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妍
摘 要:《论十大关系》作为毛泽东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一篇重要理论著作,包括了毛泽东在内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开始,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它蕴含着丰富的思想内容,体现了实事求是的实践精神,发展精神,对当今仍有重要价值。
关键词:毛泽东;《论十大关系》;当代价值
1956年4月25日,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作了名为《论十大关系》的报告,同年5月2日,他又在最高国务会议上对这篇报告进行了重新阐释。毛泽东在这两次会议上的讲话经过整理,成为了他的经典论著《论十大关系》。
一、形成背景
这篇著作是在其特殊的时代背景下产生的:1956年,我国的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完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拉开序幕,但“一五计划”执行过程中暴露出的诸多问题引起国家领导人的反思。与此同时,国际局势相对缓和下来,时代主题逐步从“战争和革命”转向“和平与发展”。在这些国内国际环境背景的影响下,毛泽东开始了积极思考,探索如何走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
二、当代价值
(一)实事求是的实践精神
毛泽东曾写道:“共产党的正确而不动摇的斗争策略,绝不是少数人坐在房子里能够产生的,它是要在群众的斗争过程中才能产生,这就是说要在实际经验中才能产生。因此,我们需要时时了解社会情况,时时进行实际调查”。
坚持实事求是,第一必须以调查研究为基础。在写这篇著作时,毛泽东亲自调查以及广泛听取中央34个部委及部分地方的工作汇报,通过多种渠道得到准确数据和了解实际情况,并认真进行总结和归纳,然后才写出了《论十大关系》。第二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讲述“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时,强调要处理好三者的关系。毛主席看到了苏联因农业支持重工业导致粮食产量长期恢复不到革命前的最高水平,从而提出要适当地调整重工业和农业、轻工业的投资比例。这样做既可以供给人民生活的需要又可以增加资金的积累,从而更多更好的发展重工业。
(二)平衡区域间经济发展理念
毛泽东提出了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方针,其中就包括建立合理的产业结构和工业布局。正如文章中说“我国的工业过去集中在沿海”,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涉及了国内生产力合理布局的问题,实质上也是经济结构的问题,它关系着一个国家地区间的稳定及各区域间的协调发展。
毛泽东关于地区间经济布局平衡发展的和谐思想,对于我们今天推动区域经济平衡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建设“一带一路”即“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合作倡议。依靠中国与有关国家既有的双多边机制,借助既有的、行之有效的区域合作平台,在借用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积极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同时也让西部内陆变成了中国的对外窗口;除此之外,中部崛起也是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中部地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科技成果和高技术产品输出能力显著提升。通过抢抓“一带一路”和自贸区建设等发展机遇,投向的领域也更加优化,其高质量发展特征更为凸显。
三、思考
在读完《论十大关系》后,给我最深的体会就是要学会一分为二的看待事物,历史是辩证的,人生也是辩证的。此外,身为学生,在学习方法方面,我们应学习“中国和外国的关系”所提到的:我国要学习一切民族、一切国家的长处,包括资本主义国家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科学管理方法。应用到我们自身,如果同学的学习方法对我们学习有效,适用于我们提高成绩,我们就应借鉴和采納。但是也不能不加分析地一概照搬,防范“拿来主义”,要学会有分析有批判地学,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参考文献:
[1]毛泽东选集(1)[M]. 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1,第11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