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 琳,杨卓欣,张峻豪,王厉佳,任赟虹,李桂蓉△
1.成都医学院护理学院,四川成都 610500;2.四川省绵阳市中心医院护理部,四川绵阳 621000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FD)是一种因盆底结缔组织薄弱引起的盆底器官解剖结构及位置改变造成的疾病,临床表现为盆腔器官脱垂、压力性尿失禁及性功能障碍等[1]。有资料显示,当前我国PFD发病率已达20%~40%,部分患者普遍存在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及生活质量较差等问题[2]。病耻感是指个体因身患某种疾病而产生的内心耻辱感,表现为个体感觉被做标记、受到歧视、不被接纳、遭到贬低等[3]。心理弹性则是指个体在面对应激事件时表现出的身体和心理健康相对稳定或在经历重大逆境时保持积极适应的能力[4]。目前,已有学者在其他疾病中证实了病耻感会直接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又受心理弹性的影响,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5]。目前,较少有心理弹性、病耻感、生活质量三者的关系在PFD这一人群中的相关研究,因此,本研究探讨了PFD患者三者的相关性及心理弹性在病耻感与生活质量间的中介作用,旨在为进一步采取干预措施减低PFD患者的病耻感提供参考依据。
1.1一般资料 采用方便抽样法选择2021年11月至2022年3月在四川省绵阳市3所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妇产科及盆底中心接受治疗的PFD患者229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kendall样本含量估计法[6],样本量为最大项目数的5~10倍,故本研究最大项目数为20项,即本研究样本量应达到100~200例,考虑到存在无效问卷,故将样本量扩大30%。估算为130~260例,实际纳入PFD患者229例。纳入标准:(1)诊断为PFD;(2)轻、中、重度表现的患者;(3)年龄≥18岁;(4)自愿参与并配合调查者。排除标准:(1)严重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2)既往有精神疾病或认知功能障碍的患者。所有患者均了解本研究并签订知情同意书。本研究经四川省绵阳市中心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
1.2方法
1.2.1调查工具
1.2.1.1一般情况调查表 由研究者自行编制,内容包括患者的社会人口学资料(年龄、文化程度、家庭月收入、居住地等)和临床资料(分娩方式、分娩次数等)。
1.2.1.2心理弹性量表简表(CD-RISC-10) 采用WANG等[7]修订的CD-RISC-10,由10个条目组成,各条目均采用0~4级评分,总分越高表示心理弹性水平越高。本研究中量表总Cronbach′s α系数为0.936。
1.2.1.3社会影响量表(SIS) 管晓萌等[8]修订的中文版SIS由20个条目组成(本研究实际运用了18个条目),涵盖了社会排斥、社会隔离、内在羞耻感3个维度,Cronbach′s α系数分别为0.867、0.807、0.941。采用Likert 4级计分法,所有条目采用反向计分法,得分越高表示病耻感越强。本研究中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67。
1.2.1.4盆底功能障碍问卷-20(PFDI-20) PFDI-20包含盆腔器官脱垂障碍问卷-6 (POPDI-6)、排便功能障碍问卷-8(CRADI-8)和泌尿功能障碍问卷-6 (UDI-6)3个栏目,共20个条目,采用5级评分法(无症状计0分,有症状而无影响计1分,轻度影响计2分,中度影响计3分,重度影响计4分),该量表一致性信度系数Cronbach′α为0.88~0.94,PFDI-20评分越高,表示对患者生活质量影响越大,即生活质量越差,能较好地反映PFD患者的生活质量[9]。
1.2.2调查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由2名经标准化培训的研究生发放问卷,在发放问卷时严格核查患者是否符合纳入和排除标准。采用统一的指导语向患者介绍本研究目的、意义及填写问卷时的注意事项,问卷采取现场发放与回收的形式,共发放240份。
2.1一般资料 回收有效问卷229份,有效回收率为95.4%。229例PFD患者一般资料见表1。
表1 229例PFD患者一般资料
2.2PFD患者SIS、CD-RISC-10、PFDI-20得分情况 229例患者SIS总分(38.34±4.52)分,CD-RISC-10总分(28.17±5.76)分,PFDI-20总分(30.80±8.69)分。见表2。
表2 PFD患者SIS、CD-RISC-10、PFDI-20得分情况(分)
2.3PFD患者病耻感、生活质量与心理弹性的相关性 PFD患者SIS总分与PFDI-20总分呈正相关(r=0.666,P<0.05),与CD-RISC-10总分呈负相关(r=-0.642,P<0.05)。见表3。
表3 PFD患者病耻感、心理弹性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r)
2.4心理弹性在PFD患者病耻感与生活质量之间的中介作用 SIS总分可以对PFDI-20总分进行正向预测(β=0.533,P<0.001);SIS总分可以对CD-RISC-10总分进行负向预测(β=-0.593,P<0.001);心理弹性对生活质量具有预测作用(β=-0.338,P<0.001),由于心理弹性的引入,病耻感对生活质量的主效应减小,β值从0.533下降至0.333,表明心理弹性在病耻感和生活质量间发挥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为0.200,占总效应的38.0%。见表4。采用Amos26.0软件构建以心理弹性为中介变量的结构方程模型,初始模型的结果表明部分指标拟合不够理想,根据模型修正指标进行修正,添加2条路径后该模型的拟合度良好。见表5、图1。采用Bootstrap程序检验中介效应,重复抽样2 000次,病耻感到生活质量的直接效应、间接效应的95%CI均未包含0,说明中介效应显著,与回归检验结果相同。心理弹性在病耻感与生活质量间的直接效应为2.113,间接效应为1.271,总效应为3.384。见表6。
图1 心理弹性在PFD患者病耻感与生活质量间的中介效应结构方程模型及各路径标准化系数(标准化)
表4 心理弹性的中介作用检验结果
表5 PFD患者心理弹性在病耻感与生活质量间的中介效应模型拟合指数
表6 心理弹性在PFD患者病耻感与生活质量间的中介效应
3.1PFD患者病耻感、生活质量、心理弹性研究现状 本研究结果显示,PFD患者平均SIS总分为(38.34±4.52)分,处于中等偏上水平,与王秋静等[10]对237例PFD患者的调查结果一致。究其原因,病耻感和慢性病均是互相关联的,部分患者认为慢性病与不良生活习惯有关,甚至将疾病归于个人责任,导致患者的情感和自尊受到伤害。对PFD患者而言,由于存在尿失禁,使患者身上常有异味,加之多数患者存在盆底功能障碍影响夫妻和睦等错误思想,使患者的自尊受到重创,内疚、自卑等负面情感随之产生。此外,本研究发现,PFD患者内在羞耻感维度得分最高,可能是因为PFD的患病部位相对特殊,大多数患者难以启齿,以及治疗疾病所带来的经济负担使患者产生羞愧和自责,进一步导致病耻感加重。本研究结果显示,PFD患者平均CD-RISC-10总分(28.17±5.76)分,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其中乐观维度得分最高,坚韧维度得分最低。代贝贝[11]报道的PFD患者心理弹性水平低于本研究,究其原因可能与选择的研究对象文化程度、家庭月收入、自身心理素质不同有关。心理弹性是指患者在遭遇创伤、逆境及其他伤害性事件时拥有的反弹能力[12],说明患者在患病后有一定的心理调适和应对压力的能力,可能与本研究入组患者普遍学历较高,经济条件较好有关。因此,对疾病的态度会更加理性,接纳度更高,心理负担越少。提示临床医护人员在临床工作中应重视对患者心理弹性的评估,充分发挥患者高心理弹性的优势,制订切实、可行的护理干预措施,激发患者的潜藏力量,使其以更加乐观的态度面对疾病。本研究结果显示,PFD患者平均PFDI-20总分(30.80±8.69)分,低于陈瑜等[13]和曾敏[14]的研究结果,说明本研究PFD患者的疾病症状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较小,究其原因可能与本研究对象年龄偏小、疾病程度较轻、开始康复治疗的时间较早有关。本研究结果显示,PFD患者平均POPDI-6总分(9.77±2.69)分,平均CRADI-8总分(6.61±2.56)分,平均UDI-6总分(14.41±3.44)分,泌尿功能障碍是PFD患者最常见症状,同时也是引起PFD患者生活质量下降的主要原因。一方面频繁漏尿容易引发尿路感染、会阴部炎症、性功能障碍等问题;另一方面尿失禁使患者需时常更换衣物及卫生用品,由此产生的社交回避、羞耻感、自卑会影响患者的心理健康。提示临床医护人员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治疗和护理,帮助患者缓解与疾病相关的负面情绪,从而提高其生活质量。
3.2PFD患者心理弹性、病耻感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 本研究结果显示,PFD患者SIS总分与PFDI-20总分呈正相关(r=0.666,P<0.05),即SIS得分越高,患者生活质量越差。REDWOOD等[15]发现,患者病耻感越强生活质量越差,与本研究结果一致。究其原因是病耻感会对患者心理状况造成影响,使患者无法正确面对自身疾病,过于在意他人的看法,不仅会影响患者的治疗积极性与依从性,还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逃避社交活动等恐惧社交行为,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本研究结果显示,PFD患者CD-RISC-10总分与SIS总分呈负相关(r=-0.642,P<0.05),即PFD患者心理弹性水平越高,病耻感水平越低,与程方方等[16]对145例结直肠癌造口术患者的研究结果相符。具有高心理弹性水平的患者会在遇到困难时积极、主动地寻求帮助,并对疾病的治疗表现出更大的信心。因此,这部分患者能在面对疾病时做出积极的应对,并表现出良好的适应效果。本研究结果显示,PFD患者CD-RISC-10总分与PFDI-20总分呈负相关(r=-0.579,P<0.05),即随着心理弹性水平的提升,患者生活质量也随之提升,心理弹性对生活质量具有正向的预测作用,在其他疾病中也报道了相似的结果[17]。心理弹性水平高的患者具有更好的生活质量,可能是因为高心理弹性患者通常具有更积极的心态,在遇到困难时能迅速调动内外资源,快速适应环境,心理压力较小,心态更加乐观,生活质量自然较好。
3.3心理弹性在PFD患者病耻感与生活质量间的中介作用 本研究结果显示,心理弹性在PFD患者的病耻感与生活质量间发挥了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38.0%,表明PFD患者的病耻感不仅能直接影响其生活质量,还能通过心理弹性间接影响。对PFD患者而言,性功能的缺失、大小便失禁更容易导致其产生焦虑、烦躁、抑郁等负面情绪。因此,这部分患者在遇到问题时心理压力更大,往往对自己的生活感到悲观,从而导致生活质量下降。心理弹性作为一种内在的积极心理资源,在保护个体的生活质量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国内外相关研究表明,高水平的心理弹性不仅可提高患者的社会支持,还能改善患者的主观幸福感,而较好的社会支持和主观幸福感均有利于应对疾病带来的各种负面情绪,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和坚韧不拔的精神面对现实,身体机能和生活健康水平也随之改善,病耻感也大大降低,从而提高生活质量[18-19]。通过提高PFD患者的心理弹性,其生活质量可以得到明显改善。在临床工作中,医护人员要重视患者的心理状况,对容易产生心理问题或已产生心理问题的患者要及时进行心理疏导,可通过团体心理辅导、心理讲座、笑声疗法等提高患者的心理弹性,增强患者治疗疾病的信心,减轻患者病耻感,提高其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