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耘齐 陈见东
摘要:随着高等艺术教育不断大众化和普及化,高等艺术教育的质量逐渐被视为其生存和发展的根本。高等艺术教育评估作为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等艺术教育评估国际化的背景下,融入国际评价体系已成为各国高等艺术教育评估的重要议题。高等艺术教育评估融入国际评价体系的动因是多层面的,其既有自身的诉求,包括评估机构专业性诉求、评估模式兼顾化和评估工作公开化这三个方面的内部动因;又受到国际大环境的影响,包括经济全球化、政治全球化、文化交流、技术进步这四个方面的外部动因。内外共同助推其国际化进程。高等艺术教育评估融入国际评价体系的路径,可从三个角度分析:一是就教育评估自身而言,应该从全球视角来思考自身的发展与定位,首要前提是具备国际化的教育评估理念,从全球视角出发认识高等艺术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二是就国家层面而言,各国应该相互借鉴先进经验,处理好本土化与国际化的关系,在完善各国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同时,建立并发展区域性的、全球性的教育质量保障网络联盟,加强国际高等艺术教育质量保障的合作与交流;三是就高校层面而言,应进一步提高质量,既要参照国际标准制定高校国际化的总目标和阶段目标,又要将学校分类评估和学科专业评估相结合。基于此,文章研究高等艺术教育评估融入国际评价体系的动因和路径,以供参考。
关键词:高等艺术教育评估;国际评价体系;动因;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3)07-00-03
0 引言
当今世界各国在高等艺术教育大众化和普及化的过程中,越来越重视高等艺术教育的质量,甚至把它视为生存与发展的根本因素,希望通过提升高等艺术教育的质量来满足大众对高等艺术教育的需求,这已成为当代世界高等艺术教育评估追求的目标[1]198。高等艺术教育评估融入国际评价体系是教育国际化的必然结果。
1 高等艺术教育评估与国际评价体系
高等艺术教育评估在世界高等艺术教育发展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随着高等艺术教育的普及,及其在各国受欢迎程度逐渐提升,人们对高等艺术教育的质量问题开始引起重视。因此,高等艺术教育评估能否与时俱进,跟上国际化的步伐,融入国际评价体系,成为当代高等艺术教育能否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引起世界广泛关注。
1.1 高等艺术教育评估的现状及问题
从世界范围来看,虽然各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科学以及教育体制存在差异,高等艺术教育评估的历史也有长有短,但是随着高等艺术教育的普及,更多的人能够接受高等艺术教育,高等艺术教育消费也成为大众就业与发展的基础性和基本性需要。因此,高等艺术教育的质量问题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重视,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在全球化的趋势下,国际化成为当今世界的主要发展趋势,教育评估必须跟上这股潮流,融入国际评价体系,促进高等艺术教育评估科学、高效、规范化发展。
1.1.1 高等艺术教育评估的目的是规范还是特色
开展高等艺术教育评估活动首先必须回答其目的是什么这个问题,它是高等艺术教育评估的基础性问题。对此应该辩证地看待:一方面,高等艺术教育的特色发展离不开规范,没有规范,高等艺术教育发展就会失去“方圆”,更谈不上特色发展;另一方面,高等艺术教育规范发展也离不开特色发展,一所高校若因循守旧,失去自己的特色,就很有可能失去生存空间。单方面追求规范发展或特色发展都是行不通的,如何做到两者兼顾,是高等艺术教育评估融入国际评价体系首先要思考的问题。
1.1.2 评估指标应该详尽还是简略
评估指标的选择是高等艺术教育评估的基础性工作,影响着高等艺术教育评估的过程与质量,更反映了高等艺术教育的发展理念。对一所高校的评估,须根据确定的指标准备相应的资料。诚然,无论是评估主体还是被评高校,都希望评估指标简单明了,这能为评估工作减轻负担。如果评估指标过于繁杂,重点不突出,就会导致评估主体很难掌握关键指标,从而影响下结论。然而,目前评估主体为了全面掌握被评高校的发展情况,往往需要收集大量、客观的数据,这就必须开启复杂指标体系之门。要平衡两者之间的关系,找到一个适度的评估指标至关重要。
1.1.3 评估的效用是比较还是绩效拨款
应该知道,提高教育质量、增强高校竞争力、使办学更有特色等都属于高等艺术教育评估的作用。其中比较有争议的问题是高等艺术教育评估是用来比较还是绩效拨款。前者更多与高校办学经费联系在一起,而后者更多与高校的地位联系在一起。为此,我们不得不思考,高等艺术教育评估到底是为了比较还是绩效拨款,因为它会导向不同的办学思路。
1.2 国际评价体系的形成是国际化的必然结果
国际评价是根据国际的标准针对某事物作出判断的实际过程。国际标准即世界范围内各国或各组织联盟应该共同遵守的原则。教育评估是质量保障的基本手段。在教育界,质量保障可以被定义为建立各利益相关者对教育的信心的过程,使其相信教育供给(投入、过程和结果)能够满足预期或达到最低要求[2]。高等艺术教育评估融入国际评价体系表明教育评估也开始迈入国际的门槛,这是高等艺术教育在国际化进程中谋求自身规范和提升的必然趋势,也是高等艺术教育质量越来越受到关注的需要。
1.3 高等艺术教育评估融入国际评价体系有利于提升评估水平
首先,全球化使各国各领域打破曾经的闭塞状态,共享资源,进而能够更广泛系统地收集、整理和分析评估数据。其次,有助于建立更科学的教育评估指标体系。评估指标体系是评估的核心。指标是用来说明某个项目具有有效性,其作用常常是为了检测,帮助决策、比较、评价和提高。最后,当教育评估拥有了一个国际标准或准则,教育评估系統将更为规范,评估工作将更为严谨。
2 高等艺术教育评估融入国际评价体系的动因
高等艺术教育评估融入国际评价体系的动因是多层面的,它既有自身的诉求,又受到国际大环境的影响。以下从内部层面和外部层面分析高等艺术教育评估融入国际评价体系的动因。
2.1 内部动因
高等艺术教育评估自我提升的诉求推动高等艺术教育评估融入国际评价体系。当代世界高等艺术教育评估正向评估机构多元化、评估模式兼顾化、评估工作公开化的趋势发展。
2.1.1 评估机构专业性诉求
高等艺术教育评估机构在高等艺术教育评估活动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谁去评,哪个机构去评,往往会对评估的过程和结果产生巨大的影响。高等艺术教育评估制度的设计者希望,无论谁去实施评估,评估主体都能保持中立,评估结果都能保持客观。因此,评估机构自身必须具备高度的专业性,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评估结果的科学性和客观性。这要求评估机构积极招揽专业的评估人员。
2.1.2 评估模式兼顾化
高等艺术教育评估模式兼顾化,是指高等艺术教育的内部评估与外部评估相结合,在高等艺术教育评估中对两种模式不偏颇。因此,随着高等艺术教育的国际化,单方面强调某一点难免失衡,兼顾两种评估模式是世界高等艺术教育评估的大势所趋,这也是推动高等艺术教育评估融入国际评价体系的关键一步。
2.1.3 评估工作公开化
高等艺术教育评估工作的公开化主要是指评估活动中评估人员、评估程序以及评估结果等公开透明。随着互联网的普及,高等艺术教育评估工作公开透明是必然趋势。让评估工作在“阳光”下进行,也是推动高等艺术教育评估融入国际评价体系的因素之一。
2.2 外部动因
国际化是当今世界的主流,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的全球化交流推动高等艺术教育登上了国际舞台。目前,随着高等艺术教育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高等艺术教育的质量问题,教育评估必须融入国际评价体系,只有这样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
2.2.1 经济全球化的推动
高等艺术教育国际化是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必然要求。首先,在知识经济时代,高等艺术教育国际化可以为世界经济竞争提供人才与技术支撑,从而进一步提升经济效益,保持国际竞争力;其次,经济全球化使各国教育资源的分享和国家之间的交流更加频繁,从而促使各国的教育市场面向全球。
2.2.2 政治全球化的诉求
经济全球化加强了国际政治关系相互依存的趋势,使世界经济和政治的发展规则由传统的“零和”向“双赢”转变。合作共赢是当前国际关系的大势所趋,正在逐渐替代冲突与争斗,成为处理国际关系的主要手段。随着国家间的交流日益密切,教育作为一种为政治服务的手段,也应该积极参与国际交流。鉴于此,需要进一步提高教育质量,只有充分利用国际标准评估,才能使教育在国际交流中立于不败之地,更好地充当传播政治意识形态的工具。
2.2.3 文化交流的推动
社会文化原理中首要的因素是国际化的文化功能。高等艺术教育国际化鼓励高校间跨境合作,一方面鼓励国际学生入学,在全球范围聘用员工,形成所谓的“校内国际化”;另一方面,高校可以向国外输出教育资源或者与国外高校形成合作伙伴关系,从国外引进教育项目。这两者都要求高等艺术教育评估与时俱进,跟上国际化的进程,融入国际评价体系。
2.2.4 技术进步的推动
当今世界已经步入信息化时代,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使人类的活动与交往突破了时空限制。从互联网时代到如今的“互联网+”时代,资源共享使知识与技术的传播更加便捷,网络成为推动高等艺术教育评估国际化的有力手段。
3 高等艺术教育评估融入国际评价体系的路径
3.1 高等艺术教育评估要具备国际化的教育评估理念
从全视角出发来认识高等艺术教育的改革与发展,高等艺术教育评估国际化主要体现在评估指标、评估成员、评估程序、评估结果的国际化,以及高等艺术教育评估机构间的国际交流日益密切等方面。我们可以从中吸取经验,并总结出一套适用于高等艺术教育评估国际化的理论。国际化的高等艺术教育评估理念,可以指导评估主体在具体的评估工作中作出更科学合理的判断。
3.2 就国家层面而言,各国应该相互借鉴先进经验,处理好本土化与国际化的关系
在完善各国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同时,应建立并发展区域性的、全球性的教育质量保障网络联盟,加强国际高等艺术教育质量保障的合作与交流。
首先,各国应该建立健全国家外部质量保障体系。实践研究表明,目前国际上的高等艺术教育保障体系虽然各具特色,但都不外乎涉及三个相关方面,即政府、高校、社会。其次,应建立区域性的教育质量保障组织,使地区性联系更为紧密,以地区为单位进行交流,为国际性联盟的形成与发展做铺垫。
目前,全球已成立16个区域性的高等艺术教育质量保障组织,可分为四类[1]198-199。第一类,发展中国家为主要成员的区域性组织,如亚太地区质量保障网络组织(APQN)、中东欧教育质量保障网络组织(CEEN)等。第二类,因官方贸易集团的需要而产生的地区性组织,主要是指欧洲高等艺术教育质量保障网络组织(ENQA)。ENQA被视为欧洲高等艺术教育区发展质量保障体系的智囊团,为其成员提供关于质量保障的交流平台。第三类,因狭小的地理位置而产生的地区性组织,主要指北欧高等艺术教育质量保障网络组织(NQANHE)。第四类,分布在一个国家内部的地区性联合组织,即非严格意义上的跨国区域性组织,如美国地区性的机构认证委员会理事会(C-RAC)、加拿大专业认证机构协会(AAAC)、澳大利亚的州认证机构联合会(HEROS)等。上述国际性组织间应加强经验与信息交流,结合国际评估标准,以在高等艺术教育评估融入国际评价体系的过程中发挥积极作用。
3.3 从高校的角度来说,高等艺术教育国际化促使其对质量提出更高的要求
随着国际交流日益密切,学生的流動性更强,高校应重视校内评估以提升自身的综合实力。首先,应参照国际标准制定高校国际化的总目标和阶段目标,了解高校国际化的运作方式和成果,以及提供有效的经验和建议,以帮助国际化程度较低的高校提高自身水平[3]。其次,应将学校分类评估和学科专业评估相结合。学校分类评估是指评估机构根据学校的层次和类型确定具体的评估指标和权重,而学科一级的评估针对性更强,更易于纵向比较。如此使高校的教育评估更规范、更科学,为国际化创造良好的条件。
4 结语
在目前国际化和全球化背景下,高等艺术教育评估作为高等艺术教育质量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不论从内部动因还是外部动因来说,融入国际评价体系都是必然趋势。政府、高校和广大教师与高等艺术教育评估国际化工作密切相关,都应该认识到这一进程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形成高等艺术教育国际化发展的协调机制。
参考文献:
[1] 姚云,章建石.当代世界高等艺术教育评估历史与制度概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2013:198-199.
[2] 张继平.我国高等艺术教育评估价值取向的转向发展[J].教育研究与实验,2012(5):49-52.
[3] 吴研.国际高等艺术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新视野[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10.
作者简介:曹耘齐(1998—),男,江苏徐州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美学理论、高等艺术教育。
陈见东(1968—),男,江苏常州人,博士,教授,研究方向:高等美学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