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子昕 白现军
江苏师范大学公共管理与社会学院,江苏 徐州 221116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高速推进,乡村人口不断流向城市,从而导致村庄空心化、农户空巢化、农民老龄化。乡村社会结构的变迁、乡村精英的流失和乡村文化的断裂,对当代乡村建设提出了严峻挑战。目前,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三农”问题,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乡村人才资源过度流失的局面,部分地区出现了乡村精英“回流”的现象。这些“回流”的精英和从未离村的本土精英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这个群体与传统乡贤有着一定的相似性,但又有着本质上的区别,从而被冠以“新乡贤”的称谓。作为社会贤达人士,(新)乡贤群体有着独特的经验学识、社会阅历、专长技艺和人脉资源,在乡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村规民约制定、乡民教化、政策宣传、纠纷调解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1]。国家对新乡贤群体的高度重视及他们自身在乡村振兴实践中取得的显著成效,引起学术界对新乡贤群体的高度关注,使得相关学术研究成果不断涌现。中国知网作为目前国内最大最全的知识数据库之一,收录了近年来新乡贤研究的绝大多数学术论文成果。笔者按照一定条件对中国知网数据库中的相关论文进行检索,并应用CiteSpace软件对相关文献资料进行技术分析,以从总体上了解新乡贤研究现状,把握新乡贤研究的热点主题,并尝试预测未来研究的演进趋势。
笔者采用陈超美教授研发的文献可视化分析软件CiteSpace(版本为5.6.R5),对新乡贤研究的相关学术论文进行可视化分析。CiteSpace软件将“图”和“谱”的双重特性有机结合起来,既可提供可视化的知识图形,又可提供序列化的知识谱系,显示知识单元或知识群之间网络、结构、互动、交叉、演化或衍生等诸多隐含的复杂关系,而这些复杂的知识关系孕育着新知识的产生[2]。CiteSpace通过对所选文献样本的作者、供职机构、关键词等要素进行交叉和聚类并生成图谱,使某一研究领域内部的知识结构关系和学科分布情况,以及纵向上的研究发展历史和未来演进趋势能够一目了然呈现出来,便于相关研究人员从总体上把握研究对象的现状。
笔者主要研究中国知网中关于新乡贤的相关论文。在中国知网设置检索条件:主题为“新乡贤”,时间为2014-01-01至2022-06-30(中宣部于2014年首提“新乡贤”),期刊来源为“所有期刊”。笔者共检索出文献1 297篇,剔除征文、会议记录、书评、新闻报道等无效文献,最终保留有效文献为1 131篇;将相关文献导入CiteSpace中进行数据转换,成功转换1 131篇,然后在CiteSpace中进行除重操作,最终研究样本为1 131篇。
2014年至2022年6月30日我国新乡贤研究文献发文量总体趋势如图1所示。由图1可知,2014年至2022年6月30日,我国新乡贤研究文献的数量总体上呈增长趋势。2013年,《光明日报》推出了“新乡贤—新农村”的专题报道,新乡贤开始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2014年,中宣部提出要吸收传统乡贤文化的精华,利用新乡贤的特殊优势,教化民众,重塑乡土文明,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农村生根发芽。随后几年,关于新乡贤的研究文献逐年增多。2017—2019年,新乡贤相关研究发文量迅猛增长,主要是因为国家对新乡贤日益重视,越来越多的学者加入对新乡贤的研究。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和《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等文件再次提到新乡贤在乡村治理中的独特价值。由此可以看出,国家政策对公共管理的学术研究具有重要影响。
图1 我国新乡贤研究文献发文量总体趋势图(2014年至2022年6月30日)
文献作者是研究成果生产过程中,部分或全程参与的实际创作者和知识贡献者,也是知识产权的拥有者。对核心作者这一要素进行分析,可以了解哪些学者或哪些团队在关注甚至引领相关领域的学术研究,这是了解学术生态的重要途径。
利用CiteSpace软件得出的2014年至2022年6月30日我国新乡贤研究领域核心作者/团队知识图谱如图2所示。在图2中,作者由节点来表示,节点越大表示作者发文量越多,节点之间的连线表示作者之间的合作关系。由图2可知,有几个多人的团队,如刘淑兰、李敏、杨帅等组成的团队,张兴宇、季中阳、李静等组成的团队,还有少数两位作者联合进行发文,其余大部分都是独立发文。点击CiteSpace中Export下的Run Batch Mode可以得出发文量排在前10名的文献发表者,其中发文量较多的作者有刘淑兰(11篇)、季中扬(7篇)、肖正德(8篇)、裘斌(6篇)、杨帅(5篇)、王文龙(5篇)、杨军(5篇)等。
图2 2014年至2022年6月30日我国新乡贤研究领域核心作者/团队知识图谱
在了解核心作者的基础上,有必要进一步把握这些学者的研究旨趣和核心观点,其在某种程度上也代表着学术研究的发展方向和趋势。在核心作者中,刘淑兰[3]主要分析了新乡贤在乡村治理中的时代价值及其实现路径,认为新乡贤是倡导文明乡风的精神力量、带领乡民致富的先进典型、传承地域文化的方向标、维护社会祥和的思想源泉。张兴宇等[4]认为,新乡贤主要依托现代文明与乡土文化的互动调适来重塑农村社区的关系结构和社会网络,其与农村社区往往呈现出强关系和弱关系并置的关系状态,培育、丰富新乡贤组织的弱关系并不一定影响农村社区内部天然存在的强关系,有助于发挥新乡贤在基层治理结构洞中的行动主体衔接作用。肖正德[5]主要研究以乡村教师为代表的新乡贤,通过问卷法得出“乡村教师的职业守望、乡土情怀、公共精神与新乡贤角色担当的意愿呈正相关”的结论,提出要积极构建乡村教师新乡贤角色担当的保障机制。此外,胡鹏辉、颜德如、李金哲等学者也从不同视角对新乡贤问题进行了研究。
该研究所指的研究机构主要是指文献作者在发表研究成果时的署名单位。开展此项研究有助于读者了解研究主体的地域分布和单位性质等信息,进一步深化学术交流探讨。
利用CiteSpace得出的2014年至2022年6月30日我国新乡贤研究机构知识图谱如图3所示。图3中,研究机构发文量多的网络节点较大。由图3可知,福建农林大学(22篇)、南京农业大学(19篇)、湖北大学(14篇)、江苏师范大学(13篇)等机构在我国新乡贤研究中发文量较多。这些高校或者是以农业学科见长,或者是综合性高校,在研究平台、人才团队、科研项目、研究基础等方面具备一定的优势,有助于推进科研合作和创新。从研究机构类型来看,高校是研究的主体力量,研究院、政府相关机构在发文数量方面相对处于劣势。这主要与不同机构对研究成果的形式要求不同有关。高校作为科研成果生产的主要场所,加上职称评定的特殊要求,发表论文成为科研成果的主要表现形态。
图3 2014年至2022年6月30日我国新乡贤研究机构知识图谱
由图3可知,研究机构之间的直接联系较少,以南京农业大学和南京大学为主的机构合作较多。此外,湖北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等机构是为数不多的建立科研合作的机构。一般而言,高校与科研机构之间及同地域的科研机构之间联系较多,开展科研合作的可能性比较大。
关键词共现研究主要是通过对基础热词、重点热词、新词的演进情况进行分析,发现学术热点的切换规律,并预测学术发展趋势。笔者将整理后的新乡贤研究文献数据导入CiteSpace,以“关键词”为节点类型,设置TopN=50(筛选对象为每一年内频次排名前50的数据),设置年份为“2014—2022”。因为第一次得出的图谱较为臃肿,所以进行了裁剪操作,最终得出如图4所示的关键词共现图谱(共638个节点,1 437条连线)。采用人工方式合并和剔除一些同义关键词,设定发文频次大于10且中心性大于等于0.02的筛选条件,将生成的结果数据制成关键词频次和中心性统计分析表(见表1),以便进行深层次分析。
表1 研究文献的关键词频次和中心性统计分析表
图4 2014年至2022年6月30日我国新乡贤研究关键词共现图谱
由图4可知,“新乡贤(554次)”“乡村振兴战略(437次)”“乡村治理(313次)”“乡贤文化(140次)”等关键词在知识图谱中的网络节点较大。这说明学者对这些关键词的关注度和认可度较高,是近年来新乡贤研究的热点和重点领域。
在知识图谱中还要关注中介性质的关键词。中介性质的关键词按照一定的逻辑构建起研究领域内部不同主题之间的内在关系,在知识生产、创新和发展中充当着中介和桥梁的角色。通过研究这些关键词,能寻找到研究对象依赖的理论基础,并推动该研究领域的主题创新、视角创新和方法创新。根据中介中心性的指标标准,选取数值大于0.1的词语。由表1可知,“新乡贤”“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治理”等主题可进行深度挖掘和分析,同时“基层治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乡村建设”可作为新视角、新突破纳入研究范围。此外,可以通过表1分析关键词的引用频次与其中心性之间的关系。一般情况下,高频词的中心性比较高,但也有例外情况,即个别低频词的中心性很高,如“基层治理”“乡风文明”和“乡村建设”等。这说明这些领域特别重要,但是尚未引起学者的注意。今后,学者在新乡贤研究中可以重点关注这些主题。
考察新乡贤学术研究成果的内在知识结构,还需要对文献数据进行关键词的聚类分析。利用CiteSpace软件绘制的关键词聚类图谱如图5所示。聚类模块值(Q值)=0.760 3(一般认为Q>0.3意味着聚类结构显著),平均轮廓值(S值)=0.923 8(一般认为S>0.5聚类是合理的,S>0.7意味着聚类是令人信服的),说明此聚类视图是合理的。
图5 2014年至2022年6月30日我国新乡贤研究关键词聚类可视化图谱
由图5可知,当前的学术研究成果一共能形成#0乡村治理、#1新乡贤、#2乡村振兴、#3农村、#4乡贤、#5乡村治理体系、#6乡贤文化、#7新乡贤文化、#8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9乡村建设等10个聚类群。
通过对聚类群的相关研究文献进行整理分析可以发现,2014年至2022年6月30日我国新乡贤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以下3个方面。
3.2.1 关于新乡贤概念和内涵的研究。目前,对于新乡贤的内涵,学术界还未达成共识。付翠莲[6]通过将新乡贤与传统乡贤进行比较,认为新乡贤主要体现在环境新、标准新和观念新等方面。较多学者从个人禀赋、社会作用等方面对新乡贤的概念和内涵进行解释。例如,孙丽珍[7]认为,新乡贤是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因有德行、有才能、有声望、热心家乡发展而深受当地民众敬重的贤能人士。刘同君等[8]认为,新乡贤是指新时代乡村治理中的社会贤达,他们对传播与践行新时期乡风文明有着重要作用。孔新峰等[9]认为,新乡贤是在基层民众广泛认同的基础上,能够为家乡经济文化建设提供各方面有益帮助的社会贤达人士。此外,还有学者认为新乡贤可分为在场和不在场两类。还有学者提出“外来乡贤”的概念,主要是指那些既不出生于此也不生长于此,可能由于事业发展或者需求机遇等各种原因来到此地,成为当地乡村发展的主力军。虽然学术界对新乡贤没有形成统一的概念,但基本都认同新乡贤大多是乡村的致富能手、老党员、退休官员、模范代表、退伍军人、大学生及热情服务乡村发展的各类贤达人士。
3.2.2 关于新乡贤作用与价值的研究。学术界通过对新乡贤进行研究,发现新乡贤对乡村治理、传承乡土文化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方面有促进作用。笔者将新乡贤的作用与价值分为经济价值、政治价值、社会价值和文化价值。在经济建设方面,“在乡”乡贤多为致富能手,具有灵敏的市场嗅觉,能带动村民参与乡村产业。他们善于吸引“在外”乡贤的资金和资源,促进乡村精英“回流”,推动乡村经济发展。在政治建设方面,与普通村民相比,新乡贤有着更高的政治参与意识和政治素质,并通过合适的方式参与乡村治理,在村民与政府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在社会建设方面,乡贤大多热心于乡村公益事业,在扶弱救困、乡村福利事业建设方面具有特殊作用。乡贤还可以利用“人熟、地熟、事熟”的优势,发挥内生权威效应,进行基层社会矛盾调解,维护基层社会和谐稳定。在文化建设方面,新乡贤与当地群众联系紧密,能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和美德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合。他们的嘉言懿行能垂范乡里,对周围群众具有重要的示范引导作用,是乡风文明建设的重要力量。
3.2.3 关于新乡贤发挥作用的实践困境与优化路径的研究。随着对新乡贤研究的不断深入,更多学者开始关注新乡贤实际发挥作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路径。在发挥新乡贤作用存在的问题方面,黄爱教[10]认为,新乡贤治村面临着从“熟人社会”到“半熟人社会”的社会场景变迁,也面临着政治体制约束和道德多元化的挑战;倪咸林等[11]认为,新乡贤参与乡村治理功能的异化、“凭经验办事”的思维惯性造成其参与乡村社区治理时面临法治困境;李岁科[12]认为,在乡村治理过程中,存在对新乡贤的概念、作用、关系认识不清等困境。在解决路径方面,陈斌[13]主张以新乡贤组织为依托,加强结构嵌入、政治嵌入、关系嵌入和文化嵌入,进而不断提升新乡贤参与乡村治理的意愿、能力和效果;张君[14]认为,要培育新乡贤文化,树立新乡贤威信;高静[15]等认为,要引导村民形成正确的乡贤价值判断,建立乡贤与村民的互动融合机制。
关键词线知识图谱是以关键词图谱为基础,利用Timeline View功能绘制的热点线知识图谱,主要用来分析文献研究主题的变迁趋势。2014年至2022年6月30日我国新乡贤关键词线知识图谱如图6所示。由图6可知,我国从2014年开始关注新乡贤这一主题,最开始主要是对“新乡贤”“新乡贤文化”“乡贤文化”等基本概念进行研究;随着对新乡贤研究的不断深入,相关研究成果不断增加,研究主题不断拓展,视角更加丰富,“农村社会治理”“文明乡风”“组织嵌入”等研究主题得到广泛关注,学术界对新乡贤的研究主题已经从新乡贤自身扩展到乡村建设发展领域。
图6 2014年至2022年6月30日我国新乡贤关键词线知识图谱
关键词突现是指某个时间段内出现贡献度骤然增加的关键词的情况,表明在该时间段内学术界对其关注度较高,也是反映学术研究主题变化趋势的一项指标。2014年至2022年6月30日我国新乡贤相关研究关键词突现情况如表2所示,其中最后一列中直线的加粗部分为关键词突现的时间段。
表2 2014年至2022年6月30日我国新乡贤关键词突现情况
由表2可知,2014年的突现关键词是乡贤文化,2015年的突现关键词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美丽乡村建设。这主要是因为2014年中宣部提出要利用新乡贤的优势,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农村生根发芽。2018年的突现关键词是新乡贤文化、乡贤参事会和乡村治理体系,这主要是因为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和《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等文件提到新乡贤在乡村治理中的独特价值,使学者逐渐关注新乡贤与乡村治理之间的关系。2019年的突现关键词是困境、乡村善治和路径,说明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我国学者逐渐从新乡贤对乡村治理的研究转移到乡村治理中的具体内容,并且开始研究如何更好地促进新乡贤有效参与乡村振兴和乡村治理现代化。2020年至今,相关学者开始关注乡村教师、文化振兴、产业振兴等关键词。这说明学术界对新乡贤的研究更加细致,开始关注以乡村教师为代表的有具体身份的新乡贤在文化振兴、产业振兴等方面的作用。
笔者运用CiteSpace软件对中国知网数据库关于我国新乡贤研究的相关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勾勒出我国新乡贤研究领域的核心力量(包括核心作者和机构),并归纳出新乡贤研究的热点板块及演进趋势,具体结论如下。
5.1.1 关于我国新乡贤研究文献的特征分析。从统计结果来看,关于新乡贤的研究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热点领域。通过对文献作者和发文机构进行分析可以看出,福建农林大学、南京农业大学、湖北大学、江苏师范大学等机构发表的关于我国新乡贤研究的文章较多,具有一定的成果聚集优势。高校是此领域研究的核心机构,研究院、政府等相关机构的研究成果相对较少,但是这并非表明这些研究力量实力弱小,可能与其研究成果以资政报告为主有一定的关系。就文献作者来看,刘淑兰、季中扬、肖正德、裘斌、杨帅、王文龙、杨军等学者的研究成果比较丰硕。
5.1.2 关于我国新乡贤的研究热点分析。从关键词共现与聚类分析可以得出,相关学者除需要关注新乡贤、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治理等基础热点词外,还应该紧扣时代脉搏,重点关注基层治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乡村建设等主题,尤其是对于中心性很高但共现频次低的关键词(如基层治理、乡风文明和乡村建设等)更要重点关注。
5.1.3 关于新乡贤研究的演进趋势分析。从关键词线知识图谱分析和关键词突现分析可以看出,我国对新乡贤的研究从新乡贤、新乡贤文化、乡贤、乡贤文化等概念普及性研究拓展到农村社会治理、文明乡风、组织嵌入等方面。我国对新乡贤的研究已经从新乡贤自身扩展到乡村建设发展,这与国家对“三农”问题的高度重视分不开。
5.2.1 在研究对象上要强化类别细分。虽然学者在对新乡贤内涵的研究中,将其分为“在场”“不在场”“外来”等类别,但在对新乡贤的价值探讨、作用发挥的路径上,大多基于宏观的乡贤概念,较少根据群体的不同差异进行细分研究。虽然新乡贤对乡村治理具有积极作用,但是不同乡贤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所承担的角色、发挥的价值及对乡村治理的方式是不一样的。未来的研究应更多关注如何壮大新乡贤群体和传承创新新乡贤文化等问题。
5.2.2 在研究内容上要重视参与过程。新乡贤作为乡村社会的贤达人物,在乡村治理、经济发展、文化传承等各方面都有着独特的价值。未来研究应在强调政治学、社会学、农业经济学等学科交叉融合的基础上,加强对新乡贤参与乡村振兴基本过程的研究。这种研究需要开展扎实有效的调研,获取新乡贤的信任、支持和理解,全方位、多角度了解新乡贤的培育和评价机制及其参与过程的基本信息。
5.2.3 在研究方法上要加强量化研究。目前,学术界对新乡贤领域的研究多停留在内涵、价值等理论研究,多用理性思辨的方法进行研究。这种研究对厘清一些基本问题很有必要。未来相关学者需要更多采用量化研究方法,注重研究过程中的深度调研,通过量化指标、构建模型等方法来反映相关情况和得出相对可靠的结论,从而避免研究空洞化。
5.2.4 在研究案例上要注重地域均衡。在“以经济为中心”的指导方针引领下,发展经济一直是中央和地方政府的首要任务,使得经济类的乡贤和经济实力比较强的乡村更为引人注目。因此,目前相关研究中关于经济类乡贤参与乡村发展的案例相对较多,而这些案例又主要分布在浙江省、广东省、江苏省、福建省等沿海发达地区,从而形成案例分布上的地域失衡。案例研究旨在通过深度分析为其他同类地方提供可供参考的先进经验,未来相关学者可以多关注中西部欠发达地区新乡贤参与乡村振兴的案例。
新乡贤作为与乡村社会存在密切关系的社会贤达,是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尽管当前学术界对这一群体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还存在诸多不足,但其在乡村振兴中的独特价值和功能是公认的。未来学术界需要继续深化和拓展这一领域的相关研究,以便更好地为新乡贤参与乡村振兴提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