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洁 赵奎 李浩
摘要:在党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文章探究岭南建筑装饰元素——蚝壳在现代民居设计中的应用,指出间接应用设计手法是一种极具可行性的方法,并设计出相匹配的民居设计方案图。文章通过对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分析与解读,结合蚝壳这种材料具有的独特物理特性、化学特性及美学特性,提出适应岭南现代民居的设计与改造应遵循时代性、地域性、大众性等设计原则,打造符合要求的设计方案。设计方案为将蚝壳与满洲窗彩色玻璃、蚝壳与窗棂纸、蚝壳与磨砂玻璃、蚝壳与磨砂花纹玻璃等材料搭配起来,分别嵌套于传统的菱花套如意图案、十字菱花套古钱灯笼图案、八角金盘套古钱图案、六角金盘花窗、龟裂纹花窗等窗扇花纹形式中,碰撞出新的火花,带来新的视觉感受。将窗扇花纹与蚝壳两两结合搭配,能够衍生出许多设计可能,此方法简单且大众化,还能大量复制并运用于其他建筑构件、建筑材料中。以此种方式设计现代民居能够满足农村民居建筑设计的时代要求与政治要求,凸显新时代民居的地域特色,增强人们对岭南文化的认同感。因此,在此背景下,将岭南建筑装饰元素——蚝壳应用于现代民居设计与改造之中,能够获得显著的成果,解决目前民居建筑雷同、无特色、无底蕴的问题。
关键词:乡村振兴;岭南建筑;装饰元素;民居;间接运用法;蚝壳
中图分类号:TU2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3)07-00-03
0 引言
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使乡村问题再一次成为热议话题,如今已走过5个年头,乡村振兴制度的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形成,且取得了重要进展,现处于建设的关键阶段,到2035年,乡村振兴要取得决定性进展,乡村建设迎来了风口。在乡村振兴战略中,改善乡村风貌是最基本的战略形态,民居建设作为乡村振兴的附属产业,是乡村振兴建设的关键部分[1]。随着乡村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岭南传统民居及其他建筑慢慢淡出人们的视野,甚至淡出人们的记忆,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些民居及特色建筑承载着岭南人民的集体回忆,是建筑演变的见证者[2]。必须趁着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大好时机,扛起民居传承创新的大旗,如何将岭南建筑装饰元素融入民居设计成为关键问题。
岭南建筑装饰元素丰富多彩且与众不同。蚝壳因具有很强的耐腐蚀性、抗风化性及独特的美学特性,结构坚固且易得,成为极具地域特色的传统岭南建筑材料。运用蚝壳进行装饰的历史可追溯至南北朝时期,蚝壳屋、蚝壳墙、蚝壳窗、蚝壳门、横披是蚝壳最常见的建筑装饰应用形式。它与岭南木雕、石刻及灰塑等装饰艺术一样,在岭南建筑装饰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反映了先民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以获得更好的生活环境的努力,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与艺术特色[3]。
1 设计原则
1.1 时代性原则
具有时代特征的事物总是能够吸引人们的关注,拉近设计者和使用者之间的距离。一个成功的设计者要了解瞬息万变的设计环境,面对设计市场中的风云变幻,及时作出正确的抉择,且要具有勇于创新的精神。设计的产品要与时代接轨,只有把握好时代脉搏,才能立于不败之地。运用好岭南建筑元素是民居设计的基础与核心。要跟随时代发展的步伐,重新对岭南建筑元素进行筛选、提取和重组,以满足社会的需要,这样的设计才符合时代发展及审美特征。因此,对于乡村振兴背景下岭南建筑装饰元素在民居设计中的运用,把握时代性原则是必然之举[4-5]。
1.2 地域性原则
在进行岭南地区民居设计的时候,设计者必须用全方位的眼光进行考量,充分考虑岭南的自然因素(地理环境、气候条件等)和社会因素(人文环境、风俗习惯等)。要使新设计的民居具有当地的建筑特色,与当地的文化氛围相符。对于乡村振兴背景下岭南建筑装饰元素在民居设计中的运用,其地域性原则可体现在建筑形式的采用(广府建筑等)、建筑材料的选择(蚝壳及其他当地材料)、建筑色彩的搭配(黑白灰为主色调)以及建筑细部元素的借鉴等方面,这样的设计更符合当地人的审美特征及生活习惯[6-7]。
1.3 大众性原则
大众文化与精英文化如同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是一组相对的概念,两者相互补充,其内涵、意义会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变化,关系也随之不断变化。因此,雅俗共赏是艺术创作的最高境界。民居设计为大众设计、为大众所用,作品要喜闻乐见,不能脱离群众。因此,设计不应只是设计师个性化的体现,而应该是经过对社会诸多限制要素的考虑后形成的产物。另外,设计师还要积极引导与提升大众的审美精神境界,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8-9]。
2 蚝壳的设计表达手法
蚝壳作为建筑材料出现在大众视野中由来已久,原因是其具有坚固的材料特性、与众不同的美学特性、很强的耐腐蚀性和抗风化性且易获得。要想将蚝壳完美运用到民居设计中,使其富有创新性、独特性,良好的设计表达手法与运用方法尤为重要[10]。
间接运用法是现代设计中最常用、最保守的一种设计方法,也是直接运用法的延续。此方法就是在进行民居设计时,对已有的蚝壳元素加以改进、概括总结或创新,然后运用到设计中,也可以将其置于适合的其他建筑构件中,营造出岭南建筑特定的氛围,效果立竿见影。蚝壳的间接运用与创新融合可以参考传统蚝壳窗的做法,即将蚝壳制作成蚝壳片,对标窗户中玻璃的功能。与玻璃不同的是,蚝壳片呈象牙白,可引光入室,使自然光扩散透射,呈现光影美感,且引入的光线柔和,具有朦胧美。透亮的蚝壳与黑色棂格明暗结合,能产生很好的艺术效果。同时,半透光不透亮的特点可减少日光直射,削弱阳光对室内家具的损伤,如表1的做法一。
要实现蚝壳的创新融合,也可以将蚝壳片与其他材料搭配进行设計,从而达到间接运用的目的。需要注意的是,造型、色彩、材料等要素要和谐统一[11-12]。蚝壳片的制作工序复杂,不能实现量产,如果窗扇、横披、隔扇、隔断等设计全部用蚝壳进行装饰,耗时太久。因此,蚝壳片只能小尺寸、小范围应用,大尺寸、大范围的设计要使用其他材料,如满洲窗彩色玻璃、窗棂纸或者磨砂(花纹)玻璃等。具体可以将蚝壳片与具有岭南特色的满洲窗彩色玻璃相结合进行设计,大面积的部分使用彩色玻璃,小面积的部分用蚝壳片进行装饰,这样既规避了蚝壳片耗时费工的缺点,又能使设计的窗扇等更加绚丽,且更具岭南特色,这样就形成了新型的满洲窗配色及新型的满洲窗材料搭配,如表1的做法二、三、四、五。
与蚝壳材料搭配的还可以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窗棂纸,窗棂纸作为传统的窗户材料,特点是薄、韧、耐用,雨打不烂,风吹不破,可以隔风、防寒且透亮,蚝壳与窗棂纸的结合也能透露出岭南风味。由于现代人采光的需求,现在窗棂纸主要透光玻璃代替,但透光玻璃的质感太过现代化,会与蚝壳的磨砂质感形成强烈对比,质感不够统一,如果一定要将玻璃与蚝壳结合,选择磨砂玻璃或磨砂花纹玻璃会更和谐。
以上做法可以大量复制运用于其他建筑构件中。表1中的五种做法所使用的花纹可以是传统的菱花套如意图案、十字菱花套古钱灯笼图案、八角金盘套古钱图案、六角金盘花窗、龟裂纹花窗等,也可以是近代简化的寓意吉祥图案[13-16]。
3 结语
蚝壳材料有特殊的物理属性与化学属性,是具有岭南特色的建筑材料。在乡村振兴大背景下,将蚝壳这一材料间接运用到现代民居设计中,能凸显岭南地区建筑的独特魅力。本文只对民居外墙窗户的设计进行了分析,但在进行具体的民居设计时,應多方位综合考虑,运用多种设计手法,并对民居内部功能进行合理安排,才是一套完整的民居设计方案。采用蚝壳对民居进行设计,建筑的整体风格不仅能更加简练,还能展现岭南传统民居的秀气与质朴,从而使改造后的现代民居建筑既具有岭南传统味道,又符合现代年轻人的审美,还适应时代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余永跃,刘绚.习近平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方法论探析[J].毛泽东研究,2020(1):12-19.
[2] 唐孝祥.试论岭南建筑及其人文品格[J].新建筑,2001(6):63-65.
[3] 章滋其.基于传承广府营建智慧的当代岭南绿色建筑创作策略研究[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2021.
[4] 梁艳莲,刘怿.岭南传统建筑文化及其生态特征的意义探究[J].家具与室内装饰,2019(3):30-31.
[5] 乔国玲,陈天勋. 20世纪初广州市住宅室内设计“现代性”的实践研究[J].家具与室内装饰,2021(11):107-111.
[6] 陆步云,李芳,周光志.黔东南传统木结构民居保护与建设项目的研究与实践[J].林产工业,2016,43(11):10-13.
[7] 高雅.乡土材料在乡村景观设计中的应用[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21.
[8] 宋沙.乡村振兴背景下的乡村建筑改造设计[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20.
[9] 冯颖男.广府地区传统建筑门窗装饰艺术研究[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2020.
[10] 吴晓磊.浅析中国建筑设计的新概念趋向[J].艺术与设计(理论版),2009(5):105-107.
[11] 赵洁,罗东燕,张碧雪,等.岭南建筑元素在现代建筑中的运用研究:以东莞可园为例[J].家具与室内装饰,2018(10):94-95.
[12] 卜俊,孙培贤,唐刚,等.闽南古厝艺术元素在现代家具设计中的创新应用[J].林产工业,2021,58(11):42-46.
[13] 麦嘉雯.广府传统建筑装饰纹样研究[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2020.
[14] 张纨素.岭南传统材料在当代建筑中的表达研究[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2015.
[15] 曾丽娟.岭南传统乡土建筑装饰材料蚝壳的生态艺术[J].美术大观,2019(11):94-95.
[16] 郭冬云,胡杰明.地域性建筑装饰文化与设计研究:以广州陈家祠建筑为例[J].家具与室内装饰,2019(4):123-125.
作者简介:赵洁(1988—),女,山西晋中人,硕士,讲师,系本文通讯作者,研究方向:建筑装饰设计。
赵奎(1981—),男,江西九江人,学士,工程师,研究方向:结构设计。
李浩(1987—),男,吉林长春人,硕士,研究方向:建筑设计、家具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