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波涛
精细化管理是指将各项工作进行细化管理的过程,通过大范围宣传精细化理念达到管理目标。精细化管理的基本内容包括学习精细化管理的方法论,培养精细文化;将工作任务逐层分解,保障工作任务按时达标完成;系统梳理管理流程,改善流程缺陷;加强绩效管理,提升绩效管理质量。事业单位在绩效管理中运用精细化管理时,需要做到八化,分别是细化、量化、流程优化、协同化、模板化、标准化、实证化、严格化,这样才能有效发挥出精细化管理运用价值。
事业单位发展需要在绩效管理中运用精细化管理。事业单位的绩效管理是指各个阶级管理人员和执行人员,为了让共同发展目标实现,制定与之相关的绩效考核计划和指标,在绩效管理中围绕各岗位人员工作表现进行考核、优化和改进,目的为了提高个人、部门和单位的绩效水平。当事业单位在绩效管理中运用绩效管理时,可以解决传统绩效管理中存在的弊端,能够有效对各级管理人员和基层员工进行指导管理,从根本上解决因为绩效管理步骤复杂造成的执行效率较低的问题。相比传统绩效管理而言,精细化的绩效管理方式,能够将绩效管理中的责任分配到人,可以避免由于责任分配不明,出现相互推卸责任、问题处理不及时等问题。这样对于事业单位而言,不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整体工作质量,还能有效强化服务水平,节省公共资源,促进事业单位持续健康发展。
单位对精细化绩效管理缺乏充分认知 单位要想在绩效管理中有效运用精细化管理,就需要按照绩效管理需求积极剔除传统管理思想,突破传统管理理念束缚,明确精细化管理的内涵和长处。但是目前部分事业单位对精细化管理缺乏充分认知,没有深入了解精细化管理模式的本质,也没有具体了解精细化管理内涵。在这种情况下,部分管理者在绩效管理中仍存在强制管理形式,习惯结合个人主观思想和工作经验开展绩效管理,未能将精细化理念深入到绩效管理的各个方面中。此外,部分事业单位管理者虽然意识到精细化绩效管理的积极影响,但是却没有深入了解精细化绩效管理实施方法,导致部分绩效管理环节在运用精细化管理中受到阻碍,影响了绩效管理质量。
缺乏完善的管理机制 绩效管理在事业单位中处于重要位置,对事业单位发展具有重要影响。新时期事业单位要想将精细化管理充分运用到绩效管理中来,需要按照实际管理需求完善现有管理机制,从制度层面为精细化管理在绩效管理中的运用奠定良好基础。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可以看到,部分事业单位没有根据精细化管理运用需求改进现有管理机制,仍旧运用传统管理制度开展相关绩效管理工作。甚至部分事业单位在制定精细化绩效机制时,存在盲目借鉴同行单位考核机制的现象,导致新型管理机制不符合事业单位实际情况,未能充分发挥出管理机制的约束和监管作用,影响了精细化管理在绩效管理中的运用效果。
管理水平有待提升 由于精细化的绩效管理属于新兴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在运用的过程中对有关人员的专业能力要求极高。但是根据目前事业单位绩效管理情况来看,部分人员的管理水平较低,未能在开展管理工作中全面收集有关绩效管理的数据信息,习惯按照个人主观经验组织绩效管理,降低了精细化绩效管理质量。此外,部分人员精细化管理经验较少,未能灵活运用精细化管理理念灵活处理各项绩效问题,导致精细化管理无法深度融入到绩效管理中来,弱化了精细化管理运用质量。
忽视信息化技术的运用优势 部分事业单位将精细化管理运用到绩效管理中时,习惯将重点集中到管理方法探索上来,经常通过人工分析、人工监督和人工考核等手段,点评有关岗位职工的工作绩效,忽视信息化技术运用优势。然而,经过实践证明,由于部分事业单位岗位较多,管理者无法对各个岗位工作人员的日常表现全面记录下来,仅能通过考勤表和最终工作质量进行点评分析,无法全面了解有关职工的工作态度、工作能力等变化情况,在绩效管理中存在严重的经验主义色彩,影响了绩效点评的公平性和客观性。
提高对精细化绩效管理的认知程度 事业单位要想确保精细化管理充分运用到绩效管理中来,需要从思想上入手,通过内部宣传、专人讲解等方式,提高各级管理人员和基层工作人员对精细化绩效管理的认知程度,切实调动全体人员参与精细化绩效管理的积极性。第一,单位在组织内部宣传的过程中,应通过信息化技术将精细化绩效管理内涵、运用方法和注意事项等编辑成文章,将其定期发送到微信公众号和单位网站上来,使有关人员在阅读文章中能够充分了解精细化绩效管理。同时,单位可以将精细化绩效管理相关知识和运用步骤编辑成手册,刊印成纸质版手册分发给有关人员,当有关人员在工作中遇到管理问题时,可以通过翻阅手册找到具体问题解决办法,切实实现以学促管、以管促学目标。第二,单位在开展专人讲解时,可以事先邀请同行专家,与专家共同制定讲解内容,然后按照规定时间在单位内部开展专人讲解讲座,让专家在讲座上讲明精细化绩效管理基本内涵,结合具體工作案例阐述如何将精细化管理运用到绩效管理中来,使有关人员能够对精细化绩效管理形成更加全面的了解。
完善管理机制 事业单位在绩效管理中运用精细化管理时,需要按照精细化观念,重新改进现有管理机制,完善机制漏洞,确保新型管理机制能够充分满足精细化管理运用需求,提高绩效管理水平。首先,为了能够有效发挥出绩效管理的激励价值,事业单位应深入分析现行管理机制中存在的问题,对管理机制和考核机制进行适当调整,在开展人事考核的过程中,根据现有评价系统调整考核方法,借助定量化、标准化的精细化观念,优化考核工作整体模式,确保考核工作整体上能够与精细化管理要求相统一。其次,单位在制定绩效考核激励制度的过程中,应将考核标准明确化、具体化,讲明考核范围,针对不同部门或岗位制定不同的考核标准。同时,应在制定绩效考核激励制度中明确绩效考核要素,系统罗列考核内容,比如各岗位人员需要达到的考核基数、需要完成的工作量、需要达到的年度业绩或团队业绩以及考核周期等内容。再者,单位应将考核机制中对现有职工工作积极性的评价进行细化,引入多维评价形式,根据职工工作表现设计“优异”“中等”“一般”“较差”的评价标准,在管理机制中要求有关人员围绕单位正在开展的不同业务内容进行,做好细节绩效考核管理,确保新型管理机制能够满足单位实际运行要求。最后,单位还应在管理机制中建设相应的反馈机制,在机制中指明反馈机制负责人,要求负责人运用现代化技术建设双向沟通的互动渠道,为精细化管理运用提供良好的沟通渠道,加快精细化管理在绩效管理中的运用进度,保障最终管理效果达标。
通过教育培训提高管理水平 单位要想将精细化管理有效运用到绩效管理中来,需要从有关人员的职业能力入手,通过教育培训手段,不断提高有关人员管理水平。具体方法如下:一是在学习网站上购买有关精细化管理在绩效管理中运用的讲解视频,运用信息化技术将有关学习视频以超链接的方式发送到工作群,要求有关人员按照工作需求自主学习,让有关人员在学习中做好知识笔记,全面记录具体的运用方法、管理规则和注意事项等。在视频学习结束后,单位可以组织管理者围绕所学内容设计相关线上考核试题,要求参与学习的工作人员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试题考核任务,由管理者负责监督参考人员是否存在翻阅笔记或者电子设备等情况,确保考核结果客观公正。当试题考核结束后,单位可以根据有关人员的考核表现,有针对性地组织管理者开展线下教育活动,要求管理者运用相关学习视频中的知识点,传授将精细化管理运用到绩效管理中的方式方法,确保有关人员在参与教育培训中能够有效提高管理水平。二是通过开展研讨培训活动提高管理水平。单位可以定期在内部召开研讨会,组织有关绩效管理工作人员参与其中,让有关人员在研讨会上分享工作中遇到的难题,要求有关人员结合精细化管理在绩效管理中的运用案例,阐述工作中遇到的阻碍,让其他人员根据所学知识和工作经验提供解决办法,使有关人员在相互交流中能够找到合适的精细化绩效管理方法,不断提高管理水平。
借助信息化技术增强精细化管理运用效果 在信息化时代,事业单位要想在绩效管理中贯彻落实精细化管理,应积极将信息化技术运用其中,借助信息化技术增强精细化管理运用效果,首先在日常工作中,利用信息化技术获取全体职工的工作信息,运用信息化技术对各岗位职工的绩效信息进行全面分析,将分析结果整理成文件,以数据形式展示出各岗位职工现阶段工作表现。其次,在单位出现人事变动时,可以运用工作信息系查找有关岗位信息,分析岗位对职工能力的具体要求,有针对性地招聘新职工,并运用信息化技术精细了解新职工的工作表现和职业能力,对职工日常工作情况进行统计,全面了解职工的工作态度以及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确保精细化能够充分运用到绩效管理中来。最后,单位还应结合信息化技术发展潮流,对现有的信息系统进行更新完善,在现有人事信息系统中增设资源共享模块,动态了解有关岗位职工的工作信息变化情况,并且在职位晋升和绩效奖励的过程中,可以运用该系统中反馈的职工工作信息,准确了解有关职工的工作表现和综合能力,按照实情决定晉升和奖励的职工名单。这样既能确保绩效管理工作的公平公正性,还能提升精细化管理在绩效管理中的运用效果。
综上,近年来我国对事业单位中的绩效管理重视程度较高,要求事业单位根据内部发展情况,改进绩效管理模式,积极将精细化管理运用到绩效管理中来。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受到部分因素影响,导致精细化管理在绩效管理中的运用效果较差,需要有关人员立足现状设置有效的运用策略,提高对精细化绩效管理的认知程度、完善管理机制、通过教育培训提高管理水平、借助信息化技术增强精细化管理运用效果,通过多种方法改善精细化管理在绩效管理中的运用形式,不断增强精细化管理运用质量。
作者单位:延长县收费资金管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