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鸿屹
摘要:谈到戏剧艺术,大多数人在脑中浮现的会是新颖的剧本创作、演员高超的演技以及他们赋予剧本新的“思想”,凡此种种均是围绕着剧本而建构的结构框架,这样直接客观地认识是戏剧艺术的显性方面,同时也是被大家较为看重的方面。但反观其另一面,戏剧的批评和鉴赏后的思考(又称为戏剧艺术的隐性方面),才更是深层剖析剧本与理解作者创作思想精华的不二选择,但却常常被大众所忽略。本文主要以20世纪意大利戏剧家皮兰德娄的作品为例,围绕戏剧欣赏与戏剧批评展开对其进行相关论述及思考。
关键词:戏剧批评 戏剧欣赏 皮兰德娄
中图分类号:J8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3359(2023)05-0141-04
一、戏剧批评
对于戏剧批评,首先要明确的是其初衷和目的。戏剧批评的初衷是:观众经过观看欣赏戏剧之后形成的审美感受以及更进一步的理性思考,欣赏戏剧作品的同时在每个观看者脑中完成剧本的升华。其主要是通过揭露戏剧作品中涵盖的剧本、演员表演、舞台灯光舞美、道具布局等方面,从而做出相对客观的评价,进而理解所折射出的作者心中最急于表达的思想内涵、个人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剧本审美价值。戏剧批评可以是对戏剧演出作综合评论,也可以是在欣赏时对个别感触较深产生共鸣较多的具体问题展开具体探究。简而言之,戏剧批评的初衷一定是以自己欣赏过后最真实的体验与感受為基础,尽量保持多客观少主观的态度,对剧作进行理性分析与解读,这样做出的戏剧批评才更具真实性和启示意义。而戏剧批评的目的则是指导观众的欣赏和戏剧艺术家的艺术实践。戏剧欣赏与戏剧批评对于戏剧艺术的发展与革新来说好比是鸟之两翼,二者相辅相成,缺少其中任何一个,都会使戏剧艺术在日后发展得越发畸形,甚至影响整体发展进程。
外界大多数人对于皮兰德娄的《六个寻找剧作家的角色》大加赞赏,认为其是20世纪意大利具有代表性的作家之一。皮兰德娄凭借一己之力对传统戏剧模式进行的改良与突破,是很难能可贵的,单从这点来说就已获得了大众的认可与崇拜。《六个寻找剧作家的角色》的确在故事情节、人物语言、角色形象等方面打破了既定模式,建构出了一个属于自己的戏剧结构。如让“戏中戏”结构贯穿于剧作的始终。这部剧同其他传统的“戏中戏”结构类似,由两条线索构成整部剧的脉络。第一条线索是由角色所构成的“角色戏”,六个误入剧场寻找剧作家的角色,为了得到剧场导演的肯定与认可,不顾导演反对和嘲讽,直接站到正在排练的舞台上将自己身上发生的故事娓娓道来。他们有时仅用只言片语讲述事情;有时又加上少许夸张并以亲身演绎的方式把那些故事完备且具体地呈现在观众眼前,这就是“戏中戏”的角色戏部分,也是剧中笔墨较多较为出彩的部分。第二条线索则是剧作开头出现在舞台上的剧场专业演员们,也就是所谓的“演员戏”,他们是将整部戏串联在一起的人物,也被称之为“正戏”或“框架戏”。他们正是作者设置的与“六个角色”相照应出现的“人物”,当角色在舞台中央处于主导位置进行讲述和表演时,“人物”就退到边缘位置,成为观看他们表演的“观众”并将每个人的评论也加入台词中,而当“角色”与“人物”在舞台上交换位置时,他们则是舞台的中心,又成为“演员”。这两条并行的线索互相发展,使剧作的主题内涵变得复杂多样。六个角色的行为,可以用“中断‘角色扮演的游戏”的彩排来说明他们的特点。当然,这样的结构确实使观众感到它不同于传统悲剧,剧本传达出荒诞意味的同时也描述出父亲、母亲、大女儿等的命运悲剧。但在对“戏中戏”结构大加赞赏的同时,人们是不是需要增添一些应有的理性思考?保持客观大于主观的态度对该结构完成一个较为公正的评价。通读剧本,在剧中各个主人公(父亲、母亲、大女儿以及大儿子)陷入自身命运困境中难以逃脱时,由于“戏中戏”结构的特殊性,更多展现出来的是台上“演员”对他们的同情、怜悯亦或是替角色感到悲哀,然而这样就会使观众陷入一个固有的“陷阱”,仿佛是被台上“演员”牵着鼻子走,观众在内心很难再生发出关于自己对于主人公自身悲剧的思考,使剧本在观众心中无法完成更深层的升华。
作为西方悲剧的典范《俄狄浦斯王》,剧本所采用的是“神谕”故事的“伦理叙事”,作者索福克勒斯根据剧情需要,将忒拜城瘟疫缘由的“神谕”放置在戏剧的最开篇,先由查找凶手的“神谕”引出老国王抛弃婴儿的“神谕”,再进一步引出俄狄浦斯背井离乡缘由的“神谕”。这三个“神谕”逐层深入,使得故事内在的逻辑关系体现着作者的叙述策略,剧本整体结构也清晰可见。整个故事都在不断地突显着主人公俄狄浦斯明知自己身上的诅咒不可消除,还保持着不屈服的态度,不禁令观众和读者慨叹。作者运用直白的人物台词、清晰的故事结构以及叙述逻辑,无一不让观众感受到俄狄浦斯每时每刻都在用他崇尚自由、坚韧不拔的个人意志,义无反顾地去对抗着命运的不公。这部悲剧表达着人的命运最终可能会被这些不可抵抗的力量打倒,但精神上绝对不会屈服,这也是故事为什么以俄狄浦斯自行戳瞎双眼并放逐为结局。神的诅咒可以剥夺人的生命和幸福,却不能贬低他追寻自由的高尚精神。“命运”和俄狄浦斯可以说是两败俱伤,“命运”因其邪恶无情招致人们对它的厌恶、批判以及唾弃,俄狄浦斯也正是因为不满命运的安排而主动抗争而最终遭受苦难;反之,二者又在其间获得了双赢,“命运”安排的在所难免性让人们意识到自我人生的有限性和悲剧性,但俄狄浦斯的抗争又让人们感悟到了人的命运也在不经意间被自我书写着,而不是结局。“命运”所代表的是人们永远都无法超越和改写的梦想,而在这种永恒的超越中,人性也一次又一次得以升华。观众在最终因为这种惨烈斗争而产生感同身受的、悲壮的戏剧体验的同时,也在内心深处萌生着自己对这部剧的理性思索,这样的理性思索不正完成了对这部剧的戏剧评价吗?如此一来,是作者编剧的成功,更是叙事结构艺术的成功。
二、戏剧欣赏
戏剧欣赏是对戏剧艺术本身的欣赏,对戏剧舞台艺术的咀嚼,也就是从审美的角度去感悟戏剧艺术。观众去剧场观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目的与初衷,但他们共同且最基础的愿望则是希望可以通过舞台、演员、道具等获得完全不同于阅读剧本时的感受,进而获得审美愉悦。观众大致分为以下三类情况:第一类观众是喜欢并热衷于戏剧艺术,来剧场就是观看演员演出,从活跃饱满的表演中获得审美享受,即所谓的戏剧爱好者或称为“戏迷”,这类观众只占观众群体的一小部分;第二类是大部分观众,到剧场来就是为了愉悦身心,在观看表演的同时使身心也得以放松,培养兴趣;第三类是戏剧艺术领域的专家,来到剧场就是为了审视剧本的不足、激发写作剧本的灵感,亦或是寻找现实社会戏剧艺术发展的瓶颈,思考如何更好地发展戏剧艺术。当下戏剧愈发重视哲理的内涵与表现,这当然与现代观众看重理性思考这样的审美情趣变化有着直接关系。总而言之,上述所提到的三类观众到剧场来,目的和动机各种各样,但要获得审美愉悦和娱乐是他们一致的初衷。
皮兰德娄的《一年的故事》在365天中每一天都有一篇故事。他这些短篇小说的主题各异,文风也各有特色:有的以刻画人生命运为主题,有些只是纯粹的记录写实,有的却有着引人深思的道理亦或是很多种奇特的观点、想法,不过总体的风格均是风趣嘲讽和荒诞。他的创作大多饱含诗意,极富想象力和创造力,小说中的想象创造和其中的思考与探索间接地代替了对现实的渴求。当然,在戏剧欣赏的同时还需对其进行理性思考。短篇小说之所以叫短篇,是因为作者必须在有限的字数内赋予文章严谨的构造且含有完整的框架结构,这估计是随性而发而产生的小缺憾。在作者匆忙地下笔创造中,把握好笔锋的走向还是有很大的难度,以至于最后没有照顾到全文的布局这也是在所难免会发生的。因此,他的短篇作品虽充溢着无边无际的创造性,但在这之中还是会有缺陷与瑕疵。
在皮兰德娄的一些作品里,他人自身的想法——因为他们的性格导致,就使得他们品味到结局的想法成为这些剧作的主旨。他人认识我们就如同我们认识他人一样永远无法全面,但我们总是主观臆断地对别人妄下论断。戴着这样盲目论断的“有色眼镜”,久而久之一个人的内心意识也会因此而发生变化。而《给裸体者穿上衣服》中对这一理念却有着极大的转变:作者设定了一个纯粹的悲剧人物,一个黯淡的个体,一个“本我”,认为人的生命平淡无奇,人从出生以后就像开往终点的列车,为死亡开启了倒计时。到后來,他尝试着开阔自己的视野延伸至外围世界,最后他又有了一个伤怀的遗愿:只求能有一件合体的寿衣,来满足他美好的幻想——这是因为他人也有关于自己对前世的见解。这部创作之所以受到大众瞩目,原因可归结于在剧本中烦闷抑郁甚至连欺骗捉弄都被认为是可以宽恕原谅的。
在皮兰德娄的其他几部剧作中同样也涉及了相对论里的欺骗,作者凭借着条理清楚的逻辑思维来深度探究欺骗行为在不同个体心中的深浅层次。虚构物体的权益在《我给你的生命》里被诠释得十分完整与透彻,剧中一位母亲在失去唯一的儿子后,觉得这世间再没有值得留恋的事物。但在她的心中却还残存着一个能够驱散死亡的巨大声音,就好比太阳赶走了乌云重新让阳光布满天空一般,将她唤醒。从此以后,她开始变得虚幻,自己也不再是“自己”,现实生活中存在的任何事物都变成幻影,任何东西都是借着“想象”虚构出来。但她并不觉得这一切是虚幻的,认为自己还拥有着儿子活着的记忆,而这样美好的记忆者是统领所有的。她的儿子会一直存活在她的内心深处,在那里是没有空洞的,再也没有任何外力可以将他带走。儿子就在她的面前,只是不能触摸到他的肉体罢了,她感触到儿子就在那里就如同她能感触到任何事物一样。现实中的相对物体就依靠这种直白简单而略显严肃的秘诀展现了出来。
同样,有着与之类似的相对论断在《是这样,如果你们以为如此》中以一个难以知晓谜底的谜面呈现出来。这部戏被大众称作是一个寓言,换言之就是剧本所讲的故事荒诞到它并不是以它的真实面孔面对读者和观众。它是一个为宣扬作者内心对现实社会的所观所感而精巧编撰出来的故事。剧中讲述一个刚搬往乡下村庄居住的家庭,由于他们的思想行为渐渐地受到邻居的排挤。皮兰德娄使用了极富有艺术性的戏剧表现手法以及对人物心灵里最为巧妙的想法的见解,安排了这两个人物之间的对立周旋和证词。按照传统戏剧,他的太太面对这样的情况可以直接宣布答案,但她每次出现时,作者总是将她塑造成如睿智的女神一般,面纱覆面,用神秘的语调说话,与每个对此有兴趣的人去说,由此凸显出她就是她原有身份的象征,以此让人们保持着他们脑海印象中对她的定位。现实中,她则代表着没有任何人能够掌控的大局。这部剧作巧妙绝伦地讽刺和挖苦了那个时期喜欢评头论足和耍小聪明的人们。作者把次要角色在读者面前依次罗列,将他们的傲慢与自负心态通过较大篇幅灵活地表现了出来,有时让人为他们感到羞耻,有时使人哭笑不得,也有时为之悲哀,同时还想从中发现这些事情背后隐藏的真相。而此作品的中心思想依旧是他一直在探讨的“真我”中对“我”的检索——分解人的天性中相互对立的成分,推到幻想时自我虚构的整体以及用抽象手法雕刻的“隐藏面具”。归结原因,皮兰德娄脑海中奇特荒诞的想法都会成为他源源不断的创作动力,皮兰德娄总是偏向从不同的角度去探讨、分析、阐明问题,这也是其作品深受好评、受众广泛的深层原因。
皮兰德娄的写作构思及手法中最出色的是,他拥有着能够将人们心底所要表达的想法搬演到戏剧舞台上呈现给大众的能力,戏剧创作的题材也大都来自普通人,然而他的创作总是一个疑问还没解答,另一个又出现,让人没办法分清当中的重点在哪里。最终结果就是,他虽在剧作全篇耗费了大量心血,但观众仍然无从知晓到底整部剧的侧重点在哪里。出现这样的结果与他创作之初所做的预想是大相径庭的,而作者认为这个现象则是:我本人创作的剧本“取材于民众,赋予作品以灵魂,大量作品素材都是经过作者深思熟虑之后占领了我的思维”。这是一个根本的意象,而不是类似很多人所认为的——被意象伪造成的抽象概念。
人们大部分人都认为皮兰德娄仅拥有“唯一”的思维,个体灵魂的幻象,也就是“我”的幻象。这个推测会被轻易认可,作者的确完全陷入这样的思维概念中。但,如果将这种思维继续延伸,把它运用到关于皮兰德娄的所有作品,这样无疑是对他的“偏见”,对于他来说是相当不公平的。他以社会各阶层中参差不齐的人伦道德修养、祖先制定的纲常礼仪与社会更替产生新思想的矛盾、对人们内心纯粹想法的探究,以及人们在对抗自身“性本善”时存在的弱点为主题,从伦理和逻辑方面冗杂的、节奏紧凑的场景中体现出来,用成功或者失败作为故事的结局。这些问题在阐述角色里的“本我”时具有本就存在与之对应的物体,而且角色之间的矛盾冲突就好似不同思想之间的斗争较量,这两者是紧密相连的。在皮兰德娄所设的假定中,如果有人认可了他所有剧本中的“自我”均是虚幻的,其就会很快地相信现实社会中存在“自我”的真实感。就好比大脑思维的自由是没有办法使用只言片语去描述它的存在,但无论如何,我们每时每刻真实的经历都是对它一直存在的证明,所以,“自我”以十分鲜明的存在方式让人们记住它,这样的方式或许是简单直白、一目了然的,但也或许是飘忽不定、难以捉摸的。其中最无迹可寻的可能就是蕴藏于这个想法的本身,尤其是渴望消除“自我”而又无能为力的想法。如果根据一个伦理思想家的逻辑思考,皮兰德娄的整体思想架构既不矛盾,也没有阻碍任何思想。他运用的是一种高雅的、古典的人道主义来审视分析人类的世界。他忧郁质疑的悲观思想并未使他的理想主义消磨殆尽,他未停留在浅层研究理性,而是究其本源,与其他思想共生。在他的思想观念中,并未给幸福快乐很大的份额,但赋予了生命尊严至高无上的地位。
皮兰德娄用《赤裸的面具》作为其戏剧集的名字,其中所蕴藏的深意是大多数学者很难用确切的言语阐述出的。简要从字面上来看,它仅仅是“赤裸的面具”,但“面具”这一词往往借来比喻华丽的外表,而在这里它所表示的含义则是现世下的人们不愿承认现状,甘愿让自己和他人蒙在鼓里的现象,这正是皮兰德娄渴望表达的“自我”——光鲜的外表之下隐藏的是难以触及的真心。再加之深入的剖绘和分析,这个词可以衍生为“隐藏的面具”:这就是作者对戏剧中人物的描绘——每个人的脸上皆蒙覆着一个若有若无的面具,就好似“解铃还须系铃人”一样,懂得面具下的“我”才能揭下它,透过表象看到本质。这也许才是他想要表达的最终寓意。
三、结语
综上,对皮兰德娄的大部分作品做了一个粗略的戏剧欣赏与批评。总而言之,戏剧作为一种重要的艺术表现形式,戏剧的欣赏与批评是通过戏剧表演而衍生出来的审美活动,这二者之间既相互分离,又相互补充,缺少任意一个,戏剧的审美活动都将会是残缺不完整的。观众是在欣赏完戏剧之后,才会对戏剧产生一些属于自我的思考,进而展开单属于这部戏剧的评论,而对戏剧产生评论前大脑进行的思考使得观众能够更加客观公正地欣赏戏剧,不断丰富自己对于同一作家不同风格或者不同风格作家所写戏剧的认知。戏剧欣赏与戏剧批评实际上是密不可分的,观众要想深刻完整地领会每一部戏剧的精髓,就要格外注重这两方面的能力素养,提高自我内涵与品位,充实自己的精神世界。
参考文献:
[1]王露霞.戏剧批评的位置与品格——由傅谨先生《如何让戏剧批评更有效》论题谈起[J].戏剧文学,2008(04):13-17.
[2]焦尚志.論戏剧欣赏与戏剧批评[J].戏剧文学,2002(03):43-47.
[3]朱婧薇.浅谈戏剧影视文学的特点与欣赏[J].大众文艺,2020(05):30-31.
[4]回宝昆,张守志.重审以戏剧鉴赏为基础的戏剧批评——兼论戏剧批评现状及其危机应对[J].新世纪剧坛,2019(01):9-14.
[5]刘欣萌.论戏剧欣赏与戏剧批评[J].戏剧之家,2017(11):6-7.
[6]杨扬.论戏剧批评[J].上海艺术评论,2022(03):25-28.
[7]张国廷.戏剧欣赏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北方音乐,2012(09):82-83.
[8]周宁.现代化与民族化:戏剧观念的坦途或迷途——20世纪中国戏剧批评的基本问题之二[J].艺苑,2013(03):6-12.
[9]孙先旭.俯仰之间——谈中西戏剧观众欣赏戏剧的审美差异[J].戏剧文学,2009(01):98-100.
[10]范爱菊,张斌.关于戏剧文学欣赏的几个方面[J].四川戏剧,2005(03):4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