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刘志芳(1983- ),女,汉族,辽宁本溪人,中级专业技术职务,本科,研究方向:消防监督管理。
摘要:本文简要分析了高层居民住宅楼消防监督管理的重要性,并围绕消防监督管理意识、消防设施设备、消防安全责任制、火灾隐患行为、专业人才队伍等方面,就相应的问题以及对策进行了探讨,希望能为城市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管理带来一定的支持。
关键词:高层;居民住宅楼;消防;监督;管理
现代城市的快速发展,使得高层居民住宅楼数量不断增加,相应的火灾隐患也在持续增多,给相应的消防监督管理工作开展带来了不小挑战。消防部门的人员、设备与精力有限,不可能对所有高层居民住宅楼进行全方位、覆盖式的有效监管,自然需要住宅楼管理单位及人员积极配合来开展相关工作,共同加强消防安全监督与管理,尽可能提高消防监管水平,有效保障消防安全。
一、高层居民住宅楼消防监督管理的重要性分析
对高层居民住宅楼而言,做好消防监督管理工作十分重要。高层居民住宅楼具有高度大、内部结构复杂、易燃材料多等特性,火灾隐患较多,而且一旦发生火灾往往会快速蔓延,在短时间内形成巨大火势,而楼内人员难以有效疏散,消防队伍难以快速进行扑救,容易造成严重后果,对楼内居民的财产及人身安全威胁极大。只有做好相应的消防监督管理工作,根据高层居民住宅楼本身特点加强火灾预防和消防监督,及时针对可能存在的火灾隐患进行处理,配备完善的消防系统与设施,对发生的火灾进行快速处理和扑救,进而将火灾危害降至最低。
二、高层居民住宅楼消防监督管理的问题分析
(一)消防安全自我管理意识弱
目前,高层居民住宅楼消防安全自我管理意识较弱。一方面,广大居民缺乏正确的消防认知,消防安全意识较为薄弱,不能准确理解自身在消防监督管理中应当承担的责任,缺乏积极配合消防安全工作开展的正确意识;另一方面,部分高层居民住宅楼管理人员的消防安全意识薄弱且专业素养较低,难以很好地在日常工作中落实消防安全工作,严重影响高层建筑消防安全。对火灾隐患多、火灾危害大的高层居民住宅楼而言,在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高层建筑逐渐增多的大背景下,完全依靠消防部门落实消防安全监督管理工作并不现实,需要广大居民以及楼宇管理人员具备良好的消防安全自我管理意识。
(二)消防设施设备不完善
消防设施设备是支持消防监督管理工作开展的重要基础。不过目前部分高层居民住宅楼的消防设施设备并不完善,主要体现于两方面。其一,消防设施设备缺失。高层居民住宅楼需要大量不同类型的消防设施设备来保障消防安全,部分楼宇并没有配备完善的消防系统,存在设施设备缺失的情况,严重威胁消防安全。其二,消防设施设备老旧、损坏现象普遍。部分楼宇的消防设施设备长期未使用,同时缺乏定期、有效的维护和检修,导致部分设施设备过于老旧甚至已经损坏,无法发挥其作用,自然也会严重威胁消防安全。[1]
(三)消防安全责任制落实不到位
对消防安全责任制进行有效落实,是约束相关人员做好消防监督管理工作的基础与关键。不过目前消防安全责任制的落实并不到位,存在消防监督管理权责不明确的现象,各方主体往往会针对消防安全相关事宜相互推诿,导致消防安全很难得到切实保障,给广大住宅楼居民的财产及人身安全造成不小威胁。
(四)违规违章操作普遍
各种违规违章操作会导致火灾隐患增加,进而威胁高层居民住宅楼消防安全。目前存在各种消防安全违规违章操作,如违规装修施工、擅自改装燃气用具、占用消防通道、杂物挡隔消防疏散指示灯、堵占消防车通道、随意使用明火等。如果不能针对这些违规违章操作进行有效监管和处理,那么很容易引发严重的火灾安全事故,不利于高层居民住宅楼的消防监督管理。
(五)缺乏高素质专业人才
消防监督管理实际上有着极强的专业性要求,需要相关人员掌握消防安全专业知识与技能,还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发展具体的业务能力。不过目前高素质消防专业人才较少,不管是消防部门还是高层居民住宅楼管理部门,都存在优秀人才不足、队伍整体素养有待提升的现象。[2]这导致高层居民住宅楼消防监督管理工作的开展过程中,很容易由于人员素质的不足而出现各种纰漏、失误乃至错误,进而影响工作质量,不利于消防安全的有效保障。
三、高层居民住宅楼消防监督管理的有效措施
(一)强化监督管理意识,做到严防严控
首先,要对负责消防监督管理的工作人员进行教育和引导,使其充分认识到高层居民住宅楼落实消防监督管理的重要性,加强他们的监管意识和责任心,确保其能够在平时的监督管理工作中做到“严防严控”,树立良好风范。在此基础上,促使监督管理人员在实践工作中随时保持强烈的责任感,以严谨的态度把握好工作的每一个细节。做好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工作,提高群众消防安全自我管理意识,让工作人员和高层住宅楼中的居民都能将消防安全放在首要位置。其次,可以定期组织消防知识相关的培训活动,安排监督管理人员进行集中学习,提升其工作水平和监督检查意识,并保证他们能够采用科学有效的方式来开展监管工作。在此过程中,要重点分析高层居民住宅楼的主要结构特征,以及容易发生的火灾特点等,确保广大监督管理人员都能切实掌握此类住宅楼的消防监管重点及难点,并将其践行到具体工作当中。[3]另外,还需要从内部和外部两方面着手,进一步加强消防监督管理工作的相应机制建设。就内部监督而言,不只是上级对下级具有監督的权利,同时下级对上级的管理工作也可提出意见和建议。就外部监督而言,应当大力推进“问廉制”的建设,可以邀请当地的司法干部与人大代表来担任监督员,并采用现场讨论、问卷调查等形式,广泛征集相关意见,不断优化消防监督检查工作,提高整体工作水平。
(二)完善消防设施系统,加强设施设备检查管理
高层居民住宅楼具有火灾隐患多、火灾威胁大、扑救难度大等特性,需要完善的消防设施系统为消防安全工作的开展提供有效保障。相关管理单位与部门应当按照规范对高层居民住宅楼的消防系统设施设备配备情况进行严格监管,如果发现不符合规范与标准的情况,应及时进行引导整改。住宅楼管理单位更是要将消防安全放在重要地位,从思想上加以重视,并根据住宅楼本身实际情况,结合住宅楼的设计、施工以及管理等,合理配置消防设施设备,组建完全符合相关标准、能有效保障消防安全的消防系统。消防系统包含多个部分,高层居民住宅楼应当在各个部分都进行合理配置与管理,确保相应的消防设施设备在数量、规格、功能、性能等方面完全符合消防安全需要。首先是火灾报警系统,该系统包含烟感探测器、温感探测器、火警警铃、消防广播系统等,能对住宅楼内的烟雾、高温、明火等进行探测以及自动报警。进入物联网时代,在有条件的情况下还可配置火灾智能监测系统,通过智慧摄像头以及可视化监控界面等,进一步强化对火灾的智能化监控。[4]其次是消防栓系统,该系统主要包含各级消防水泵、管道、阀门、水龙带、喷水枪、消防水泵接合器等,是高层居民住宅楼的主要灭火装置,能与火灾报警系统进行联动,并在发生火灾后自动于对应区域喷水进行降温灭火,人们也可使用管道进行手动喷水灭火。然后是防排烟系统,该系统主要包含防烟防火门、通风管道、排风机、正压送风机等,能将住宅楼内的含烟气体抽走,同时送入外部新鲜空气,以免大量烟雾对楼宇内人们的人身安全造成巨大威胁。再然后是安全疏散系统,该系统主要包含安全疏散指示灯、防火门、防火卷帘门等,主要起到指示疏散人员、阻隔火和烟等作用。最后是消防辅助系统,该系统包含大量消防辅助装置,如防毒面具、消防斧、消防电梯等,能为消防人员开展灭火救援工作提供必要支持。消防电梯作为配备双路电源的电梯,能在住宅楼工作电梯电源中断时继续运行,并具备紧急控制功能,能在高层居民住宅楼发生火灾的情况下供消防人员使用,从而减少消防员的体力消耗、向火灾现场输送灭火器材,能很好地支持消防救援工作开展。高层居民住宅楼消防安全负责人应做好消防系统的巡查管理工作,根据楼宇实际情况,合理规划消防设施设备巡查检修方案,安排专人定期对消防设施设备进行标准化检修与保养,如果发现设施设备异常、损坏等,应及时进行处理,确保整个消防系统能有效运行。[5]
(三)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完善消防监督管理制度
对消防安全责任制加以落实,将具体消防监督管理责任落实到位,以此保障相关工作有效开展。推动政府严格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的要求,构建消防安全“一把手”负责制,推动部门从“被动管理”向“主动管理”转变,推动不同政府部门的协调合作,加强联合执法,形成齐抓共管的消防监管格局。积极建设和实施消防安全经理人与楼长制,针对高层居民住宅楼火灾隐患多、管理难度大的特点,推选出专门的消防安全管理员与楼长,让二者协调物业公司落实住宅楼的各项消防安全监督及管理工作,包括楼宇内部日常巡查检查、消防常识与技能宣传教育、组织管理专职消防组与微型消防站、编制和演练消防与紧急避难工作预案等,全面推动高层居民住宅楼消防监督管理工作的有效实践。构建并完善高层居民住宅楼消防监督管理制度,严格按照制度进行操作,进一步规范消防安全工作的开展。同一高层民用住宅楼的不同业主应当共同对共有部分的消防安全负责,积极配合楼长开展各项消防安全工作。对居民楼内业主应当遵循的消防安全规范与制度加以明确,通过各种方式加强宣传和教育,严格要求业主按照规范进行操作。[6]
(四)整治火灾隐患行为,加大监督管控力度
目前高层居民住宅楼中存在不少火灾隐患行为,如违规装修施工等,给消防监督管理工作的开展造成了不小阻碍。必须加大监督管控力度,严格整治火灾隐患行为,以此降低火灾发生几率,保障消防安全。以做好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工作为基础,由消防部门、消防安全经理人、楼长以及物业部门等共同合作,针对高层居民住宅楼中常见的各种火灾隐患行为,针对性进行宣传教育,培养楼宇居民科学、正确的消防安全意识及认知,强化居民的自我管理与监督意识,有效减少各种火灾隐患行为。在高层居民住宅楼中进行装修施工,必须获得相应的审批,并且必须严格按照消防安全管理制度进行操作。在具有火灾、爆炸危险的场所,不得使用明火。如需进行电焊、气焊等明火操作,必须获得相应的动火审批手续,施工前必须配备好消防器材,并于居民楼主入口布置公告,确保施工作业人员相关证件齐全。任何个人与单位不得违规安装、改装、拆除燃气设备与用具,必须按照专业燃气公司的要求安排专业人才进行操作。对有建筑外墙外保温系统的高层居民住宅楼,应当在各显著位置设置相应的提示性及警示性标志,定期对外墙外保温系统进行检查,如果发现存在破损、开裂、脱落等情况必须及时进行修复。加强建筑楼道检查和巡视,严格整治随意占据楼道而造成消防安全隐患的问题,另外电缆井、管道井等也不能占用和堆放杂物。[7]加强消防车通道管理,设置安全标示,禁止任何汽車、物品等占据通道,及时对占道的汽车、物品等进行处理。
(五)重视专业人才培养,建设消防安全监督管理队伍
目前高素质的专业消防监督管理人员相对较少,导致相关工作的开展往往难以取得预期效果。政府部门应当重视专业人才培养,积极建设消防安全监督管理队伍,打造多级协同、共同合作的消防安全管理体系。重视基层消防监督管理人员队伍建设,积极构建相应的人员培养平台,全面加强业务知识、管理能力的综合培训,加强岗位专业人才培养,健全相应的考核评价机制,激励基层消防监督管理人员更加主动、负责地投身于本职工作,进而更好地保障高层居民住宅楼的消防安全。[8]加强对消防安全经理人以及楼长的专业化培训,提高他们的消防安全专业素养,确保他们能掌握基本的消防安全知识、技能,并能根据负责楼宇的实际情况发展相应业务能力,为高层建筑消防安全工作的开展提供有力支持及保障。
结语
综上,加强高层居民住宅楼消防监督管理,是新时期城市消防安全工作的基础与重点,需要针对其中存在的种种问题进行有效处理和改善,不断强化对广大居民的消防安全保障。消防部门需要发挥导向、监督、管理作用,引导高层居民住宅楼管理人员配合消防安全工作的开展,尽可能消灭各种火灾隐患,并在火灾事故发生后快速反映、及时扑救。
参考文献
[1]舒凡.加强高层建筑消防监督及设备管理研究[J].中国设备工程,2022(24):74-76.
[2]陆睿哲.高层居民住宅楼消防监督管理若干问题探析[J].消防界(电子版),2022,8(22):145-147.
[3]王楠.高层建筑消防隐患与防火监督建议[J].消防界(电子版),2022,8(21):108-110.
[4]冯铁军,赵远.高层建筑消防隐患与防火监督工作探析[J].今日消防,2022,7(10):89-91.
[5]李晔.开展高层建筑针对性消防监督工作的相关探讨[J].今日消防,2022,7(10):68-70.
[6]胡晓光.高层住宅消防隐患及防火监督探析[J].消防界(电子版),2022,8(19):138-140.
[7]刘玲.高层居民住宅楼消防监督管理分析[J].工程建设与设计,2022(19):63-65.
[8]吴海鹰.高层居民住宅楼消防监督管理若干问题探析[J].中国住宅设施,2021(09):1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