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士州
八达岭一直是长城的代表形象,由于名声大,所以游人也多。于是,北京开放了密云县北的金山岭长城,人称“第二八达岭”,可是还是人满为患。后来天津市蓟州区开辟了太平寨长城,这个地方虽属天津远郊,但离北京倒近些。按照排队编号的习惯,人们称之为“第三八达岭”。
这是一处很有特色的长城,它取代不了八达岭,八达岭也代替不了它。所以,我认为太平寨长城就是太平寨长城,它并不是第几八达岭。
八达岭、金山岭、太平寨,在明代同属于拱卫京都的防线。戚继光任蓟镇总兵时,这些地方的官兵都是他的部下。八达岭就像那里题刻所说的一样是“北门锁钥”,尽管邻近还有居庸关,但古人早说过“居庸之险不在关城而在八达岭”。此处守不住,京都的北大门便打开了。八达岭城高墙宽,以条石大砖筑建,为的是重兵固守,迎敌决战。金山岭地处重关之间,不在点上而在线上,敌楼成行,空心的、实心的、呈方呈圆的都有,排列威武,给人以蜿蜒起伏之势。
太平寨長城也是个不小的关隘,但相比之下,城矮了,墙窄了,砖也小了。仅此而言,它与八达岭无法比。这也是可以理解的,它毕竟是在离京都更远的防线上,没有八达岭胜败在此一举的重要(山海关比它离京都更远,但地处咽喉),但是,这绝不等于说它就不雄伟。长城的雄伟不仅在于它是长长的墙,它的雄伟还在长长的墙是翻山越岭、渡水穿漠的。这已经无愧是世界奇迹了。太平寨长城正是以其所在的险峻地势,展现出独特的英姿。
这里是茫茫之野。山上有山,异峰突起,山高所以显得天低了,山涧里又有水流,山洪来时呼啸卷地。这里的长城在山巅上跳跃前进,冲到陡峰前突然停住,越过去又勇往直前。就是猴子也难以攀登的悬崖绝壁,把两段长城连接起来,成了长城的一部分。这样壮观的景色,现在在太平寨就能见到。长城在这里还跨水而过,水上建有水关,这是另一种壮观的景色。它和太平寨的关城一起,“因地制宜,因险制塞”是修筑长城的普遍原则,长城拥山过水不会只此一处,史籍中就有八达岭附近建有水关的记载,但这些都难以见到了,很可能成了绝迹。
这里的长城,有两种颜色、两种形象。一种是青砖砌的,另一种占大多数,是用黄色毛石堆垒的。这是更古老的长城,比明代长城推前了几个世纪,距今天已经有1400多年的历史了。
北齐长城在长城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公元550年北齐建立,当即抓紧建设长城。《北齐书》上记载,公元552年,在今天山西境内修了四百里长城;公元555年,“发夫一百八十万”,修了从居庸关到大同的长城;公元556年,又修了从大同向东直到渤海的长城。短短几年修了长城三千余里。公元557年又在长城内筑重城,修了内长城。倾国之力而建,甚至皇帝本人还亲自“览山川险要”,直接在现场参与规划。北齐政权的奠基者是汉人高欢,但他是鲜卑化了的汉人,他的后代高洋创建北齐,以鲜卑习俗立国,史家一般把北齐视为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北齐重武功,军队中鲜卑人多。当时有鲜卑人卫国打仗,汉族人在家种田的说法。
太平寨这段北齐长城,犹如筑造它的那些没有加工过的毛石一样,朴实、简单、粗犷,正因如此,它具有毛石泥土般深厚的力量。石块交错重叠,不敷泥浆,岿立得异常牢稳。台阶高陡,有的一级相当于二三级楼梯那么高,一连很多级就这样一步一登高。有的地方城墙随山势直直地往下栽,向下看时头晕目眩,落脚时腿都要发软。现在为了方便游人,只好在上面搭些木板,缓冲一下,至少给游人在心理上增加些平稳感。游山玩水可以从容地这样安排,想象一下当年的那些战士,在这里又冲又杀,该有多么豪迈的胆量和健壮的体魄。明代的长城守军已经有了佛郎机、火炮这类武器,杀伤力也比较强,北齐时恐怕更多的是面对面的厮杀。两军交战勇者胜,这就要看意志和精神的搏斗了。北齐在军事上是个强国,打败了许多对手。想想看,成千上万呼喊着鲜卑话、身穿鲜卑服的兵士,以血以肉取得了一个个胜利,这是何等气概的古长城作战图。
太平寨长城上有一个旧式砖窑似的城堡。事实上,这应该看作是一座北齐长城纪念碑,它叫“寡妇楼”。关于它还有一个极为感人的故事:12位河南籍妇女来到太平寨看望军中的丈夫,她们的丈夫都在战斗中阵亡了,部队发给她们抚恤金和路费,再三催促她们赶紧离开前线回家,那时仗打得正激烈啊!12个寡妇钱没要,人也没走,没有哭也没有闹,而是夜以继日地默默地捡石块、运石块,用石块在长城上垒筑起了这个城堡。故事里说她们都是河南籍,这倒让人又联想到一个历史故事:北齐的前朝北魏对鲜卑族强行汉化,强迫大批鲜卑人南迁到京都洛阳,并决定他们的籍贯从此改为河南,且至死不得更改。
说起“十二寡妇筑长城”的故事,又让人想起了孟姜女。“十二寡妇筑长城”和“孟姜女哭倒长城”听起来好像是在唱对台戏,其实并不是。两个故事正好从不同的方面说明为了筑长城,中国人民付出了很大的代价和牺牲。
长城不只是砖石堆砌而成,它有血有肉,它不仅有壮观的景象,更有与日月同在的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