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从古至今,人类从未停止过对空间的探索。空间的理论研究也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热点领域。文章以赫尔曼·黑塞(Hermann Hesse)的长篇小说《纳尔齐斯与歌尔德蒙》為研究对象,借助博尔诺夫(Otto Friedrich Bollnow)的空间观,分析空间与主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探讨小说中大量的空间元素起到的独特作用。
关键词:空间;赫尔曼·黑塞;博尔诺夫;主体
中图分类号:I522.0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3)01-00-03
赫尔曼·黑塞是德国作家和诗人,他的大多数作品都是围绕人对生活的两极性的认识而展开的。在小说《纳尔齐斯与歌尔德蒙》中,与小说同名的两个主人公就体现了这种两极性,即一方面追求更高的精神境界与知识的理性,另一方面又渴望世俗生活,追求感官之愉,作者将这种两极性通过两个主人公展现了出来。
两个主人公最初相似的人生观,即在禁欲生活中专注于精神并为上帝服务,促使他们在修道院碰面并结交。但纳尔齐斯是出于对自己的认知,而歌尔德蒙则是被父亲助长了这种狂热。纳尔齐斯对人生观的坚持及歌尔德蒙后来人生观的转变推动故事进一步发展,两个主人公在不同的空间中寻找自我:致力于为精神服务的纳尔齐斯远离尘世,在修道院沉浸在纯粹的精神世界之中;而感官敏锐的歌尔德蒙却离开修道院,踏上他的漫游之路,在不断与外部空间的接触中建构起自我认知。
1 人与空间
探索空间是人类的伟大梦想。对空间了解越多,就越了解自己和所要到达的目的地。那空间究竟是什么?它和人类又有什么关联呢?
德国教育哲学家博尔诺夫在《人与空间》一书中指出,“空间”(Raum)一词来源于动词“r?umen”。这个动词指的是为了开垦或者定居而在森林中创造空间或林中空地[1]33。空间最初与这种使荒野成为定居地的行为有所联系。后来,由此获得的定居地便被称作空间。另外,空间在广义上指的是事物内部的空间,该空间四周封闭,可容纳人员在其中自由移动[1]33。
简而言之,它是被一定边界所包围的场所,如用于居住的房屋。空间还是物质间的广延性,这种广延性在长、宽、高上都有确定的界限,可以把它称作具体的空间。不仅有具体的空间,还有抽象的空间,即其长度、宽度和高度都不受限制,如太空和宇宙。
空间是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人们总是处于特定的空间内,并且受其影响。博尔诺夫认为,空间可以影响人的心理状态。不管是内部空间还是外部空间,都有它的特定氛围,这种氛围可以是开朗的、轻快的、忧郁的或是压抑的。它可能转移给在其中的人,促使他进行某些实际的活动或激发他的艺术潜能[1]230。它还有可能引起人感到害怕和恐惧,如狭窄而潮湿的空间会使人感到害怕,黑暗的洞穴会让人恐惧。
克劳迪亚·英特曼(Claudia Intelmann)与博尔诺夫持类似的观点,她补充了个人、文化和历史因素在其中起到的作用。她认为,每个空间都有一种特定的氛围,它会促进某种冲动,也会阻止其他一些冲动的发生。当然,这种效果还是取决于在其中的人及这个空间的传统用途[2]。也就是说,人们会根据空间的作用而进行不同的设计,使其可能产生一种特定的氛围。
例如,用于监禁和关押犯人的监狱有一种消极黑暗的氛围,因为那里是人们遭受折磨、暴力甚至是面对死亡的地方。而建筑师在修建教堂的时候,则将教堂这个神圣场所转化成了建筑的形式语言。因此,在教堂中的人们通常会感到神圣和庄严。
如上所述,空间会对人产生某种影响。人们可以摆脱它的影响吗?显然,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人们总是处于空间之中,体验空间、进入空间又再次离开。空间中包含了所有的人类活动。人们生活在空间之中,在空间中思考。因此,空间是人类生存和所有理论反思不可缺少的部分。
德国心理学家卡尔夫里德·冯·杜克海姆(Karlfried von Dürckheim)以人的心理和精神体验为出发点,将外部空间和人的主体经验联系起来,首次提出了“生活的空间”(gelebter Raum)这一概念。他认为,生活的空间不是主观想象出来的东西,是真实存在的且与人们紧密相关的空间,可以被主体经历和感知[3]。
博尔诺夫继承并发展了他的观点,在《人与空间》中提出了“被经历的空间”(erlebter Raum)这一概念。他指出,空间绝不是立体无限包含一切的连续体,而是与在其中开展的生活有关。空间不是与人类分离的物体,人们可以真实地通过感官体验空间[1]18。人类的生活无法离开空间,人们的生活在真实而具体的空间中展开。
2 修道院作为封闭空间
在小说《纳尔齐斯与歌尔德蒙》中,玛利亚布隆修道院是第一个出现的空间,也是两个主人公最初相遇相识的地方。在整部小说中,它作为一个特殊的空间拥有许多特点,在两个主人公自我意识发展过程中也起着不同的作用。
修道院(Kloster)起源于拉丁语“claustrum”,意为封闭的空间[4]。院墙将墙内特殊的团体与世隔绝,让其尽量减少与外界联系,远离世俗的纠缠。修道院内的生活准则不仅为僧侣们制定了规章制度,维持了院内的秩序,还帮助他们慢慢拥有一些共同的特性,比如服从、沉默和谦卑,以为上帝服务。这里不仅是礼拜场所,还是教育的中心。复制旧书、制造文化产品、建立修道院学校和组织培训等文化工作几乎全在修道院进行。
玛利亚布隆修道院外的一条溪流将玛利亚布隆修道院与外界隔开。另外,有一条驿道通往村子,但要花上一个多小时。由此可以看出,修道院离村庄和市中心很远。而修道院内部环境的描写,如绿意盎然的花台、灿烂的晴空以及寒冽空气里沁人心脾的花香,都给人一种安静平和的感觉。人们可以在修道院内更加专注于精神信仰,但也受其限制,比如院规禁止学生夜间跑出去偷偷寻欢作乐、冒险和打架。
综上所述,小说中的修道院远离外界,平静而祥和,会对僧侣们产生一定的影响。此外,修道院是根据其功能设计的,因此有利于僧侣们禁欲和静修。
从主人公纳尔齐斯年纪轻轻就被破格任命为教师可以推测出,他在修道院已经住了很长时间,并且在这里接受了良好的教育。修道院不仅是他的生活空间,还是他隐居及为精神服务的空间。在修道院的影响下,纳尔齐斯过着苦修生活,内心很少或者几乎没有感性的东西。
与小说中的另一个主人公不同,纳尔齐斯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品质和才能只有在修道院里才能够发挥出来,才能更好地实现自己的目标。他生活的核心和意义就是为精神服务、为上帝服务,并向崇高的精神目标前进,因此他注定了该过修道院的生活。
纳尔齐斯从他人的知识中受益,将自己置于不同的想象世界中,通过思考、语言和文字来积累自己的经验,而不是亲身经历世界。恰恰是修道院这样一个封闭的空间,有助于将他与世俗尘世分隔开来,使他能够更好地为精神服务、为上帝服务。
尽管歌尔德蒙的出现唤起了纳尔齐斯心中微小的、感性的东西,这体现在他与歌尔德蒙的友谊和对他的爱中,但精神的东西,即理性还是占据了主导地位。对纳尔齐斯来说,一切都是精神,爱也如此。因此,他选择远离尘世留在修道院,过着清心寡欲的生活,在修道院这样的封闭空间中认识自我、实现自我。
歌尔德蒙的父亲因为妻子的背叛想让儿子为此赎罪。他将年幼的儿子带到修道院,给他灌输必须献身上帝的信念,以此压制歌尔德蒙内心感性的东西,消除他对母亲的记忆。修道院避世的氛围、僧侣们丰富的学识和虔诚的态度都对歌尔德蒙产生了影响,使他也想在这里学习一种纯洁的、高尚的、圣人一般的生活方式。
此外,他的行为也受到院规的限制,内心感性的东西受到压制。尽管歌尔德蒙决心成为一名好学生,并习惯修道院生活,但他很难集中精力。最终,在修道院的影响和歌尔德蒙天性的共同作用下,他犯了神经症,并且内心常常感到困惑和痛苦。在纳尔齐斯的引导下,他才意识到了自己的天性,即感性占据主导位置,“他在内心深处并不爱那些科学,并不爱语法学和逻辑学……他更爱礼拜仪式的形象和音响世界”[5]。所有迹象都表明,歌尔德蒙适合感性的生活。对这样的人来说,他的思想生活与空间体验紧密相连。这也就是他必须离开修道院进行漫游的原因。
3 漫游作为空间活动
歌尔德蒙通过漫游的方式不断接触修道院外的空间。各式各样的空间不仅是小说情节发生的场所,还是成为他逐渐构建起主体认知的元素。
博尔诺夫将漫游定义为一种休闲、放松且不受外部影响的,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的连续活动[1]111。人们在空间中活动则是空间感知与空间作用的前提。歌尔德蒙的漫游便是这种能够使人感知空间、使空间作用于人的空间活动。
离开修道院后,歌尔德蒙首先进入的是完全自由的自然空间。在自然的世界中,主人公敏锐地感知着周围的一切,收集真实的自然体验。对外部世界的感知也時常同主人公的内心探索联系在一起。对小叶子内部微观结构的观察,激发了歌尔德蒙对人生瞬息万变和对未来的思考。当然,又大又暗的森林也对主人公的心理状态产生了影响,使他感到既孤独又焦虑。这些经历都加深了他对自然的思考。
在一个又一个乡村空间中,歌尔德蒙处处受女性渴求,获得短暂的欢愉。在这里,他学会了识别和分辨的本领,用感官区分女性的差异。区分能力是艺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从这个意义上来讲,这些爱情冒险对歌尔德蒙的发展至关重要,因为它们不仅为主人公作为艺术家的尝试做了准备,还加深了他对艺术的理解。此外,歌尔德蒙在这里观察一个妇女生孩子的时候,还获得了新的体验和见解,即痛苦和欢愉是相似的。
踏入城市空间的歌尔德蒙带着刚觉醒的艺术家的灵智,观察着丰富的城市图景,获取种种新的体验和感受。在这里,他不仅学习艺术的手艺和处理艺术所需要的材料,还不断违反城市里的社会道德,尤其是性道德,结交不同的女性来获取新的体验。
不管是对城市中人还是物的观察,始终与主人公的思想紧密相连:城市资产阶级的追名逐利,鱼贩对鱼的残忍及鱼死前痛苦的景象促使主人公思考死亡和生命的意义。主人公不断透过城市空间加深自己对艺术的理解。
主人公在瘟疫地区的漫游就如同行走在死亡空间里一样。这些暴发鼠疫的城市和乡村要么陈尸遍野、死状惨烈,要么荒废、空无一人,人们在里面毫无尊严地死去。瘟疫区的这种氛围相当恐怖,使人感到害怕和绝望。漫游经过这里的主人公到处看见和听见可怕的事情。在这种情况下,他几乎处于精神错乱状态,他紧张而阴郁地观察那些浩劫景象。对他而言,这不仅是由瘟疫带来的死亡,而且不加掩饰地展现了每个人的命运。死亡空间里的混乱场面、在这里的所见所想无不丰富了他的空间体验,唤起了他要将这些转变成图像的创作欲望。
歌尔德蒙从一个空间漫游到另一个空间,尽管他的空间活动在小说情节方面是真实发生的,读者也能够理解成一种获取经验的过程,但它真正的含义并不在于位置本身的变化和故事表面的情节,而在于它的反射功能,即主人公的空间体验表明了他的心理状态和成熟过程。通过漫游,穿过不同的空间(如自然空间、乡村空间、城市空间和死亡空间)可以看到主人公如何逐渐建构起自我认知,并在此过程中变得越来越成熟,最终将自己的空间体验与感悟用艺术表达出来[6]。
4 结语
在《纳尔齐斯和歌尔德蒙》这部小说中,空间参与了主体的建构,成为其中的重要元素。玛利亚布隆修道院以其特殊的氛围对两个主人公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但由于两个主人公的人生观不同,因此它在主体建构中所起的作用也有所不同。
为追求更高的精神目标,纳尔齐斯将自己置身于修道院之中,过修道院生活。一方面,修道院使他免受世俗纠扰,专注于精神;另一方面,它也体现了主人公作为定居者和禁欲者的存在方式。而在歌尔德蒙那里,修道院是父亲用于限制他与外界联系、压制他内心的感性、为母亲赎罪的手段。但是对这个拥有敏锐感官的人而言,他的思想生活与空间感知、空间体验紧密相连。于是,黑塞利用文字建构起一个个鲜活、立体多样的空间,一个融合自然与文化的世界,为漫游主体提供最真实、最直接的感知对象。主人公通过漫游进入陌生的外部空间,并与其中蕴含的人、物发生碰撞,在外部感知和自我内省中逐渐建构起主体认知。
参考文献:
[1] 奥托·弗里德里希·博尔诺夫.人与空间[M].斯图加特:科尔哈默出版社,1963:18,33,111,230.
[2] 克劳迪亚·英特曼.精神分析中的空间:空间对精神分析过程的影响[D].慕尼黑:路德维希马克西米利安大学,2003:102.
[3] 卡尔夫里德·冯·杜克海姆.生活的空间研究·新心理学研究[M].法兰克福:个人出版社,2005:389.
[4] 古德伦·格列巴.中世纪的修道院生活[M].达姆施塔特:科学出版社,2004:16.
[5] 杨武能.纳尔齐斯与歌尔德蒙[M].南京:译林出版社,2015:48.
[6] 张赟.在旅行中寻找生存的可能:论彼得·汉德克小说中的空间建构[D].北京:北京外国语大学,2014:108.
作者简介:吴海林(1992—),女,四川成都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德语语言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