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铮 王钰薇 刘化宇
摘要:科学的研究方法是探索美术教育规律中不可或缺的,而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无数次在实践中被检验,并以其科学性长久以来指导着社会科学研究,是社会科学研究领域最为重要的一部分。美术教育是社会科学的一个分支,其研究者、从业者须熟知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的三个主要理论方法及三者对美术教育理论研究的建构意义,即以实践为基础的研究方法、社会系统研究方法和社会矛盾研究方法,以此为基础探讨如何在实践中将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作为分析方法,指导美术教育研究,并在美术教育研究的范畴内运用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发挥其核心作用,保证美术教育研究的科学性及客观性,为美术教育的理论发展与实践运用提供保障。文章重点论述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对美术教育研究的指导意义,通过分析两者之间的联系,阐述运用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指导美术教育研究的理论实施路径,便于美术教育研究工作者更好地认识美术教育现象,了解美术教育发展规律,预测美术教育发展方向。运用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指导美术教育研究,必将推动美术教育研究发展进步。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美术教育研究;实践;矛盾
中图分类号:J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3)07-0-03
1 美术教育研究与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
美术教育研究的具体内容主要包括美术教育学基础理论、美术教育史、美术教育课程、美术教育教学以及美术教育研究方法等,研究方法是保障美术教育科学性的先决条件,特别是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的研究,其中实践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社会系统及社会矛盾研究方法对美术教育研究也有着指导意义。普遍来讲,美术教育研究是以通过美术教育现象研究得到的理论来指导美术教育实践,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艺术源于生活,创作和理论均需要实践的支持,在实践上则要接受立足于实践的研究方法的引导。
同时,要在体系的架构中明确美术教育研究方法的地位,这对开展美术教育研究来说非常重要,也会得到方法论中社会系统研究方法的指导。通过科学的方法得到的观察结果都具有支持多种多样甚至互相矛盾理论的潜在可能性,因此研究者永远不可能证实理论,只能通过研究来支持理论,而充满矛盾的事物都会受到方法论中社会矛盾研究方法的指引。美术教育研究既具有人文科学特性,又是社会科学的分支,而当代的自然科学、人文科学以及社会科学已然在深度分化中高度综合,形成了非常复杂的学科体系[1],因此美术教育研究者须扎根于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立足于社会科学方法论与人文科学方法论,开展美术教育研究工作。
2 以实践为基础的方法与美术教育研究的实践问题
2.1 理论与实践
以实践为基础要求去学习理论,大量的知识积累可以指导实践和解决偶发问题。马克思指出,“理论在一个国家实现的程度,总是取决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程度”[2]。只有在实践中,才能了解到人们真正需要的是什么、什么样的理论才能满足人们这种需要。美术教育研究作为一种文艺传承上的理论研究,要以实践为基础,但分析洋务运动后我国学校美术教育的发展历程,可知来自西方的美术教育理念贯穿传统美术課程,课程安排与实施大多借鉴西方已成熟的美术教育模式,对推动我国美术教育快速发展有一定的积极影响。长期以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尤其是一些民间美术文化逐渐被边缘化,因此,要通过实践去立足本真,以社会历史文化为基础,扎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理解和推广中华文明,运用美术教育来掌握时代的要求、时代的发展趋势以及人民的心声,与时代同步发展。
2.2 实践的指导意义
认识的客观性要求美术教育研究者必须坚持从实际出发,以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探讨客观世界的本来面目,注重以实践创新理论,将方法应用到实践中,在实践中应用和创新理论[3]。拒绝对客观事实进行主观臆测或想象,要如实地进行美术教育实践研究,如实地反馈研究结果,尊重研究结果,不得篡改研究结果,对粗糙的研究结果进行系统的优化,最后形成客观的理论以阐述美术教育现象、问题或解决路径。
在美术教育研究实践方法中,撰写调查报告是最普遍且直接的理论呈现方式,但如果没有实践的支撑,撰写调查报告就无从谈起。为了显示美术教育中的现实问题,调查研究成为美术教育研究中最基础的一环,现场考察、问卷调查、个别访谈、案例研究以及科学实验都可以成为收集美术教育问题的方式,对现状进行科学的分析,把握影响美术教育现象发生的本质,促进艺术教育工作者通过实践形成理论、发展理论,在不断变化和发展中总结经验,促进美术教育研究向前发展。
2.3 美术教育研究的实践现状与存在问题
无论哪方面的科学研究工作,都必须考虑到理论与实际问题之间的关系,并且在实践的过程中对科学理论知识进行进一步的验证与深化。在进行学术研究时,既要注意对已有成果的总结概括,又要善于从新角度观察分析问题。将现实客观标准中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相结合,不仅是一个方法论原则问题,还关系到人们对客观规律的认识和深化过程。
大单元教学是近些年美术教育界关注的热点之一。大单元教学是指教师对课本或校本课程中的一个知识单元进行整体、系统的重新设计,规划为连贯的课程,以确保在有限的教学课时内达成多个教学目标。大单元教学在美术教育课程中需要的课时较多,需要连贯性课程,但在教学实践中,由于应试的压力,美术课程少之又少,大单元教学的实施存在困境。作为时下最热门的教学方式,无论是小学、初中还是高中,教师都紧跟潮流,纷纷在课堂上采用大单元教学方式,但在实践过程中往往会因为其他课程的“占课”或期末考试的“冲课”而破坏课程连贯性,达不到理想的教学效果。但这不能表明大单元教学是一种错误的教学方式。在示范课程中,大单元教学是一种可用、可行、可借鉴的教学手段,但在实践过程中要坚持观念符合客观情况,实事求是,尊重自己的经验,对下一步要有计划,同时参考他人的实践经验,择其适者而从之,勤加思考,独立思考是每个美术教育研究者、实践者最宝贵的品质。
3 社会系统研究方法与美术教育研究的系统性
系统内的每一个因素、发展过程中的各个阶段以及事物内部各个组成部分之间都存在普遍的联系,世间万物都要与他物产生关联,不可能孤立地存在。世界是整体的,因此人们既要树立整体观念,又要具有全局思想,还要剖析事物因果联系,以体现整体性。在理解和对待问题时,要把握好考察社会系统所遵循的整体性、结构性、层次性和开放性四大原则。
3.1 美术教育研究的整体性原则
人们必须重视对整体的研究,做到统筹兼顾。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阐明所要研究内容的范围和要素。就美术教育而言,研究的方向主要分为美术教育的实质研究、美术教育的历史探讨、美术教育的现状调查以及展望美术教育的未来,无论研究哪一个方向,都要注重研究的整体性。在美术教育研究中,仅对某一个问题进行研究,通常无法形成整体的看法和见解,结论必定是片面的,只有尊重研究的整体性,才可以促进研究的深入与整合,从而发挥美术教育研究的强大合力。
3.2 美术教育研究的结构性原则
在美术教育研究中,人们经常通过优化美术教育研究方法的结构来促进美术教育研究的发展,实现美术教育系统功能的优化。研究的目的首先在于探索美术教育的一般规律;其次在于符合客观事实的设定和对不足之处的描述,然后需要有规律的探索方案,精准的实地考察笔记和阐述,并收集实用的数据资料,防止片面化;再次,需要采用科学的方式进行研究,即在研究的过程中要循序渐进;最后是富有创新性,这要求人们对先前的观念系统有进一步的补充和突破。这些特点作为美术教育研究的基本要素,构成美术教育研究方法特点的基本结构。缺乏研究目的,就不能准确得到所需的研究结果;没有符合客观规律的设定和对问题的阐释,就无法提供可检查的指示;方法不具有科学性,就容易依据片面的材料得出简单的结论;没有创造性,研究就没有意义。因此,在进行美术教育研究的过程中,要牢牢把握结构性原则。
3.3 美术教育研究的层次性原则
人类社会是一个由众多层次构成的复杂系统,美术教育研究同样如此。《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颁布与实施,体现了当代的教育理念已从“有学上”变成“上好学”。其给予了人们目标导向,这为地方美术教育的与时俱进与地方教材的进一步修订和完善提供了指向标,也为各学校开发自己的校本课程与校本教材提供了依据。这种层次性也体现在美术教育对年龄段的划分上。除了义务教育阶段以外,还有高中美术教育、高校美术教育、成人美术教育、老年美术教育,美术教育对人心灵的滋养效果不言而喻。对不同年龄段的美术学习者进行划分,探索其特有的属性和发展规律,便于揭示美术教育实践的不同层次及其特殊性。尊重美术教育的层次性,能够更好地形成科学的理论以指导实践。
3.4 美术教育研究的开放性原则
美术教育的发展受到社会思想、经济活动、教育思想以及个体发展的影响,这些因素不仅受到国内教育政策的影响,还受到国际交流融合的影响。开放代表两个或多个媒介之间的相互融合与交互,只有不断交流才能促进自身的新陈代谢。如今人们身处在一个自由开明的世界,对外开放政策促进了我国经济、教育、文化等方面的持续快速发展,这是一个显而易见的例子。美术教育提倡创造性,这就离不开交流与融合,因此开放是实现美术教育有效发展的必要条件。
4 社会矛盾研究方法与美术教育研究的矛盾
矛盾充斥着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贯穿于整个社会发展进程,促进社会发展与进步。需要注重的是矛盾的特殊性在不同领域的反映,例如哲学研究中思维和存在的矛盾,经济学研究中价值与使用价值的矛盾,不重视矛盾的特殊性,就无法深度探索其背后的潜在原因,也就无法科学地推動各领域协同发展。
4.1 美术教育研究中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
矛盾存在于社会的各个方面,具有普遍性,自然也存在于美术教育研究当中。美术教育研究作为美术学科与教育理念相结合的研究,属于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的范畴,是历史发展与社会进步的主要动力。美术作为衡量一个民族审美、品位以及素养的重要标志,体现了一个国家的综合软实力。重视美术教育研究的特殊性,不仅要区分其他领域研究,还要区分美术教育研究系统内不同过程和阶段中的矛盾。就中国美术教育演变过程而言,古代美术教育、近代美术教育、现代美术教育、未来美术教育是美术教育研究发展中经历的几个大的时间段,每个过程中的基本矛盾具有特殊性,它规定着这段时期美术教育的性质。每一个美术教育发展历程都要经过几个不同的发展时期,不同时期的根本矛盾是不会改变的,但被根本矛盾所规定的或影响的许多大大小小的矛盾会导致不同阶段的美术教育有不同的发展方向和目标。
4.2 美术教育研究中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
针对美术教育中复杂多样的矛盾,需要提出一些高质量的问题来分析研究,并提出解决方案。针对美术教育中的各类问题,主要采用历史研究方法、调查研究方法、比较研究方法、理论研究方法以及实验研究方法来分析。其中历史研究方法适用于分析研究古代博雅美术教育特征。调查研究方法适用于专题性研究,通过对具有代表性的个别事物或个别总体的调查研究,得出某一专题的结论,例如“非遗”在高校美术教育中的传承与发展调查报告,多具有探索性。对比研究方法又称比较研究方法,即按照既定的评价准则,将具有联系的事物组合起来加以审视,找出它们的共同点和不同点,以便掌握研究对象的特殊性。美术教育的理论研究相较于史论和文艺批评,研究范围更广阔,涉及教育学、心理学、教育法律法规等,在研究时要关注当下的美术教育发展新方向。实验研究方法在个人进行的美术教育理论研究中很少得到运用,这是由于实验更加依赖于数据分析与高级计算机相关知识的运用。
总而言之,分析美术教育研究方法,并与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整合及进行梳理,以此来探讨美术教育研究的发展规律和现象,具有科学的指导意义。
5 结语
在美术教育研究中掌握正确的世界观与方法论,对人类社会美育的进步有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有助于人们更深刻地认识美术教育研究的种种现象和实质,把握其发展规律并促进其发展。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编写组.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5.
[2]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2.
[3] 苗兴成,臧净.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方法论指导社会科学研究[J].党史博采(理论版),2015:44-45.
作者简介:薛铮(2001—),女,河北邯郸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美术教育。
王钰薇(2000—),女,江苏扬州人,硕士在读,研究方
向:美术教育。
刘化宇(1974—),男,山东青岛人,硕士,教授,系本文通讯作者,研究方向:中国画、美术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