容选言命题的两种类型[J].固原师专学报,1996(8):15.

[7]杨树森.普通逻辑学[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12:159.

猜你喜欢
概念分析
科幻与科普的关系:基于历史文献和概念分析的讨论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概念浅析
拱结构概念分析在结构力学教学中的应用
拱结构概念分析在结构力学教学中的应用
拱结构概念分析在结构力学教学中的应用
拱结构概念分析在结构力学教学中的应用
TED文化交流类演讲的概念功能分析
结构力学教学中桁架的概念分析与实践
“有无对比法”在经济评价中的运用及相关概念分析
基于形式概念分析探讨《伤寒论》中葱白止利功效的新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