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龙醒脑合剂治疗风阳上扰型中风疗效观察∗

2023-06-16 08:59:32陈永华王道义
西部中医药 2023年6期
关键词:醒脑合剂中风

宗 芳,陈永华,王道义

1 蒙城县中医院,安徽 蒙城 233500; 2 安徽省中医院,安徽 合肥 230000

中风又称脑卒中,是临床多发病和常见病致残率高,且发病有年轻化趋势,对成人生命健康造成严重威胁[1]。中风之病名,首见于《金匮要略》,有缺血性和出血性中风之分,属本虚标实之证,其发病与五志过极、情志失调、烦劳过度、饮食失节、内伤积损、体态肥盛等因素相关[2]。中医学认为,中风的病因病机主要是风、火、瘀、痰、虚相互转化又相互影响,引起内风旋动,上扰清窍和气血运行,致脑脉痹阻而发中风。在中风急性期,占有重要地位的是风阳这一病理因素,故风阳上扰证为此期较常见证型,该证型容易反复发作,加之此类患者病情较重、证候复杂且变化迅速,使得单用中风急症的基本治法疗效不显[3]。天龙醒脑合剂为蒙城县中医院院内中药复方制剂,具有平肝潜阳、通络止痛之效。本研究旨在观察天龙醒脑合剂治疗风阳上扰型中风的临床疗效及对中医证候评分和神经功能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选取2020 年4 月至2022 年4 月在蒙城县中医院收治的86 例风阳上扰型中风患者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3 例。观察组中男24 例,女19 例;平均年龄(63.32±10.47)岁;平均病程(13.81±2.95)h;既往病史:高血压病32例,糖尿病9例,高脂血症1例,冠心病1例。对照组中男25例,女18例;平均年龄(62.71±9.85)岁;平均病程(13.63±2.89)h;既往病史:高血压病31 例,糖尿病10 例,高脂血症1例,冠心病1例。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纳入:1)符合中西医诊断标准[4]且属风阳上扰证者;2)发病时间≤3 天者;3)年龄40~85 岁者;4)神志清楚,病情平稳,可配合完成治疗者;5)患者或其家属已签署知情同意书者。

1.3 排除标准排除:1)其他原因导致半身肢体活动不利者;2)半年内发生过心肌梗死或脑梗死者;3)肝、肾、心等功能严重不全者;4)内分泌系统、造血系统及其他系统有严重原发性疾病者;5)肺内严重感染者;6)对治疗用药过敏者;7)依从性差不能按规定用药、中途退出或同时使用其他治疗手段者。

1.4 治疗方法对照组给予常规对症治疗,包括控制血压、血糖、血脂、改善脑循环、营养神经、吸氧、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等。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天龙醒脑合剂(备案号:皖药制备字Z20200013000,由天麻、地龙、白芍、川芎、黄芩、栀子、玄参、菊花、牡丹皮、石决明、大黄、当归、甘草等药物组成),每次125 mL,每日2 次。两组均以14天为1疗程,连续治疗2疗程。

1.5 观察指标

1.5.1 临床疗效[5]基本痊愈:临床症状消失或基本消失,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为0 级,中医证候评分减少率≥95%。显效:临床症状明显好转,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为1~3 级,中医证候评分减少率为70%~95%。有效:临床症状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有改善,中医证候评分减少率为30%~70%。无效:临床症状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未改善或加重,中医证候评分减少率<30%。

1.5.2 中医证候评分 治疗前后对患者主症(耳鸣目眩、偏身麻木、言语謇涩)按症状严重程度分为无、轻、中、重,分别记为0、2、4、6 分,主要次症(神识不清,头痛头晕、心烦易怒、面红目赤)按有、无分别记为0、2分,评分越高表明患者病情越重。

1.5.3 神经功能 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3、7、14、28 天后采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6]对患者神经功能进行评估,该量表包括意识、言语、水平凝视功能、上下肢肌力、手肌力、步行能力等八方面内容,总分0~45 分,分数越高提示患者神经功能损伤越严重。

1.5.4 脑血流灌注情况 治疗前后采用CT 灌注成像扫描患者基底节区,检测脑血流动力学参数,包括脑血容量(cerebral blood volume,CBV)、脑血流量(cerebral blood flow,CBF)和脑血流平均通过时间(mean transit time,MTT)水平。

1.5.5 血清细胞因子 治疗前后采集患者空腹静脉血4 mL,离心取血清检测细胞因子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内皮素1(endothelin-1,ET-1)、C 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水平。

1.5.6 不良反应 记录两组治疗期间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

1.6 统计学方法数据应用SPSS 22.0 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s 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观察组基本痊愈7 例,显效19例,有效13 例,无效4 例,总有效率90.70%(39/43);对照组基本痊愈4 例,显效12 例,有效16 例,无效11 例,总有效率74.42%(32/43)。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χ2=3.957,P<0.05)。

2.2 中医证候评分治疗后,两组主症评分、主要次症评分及证候总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各评分值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比较(±s) 分

表1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比较(±s) 分

注:a表示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b表示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组别观察组总分20.58±2.76 7.78±1.04ab 20.41±2.97 10.84±1.62a例数43对照组43时间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耳鸣目眩4.51±0.91 1.75±0.35ab 4.45±0.89 2.26±0.45a偏身麻木4.63±0.95 1.93±0.41ab 4.69±0.98 2.49±0.52a言语謇涩4.23±0.84 1.26±0.27ab 4.18±0.84 1.85±0.37a神识不清1.77±0.38 0.72±0.13ab 1.81±0.36 1.09±0.22a头痛头晕1.84±0.35 0.76±0.15ab 1.78±0.34 1.05±0.21a心烦易怒1.79±0.36 0.57±0.12ab 1.74±0.33 0.97±0.19a面红目赤1.71±0.33 0.69±0.14ab 1.76±0.35 1.13±0.23a

2.3 神经功能评分治疗3、7、14、28 天后,两组神经功能评分均呈显著降低趋势(P<0.05),且观察组各时间段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评分比较(±s) 分

表2 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评分比较(±s) 分

注:a表示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b表示与同组治疗3天后比较,P<0.05;c表示与同组治疗7天后比较,P<0.05;d表示与同组治疗14天后比较,P<0.05,e表示与对照组同期比较,P<0.05

治疗28天后7.14±1.37abcde 8.24±1.62abcd 3.399 0.001组别观察组对照组例数43 43治疗7天后10.26±2.08abe 13.15±2.64ab 5.639<0.001治疗前18.18±3.65 18.01±3.53 0.219 0.827治疗3天后14.84±2.96ae 16.36±3.25a 2.267 0.026治疗14天后8.55±1.71abce 10.76±2.14abc 5.290<0.001 t P

2.4 脑血流灌注情况治疗后,两组CBV、CBF 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MTT 水平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各脑血流动力学参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脑血流灌注情况比较(±s)

表3 两组治疗前后脑血流灌注情况比较(±s)

注:a表示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b表示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MTT(s)13.45±2.68 6.29±1.33ab 13.27±2.59 9.53±1.95a组别观察组例数43对照组43时间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CBV(mL/100 mg)1.79±0.43 3.13±0.64ab 1.72±0.36 2.55±0.51a CBF[mL/(100 mg·min)]25.46±4.87 41.02±5.54ab 25.19±4.57 37.44±5.78a

2.5 血清细胞因子水平治疗后,两组NO 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Hcy、ET-1 和CRP 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各细胞因子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治疗前后血清细胞因子水平比较(±s)

表4 两组治疗前后血清细胞因子水平比较(±s)

注:a表示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b表示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组别观察组CRP(ng/L)13.35±2.66 7.11±1.42ab 13.24±2.54 9.45±1.83a例数43 Hcy(μmol/L)19.16±3.77 ET-1(pg/L)73.25±13.18对照组43时间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NO(μmol/L)45.79±9.13 70.13±13.04ab 45.36±8.54 62.75±12.26a 9.21±1.85ab 18.84±3.59 12.02±2.44a 49.79±9.13ab 74.17±13.56 60.53±10.75a

2.6 不良反应治疗期间,两组均未有血、尿、肝、肾等严重不良反应发生。

3 讨论

中医学中,风阳上扰证隶属于风阳、肝风、肝阳上亢、阳化内风、肝阳化风等范畴。《素问·至真要大论篇》云:“诸暴强直,皆属于风……诸风掉眩,皆属于肝。”中风多由热起,以风为标,以热为本,在《黄帝内经·素问》中亦有记载:“诸逆冲上,皆属于火。”认为火热播炽,既可煎熬血液为瘀为痰,影响气血运行,致脑络被瘀痰闭阻,亦可引动肝火,致肝火亢盛,上冲于脑,灼伤脑络,络破血溢,出现卒倒僵仆、神志昏蒙等症,且五志之喜、怒、悲、思、恐过极,皆为热故也[7-10]。因此,基于肝阳上亢、肝风内动、肝阳化风等理论基础,风阳上扰型中风多为瘀热兼夹,即瘀热为本病病理本质,且贯穿于整个病程,治疗时应将平肝熄风法和凉血通瘀法相配伍以达到祛病强身之目的。

本研究中,在给与风阳上扰型中风患者常规对症治疗基础上结合天龙醒脑合剂进行治疗,结果发现疗效显著。患者中医证候评分和神经功能评分显著降低,脑血流灌注情况得到明显改善,未发生不良反应事件,提示天龙醒脑合剂治疗风阳上扰型中风疗效显著,可有效降低患者中医证候评分,显著改善脑血流灌注情况,从而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分析原因,天龙醒脑合剂中天麻有平肝熄风止痉之效,眼黑头旋、风虚内作皆可治之,为定风神药;地龙有通络平喘、清热定惊之效;白芍有平肝止痛、养血调经之效,肝脾和、阴血旺,则目涩、血痹等症得除,有助气血调和不妄行也;川芎有活血行气、祛风止痛之效,可祛一切风、调一切气,气行血调则病立止;黄芩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之效,既能清上焦之火,又能凉下焦之热,为疗上热目中肿赤必用之药;栀子有泻火除烦、清热凉血之效,所涤为瘀郁之热,泻一切有余之火,善治心烦;玄参有凉血滋阴、泻火解毒之效,乃肃清枢机之剂,原为清补肾经之药,又主热病,故能明目;菊花有散风清热、平肝明目之效,肝火或风热引起目赤肿痛均可应用,且长于平肝阳,治诸风头眩;牡丹皮有清热凉血、活血化瘀之效,使血热清而不妄行、流畅而不留瘀,为治肝肾火旺、血热炽盛、瘀血阻滞等证之要药;石决明有平肝潜阳、清肝明目之效,乃足厥阴经药,能主诸目疾也;大黄有泻热凉血、逐瘀通经之效;当归有补血活血、调经止痛之效,诸血皆属心,用之以助心血,可治手足厥寒,且行中有补、补中有动,既为血中之气药,又为血中之圣药也;甘草清热解毒、调和诸药。诸药以天麻、白芍、川芎、菊花、石决明、当归为君药,共奏平肝潜阳、通络止痛之效;栀子、玄参、牡丹皮、大黄为臣药,增加凉血通瘀、明目功效;地龙、黄芩为佐药,可增强清热定惊之功。全方贵在平肝熄风的同时善活血化瘀、通腑泻热,达到增强热清血凉、血行风灭的目的,促使脑脉瘀热得散,患者临床症状、脑血流灌注情况、神经功能损伤等得以显著改善。

研究发现,NO和ET作为血管活性因子,对脑组织具有不同作用,前者可参与调节脑血流量,保护脑组织进一步受损,而ET-1 在大脑缺血缺氧情况下含量会迅速升高,引发血管收缩痉挛,进而引发患者眩晕[11-12]。Hcy和CRP水平高低均与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密切相关[13-14]。本研究发现,治疗后观察组NO 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Hcy、ET-1 和CRP 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表明天龙醒脑合剂可有效调节患者血清相关细胞因子水平,起到保护脑组织的功效。研究发现,天麻、白芍、当归等可增强免疫功能,具有抗炎作用,有利于减轻因脑血管损伤引起的慢性炎性反应[15];地龙有效成分除具有明显的溶栓和抗凝作用外,还具有解热、抗惊厥、平喘等功效,有助于预防脑血管病变和延缓病情进展[16];川芎、黄芩、牡丹皮等有效成分可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血液黏稠度,还能缓解血管痉挛,增加冠脉血流量,有助于改善脑血流灌注情况[17]。

综上所述,天龙醒脑合剂治疗风阳上扰型中风疗效显著,可有效降低患者中医证候评分,显著改善脑血流灌注情况,从而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延缓病情进展。

猜你喜欢
醒脑合剂中风
自拟醒脑汤联合体外反搏治疗癫痫所致精神障碍的效果
基层中医药(2022年2期)2022-07-22 07:39:12
预防中风应做到八要八不要
基层中医药(2020年2期)2020-07-27 02:45:58
石硫合剂熬制与保存
河北果树(2020年2期)2020-05-25 06:58:58
Evaluation of the Curative Effect of "Xingnao Kaiqiao"Acupuncture Based on Brunnstrom Staging on Upper Limb and Hand Motor Function in the Recovery Period after Stroke
血压偏低也要警惕中风
华人时刊(2018年23期)2018-11-18 16:56:35
HPLC法同时测定退银合剂中6种成分
中成药(2018年5期)2018-06-06 03:11:54
HPLC法同时测定二陈合剂中8种成分
中成药(2017年7期)2017-11-22 07:33:11
回药失荅剌知丸治疗中风后痴呆的疗效观察
醒脑静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中重型颅脑损伤38例
中国药业(2014年12期)2014-06-06 02:17:39
星蒌醒脑汤联合西药治疗急性脑梗死32例
中医研究(2014年12期)2014-03-11 20:2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