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杨
在教学中,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而教师需要发挥引导作用,在课堂上采用具有趣味性的教学方法,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为此,教师可以采用KWHLAQ教学模式,通过激活已知、提出预设、获取新知、分解新知、应用新知等手段来发挥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文章将结合教学实例,从五个方面探讨KWHLAQ模式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技巧。
一、KWHLAQ模式的内涵及理论依据
KWHLAO 模式是由KWL模式发展而来的。最初,KWL模式是由奥格尔提出,该认知策略主要被应用于读前活动中,目的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明确阅读方向、提升阅读效率。学生在分享话题已知(What I Know)的基础上,自主提问预知(What IWantto Know),然后积极投入阅读并获取新知(What ILearnt)。
KWHLAQ模式共包括六个阶段。一是K阶段,这一阶段主要是激活学生已知,为其创设话题情境(What I Know);二是W阶段,即围绕话题提问预知,调动学生的阅读热情(What IWant to Know);三是H阶段,主要引导学生如何获取新知(How will I Findout),旨在让学生运用阅读策略来获取信息、解读文本内容以及内在逻辑关系;四是L阶段,这一阶段要围绕学生已获取的新知(What I Learnt)展开,鼓励学生分析文章主题表层信息,回答W阶段提出的部分问题,并通过组织讨论来分析、推断、评价获取的新知,使其形成自主观点,与文本、作者和自我共鸣;五是A阶段,它要求学生能够创造性地运用阅读过程中所获取的信息、观念、语言来解决真实情境中的实际问题( How will I Apply this Knowledge),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从而实现深度学习;六是Q阶段,需要依据阅读话题提出未解决的问题或新问题(Questions Istill Have),将其作为课后深入探究的起点,从而实现课堂学习与课后自主探究的连接。
一、KWHLAQ模式的教学实践
(一)K:激活已知,创设话题情境
在走进语篇之前,第一步是要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其创设生动的情境调动其阅读兴趣。教师可以通过谈话导人的方式来激活学生的知识经验,并且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创设直观的学习情境,在情境当中与学生交流,让学生自由地表达想法,进而自然而然地学习新知。学生进入话题情境后,教师需要联系文本,激活学生头脑中与主题相关的背景知识,实现与阅读话题的初步连接。
以译林版高中英语必修二Unit 3 Festivals and cus—toms中的Integrated skills部分“Importance of promot—ing traditional Chinese festivals in modern society”的教学为例,在课堂导人环节,教师可以先利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呈现几张中国传统节日的图片,包括重阳节、端午节、中秋节、春节等。然后提出话题:“Which festival impressed you most?”让学生自由谈论。这一问题可以很顺利地进入到K阶段,也就是What I know。
(二)W:提出预知,激发阅读热情
第二阶段需要学生围绕话题提出问题,预设想要了解的与话题相关的内容。由于学生所提出的问题与文本内容都有一定的联系,是围绕主题进行的有依据的推理判断。那么教师就可以让学生依据标题预设阅读目标,同时还可以根据标题、插图、文本特征等信息来预测文章的内容图式,通过自主提问预知信息的方式来调动学生的阅读热情,从而使其积极地投入到阅读当中。
学生初步了解关于中国传统节日的话题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观察文章的标题和插图内容,对文章内容进行预测。通过文章的标题“Importance of promoting traditional Chinese festivals in modern society”学生矢口道这篇课文很有可能讲的是在现代社会传承中国传统文化节日的重要性。而插图是一碗腊八粥,所以文章内容很有可能与腊八节有关,当然也有可能会提到其他的节日。这一教学环节的目的是调动学生的阅读热情,让他们对接下来要阅读的内容充满期待。也就是W阶段:What l want to know。
(三)H:获取新知,重构话题图式
学生依据自己所提出的预知问题,进入到获取新知的阶段,这个时候他们可以采用多种阅读技巧来自主获取与主题相关的信息,建构出系统化的知识结构,形成话题图式。这一阶段包括三个层次的活动。
第一层次是获取文章关键信息,形成内容图式。这步可以让学生采用白上而下的阅读方式来获取文章的主要内容,可以在关键信息上标注,对文章形成宏观的图式。第二层次是建构语篇结构,重构话题图式。学生需要再次阅读课文,并采用交互式阅读的方式对文章的结构进行解读。也就是先与文本进行对话,联系自身的生活经验获取文章的关键信息,然后可以和同伴们交流讨论有关对中国传统节日的看法,实现对文本意义的重构。第三层次是借助有声思维,聚焦阅读技巧。这里学生可以先将文章的主要内容采用思维导图的方式呈现出来,然后和同伴相互交流各自的思维导图,分享自己对文章的看法。这一阶段是H: How willl find out。
(四)L:分解新知,形成自主观点
第四阶段是分解新知,整合话题观念。也就是学生首先要可以回答W阶段所提出的问题以及与主题相关的表层信息,然后再在教师的引领下进行小组讨论,推断文章的深层信息,包括文章的隐含意思、作者的写作意图、写作手法以及通过文章所传达出的思想情感。最后再结合自身的知识经验,围绕主题形成自主的观点态度。
在学生借助思维导图分享对中国传统节日的看法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就如何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节日进行深入探讨,形成自主观点。这就是L阶段:What Ilearn。有的学生认为:“We can constantly enrich thefestival cultural life of the masses by organlzing distinc—tive festivals and mass cultural activities.”也有学生发表看法:“Only by maintaining the necessary festival cere—monles, can culture become its culture and inheritancebe meaningful. For example, in the wlnter solstice, peo—ple should eat dumplings and glutinous rice balls anddrink mutton soup. In the Spring Festival, people shouldpay New Year'sgreetings, bless and accompany them.Only with the necessary ceremony can traditional festi-vals flourish.”學生各抒己见,课堂氛围十分活跃。
(五)A:重构新知,提升应用能力
第五阶段是应用新知,解决实际问题。也就是要为学生提供贴近真实的情境,鼓励学生在情境当中运用自己在阅读当中所获得的知识,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这一阶段主要考验学生对知识的应用情况,教师可以通过课堂活动的方式让学生把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
在应用阶段,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就春节这个节日制作一张手绘报。报纸由自己亲手制作,其中要有春节的图案,比如红灯笼、饺子、年夜饭、放烟花、贴春联、剪窗花等节日元素。还要用英文对春节这个节日进行专门介绍,包括春节的来源、节日习俗、中国人对春节的重视度等。通过这样的活动不仅检验了学生對知识的应用情况,还培养了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六)Q:提出问题,探索未知层次
在最后阶段,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围绕话题提出新的问题或者主动去解决仍然存在的问题,从而实现课堂学习到课后自主探究的过渡,进而建构出新的知识结构。具体来说也就是学生将课堂上所获取的内容转化为自己的知识,然后再提出超出自己知识领域外的问题,对问题进行深入的探究。
在学习完这篇课文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围绕节日这一主题提出问题,可以是与课本内容相关的,也可以联系自身的生活经验提问。比如有学生提出:“Nowadays, many Chinese people like western festivals,such as Valentine's Day, Christmas Day, Halloween, etc.And they all want to receive gifts on each festival, whichlS even more important than Chinesefestivals.Whatabout this situation?”这一问题就很有价值,也能够引起其他学生的深入思考,值得被深入探究。“QuestionI still have”这一阶段充分考验了学生的创造性和发散性思维能力,教师要给予学生广阔的空间进行自由发挥。
总之,KWHLAQ教学模式能够帮助学生掌握知识,强化个体经验与文本内容之间的连接,帮助学生由传统的理论知识的学习向实践能力的提升转化。它能够促进学生建构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为其进行深层次的阅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有效利用KWHLAQ模式,引导学生采用多种阅读方法对语篇进行分析,切实提升其英语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