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青
一
明朝的风云在公元1644年变得诡秘,号称天下最勤劳皇帝的崇祯帝每天只睡四个小时,其余的时间完全在为国家大事呕心沥血。
崇祯皇帝年纪轻轻却累得像个老年人:努尔哈赤在东北的森林里聚啸十多万人,无时无刻不在侵扰山海关,而在靠近中原的版图上,大西北的李自成又笼络了上百万人,一路在“闯王来了不纳粮”的口号声中变得越来越人多势众。皇帝身体单薄,还不断咳嗽,他只睡四个小时究竟为什么?为朱家的天下,为太祖朱元璋打下的这万里疆土。那年攻打云南,朱元璋是经过全盘考虑的,他派出从来没打过败仗的傅有德和自己的干儿子沐英,再加上一个作战十分勇猛的蓝玉。他想,云南那种诗意的地方一定会被征服的,尽管他觉得有诗意的地方都会有一种坚韧的力量,那种坚韧的力量是别的地方所没有的。眼下的全国之地,只有云南的梁王没拿下来,而遥远的蒙古残余势力,等着慢慢来收拾吧,哪儿来的回哪儿去,他一定能把铁木真的后人打回草原去。果然,云南拿下来了,元梁王带着家小一步步地向滇池里走去,直到滇池水漫过他们的头顶……此时的崇祯皇帝从来不考虑云南,因为云南自从老祖宗朱元璋拿下来后,建立了众多的屯、所、卫、营和驿站,它们在大明朝的边疆地域起着辉煌的作用,尽管打仗不多,但云南这边疆之地就是在太祖和成祖时代转移了三十万军队和他们的眷属以及中原人民,共计三百多万汉人开发出来的新领域,云南的厚土和阳光足以让这些人安身立命。此刻,云南这样的地方,从来没有特别之处吸引忧国忧民的崇祯皇帝的眼球。
形容枯槁的崇祯皇帝孜孜不倦地办理着国家大事,作为最亲近皇帝的皇亲国戚田满看在眼里,揣摩在心里。他决定从江南一带寻找美女,金风玉露一相逢,这个最勤劳的皇帝会变得有所牵挂,会过上正常男人的起居生活吧?于是田满找到了一个叫陈圆圆的苏州美人。
崇祯帝是个急性子,又是个武断的人。就拿他当上皇帝第二年的“己巳之变”来说,位于山海关更北边的宁锦防线本来在袁崇焕手里得到了巩固,但1629年这年冬天,皇太极竟然绕过了宁锦防线,带着他那擅长在雪地里奔跑的十万人直抵北京城脚下。袁崇焕赶到时,这些勇猛的女真人竟然把京城围得像铁桶一般,袁崇焕指挥他的大将满桂、祖大寿,和陈兵于京城门前的后金军展开大战。城楼上的崇祯皇帝铁青着脸,他无数次想跺碎脚下的城砖,可惜性子急而又武断的人是不会轻易表露出这种咆哮来的,相反,这种经过转化的隐忍就是阴险了,为什么说阴险,有两个矛盾成为原因,一是他是一国之主,天下大事他说了算,二是你袁崇焕、祖大寿等人竟然放任后金军偷窃到北京城下来,我这一国之主对天下臣民怎么交代?事实上,封建王朝统治者这种本末倒置的想法完全是自己想不通泰,导致一个阴险的主意面目狰狞地出现。崇祯皇帝看着城下死战的袁崇焕终于把后金兵击败,消失在烟尘当中,他铁青着脸放下了一个竹箩,只准袁大将军上竹箩面见。
问题来了,问题中的问题又加重了一层悲剧的色彩,崇祯皇帝阴沉着脸,把袁崇焕凌迟处死,那一刀刀割下来的肉放在京城的市井间出售,看看这就是不作为的引后金兵来京城脚下的袁大将军的肉。谁要?一两银子一块,市井百姓争相抢购,那肉便涨到了四两银子一块,百姓买到,争着分吃了。
袁大将军被凌迟处死,满桂战死,之后,祖大寿带着士兵驻守大凌河,又被皇太极收买,驻守在宁锦防线上的大军散完了。一个名叫吴三桂的年轻人带领明朝最后的有生力量退守在山海关上,驻防着明朝北边的东大门。后金兵则随时磨刀霍霍,准备杀进关内,杀进北京城来。
二
阴沉的崇祯帝自然不会临幸年轻貌美的陈圆圆了,他觉得江山到了这步田地,就是给他十个或者百个崇祯皇帝,公务都是办不过来的,于是,这名苏州来的美女便得以在深宫大院里享受着皇家文化的学习,学识才艺大大长进。
田满这一招失算了,没过多久,他又把才艺学得更加精湛的陈圆圆领回府内,做了伺候自己的女子。田满这种花费在天下第一人的心思上的琢磨既然不行,就花费在手握重兵和权势的吴三桂身上吧。吴三桂在京城有老父亲,和田满年纪差不多,吴三桂三十岁成为官拜三品的辽东总兵,前途不可限量,他的作用和抗击李自成的洪承畴、杨嗣昌等人是一样的,都是皇帝眼睛里的股肱弟兄,大哥不要,三哥四弟就难说了,于是田满表面请吴三桂喝酒,实际故意让陈圆圆出来跳舞助酒兴,血气方刚的吴三桂无疑见到了自己平生最喜欢的那个女子,此后,这个女子被强拉上马,和明清之际这段风烟密切相关,可惜,可叹!
1644年的雪天还没过去,确切说下来已是南方的春天,李自成的百万大军冲进了北京城,为什么說是冲?是因为崇祯皇帝本来就是靠这些胼手胝足的劳动人民养活的,但他们内反了,他们和来掠夺的清兵不一样,那些人不缴税、不纳粮,完全是来抢劫的,而这些又缴税又纳粮的劳动人民冲进北京城。崇祯皇帝多年镇压起义军的战斗最终取得绝对失败,在一个雪天的早晨,他用三尺白绫,挂在一棵当时叫煤山(如今叫景山)的树枝上,了结了自己的生命,田满也被杀了,陈圆圆被一个叫刘宗敏的农民军将领俘虏来,农民军还把吴三桂的父亲当作人质。
吴三桂气得咬牙切齿,于是写信给自己的父亲,说他不是吴襄的儿子!他决定投靠清兵。
吴三桂打开山海关的大门,李自成在北京城只做了四十二天的皇帝,就永远地被北京城的四道大门关在遥远的千山碧岭上。刘宗敏押着陈圆圆,从北京一路往西,直到某一天被追击来的清兵发现这就是陈圆圆,才完璧归赵地交给了吴三桂。吴三桂带着兵,和他的女人陈圆圆一道,从河南杀起,杀陕西,杀四川,杀贵州,杀云南,杀昆明,追杀当时“永镇云南”没有回中原的沐英后代,一个叫朱由榔的崇祯皇帝的堂兄弟,所谓的永历皇帝。
大军杀到云南边界,李定国护送着永历帝很快逃到昆明,聪明的顺治皇帝采用拉拢战术,把孙可望收拢了,让李定国一路向西地疲于奔命,而跑在更前面的,自然是永历皇帝了。此前,他丢了大量的江山,其实也不能说丢,因为在强大的清军追击面前,他根本就没站稳过,现在,他只剩下一条路,一条从昆明通往滇西的路,继续一路向西。昆明经过明朝初年的开垦边疆,沐英后人十二代的精心治理,俨然是一座大城了,草木依依,百分之八十的草木常年不曾落叶,在和煦的风里迎着阳光,哈哈地生长,幽幽地繁衍,尤其沐氏十二代传人沐天波的府邸内,堂皇也不亚于京城多少,花草的品种也不比江南悬殊。
但这些都不重要了,似乎只有保命和索命最重要。吴三桂的大军杀气腾腾,永历帝的残兵满地哀伤,他们一路踏过云南大山之间的深沟切谷,一路逃到缅甸去。缅王相比于沐天波这种集权中央政府里的人来说,势力不可说巨大,礼数不可说深谙。当沐天波护送永历帝抵达缅甸的时候,李定国固守在大理、保山一带和吴三桂打了一场惨烈的战争,最后就是炮弹落在李定国的部队上,炸得明军的将士们血肉横飞,也炸坏了那些长久以来繁衍在滇西红土上的草木。归于寂静后,李定国也支撑不下来,尽管他无比想念逃亡到了缅甸的永历帝。吴三桂终于从缅王的手里像捉小鸡一样,把永历帝轻松得就像探囊取物一样带回昆明城来。
三
吴三桂取得了云南边地的大捷,这个打遍多半个中国的战功显赫的将军彻底完整地把明朝的余脉、朱氏后裔永历帝押回昆明来。这时陈圆圆已经在翠湖和圆通山一带住下来。男人下班归来,她起身,笑脸相迎,为吴大将军接过衣裳,挂在衣帽架上,其实点燃的暗香里,早已经有幽幽的女人情怀在盼望着过日子和天下太平的迹象了。但天下岂是一个寻常女人所能左右的?而且吴三桂这种政治人物或者说中央集权人物的命运又能被谁左右呢?
1662年,囚禁于昆明的永历皇帝被吴三桂杀害,相比于在昆明翠湖陈圆圆营造的暗香里享受着人生,对位极人臣的吴三桂来说,永历帝这只小麻雀不过是囊中的存在,在昆明翠湖边上有座金蝉寺,一个陡坡上去就是圆通山前面的台地,而台地上的这座寺庙究竟哪年建的,谁也说不清,此时永历皇帝和妻儿被关在这座寺庙内,对比昆明四周的风光而言,这里绝对没有花树,只有几间老旧的禅院打发着永历皇帝暗淡无光的最后时光。
从1658年开始,吴三桂这位“云南王”是受到清王朝顺治皇帝册封的,他的言行就是顺治在云南的言行,他代表着一个新朝代在云南的更迭,人们从吴三桂的身上要去看一个朝代的走向,看他的长辫和威武的顶戴花翎便足够了。清朝的重臣、大明昔日皇帝崇祯托付镇守边关的弟兄如何去杀死一位昔日的皇帝大哥的堂弟,这一切,只有陈圆圆劝说才有效。于是,在用弓弦勒死永历皇帝一家的前晚,陈圆圆对吴三桂说,你曾经是明朝的重臣,如今要勒死明朝的最后一个皇帝,你不能穿清朝的服装去吧。吴三桂也听陈圆圆的话,外面穿一件明朝的服装。当弓弦勒死永历皇帝一家时,吴三桂早已经把佩戴着顶戴花翎的服装穿得端正了。
吴三桂被封为平西王以来,在云贵高原和四川的土地上纳捐税,过着优越无比的生活,加之朝廷分封的王都还有朝廷的俸禄,吴三桂在云南可真是富可敌国,作为一个不仅仅是云南王的人来说,他唯一看的是皇帝的脸色。吴三桂肯定不会把陈圆圆当作唯一的女人,只是这个女人是他最喜欢的。一个江南歌伎算什么?琴棋书画算什么?生活中人和人之间的谋筹运幄,远远比牛身上的毛还要复杂,于是在争宠的过程中,陈圆圆也不过就是一个才情女人,没有别的更特殊的心智和权谋。渐渐地,陈圆圆对吴三桂的陪伴被别的女人取代了,陈圆圆似乎在自己短暂的爱情中看到人生的沧桑,或者更深远地看到了社会的沧桑。这时候,她情愿一个人静静地往商山下的莲花池修身养性,静心便是最好的解脱。吴三桂也为这个自己一直最喜欢的女人修建了一条小道,从翠湖直抵达商山脚下的莲花池去,在这里,他又为陈圆圆修建了一栋房子,命名为安卓园。
相传吴三桂在云南的横征暴敛、纵情声色是惊动人神的。有一棵在陆良县开得旺盛的茶花被吴三桂命令人挖来翠湖边上,这棵花竟然不开了,吴三桂火冒三丈,向茶花抽了一鞭,留下一道伤痕。第二年春天,吴三桂带众姬妾前来赏花,见茶花只有几朵瘦小的花,吴三桂愤愤地说:“这是什么举世名花!”举鞭又抽去,茶树干上留下第二道伤痕。第三个春天,吴三桂见园中一片凋零,什么花也不开,茶树上蹲着一只乌鸦,向他直叫。吴三桂怒火直冒,挥鞭又向茶树抽去,第三道伤痕上渗出鲜血。吴三桂下令把花匠绑来办罪。茶花仙子为搭救花匠,不顾自己伤痛,来到吴三桂梦中唱道:“三桂三桂,休得沉醉;不怨花王,怨你昏聩。我本民女,不求富贵,只想回乡,度我穷岁。”吴三桂举起宝剑,向茶花仙子砍去。“咔嚓”一声,宝剑劈在九龙椅上,砍下一颗血淋淋的龙头。茶花仙子冷笑一声,又唱道:“灵魂贱卑,声名很臭。卖主求荣,狐群狗类!枉筑宫苑,血染王位。天怒人怨,必降祸祟。”吴三桂听罢,吓得一身冷汗,便找来一个圆梦的谋臣,询问吉凶。谋臣说:“古人有言,福为祸所依,祸为福所伏。茶树贱种,入官为祸,出官为福。不如贬回原籍,脱祸为福。”吴三桂认为有理,便把茶树送回陆良县。
这时候,朝廷发生了一桩事情,那就是8岁便登基,16岁便掌权拿下权臣鳌拜的康熙皇帝执掌天下了。年轻的康熙皇帝英武气盛,哪容得下“三藩”的存在?简直有点枕戈待旦的感觉。“削三藩”的计划在康熙的政治生涯里,又成为斗败鳌拜后的第一大事盘旋在脑海里。经过一番心智的权术较量后,位高权重享受荣华富贵的吴三桂,竟然被康熙皇帝准予撤回辽东和朝廷不再供应俸禄,吴三桂和他当初在山海关的弟兄们眼睛都绿了,为大清的开国立下汗马功劳的弟兄全是辽东人,如今又要回去做开垦辽东的劳动人民,谁人愿意干?
一向为个人生存而孜孜不歇的吴三桂心冷了,他决定带领自己的弟兄们起来造反。
四
1673年的农历十一月,吴三桂带领他的士兵开始造反,首先把云南巡抚朱国治杀死,之后便得到了福建耿精忠和广东尚可喜二位藩王的响应,清朝的烽烟又一次地向北边烧去,只是烧的方向正好和1644年的方向相反。
吴三桂在莲花池旁边的商山上,将当初草草埋葬的永历皇帝重新埋葬,一面痛哭流涕,一面对天发誓,打着反清复明的旗号,喊着永历皇帝的名号,跪拜在永历皇帝的棺椁前。此时,吴三桂一定在莲花池边幽静的安卓园内难以降息,他知道前方是一片鸟尽弓藏、兔走狗烹的忧伤。虽然陈圆圆衰老了,自己也六十一岁了,曾经那仓促的青春,如水的中年,消耗在来云南和在云南的岁月中,吳三桂想从陈圆圆这里求证什么?陈圆圆早就冷漠了。在云南这几年的宫廷生活中,虽然这个男人偶尔地,像是心灵感应地会沿着那条小径而来,但她面对那么复杂的局面,她能把握什么呢?三十年前在北京城里就差点生离死别,到如今也许只有幽暗的青灯,或者滴泪的明烛能交代一段前途未卜的变迁。
其实陈圆圆很早就不再考虑人间之事了,她遁入空门,取法号为寂静,手中经常握一卷《法华经》。红尘中,她形容枯槁,既不是吴三桂大儿子吴应熊的母亲,也不是后来众位姬妾当中最有心计的那个人,无数个寒鸦暮鼓声中,陈圆圆似乎只看到昆明城楼上从滇池那边辉映起的彩霞。云的故乡,天空永远是美丽的,空气也是清新的,她多年来习惯了粗茶淡饭,青灯相伴的日子。就算面对眼前这个曾经最喜欢自己的男人,脚下这片土地上曾经最有权势的男人,她又能有什么念想呢?吃斋念佛的陈圆圆情愿在莲花池内想象着大军远去。她也未曾走出莲花池半步,她觉得这里有山、有水、有亭台、有轩榭、有琴声,已经足够了,所以吴三桂挥军东去的时候她根本没走出莲花池半步,她是个知足的女人。
吴三桂此去便是永诀,当大军一路势如破竹打到衡阳称帝的时候,无数谋士曾经怀疑大周和大明的关系,实际又有什么区别呢?正义之师和非正义之师在陈圆圆看来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她能看见吴三桂回来,她觉得那个人该是她的靠山,但是,这是不可能的事情,历史的长河中不容许这样的存在、这样的妄想。离心又离德的吴三桂五个月之后便病死在衡阳,陈圆圆在莲花池的青灯中终于等到这个男人永远不复响起的跫音。
两年之后,清军攻入昆明,陈圆圆在莲花池内一步步地走向深处,直到水淹没头顶,死时72岁,一片忧伤的云从商山背后飘走,也许和苏州无关,但云南记住了陈圆圆,人们同情这个弱女子。
此后的2007年,也就是历史跨越330年后,昆明的莲花池这片土地依旧被完整地保留下来,那些走廊亭台重新翻修,安卓园也建立起来,在我走过的云南明清时段的历史痕迹中,这里竟然是保存得最为完整的去处。
在莲花池公园内的商山一侧,一幅浮雕画似乎囊括了这个江南女子的一生,露出半张脸,侧坐在蒲团上,而头顶的两抹忧云,更像一声叹息。
责任编辑:蒋建伟、江璐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