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开二度”时期黄梅戏创新发展的路径探析

2023-06-21 21:22徐鑫阳
艺术评鉴 2023年4期
关键词:梅开二度黄梅戏

徐鑫阳

摘要:从20世纪80年代初期到90年代中期,电视成为黄梅戏继20世纪50年代后再度流行的一个重要媒介。大众传媒的出现,为我国戏曲的传播带来了新的载体,而新载体的出现也为戏曲的表现形态提供了多样化选择。黄梅戏电视剧正是黄梅戏通过电视这一传播媒介衍生的多样化表现形式之一,它既具有黄梅戏的部分特质,又具有电视剧的部分特质,但又不完全等同于两者中的任何一种。电视剧《郑小姣》是中国第一部采用实景拍摄的黄梅戏电视剧,因此在戏曲音乐创新、表演方法融合和戏剧内容改编这三个方面都对后期的黄梅戏电视剧起到了抛砖引玉的作用。

关键词:黄梅戏  黄梅戏电视剧  《郑小姣》

中图分类号:J9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3359(2023)04-0153-04

在黄梅戏形成和发展的早期阶段,多以花腔小戏的形式出现,唱腔保留了浓郁的民歌风味。根据行当的不同,又分为:独角戏、二小戏和三小戏。随后,早期的黄梅戏艺人开始移植和编演完整的正本大戏,并形成了三打七唱的演出形式。新中国成立后,全国戏曲界开始改戏、改制、改人。从1953年开始,黄梅戏出现了专职导演和编剧,细化了舞美、灯光、道具等各项职业分工。从此,黄梅戏脱离搭台扪布、一桌两椅的简单舞台设置,并开始借鉴其他剧种,比如话剧、歌舞剧的表演元素,形成了更加灵活与多元化的演出形式。

所谓“梅开几度”,是指黄梅戏工作者对这个剧种几个黄金发展阶段的概括。黄梅戏发展的第一个高峰始于1949年,以严凤英、王少舫为代表人物。这一阶段黄梅戏工作者陆续推出了黄梅戏的特有剧目,比如:《天仙配》《女驸马》《打猪草》《夫妻观灯》,由此,《夫妻双双把家还》《谁料皇榜中状元》《打猪草·对花》等唱段也随之成为远近闻名的黄梅戏经典唱段。1978年,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黄梅戏电影《牛郎织女》的上映,《天仙配》的公映,以及各个经典剧目的重新上演,揭开了黄梅戏“梅开二度”的序幕。

一、黄梅戏简介

黄梅戏起源于湖北黄梅县,后于安徽安庆发展壮大,是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2006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黄梅戏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黄梅戏原名黄梅调,1952年在上海进行汇演后正式走进人们的视野,1953年安徽合肥成立了安徽省黄梅戏剧团,至此,这一地方小戏正式被命名为黄梅戏。

从黄梅戏音乐的形成与发展来看,若以1953年为分界线,可以将黄梅戏划分为“黄梅调”与“黄梅戏”两大历史阶段,每一时期又呈现出不同的阶段性发展特征。第一阶段为较自由的“十腔九不同”,这一阶段的黄梅戏属于传统唱腔,创作表演时大都是“约定俗成”,没有固定的乐谱或工尺谱。第二阶段是“定腔”的规式化发展阶段,新中国成立后,因黄梅戏具备个性鲜明的唱腔,所以得到了国家的认可与扶持。此外,原来的黄梅戏老艺人,以及受过西方音乐创作技巧熏陶的新文艺工作者,都促使黄梅戏开始向着规式化的道路迈进。这一阶段中最突出的变化为:传统剧目中唱腔转换的“约定俗成”被编曲所取代,新时代的作曲家通过对传统唱腔进行“选腔”“定腔”,演员在最短时间内就可以熟练掌握曲调,这也对黄梅戏日后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我国戏曲种类丰富多样,黄梅戏的戏曲腔调来源广泛,并逐渐形成了多样的唱腔体制,既有属于曲牌体的表演小戏的花腔,这种唱腔多由简单的上下句组成,唱词字数不限,夹有衬词;也有属于板腔体的表演正本戏的唱腔,板式变化有较为严格的规律,黄梅戏唱腔来源丰富,正是这些音乐元素逐渐融合、统一,从而形成了黄梅戏音乐的整体风格。

黄梅戏唱腔主要有三种形式:主调、花腔、三腔。主调又名“正腔”,属于板腔体,即旋律基本相同的腔体用多种速度不同的板式演唱,是黄梅戏声腔中最重要、最复杂,也是最有代表性的一个腔系。主调中包含【平词】【二行】【三行】【火工】【八板】。花腔是对传统“花腔小戏”唱腔的总称,是具有浓郁民歌小调特色的唱腔,未向板腔化发展。三腔综合了板腔体和曲牌体要素,是一种“准板腔体”的音乐形态,是彩腔、仙腔、阴司腔的统称。

黄梅戏唱腔主要由五声徵调式的下行音阶构成,即sol-mi-re-do-la-sol。主调并不表示黄梅戏所有剧目都以此为主,之所以称为主调,是从它的音乐形态和音乐表现功能而言的,主调也可以视作黄梅戏发展到成熟阶段的产物。主调与花腔、三腔的区别还在于主调腔体分男女腔。男女腔的不同点主要凸显在调式调性上,两腔的调式主音都是相同的,但两者的调性音,即通常所说的宫音不相同,女腔的宫音是男腔宫音的上方纯四度。因此主调男女腔的转承都是坚守在各自腔体的调性上,从而形成调性的对置和调式主音的互通,即同调式主音不同宫音系统间的转调。黄梅戏的旋律进行多为下行级进,旋律中跳进与级进交替使用,常常跳进先行级进紧接其后,持续跳进的旋律较为少见,也鲜少出现大跳,通常四度、五度跳进旋律居多,因此演唱时常用真嗓,旋律纯净清润、细腻婉转。黄梅戏的演唱形式灵活多样,常出现独唱、对唱、重唱、齐唱等。这些艺术特征汇聚在一起,使得黄梅戏具有抒情性、通俗性和灵活性的特点,同时也决定了黄梅戏能在短短几十年时间里从乡隅小戏成长为极具代表性的地方戏剧。

二、黄梅戏电视剧简介

伴随着新兴传播媒介的产生,传统戏曲的传播与发展和广播、电视、电影等大众传媒的结合是一種必然趋势,其中与电视媒介的结合尤为突出。

(一)产生背景

我国戏曲艺术从产生到现在,其传播方式经历了:广场—剧场—荧幕三个阶段。随着电视的普及,电影、电视剧等传播媒介相继出现,戏曲开始从舞台走向荧幕,彼时相继诞生了戏曲电影、电视戏曲晚会、戏曲电视剧等形式。

戏曲与其他艺术门类不同的地方在于其具备程式性与虚拟性。戏曲艺术有其特定的美学原则,有一整套完备且独特的表现形式,这些形式构成了戏曲舞台上一切动作和声音的范式与原则。程式性制约着戏曲音乐的各个部门和环节,无论唱腔、曲牌,还是旋法、创作方法等,都体现出程式的功能和作用。观众通过这些程式性的表现,可以分辨出各式各样的戏曲音乐。在新兴传播媒介的影响下,传统戏曲艺术也面临着空前的机遇和挑战。随着电视的普及,虽然可以使戏曲的传播面积更广、传播速度更快,但是面对缤纷繁多的电视节目,戏曲类节目若想吸引观众眼球,就必须在保留传统戏曲音乐基本要素的基础上,顺时代洪流,结合当下审美,创造出别开生面的戏曲节目。在这一社会背景下,戏曲电视剧诞生了。

(二)艺术特征

戏曲电视剧作为戏曲与电视剧“联姻”产生的艺术形式,兼具戏曲和电视剧的一些表現特点,又与传统舞台戏曲和系列电视连续剧有所区别。这一艺术表达形式呈现出一种特殊的美学风格和全新的艺术准则。

戏曲电视剧中首先保留了戏曲的特性,若没有这一特性,它也不能被称为戏曲电视剧。而音乐作为一个重要因素,能使戏剧清楚地划分成不同的剧种、在同一剧种中划分成不同的流派,因此戏曲电视剧最重要的特点就是其中穿插着戏曲唱腔。在戏曲电视剧中,唱腔更多是用来抒发情感和表现主题冲突,与传统戏曲音乐相比,戏曲电视剧中的唱腔叙事功能较弱,因为电视的写实性使得演员无需再用唱腔来交代情节发展,因此音乐旋律得到了更加充分的展现。

戏曲电视剧的艺术特征既与电视剧有相同之处,又与传统舞台戏曲构架有一定的区别,比如剧情衔接的周密性、戏剧冲突的产生与化解、人物唱腔与念白的设计、角色情感的描绘等都是戏曲电视剧吸引观众观看的重要要素。戏曲电视剧的电视剧特征也表现在电视的摄录手法上,电视的声画双向传播方式使得它可以传播的信息量更大,可以根据情节的需要采用多种摄录手法来表现,电视本身具有叙事性,戏曲音乐用于表达感情,这样自然就加快了传统戏曲的节奏,更符合现代生活的节奏标准,符合现代人的审美要求。

传统戏曲从萌芽、产生到成熟,体现了历代艺人们的心血,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新时代产生的新艺术品种完全可以吸收、借鉴传统戏曲元素,并加以发展,让传统戏曲生生不息地繁衍下去。而戏曲电视剧正是这种新形式中的典型代表,虽然其发展过程中依然存在题材选择、唱腔设计、演员培养等问题,但是它的产生为我国戏曲艺术在新时代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路径。

三、黄梅戏电视剧《郑小姣》的创新路径

20世纪80年代后,安庆市下属的黄梅戏剧院的两个剧团和安庆地区黄梅戏剧团在上演传统剧目的同时,也开始创编一些新剧目。1982年,安庆地区黄梅戏剧团开始排演新剧《郑小姣》,此剧一经上演,就受到了观众的热烈欢迎。黄梅戏电视剧《郑小姣》是在同名黄梅戏舞台剧的基础上改编而来的。1984年,中国第一部采用实景拍摄的黄梅戏电视剧《郑小姣》亮相于电视荧屏上,并荣获第三届“大众电视金鹰奖”最佳电视戏曲片。《郑小姣》这部电视剧有五集,戏剧冲突强烈,剧情内容错综复杂,以一位心地善良,但生活坎坷屡遭挫折的少女为主线,剧中她凭借自己的能力,奋力同命运抗争,最终获得幸福。下面笔者将分别从戏曲音乐、表演方法和戏剧内容三个方面来具体评析。

(一)戏曲音乐的现代化创编

黄梅戏成长于乡野一隅,是一种地方小戏。因此在黄梅戏电视剧《郑小姣》中采用安庆方言对白,更能适应当地人的审美习惯和表达方式,但是方言对白的使用又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该类型电视剧的传播。黄梅戏电视剧《郑小姣》在音乐方面同样也保留了代表剧种特色的唱腔音乐,并加强黄梅戏传统韵味的渲染和电视化处理,这也使得此剧较普通电视剧而言具有独特鲜明的个性。

黄梅戏电视剧《郑小姣》中戏曲部分多以【主调】唱腔形式演绎,根据剧情需要以及角色状态的把握,辅以【三腔】中的【仙腔】与【阴司腔】。演唱方法主要采用【主调】中的【平词】,【二行】【火工】依附于【平词】使用。如黄梅戏电视剧《郑小姣》“别恩师奔阳光重把京上”唱段中,首句唱法主要采用女腔【男平词】。【平词】在传统黄梅戏的整本大戏中使用率最高,是【主调】唱腔中常见的形式,由于其曲调优美雅韵、变换繁多,因此多用于叙述,既可独立使用,亦可配合其他腔联用,以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按照男女角色不同,【平词】分为【男平词】与【女平词】,男女腔都以五声为主,在偏音使用上女腔偶有变宫、清角,男腔兼有变宫、清角、变徵等音。通常男腔为宫调式,女腔为徵调式。该唱段是宫调式,却使用女腔演唱,使得唱段的音域较一般女腔【平词】拉宽了,出现了最高音g2,这样的创新推动了人物情感的变化,更有利于主角表达悲愤激动的心情。这一唱段中除了【主调】【三腔】的唱腔形式外,还使用了四句不同的【迈腔】①,逐层递进的音乐情绪和节奏变换,既生动地将郑小姣赴京去皇太后面前申冤时惴惴不安、心神不定的状态呈现出来,又使得该唱段的旋律进行有条不紊、结构完整。这种音乐上的设计在保留了舞台版黄梅戏《郑小姣》音乐传统的同时,也在不断推动着戏剧故事情节的发展。

除了【反平词】【迈腔】等唱腔形式的创新外,此剧还出现了将多种音乐元素相结合的创新编排。如在电视剧第三集,桂母误会郑小姣已离开人间,便请尼姑为其念诵经文祈福,这一唱段便是将佛教音乐元素融入黄梅戏的旋律之中,并结合黄梅戏的独特唱腔,使之融为一体。保留黄梅戏唱词腔韵的同时加入了木鱼等配器,结合画面中尼姑庵的场景,以及演员的实景表演,使得这一唱段中的人物形象更为立体。

除此之外,片头曲和背景音乐的加入也是黄梅戏电视剧版《郑小姣》的创新之处。较传统舞台版而言,电视剧《郑小姣》片头曲在保留传统黄梅戏曲韵的基础上加入歌词,是一首独立完整的且高度概括全剧主题的黄梅戏唱段,这也同普通电视剧的片头主题曲区别开来。背景音乐的设计在电视剧中通常起到补充和丰富画面、渲染人物情绪、调动观众联想等作用。《郑小姣》中多处采用了民族管弦乐队演奏的背景音乐,对画面的转场和剧情的衔接都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且背景音乐元素丰富,在传统曲牌的基础上进行创编,根据剧情情节的发展,加入一些小型打击乐器,以烘托人物情绪的变化。另外,剧中少量电子音乐的加入也彰显出黄梅戏电视剧在程式化传统舞台戏剧中的突破与改进。

(二)表演方法的多样化融合

如何平衡好戏剧的虚拟性和电视剧拍摄的写实性,这是戏曲电视剧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郑小姣》的导演吴文忠认为:“那些以舞蹈为主的戏,纯粹摹拟动作的戏,不能用实景拍摄;而从内容到表现形式都比较接近写实的戏,完全可以运用电视的特殊功能,再现逼真的客观世界”。因此在拍摄《郑小姣》时,导演采用实景实物进行拍摄,同时仍保留戏曲的虚拟性和程式性。如郑三培不知实情听信吴氏诬陷,想要杀死郑小姣那一段中,郑小姣对此毫不知情,俏皮活泼地穿梭在竹林间,天真地以为父亲要送她去外婆家,手里的竹枝随轻快的脚步欢悦转动着。此处竹林的景色和郑小姣程式性的戏曲步伐虚实融合,极为巧妙,使得画面更连贯,同时也保留了戏曲造型的美感。

传统黄梅戏多在舞台上表演,由于演员与观众距离较远,若想突出角色的人物状态和情绪,就需要演员在舞台上做出夸张的动作与表情,以达到放大人物特色的目的。电视剧的拍摄多采用近景的特写镜头,更好地凸显了演员的内心活动与情感表达。因此当黄梅戏与电视剧相融合时,就会产生一些表演上的冲突与交融。剧中,郑小姣被逼脱下孝服后虽没有台词,但是特写镜头下的她含泪欲洒、我见犹怜,向镜头外的观众传达了她的伤悲。如此看来,黄梅戏演员在电视荧幕表演中如何把握镜头感,如何将舞台上动作表情的夸张转化为镜头前的细腻演绎,正是此部黄梅戏电视剧的亮点所在。

《郑小姣》虽采用了实景拍摄方法,但是在某些片段中仍能看出戏曲的程式性特点。例如在第三集下山揭榜的开场便是多位尼姑手持香炷的程式性步伐,这是借鉴了舞台版黄梅戏的程式化动作。不难看出,黄梅戏电视剧《郑小姣》在表演风格上仍保留着黄梅戏的传统。

(三)戏剧内容的应时化创新

郑小姣的故事广泛流传于民间,起初舞台版郑小姣注重刻画主人公的悲惨遭遇,从而引发观众的共鸣与同情。舞台版《郑小姣》第一场中的“调情”“酷打”“挑唆”等情节明显是勉强拉进来的,不甚合理。可是观众对舞台上显示的一切并不过分要求真实,对反映生活的假定性是认可的。但电视观众却不具备这种欣赏习惯,他们要求电视有它本身的超越时空的特殊功能。因此在剧本改编上,导演选择着重刻画郑小姣对命运勇于反抗、对幸福永恒追求的品格,既删除了舞台版中累赘的内容情节,进一步凸显剧本的合理性,同时还将受限于舞台表演的内容改編创新,通过电视镜头以及人物唱词呈现出来。

除此之外,如何在电视剧中设置悬念,让观众有继续观看下集内容的兴趣,是电视剧版与舞台版的又一区别。电视剧的选择是多样的,若每一集之间的内容设计毫无悬念,用黄梅戏电视剧《郑小姣》的导演吴文忠的话说:“观众非换频道不可”。于是在剧集安排上,导演始终围绕“郑小姣”遇到的磨难,故事内容环环相扣,走出舞台版剧本的框架结构,采用电视剧的叙事方法,以“人”带戏,使观众对主角多舛的命运感到触动。黄梅戏电视剧《郑小姣》即使在剧本上进行了精心的设计,但是整部电视剧仍保留了传统黄梅戏的风格,方言念白与黄梅戏传统唱腔始终贯穿全剧,通过演员的表演,将故事情节串联起来。在《郑小姣》的戏剧剧本改编中,电视剧与舞台戏剧的表现形式均囊括其中。

四、结语

总体来看,《郑小姣》是黄梅戏电视剧发展阶段中具有里程碑式意义的作品。作为中国第一部采用实景拍摄的黄梅戏电视剧,它具备了电视剧与戏曲的双重艺术特征,那些受限于舞台条件的部分,通过人物唱词与念白,以及电视拍摄手法清晰生动地呈现给观众,且剧中仍然保留了传统黄梅戏的唱腔韵味特征,立足于戏曲的审美原则,对于戏剧冲突加以设计。因此,《郑小姣》的出品,是黄梅戏结合新兴传播媒介的一次伟大尝试,也为后人制作同类型作品提供了借鉴。

伴随着经济以及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戏曲的传播媒介也随之丰富。黄梅戏电视剧《郑小姣》作为戏曲和电视剧“联姻”的产物,其成功与当时社会背景下电视的普及息息相关。传统是创新的基石,新的表现方式会使传统艺术呈现出新的面貌,但是创新并非对传统进行全盘否定,从一定意义上来说,它更是一种新的历史、新的起点。传统戏剧的魅力在于从传承中发扬,创新发展黄梅之经典,定会在传承中开启新篇章。

参考文献:

[1]周伊.唱腔、唱法与表演[D].银川:北方民族大学,2021年.

[2]时白林.黄梅戏唱腔欣赏[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5.

[3]周洁群.黄梅戏的唱腔特点研究[J].戏剧之家,2016(16):23+40.

[4]陈立.浅析黄梅戏的唱腔特点[J].大众文艺,2015(18):173.

[5]宋玲.黄梅戏电视剧音乐对黄梅戏音乐传统的继承与发展[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6]陈佑国.戏曲与电视的结合——谈吴文忠在导演《郑小姣》《七仙女与董永》中的探索[J].黄梅戏艺术,1987(01):52-59.

猜你喜欢
梅开二度黄梅戏
黄梅戏《中国梦》
老油田梅开二度
黄梅戏《祝福》
读书有感
梅开二度
大型黄梅戏《寸草心》
时尚,让内联升“梅开二度”
大型黄梅戏《凤鸣宏村》
2016年安庆“十一”黄梅戏展演周优秀黄梅戏剧目展演一览表
黄梅戏喜剧艺术的百年蜕变与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