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建明
摘 要:我国拥有数量众多的石窟寺遗迹,由于地区分布不同保护情况也处于不同的状态。壁画与木质文物相比具有较为稳定的特性,但仍然会受到风化和人为活动的危害。为达成合理的修复石窟寺的目的,文章围绕壁画保护材料在拉卜楞寺壁画修复保护中的应用进行分析,首先对拉卜楞寺壁画现状进行分析,然后从多角度分析新材料在拉卜楞寺壁画保护中的应用方式,旨在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壁画;保护材料;石窟寺保护
DOI:10.20005/j.cnki.issn.1674-8697.2023.08.010
拉卜楞寺壁畫保护修复方案共涉及七个殿,主要存在的病害分别为起甲、空鼓、裂隙、地仗脱落、烟熏等。因不同区域壁画的制作材料和工艺不同,再加上壁画病害类型的不同,因此同一区域的壁画采用的修复材料和工艺可能也不相同。拉卜楞寺位于甘肃境内的高原地区,整体风格属于藏传佛教格鲁派式,壁画的工艺既有藏式风格又有汉式特点。鉴于拉卜楞寺壁画制作材料和工艺的特殊性,结合敦煌研究院多年壁画保护的成功经验,因地选材,须对拟采用的材料和工艺进行现场试验分析。
1 项目概况
拉卜楞寺壁画绘制极为复杂,材料也十分考究,据该寺喇嘛称壁画颜料全是纯天然矿物原料,色彩绚丽,经久不褪,富有强烈的雪域风情,寄托了广大藏族民众对佛祖的情感和对雪域家乡的无尽热爱①。但是由于数百年来自然原因和人为的破坏,这批壁画已经存在一定程度的病害和损伤,某些部位问题严重,亟须进行进行科学的保护修复。受甘肃省博物馆、夏河县文化体育广播影视局的委托,本着保存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的目的,敦煌研究院接到了编制拉卜楞寺壁画保存方案的任务,对夏河拉卜楞寺壁画保存现状及其主要病害情况进行了实地勘察,并调查了古代制作工艺、保存环境和建筑布局与结构,现场采集了壁画墙体、地仗、颜料、典型病害等样品。经过实验室分析检测和工艺模拟实验,调查了主要病害问题,在此基础上还针对性地进行了实验室保护修复研究,以此为依据,编制了《甘肃省夏河拉卜楞寺壁画保护修复方案》,并对壁画修复材料进行了研究②。
2 拉卜楞寺壁画保护修复研究
2.1 染料层起甲、颜料层脱落、白粉层脱落保护修复材料
针对拉卜楞寺壁画的病害特征,筛选出颜料层起甲、颜料层脱落和白粉层脱落的修复加固材料,选用文物保护专用材料ZB-SE-3A改性丙烯酸乳液和ZB-SE-1有机硅改性丙烯酸乳液。该修复材料是专门针对表面有涂层的藏传壁画而研制的修复材料③。ZB-SE-3A改性丙烯酸乳液的组成如表1所示。
ZB-SE-3A改性丙烯酸乳液的优点是涂膜光泽较为良好,乳液成膜后具有独特的耐候性、保光性、保色性、抗水解性。缺点主要集中在最低成膜温度(MFT)偏高、乳液稳定性偏低、不能控制黏度④,容易出现低温变脆、高温发黏的现象。ZB-SE-3A改性丙烯酸乳液的技术指标如表2所示。
ZB-SE-1有机硅改性丙烯酸乳液的基本特性如表3所示。
ZB-SE-1有机硅改性丙烯酸乳液的技术指标如表4所示。
有机硅单体具有反应性官能团和可水解基团。含有不饱和乙烯基官能团的有机硅氧烷单体可以和丙烯酸酯单体共聚,得到有机硅改性的丙烯酸酯共聚物。硅氧烷因含有多个硅醇烷基醚结构而易水解,生成SiOH,并最终形成Si-O-Si结构⑤。改良后的有机硅丙烯酸乳液不仅包含丙烯酸乳液的所有优点,还显著提升了耐候性及高低温抗性,进一步预防丙烯酸乳液成膜后变脆、发黏现象的出现。不止如此,ZB-SE-1有机硅改性丙烯酸乳液还有抗污性、耐水性、透气性等特性,能够有效地协助工作人员进行壁画的修复保护。
2.2 现场壁画修复测试及相关材料测试
2.2.1 起甲壁画修复测试
拉卜楞寺壁画表面涂刷了一层涂层,和西藏布达拉宫壁画的制作工艺比较相近,是一种特殊的藏传佛教壁画工艺。为了更好地筛选出最合适的修复材料,我们选取了不同浓度、不同材料进行试验。在拉卜楞寺下续部学院前廊北壁东侧壁画上选取一起甲病害严重的区域,并将其划分为A、B、C、D、E、F六个试验块(每试验块区域为15cm×15cm)进行不同材料、不同浓度的试验。整区壁画表面灰尘覆盖严重,其中颜料层起甲起翘边缘处积落灰尘最多,并有蜘蛛网结于壁画表面,整区颜料层起甲严重为龟裂起甲。部分颜料层因起翘严重致使画面中有多处颜料层脱落,其中脱落最大的一块面积为6cm2,露出了壁画地仗。从起甲部位观察颜料层表面呈鳞片状卷曲,起翘严重,有微风吹过卷曲翘起的片状颜料层有脱落的趋势。
起甲壁画修复工艺如下:
①除尘。小心地将颜料起甲壁画处背后的尘土和细沙吹干净,然后清除壁画周遭尘土。这是壁画修复的第一步,不要在起甲、龟裂区域留下灰尘,不然会降低涂料面和地仗面的黏结效果,同时还容易影响壁画表面。在清除泥污前,首先用竹片刀轻刮表层较厚、坚硬的泥污,再用硬毛刷将剩余较接近颜料层的泥污小心地擦除;若遇到无法除去的泥污时,用棉签蘸取少许75%的乙醇溶液轻轻地涂抹在泥污上,小心不要伤及表层材料⑥。
②注射黏结剂。将配制好的修复材料溶液从起甲裂口处注入起甲壁画背部使之与地仗黏合。
③回贴颜料层。注射黏结剂之后,待黏结材料被地仗充分吸收,用包有棉质的木质修复刀轻轻压平裂口处,使裂隙重新贴合,再用修复刀抚平其他部位,使起甲翘起的部位表面恢复整齐。
2.2.2 经文布黏结测试
在现状调查时发现拉卜楞寺弥勒殿前廊南壁贴有一层写满藏文的经文布,部分经文布已开裂翘起于墙面。该实验选用文物保护专用材料聚醋酸乙烯乳液进行经文布黏结试验。
试验区病害特征:该试验区位于弥勒殿前廊南壁西侧中部,试验区域大小为20cm×15cm。经文布表面泛黄严重,布边缘沉积有黑色污渍和灰尘,翘起于墙面。从翘起边缘可看出组成布的经纬线,因粘有灰尘和污渍经纬线的线头呈黑色。经文布背面粘有许多较硬的小泥块,该试验区经文布上存有3条约3cm长的断裂缝,断裂缝边缘呈翘起状⑦。
经文布黏结修复工艺:
①清洁经文布表面。用洗耳球将经文布表面及背面的灰尘吹干净,然后用软毛刷将试验区经文布表面的灰尘清除干净。
②用竹片刀将经文布背面的小泥块慢慢剔除,对于比较硬的泥土用蘸有75%的乙醇溶液的棉签将其润湿,软化后剔除干净。
③用小毛刷蘸30%的聚醋酸乙烯乳液刷在已拼接好的经文布背面,将经文布回贴于墙面。
④用竹刀将回贴在墙面的经文布按压合缝,黏结牢固。
经文布黏结试验修复前后对比如图1、图2所示。
2.2.3 布画黏结测试
该区位于拉卜楞寺下续部学院前廊北壁东侧,试验区域大小为15cm×15cm。该布画翘起于墙面并呈卷曲状,布画较厚边缘呈黄色,表面有灰尘覆盖,布画上的颜料层脱落严重⑧。
布画黏结试验修复工艺如下:
①清洁壁画表面,将壁画表面及背面的灰尘吹干净,然后用软毛刷将壁画表面的灰尘完全清除。
②用竹片刀将布画表面及背面的污渍慢慢剔除,对于比较硬的泥土或污渍用蘸有75%的乙醇溶液的棉签将其润湿,软化后将污渍完全清除。
③用小毛刷蘸15%的皮胶刷于布画背面,将布画回贴于墙面,按压一段时间使其黏结牢固。
2.2.4 小结
ZB-SE-3A改性丙烯酸乳液和ZB-SE-1有机硅改性丙烯酸乳液这两类材料在研发时按照墙壁修复的特点都加入了助渗剂,从而增加了在水泥质地仗中的渗透率,这两类材料可以混合应用,既解决了单一材料的某些问题,更具备了稳定性和耐候性,因此近年来普遍用作对墙壁的保护性修补。在起甲病害实验过程中发现,5%ZB-SE-3A改性丙烯酸乳液与ZB-SE-1有机硅改性丙烯酸乳液混合物在修复后表面仍遗留有胶的印迹,其中以炫光效果更为突出。由对材料的通透性、黏附性能以及对颜料软化度和炫光效果等的综合影响考虑后得出,对于表面有涂层的壁画修复,采用3%左右ZB-SE-3A改性丙烯酸乳液和ZB-SE-1有机硅改性丙烯酸乳液混合液的修复效果较为理想。
烟熏壁画清除材料是敦煌研究院和美国盖蒂保护研究所共同实验的一种新材料,这种材料呈胶体状,只浮在烟熏层表面不向下渗透,通过棉棒擦拭胶体物包裹着碳颗粒一并拉出。经过十多年的实验室实验和现场试验达到了理想的清除效果。
经文布黏结使用聚醋酸乙烯乳液,黏结效果较好。该材料常用于布类、皮革类文物的黏结,在文物修复中应用广泛且效果较好。
布画黏结试验中使用皮胶作为黏结材料,因皮胶固化需要很长时间,若遇上阴雨天或在潮湿环境下,皮胶很难在短期时间内固化。另外皮胶含动物蛋白容易滋生微生物,并能为微生物生长提供营养源导致布画表面容易发生霉变。在施工时建议采用30%聚醋酸乙烯乳液进行黏结⑨。
3 保护修复工艺和保护修复材料选择
3.1 龜裂起甲壁画修复
龟裂起甲壁画修复工艺应按照现场试验修复工艺进行,所用修复材料为3%左右ZB-SE-3A改性丙烯酸乳液和ZB-SE-1有机硅改性丙烯酸乳液混合液。
3.2 染料层脱落加固
除尘后用0.5%ZB-SE-3A改性丙烯酸乳液和ZB-SE-1有机硅改性丙烯酸乳液混合溶液对颜料进行少量多次滴注。
3.3 划痕修补
清洁划痕使用1.5%ZB-SE-1有机硅改性丙烯酸乳液浸泡划痕,再使用1.5%ZB-SE-3A改性丙烯酸乳液调制的麻泥贴抹至细泥层—半干燥剔出斑驳形态,形成脱落观感。
3.4 地帐脱落修补
清洁脱落的地仗使用1.5%ZB-SE-1有机硅改性丙烯酸乳液浸泡地仗,再使用1.5%ZB-SE-3A改性丙烯酸乳液调制的麻泥贴抹至细泥层—半干燥剔出斑驳形态,形成脱落观感。
3.5 裂缝修补
清洁裂缝使用1.5%ZB-SE-1有机硅改性丙烯酸乳液浸泡裂缝两侧,再使用1.5%ZB-SE-3A改性丙烯酸乳液调制的麻泥贴抹至细泥层—半干燥剔出斑驳形态,形成脱落观感。
3.6 历史加固去除
在对拉卜楞寺壁画进行修复时发现裂缝边缘有加固,很多壁画遭到覆盖,为了展现出拉卜楞寺壁画的特点,应该对旧有加固层进行去除。
先使用专用修复工具将泥层刮除,再刮除染料层泥土,接着用硬质毛刷进行泥土清理,继续使用软质毛刷进行清理,再使用棉质工具蘸取温水擦除颜料层上的泥渍,最后使用丙烯酸混合液对染料层进行加固。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为了更好地修复保护拉卜楞寺壁画,本工程利用ZB-SE-3A改性丙烯酸乳液、ZB-SE-1有机硅改性丙烯酸乳液等新型壁画保护材料对拉卜楞寺进行了科学合理的修复工作。新型壁画保护材料的发展前景十分光明,为石窟寺壁画的保护工作提供了很大的助力。■
注释
①乔旭亮.浅谈石质文物保护材料在石窟寺保护中的应用[J].科技与创新,2021(20):148-149,151.
②黄继忠,王金华,高峰,等.砂岩类石窟寺保护新进展:以云冈石窟保护研究新成果为例[J].东南文化,2018(1):15-19.
③周孟圆.从艺术品到石窟寺古迹:1913—1914年龙门石窟事件对文物保护工作的意义[J].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2021(6):35-44.
④汪永祥,孟诚磊,葛川,等.石质文物表层工程性能保护材料适宜性评价:以羊山造像及摩崖题刻为例[J].中国文化遗产,2021(4):74-81.
⑤马琛.试谈新时期石质文物保护的新方式:以孔庙和国子监博物馆石刻文物三维数字化扫描为例[J].文物鉴定与鉴赏,2020(1):58-64.
⑥曹颐戬,王聪,王丽琴.仿生超疏水材料及其在文物保护中的应用综述[J].材料导报,2020(3):184-190.
⑦张遥,尹华,郭宏.前蜀永陵地宫石质文物制作材料与工艺研究[J].中国文物科学研究,2022(2):52-58.
⑧赵勇,曾昭发,李静,等.地球物理探测技术在石窟寺裂隙渗流中的应用现状及展望[J].地球物理学进展,2022(2):928-937.
⑨王金华,霍晓彤.石窟寺保护关键科学问题及关键技术探讨[J].东南文化,2021(1):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