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里的能源内容

2023-06-17 11:32
能源新观察 2023年1期
关键词:政府工作报告煤炭新能源

过去五年能源完成时

1、大力发展新能源电池及材料产业——

按照“一核两区”布局,一批重大项目落地建设,总产值增长115.6%。

2、大力推动煤炭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

推动煤矿规模化、智能化发展,累计建成投产41处煤矿、释放产能2185万吨/年,原煤产量达1.3亿吨。

3、加快补齐城镇污水、垃圾、燃气等设施短板——

建设改造污水管网1848公里,新增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能力5600吨/日,建设和改造燃气管网822公里。

4、加大市场化改革力度——

完善“黔电送粤”价格形成机制,优化完善“煤电用”价格传导机制,全年完成市场化交易电量852亿千瓦时。建成全省一体化加油站流量信息监测系统,全省民营加油站销售额增长35.4%、税收增长19.3%。

5、大力实施重大科技战略行动——

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取得重大进展;贵州新能源材料创新中心成立。

6、统筹能源保供和煤矿安全——

强化精准监测调度,“一矿一策”分类处置,在确保安全前提下释放产能,2022年供应电煤7033万吨,能源保供总体稳定。

7、深入推进污染防治——

出台碳达峰实施方案,磷石膏新增量与消纳量基本平衡,乌江、赤水河等流域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8、基础设施水平整体提升——

220千伏变电站县域全覆盖。

2023年能源进行时

1、加强水运基础设施建设——

推进乌江航道改造提升工程,推动开工建设红水河龙滩水电站1000吨级通航建筑物。

2、加快“大水网”建设——

开工建设黔东南州宣威大型水库,实施一批水网连通工程,水利工程设计供水能力达到145亿立方米。

3、大力推进新基建——

新增敷设天然气长输管道200公里。新建5G基站3万个以上,出省带宽达4.5万Gbps。

4、全力提升城镇品质——

城市(县城)、乡镇分别新增日污水处理能力13万立方米、1万立方米,开工建设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11座、新增垃圾处理能力5500吨/日。

5、大力发展基础产业——

围绕打造新型综合能源基地和西南地区煤炭保供中心,做强做优做大贵州能源集团,推动煤炭与新能源融合发展。深入实施煤炭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加快实施“六个一批”分类处置措施,促进煤矿规模化、智能化发展。加快省级煤炭矿区规划修编,新建、技改扩能30处煤矿和5处以上露天煤矿,建成投产40处煤矿,原煤产量达1.45亿吨。加强电煤中长期合同履约监管,电煤供应量8000万吨以上。加快528万千瓦在建煤电项目建设,推进480万千瓦现役煤电机组改造升级,开工建设贵阳、黔南抽水蓄能电站项目,电力装机规模达8400万千瓦以上。加快页岩气、煤层气增储上产,天然气供应能力26亿立方米左右。大力发展矿产资源精深加工。加快建设全国重要的资源精深加工基地,深入实施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提升煤、磷、铝、锰等优势矿产资源勘查程度,新增和提级资源储量。坚持“富矿”必须“精开”,规范有序进行资源开发。深入推进铝、钛资源高端化利用,提升锰及锰加工产业规模,基础材料产业总产值达1550亿元。

6、加快新能源电池及材料产业延链补链强链——

围绕建设新能源动力电池及材料研发生产基地,优化“一核两区”布局,加大重点园区建设力度,大力推进重点项目建设,推动已建成项目加快释放产能,加快构建上中下游有效衔接、功能配套完善的新能源电池及材料产业体系,新能源电池及材料产业产值增长100%以上、总量突破1000亿元。

7、加快重点领域改革——

推进矿产资源管理体制改革,探索推进零星矿产资源储量市场化交易改革试点,推进“净矿出让”。加快电力市场化改革,深化电力现货、绿电、绿证等交易。

8、推进重大创新平台建设——

煤炭流态化开采方向培育全国重点实验室。

9、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加快锂资源和磷、锰、铝优势资源成矿规律与找矿预测研究,前瞻性开展磷伴生稀土等低品位伴生資源选冶技术攻关。加快推进智能采掘、智能建造等重大科技产业工程,着力突破煤炭地下气化、磷石膏和锰渣综合利用等一批“卡脖子”薄弱环节,推动优势矿产资源数字化勘查开发等10项以上重点科技成果转化。

10、大力推进节能降碳——

推动公共服务车辆电动化替代,新增及更新新能源公交车、出租车占比不低于80%,实现营运高速公路服务区充电设施全覆盖。

11、守牢安全生产底线——

强化安全生产源头管控,大力提高煤矿智能化采掘水平,深入开展交通安全设施精细化提升行动,提高本质安全水平。

猜你喜欢
政府工作报告煤炭新能源
消除煤炭:是时候将煤炭载入史册了 精读
煤炭
煤炭:去产能继续 为煤炭正名
买不买新能源汽车
《政府工作报告》圈定今年重点
煤炭的“未来”
“新能源门”的背后
顺应新能源发展趋势
《政府工作报告》诞生记
《政府工作报告》里的潜台词如何驱动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