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与思考

2023-06-23 10:00:28蒋晓辉施秀山
作文周刊(高考版) 2023年23期
关键词:日心说哥白尼大变局

蒋晓辉 施秀山

选准角度表达感受与思考

文题呈现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生活中,我们总是说,信任是一切之源,只有切实地相信,才可能有美好的结果;可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诗人但丁却说,怀疑有如草木之芽,从真理之根萌生;而英国诗人杰弗雷·乔叟又说,怀疑一切与信任一切是同样的错误,能得乎其中方为正道。

对此你怎么看?请结合材料内容,写一篇文章,谈一谈你的感受与思考。

原作雏形

信任还是怀疑

(标题采用了选择问句的形式,不能表现“我”的思考,不如用判断句直接表明观点。)

信任和怀疑,两者从来都是矛盾的。信任,使人与人之间更加融洽,可总有一些人不值得信任。(这个转折有问题:前面说“信任”,后面说“有些人”,主语不一致。)

有人说:“信任是种美德,但怀疑让我学到更多东西。”诚然,人与人之间的信任,是一个良好社会的基础,但不可否认的是,怀疑对人类发展是有好处的。一部科学史,基本可以说是怀疑的历史,对于真理的不断质疑,让真理不断前行,哥白尼就是最好的例子。如果不是哥白尼质疑地心说,就不会得到正确的日心说。其实,第一个提出日心说的是阿里斯塔克,但是他的理论不仅没有得到大众的认可,还如戒指被扔进大海那般无影无踪。由此可见,坚持怀疑是可贵的。(这段用哥白尼质疑地心说的例子,来证明怀疑的重要,但又说阿里斯塔克在哥白尼之前提出日心说,没有被大众认可。这里的论证混乱:到底是要证明怀疑的重要性,还是大众认可的重要性?)

记得曾经和朋友做过这样的一个测试,他让我闭上眼睛把手给他,他带我过马路。我闭上了眼睛却恐惧得不得了,没走两步就睁开了眼睛。和朋友交换了一下角色,他一直闭着眼睛到我带他过了马路。他告诉我这叫信任。(叙述自己的例子,但是后面缺少对例子的分析。)后来一个朋友对我说,人总是要把后背交给一个人的,如果你交了即便真的被捅了一刀,也只能认了。当时我觉得他的话过于悲壮了。这样的体会是在有了这样的感慨之后、没有这样的信任之前。我们是会怀疑任何人的,但有了信任,再去怀疑,就仿佛是一种龌龊,而被信任的一方被怀疑时也觉得格外不能接受。(这里写“我”对信任与怀疑的感受,但思维很混乱,且大量使用口语化语言,逻辑不通,存在语病。)我认为,所谓“绝对的信任”是不存在的,对于不确定的东西,我们从来就没停止过怀疑,只不过因为心里美好的愿望而不去怀疑罢了。所以能被人信任,是很荣幸的事,被信任的人怀疑也在常理之中。信任与怀疑是事物的两个方面,不经过怀疑是不可能有信任的,但一旦怀疑了,信任就不存在了。如果你没有一个能把自己的后背交付的人,是可悲的;但即使有,在没有真的被捅一刀之前也要庆幸运气好。(这段论述的问题很多,叙述事例不清楚,分析例子又没有扣住论点。前后逻辑不畅,结构上也不匀称,还有语病。)

所以我认为,正确地对待不确定因素的做法应该是抱有“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的态度,真诚对人,问心无愧。

◆问题剖析

对于这道作文题而言,单独从“信任”或“怀疑”的角度入手,都容易片面。最好的立意应该是联系双方进行思辨,但以一方为主。原作缺乏辩证分析,只强调怀疑的意义,对信任则缺乏肯定;且重点展开的部分论证不足,没有深入分析说理,而是泛泛地谈感受,又缺乏条理,导致内容空洞。在升格时,考生一要充实论证主体,增添论据和分析;二要选准切入点,对作文结构重新布局,对自我经历、感触进行恰当的调整;三要对生活素材作深层挖掘,这样才能写出真体验、真感受。

微雕成文

要信任,但不排斥怀疑

信任和怀疑,看起来是矛盾的,而其实是人们对待事物的两个方面。信任,使人与人之间更加融洽;怀疑,利于发现问题,利于持续发展。所以,我们强调要信任,但不要排斥怀疑。

有人说:“信任是種美德,但怀疑让我学到更多东西。”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信任,是建立一个良好社会的基础。所谓的“疑人不用,用人不疑”,讲的就是信任的重要性。唐太宗信任魏征,君臣配合默契,为“贞观之治”奠定基础;毛泽东在大战前电示粟裕“机断专行,不要事事请示”,而粟裕在这种信任之下,横扫千军,连战连捷。

但就科学精神而言,怀疑对人类发展是有好处的。一部科学史,基本可以说是怀疑的历史,对于真理的不断质疑,让真理不断前行,哥白尼提出日心说说就是最好的例子。如果不是哥白尼质疑地心说,也就不会提出正确的日心说。“怀疑不仅是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要步骤,也是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对于别人的话,都不打折扣地承认,那是思想上的懒惰。”顾颉刚先生的这句话,告诉我们保持怀疑是可贵的。

记得曾经朋友让我闭上眼睛把手给他,他带我过马路。我闭上了眼睛却恐惧得不得了,没走两步就睁开了眼睛。和朋友交换角色后,他一直闭着眼睛到我带他过了马路。他说这叫信任,人总是要把后背交给一个人的,即便真的被捅了一刀,也要认。我觉得他的话有点过头。我不觉得我的恐惧有什么错,恐惧来自很多方面,不仅仅是信任不信任的问题。我自己也做过这样的一个试验:在房间里闭着眼睛去厕所,几次都是中途就睁开了眼睛。所以我认为对于不确定的东西,我们不能停止怀疑。信任只是我们心里美好的愿望,是对对方的鼓励。所以能被人信任,是很荣幸的事,被怀疑也在常理之中。

信任与怀疑是我们对待事物的两个方面,不经过怀疑的信任,一定是要有所保留的。如果你认为不能把自己的后背交给一个人是可悲的,那么,毫不怀疑地将自己的后背交给别人,一旦被捅一刀也不能说自己是无辜的。

我认为,对待不确定因素的正确态度应该是“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要信任,但不排斥怀疑,真诚对人,问心无愧。

结合新时代背景发散思维

文题呈现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言必信,行必果;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行成于思,毁于随;绝知此事要躬行……古人留下许多关于“行”的箴言,至今对我们仍有价值。

行者常至,为者常成。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需要我们踔厉奋发,笃行不怠。

以上论述具有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原作雏形

师徒四人皆为行者,八戒缺乏坚定,沙僧盲目追随,悟空实在比二人更像行者,但他又不如唐僧坚定,似乎又愧为行者。但我认为,他才是真正的行者。漫漫长途,他择定一路,磨砺迨终,行至的不仅是西天,更是他心灵的终点。身心皆行,淬炼出斗战胜佛的光辉。而如今吾辈青年,立于风暴之中,应以行者之名,择定一条振兴中华的大道,以脚行之;坚定人生的信念,以心行之。行者之路,山登绝顶我为峰。

◆问题剖析

文题材料启发考生思考“行”的古代箴言蕴含了哪些积极因素,这些箴言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对当代青年有什么价值,当代青年应怎样“行”、怎样更好地“行”。这篇作文以“行者”之“行”来演绎“行”的内涵与作用。唐僧當初给孙悟空取名“行者”,强调的就是“行”。升格时如果能把孙行者历经八十一难,一路降妖伏魔等内容和题目中所给的“大变局”结合起来,讲述在当下的国际背景下该如何实现“中国梦”则更好。

微雕成文

师徒四人皆为行者,八戒缺乏坚定,沙僧盲目追随,悟空实在比二人更像行者,但他又不如唐僧坚定,似乎又愧为行者。但我认为,他才是真正的行者。漫漫长途,历经了八十一难,一路降妖伏魔,他身心皆行,淬炼出斗战胜佛的光辉。如今中国亦如孙行者,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一路前行。面对来自外部的风险挑战、干涉挑衅,中国采取了一系列扎实有力的举措构筑起维护国家利益的坚固防线,化险为夷、化危为机,择定一条振兴中华的大道,以脚行之;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建设新型国际关系等理念倡议,为人类向光明前途迈进提供思想指引,照亮人类前行之路。

世界大变局还在深刻复杂的演进之中,人类构建美好世界的前行之路不会一帆风顺。行者自当开辟先路,山登绝顶我为峰。我们只要坚定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就一定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更有利的环境和条件,推动历史车轮向着光明目标前进。

猜你喜欢
日心说哥白尼大变局
2022年养猪业或将迎来“大变局”
今日农业(2022年3期)2022-06-05 07:12:06
人是自己的太阳*——马克思关于人的自我理解的“哥白尼式革命”
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与新冠疫情叠加影响的若干看法
外语学刊(2021年1期)2021-11-04 08:08:04
“小哥白尼”杯自然笔记大赛
论剩余价值来源问题上的哥白尼式革命
莫耶与沈醉 大变局下的小恋曲
海峡姐妹(2020年8期)2020-08-25 09:30:20
尘埃未定的大变局
追求真理的人们:从地心说到日心说
作物育种理论研究上的“日心说”
科学时代自由意志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