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苗
近日,某平台上一则题为“他走了20公里来看病”的帖子登上热榜,打动了许多网友。据了解,发帖人是一位眼科医生,某日下班后,遇到一位病人请求看病,当他不耐烦地指责对方来得太晚时,对方曲折的问诊经历让他冷静下来。
原文是这样的:下班了突然来活,我有点不耐烦地说:“你怎么才来?这么晚没检查了,就只能简单看看。”他点点头说:“能看就行。”他眼内出血,全是血看不清,要做检查,我忍不住说他:“来这么晚,检查都没有了。”他说:“坐车到上海就下午了。”我说:“那你不能早点出发吗?”他说:“我很早就从山里出来了,走到县里是中午,县里说看不了。叫我来上海看。”我很诧异地问:“到县里很远吗,要走一个上午?”他说:“20多公里吧。”我有点愣住,他的语气像是在表述一个很常见的困难。我收起焦躁,庆幸自己没有因为不耐烦而拒绝他。幸运的是,这位病人康复得很好,并在很久之后再次拜访发帖人表达了感谢。
据了解,这位医生不仅耐心地为病人诊治,在考虑到对方的经济困难后,还给予了部分帮助。他的行为让网友不吝赞美,他真诚的自省,为自己最初的态度感到愧疚,“因一时烦躁,差点耽误一个非常需要他的病人……”也在评论区响起回声,来自不同行业的网友纷纷分享自己类似的经历。
帖子下方的评论区,一位来自辽宁的网友是这样表述的:我是一名基层工作者。有一次在法庭门口,看见一位大爷坐在地上,便下意识地想:赶紧上楼回办公室吧。但走了两步还是没有忍住,回过头问了一句:“大爷,您怎么坐在这儿了?”然后大爷有点局促地说:“我腿不好,站不住。”随后,我赶紧扶他去法庭里面的座位上坐下来。那一瞬间,我觉得自己不善良了,我好难过……
医护人员、银行业务员、基层公务员……在众多网友的自述里,尽管总能在日常工作的过程中收获快乐与感动,但常常出现的、对他人不受控制的厌烦也让他们有一些愧疚,“久而久之,甚至预设来访者带有恶意”。在这许多的温情故事中,不约而同地弥漫着一股淡淡的焦虑:工作,似乎让我变得不够善良了,我怎么了?
“职业倦怠”的打工人
1974年,美国临床心理学家弗罗伊登贝格尔(Herbert J. Freudenberger)首次提出“职业倦怠”(burnout)的概念, 是指人们面对过度工作时产生的身体、情绪的极度疲劳。他提出,恰恰是医生、教师、服务等助人行业,最容易使人进入“职业倦怠”的状态,在工作的重压下出现情绪性耗竭等症状。这些职业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很多人抱着很高的理想进入,这些职业也容易被“天使化”。本文开头所引的原帖评论区的网友所从事的也正是“助人行业”。究其缘由,这些行业的从业人员不仅需要持续向他人提供帮助,还被期待向受助者提供必要的情绪价值。
近年来,随着工作加班时间增长,人们感受到了更大的职场压力,“职业倦怠”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话题。据前程无忧《2022职业倦怠报告》显示,九成的受访者正在经历与工作场所、工作体验和个人生活相关的压力所带来的“职业倦怠”。
2023年2月,《2022年国民心理健康调查报告:现状、影响因素与服务状况》(下称《总报告》)正式发布。《总报告》中首次关注了“工作倦怠”的话题,并将工作倦怠的表现表述为:一个人在工作时状况显著下降,怀疑自己工作的价值,在工作中受到压力,情绪低落、易怒,甚至想逃避工作的情况。
《总报告》中将工作倦怠分为5个等级进行评价:喜欢工作、没有感觉倦怠、偶尔有压力但不感到倦怠、确实感到倦怠并且身体或情绪疲劳,以及非常倦怠需要改变或寻求帮助。据调查结果显示,83.2%的调研对象知道工作倦怠,37.7%的调查对象感觉自己存在工作倦怠的问题。据《总报告》的调查分析结果显示,超过40%的严重倦怠人群存在抑郁风险。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教授、国民心理健康评估发展中心负责人陈祉妍认为,工作倦怠一个重要的标志是负面情绪突出。最初开始工作时,可能会按时上下班,甚至加班,愿意为工作付出很多时间和精力。但是出现工作倦怠后,每天都不想上班、盼望下班,对工作产生抵触情绪。她说:“有些人的负面情绪还会影响到生活,整个生活开始变得无趣。如果出现这种情况,就已经很严重了。”对此她表示,总体来看工作倦怠是我们可以自我检查的问题。同时,我们也应该及时警惕工作倦怠带来的抑郁风险。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德国作家赫尔曼·黑塞曾在诗里描述:“我天天赶路却没有目标,从不想停下來歇一歇脚,我的路似乎没有尽头。终于发现我只是在转圈,于是对旅行感到厌倦。”实际上,“职业倦怠”是多种因素共同影响的结果,主要分为职场因素和个人因素。
职场因素,指产生“职业倦怠”的客观因素,包括工作任务过重、难度较大、晋升无望、工作前景不好、人际关系紧张、工作环境不利等。比如,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中所说的“归属与爱”“自我实现”的需要。其中,归属与爱的需要是指在工作中得到赏识和喜爱;自我实现的需要是指学到新东西,使自己的能力得到提升。当我们在工作中长期付出而得不到回馈的时候,工作带来的压力与疲惫不能被正向激励带来的愉悦感所缓解,就会容易产生“职业倦怠”。
个体自身因素,指员工因年龄、性别、动机、能力、意志等方面存在个体差异对上述职场因素的感觉和评价有所不同。比如,成就动机强的员工喜欢承担有挑战性的工作;意志力强的员工更看重难度大、强度大的工作等。
“倦”是疲乏、厌倦,是心理感受;“怠”是懒惰、懈怠,是外界行为。
有网友笑称,很“火”的科幻小说《三体》就是源于两个有“职业倦怠”的人。地球人叶文洁作为一名职业倦怠者,“去人格化”的地球人向宇宙发出信号希望拯救地球;而负责监控信号的那位,一辈子监听外太空信号,工作毫无成就感,年纪很大且“心很累”,作为一名“职业倦怠”的外星人,他是“情绪衰竭+低成就感”。
“职业倦怠”,这种“精神和体力的入不敷出感”是现代社会的流行病,与时代特征相关,大范围流行,周期性出现。虽说没有人能不“倦怠”,但是我们需要有从倦怠里“快速回归”的能力。
工作就像一座大山,山永远在那里,无法改变山,只能改变看山的自己。
对于大多数打工人而言,所面对的工作,拖也得做,不拖也得做。如果一直拖延,直到最后期限才去做,整个心态便会是消极的。如果工作是处在“被动状态”,便没有调动任何情感,也没有调动任何智力,那么花了同样的时间,做出不完美的事情,便是在浪费自己的生命。但如果化被动为主动,结果则会大不一样。
所以我们需要在工作中学会调节。
很多人都有这种体验:当工作进行到一定阶段,总想拿出手机来刷一刷“朋友圈”,或看看微博有哪些新鲜事。这本来无可厚非,但有研究证明,对于那些意志力薄弱、没有时间规划能力的人,社交媒体更容易使他们分心,加重工作倦怠;但意志力强的人,社交媒体反而可以作为缓冲,减少工作倦怠的产生。这可以给我们一些启示:减少自己无意义打开社交媒体的次数,只打开那些你喜欢的App,并且有目的地使用它们,这有助于改善工作倦怠。
最后,“解决问题”比“处理情感”更有助于缓解工作倦怠。
一个人产生压力时,会采取两种应对方式,具体表现为“以问题为中心”和“以情感为中心”。以情感为中心,也就是找朋友“吐槽”、发泄心理感受,它会让消极情绪暂时疏解,但往往“治标不治本”。只有直面问题,解决问题,压力源才会消失。有时我们也以为,自己是为了工资、职称而工作。但其实“外部激励”的效果是很短暂的,之后便会迅速适应。所以我们应从工作本身寻找快乐,不论是满足好奇心、锻炼技能还是寻找人生意义,都是疏解工作倦怠的最佳途径。
萧伯纳在《人与超人》中说:“人对任何东西都会厌倦的,会厌倦地狱,会厌倦天堂……”其实,走过了倦怠期,我们也就习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