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奇的形成机制与教育培养

2023-06-15 01:54:26刘伟杨晓悦陈宁
现代基础教育研究 2023年1期

刘伟 杨晓悦 陈宁

摘   要: 好奇既是心理状态,也是一种人格特质,具有启动学习和探索、激发创造行为、促进人格和社会性发展等育人功能,可以通过教育教学进行激发、培养和发展。基于以往研究文献,文章构建了包含状态好奇激发、特质好奇发展和二者转化互促等路径在内的“状态—特质”好奇心理模型,进而提出优化知识传授、营造良好环境和提供恰当反馈等好奇培养的教育建议。研究指出,将来可从好奇发生与作用的内部机制与“好奇管理”规律两个方面推进好奇研究。

关键词: 状态好奇;特质好奇;探索性行为;好奇培养;好奇管理

苏霍姆林斯基在《教育的艺术》中写道:“求知欲,好奇心——这是人的永恒的,不可改变的特性。”1 好奇作为创新的原动力,是人类辉煌成就的基础,也是创新型人才的典型特征。无论是个体学习、探索和创造,还是社会演进、科技发展、创意产生等,都离不开好奇的驱动。在科学家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到“好奇心”,强调“好奇心是人的天性,对科学兴趣的引导和培养要从娃娃抓起”。2 激发好奇、培养好奇心是教育实践的重要命题,也是“立德树人”、造就创新型人才的基础内容之一。

从心理学角度看,好奇(curiosity)是个体获得知识或信息的内在倾向,这种倾向与人的天性有关,也受外界刺激的诱发。3 而不同个体的好奇往往指向不同对象,表现为不同的程度,且持续时间也有区别。这些都提示好奇的发生、发展和表现有较复杂的机制。梳理好奇的教育意义,厘清好奇产生与作用的机制,能为好奇培养的实践提供理论依据。

一、好奇的教育意义

有学者认为,好奇心、批判性思维技能和性格,是学生面对世界变化必须发展的三个关键资本,这些方面要在教育中同时提升。4 其中,好奇的教育意义,表现在启动学习和探索、激发创造行为、促进人格和社会性发展三个方面,这也是好奇的育人、育才功能的具体体现。

首先,好奇在激发学习和激励探索行为方面发挥关键作用。当好奇心在教学过程中被调动时,学生的学习行为就会自发发生。1 有学者将学习中的好奇称为认知好奇,这种好奇基于对知识的渴望,并能激励个体接受新观念,消除信息差距,解决智力问题。2 更重要的是,这种认知好奇不仅能够促使学生“知道”和“了解”信息,而且能够启动学生积极的情绪—动机系统,识别、追求和自我调节新颖且富有挑战性的信息和经验3,因此,其在学生学习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其次,好奇还是个体创造力的最关键基础。4 好奇与创造力关系的元分析研究表明,好奇心越强,创造力水平就越高,两者呈显著相关。5 在好奇与创造力的密切关系中,好奇处于“前因”的位置,它促使个体收集相关信息、识别和定义需要解决的问题,而这些构成了芒福德在创造过程模型中所描述的创造的初始步骤。6

最后,个体人格和社会性发展也离不开好奇的作用。好奇本身就是积极人格的一部分,在皮特森和塞里格曼的24种性格优势模型中,好奇作为一种性格优势位列其中。7 不仅如此,作为影响个体心理健康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好奇能提高個体的社会融入感,促进良好人际关系的形成。研究发现,好奇的人较少受到社会排斥,且能够主动改善日常社会排斥经历和生活满意度之间的关系。8

二、不同类别好奇的发生

好奇可以表现为一种即时的心理状态,即个体对特定事物或情境产生的好奇,这称为状态好奇(state curiosity);好奇也可以表现为个体的稳定的特质,是相对稳定的,在不同情境中都倾向于出现,即特质好奇(trait curiosity)。状态好奇的最大特点是不稳定性。它是由不确定性的、不一致的、新奇的事物通过个体认知系统评价后所激发的,所以,它的产生既依赖于外部情境因素,又与内部主观因素有关。

在外部情境因素方面,英国心理学家伯莱因创造了“排序变量”的方法描述触发人类好奇的各种外部因素,其中信息的不确定性和不一致性被认为是最直接、最重要的两个因素。不确定性源于事件何时、何地、如何发生等信息的缺乏。研究表明,随着不确定性的增加,好奇也随之增加。9 而“未知”就是一种最大的不确定性,所以未知领域往往能够激发个体的好奇,由此产生主动的探索行为。而不一致性是指个体预期与事件结果之间的差距,即对正常预期的违反。10 但预期的违反导致好奇是有“边界”的,一定程度的违反预期会引起好奇,一旦超过某种界线,可能会演变为极大的厌恶。11 此外,信息的新奇性也能诱发好奇。新颖、奇特的刺激出现时,个体会出现接近行为和持续的注意倾向,这是状态好奇的外在表现。有研究者用“信息缺口”理论解释信息新奇性诱发状态好奇的原因,认为个人当前的知识状态和希望获得的知识水平之间的差异是引起好奇的直接原因。1

在内部主观因素方面,认知心理学认为,兴趣是一种内在的、接近倾向的唤醒状态,是好奇的基础,也是好奇的“催化剂”。一项研究发现,当读者对文本主题有浓厚兴趣时,他们对段落内容的好奇水平也会显著提升。2 兴趣则来源于了解世界、获取信息的认知需要。因此,在外部条件相同时,个体状态好奇的不同往往与认知需要和兴趣特点有关。

当好奇成为一个人的相对持久、稳定的个性倾向和人格特质时,特质好奇就形成了。3 目前研究者能够确定,特质好奇是人格特质中的成分,具有稳定且持续的表现。例如,有人即使在非新奇环境中仍表现出频繁主动的好奇和相应行为,但另一部分人只在新奇环境中表现出好奇,在非新奇环境中却不然。显然,两类个体的区别就在于是否具备一种不依赖于环境的稳定的好奇,即特质好奇。当然,特质好奇与状态好奇的关系也非常密切——具有好奇特质者更容易表现出状态好奇,状态好奇的积累又能为特质好奇的形成提供基础。

特质好奇与其他人格特质一样,会受到遗传、早期经历、成长环境等因素的影响。适宜的家庭环境和家长的正确引导是促成儿童特质好奇发展的重要因素,因为在良好的家庭环境引导下,孩子提出问题、探索答案,并经常得到正面的鼓励和强化。

三、好奇影响行为的心理模型

如前所述,特质好奇和状态好奇既有密切关系,又分别有独立的心理结构,两者共同构成了统一的好奇心理系统。4 在此基础上,有研究者构建了基于两类好奇和相应行为的关系的模型,即“状态—特质”好奇模型。根据这一模型,个体固有的认知评价系统会受到内部(思维/情感生理需要)、外界(排序变量)、特质好奇(个体的好奇偏向差异)三种因素影响,沿着三条路径产生探索性行为:一是经认知评价后激发状态好奇(好奇的主观感受),随后产生探索行为;二是通过对好奇刺激的过度学习反应,然后产生应对方式(状态好奇的加工技能);三是对刺激的评估与以往无异,直接产生探索性行为。同时,上述应对方式(状态好奇的加工技能)也会影响认知评价,产生交互循环。5 但这一模型只聚焦于好奇与后续行为之间的关系,缺少对影响好奇形成与作用的内外因素等的整合。基于这一考虑,本文对上述模型进行了拓展,构建出一个更全面、整合性更强的新的“状态—特质”好奇心理模型,包括状态好奇和特质好奇关系、影响好奇的因素、好奇引发的行为与反馈等(见图1)。

本模型与此前模型有两个方面是相同的:一是好奇的三类影响因素,即内部刺激、外部刺激和影响特质好奇的遗传和环境等因素,二是以个体的认知评价作为模型的核心点。根据本模型,内外部刺激和特质好奇会作用于个体的认知评价系统,使个体产生状态好奇。状态好奇作为一种内驱力,再促使个体产生探索性行为。而探索性行为最终会得到外界或者自身给予的积极或消极的反馈,这种反馈又会影响状态好奇,增加(正反馈)或减少(负反馈)后续状态好奇产生的概率或强度。

本模型也呈现了状态好奇与特质好奇的关系:状态好奇的频繁出现和有意识培养有助于个体逐渐形成特质好奇;而特质好奇在特定情境下,又会通过认知评价以状态好奇的形式表现出来。

可见,本好奇模型对原模型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细化了影响好奇的各类因素的具体内容,二是明确了好奇行为的反馈对后续好奇的影响。

四、好奇培养的策略

好奇与教育教学有密不可分的关系,教师可以培养好奇、增强好奇,并用好奇来激励学生的学习。1 近年来,相关的教育政策也在积极鼓励对学校情境中好奇这一非认知技能的评估。2 根据上述好奇心理模型,好奇的培养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创造知识“缺口”,优化知识呈现方式

这一策略是针对好奇产生的内部和外部影响因素而提出的。根据上述“状态—特质”好奇心理模型,知识(信息)缺口是通过认知评价影响状态好奇的外部环境因素。当个体的知识不足以解释当前现象,即产生信息“缺口”且引起个体关注时,状态好奇就产生了。3 根据这一观点,教师要善于创设知识“缺口”,使学生能够感受到已有知识水平与未来需要学习知识之间的差距,从而产生强烈的好奇,并在好奇推动下付出更多认知参与,对知识产生更深的印象。例如,在上课前教师提供部分新课的材料,并在这些材料中设置悬念或待解决的问题,能使学生在好奇基础上主动预习课程,了解新知识。教师需要注意的是,在制造“缺口”时,材料的拟定和悬念的设置要考虑学生的先验知识,因为过于简单或者复杂的设置很可能丧失使其产生好奇的条件。

兴趣是影响认知评价进而激发好奇的重要内在因素,是好奇心产生的必要条件。一方面,教师应在可操作范围内选择更能引发兴趣的学习内容,例如新颖有趣的课后作业、富于启发性的参考书和课外阅读材料等;另一方面,将现有学习内容以符合学生兴趣的方式呈现,也是直接有效的方法。例如,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教学内容的“情绪化(或情感化)设计”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对教学内容赋予情感元素后再呈现,能诱发学生包括兴趣在内的积极情绪,进而提升学习效果。1 另外,网络和多媒体技术在学校和课堂的深入应用,也为教学内容诱发兴趣提供了有利条件。

2.营造宽松良好的成长环境

根据“特质—状态”好奇心理模型,除遗传因素外,早期经历、成长环境在塑造特质好奇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对于青少年个体来说,早期经历和成长环境主要是指家庭和学校因素。无论是在家庭还是在学校,有利于好奇培养的最重要的元素都是“鼓励探索”。有学者认为,教育工作者的首要任务之一,是创造一个具有挑战性的学习环境。2 一项以我国香港青少年为对象的研究发现,好奇能够促进学生学业进步,但有一个重要的前提:学生能感受到学校环境对他们关于成长和学习的价值观的支持。3所以,具有挑战性、适宜的学校环境是培养并使学生保持好奇的重要条件。学校可以通过举办适合学生的学术活动、竞赛活动等方式营造浓厚的竞争与挑战氛围,从而促成好奇的发展。

3.对探索行为提供积极反馈

在“状态—特质”好奇心理模型中,对探索行为的积极反馈能作用于个体的认知评价系统,从而加强状态好奇的强度和频率。事实上,教学中的反馈一直是教育教学研究的热点问题,除教师、学生之间的反馈以外,近年来,同伴反馈、网络或机器教学的自动反馈等对于学习的价值也受到重视。4 但对于探索行为或提出探索性问题来说,“探索”的标准复杂又灵活,具有较强的情景性。更为重要的是,以往教学中所指的反馈往往是针对认知活动结果提供的倾向于认知判断的反馈,可称为“认知反馈”。这种反馈较少有情绪情感元素融入其中。而好奇及其相應行为并无明确的认知性评价指标,相应的反馈也应更多包含情绪情感的元素,如认可、满意、遗憾、喜爱等,这是“情感反馈”。5

五、结语

好奇是推动学生获得学业成就的最重要也是最有效的动机之一,但好奇的习惯或特质也需要长时间的努力才能获得。6 基于这一认识,好奇的形成和发展机制及其在教育培养中的应用一直备受关注。本文立足心理学角度并结合教育教学实践,以特质好奇和状态好奇的分类为依托,在前人基础上改进了“状态—特质”好奇模型,并从模型所涉及的好奇形成路径和影响因素出发,对教育教学实践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提出了建议。鉴于好奇对学生成长发展的重要作用,将来应从内部机制和外部表现两个方面推进好奇的心理学研究。

首先,从好奇的内部机制入手,推进好奇发生与作用的基础研究。上文呈现的“状态—特质”好奇心理模型是建立在已有的好奇研究成果之上的,但相对于好奇培养的实践需要来说,仍需精进。例如,各种好奇的影响因素在好奇形成中的作用各有何特点?其作用是否存在性别、年龄、个性、活动对象的差异?对于不同内容的好奇,是否有不同的针对性的策略?时间成本、资源成本是否存在差异?以上问题目前并无确切答案。因此,将来可根据好奇培养的实践,归纳出相关问题的答案,也可通过心理学实证研究发现不同因素影响好奇形成的内在规律,为科学、高效地培养好奇特别是特质好奇提供实践依据。

其次,从好奇的外部表现入手,进行“好奇管理”的相关研究。好奇可以引起个体长时间的注意力集中,并激发相应的探索行为。但不可否认的是,好奇所指向的内容或探索行为有积极、中性和消极之分。例如,对新知识学习、探索和问题解决的好奇是正向积极的,但对沉湎网络游戏、尝试抽烟酗酒等的好奇是负向消极的。因此,特别是对于未成年学生来说,教育者的引导就不能缺位。指向一定内容的好奇的正负性质如何确定?怎样调控不同对象好奇的冲突?对一种新活动内容的好奇是否会减弱对另一种活动内容的好奇?好奇的转移如何实现?这些问题都有待心理和教育工作者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做出回答。

Curiosity: Formation Mechanism and Cultivation

LIU Wei , YANG Xiaoyue, CHEN Ning

(College of Education, Shanghai Normal University, Shanghai, 200234)

Abstract: Curiosity is not only a psychological state, but also a personality trait, which has the educational functions of initiating learning and exploration, stimulating creative behavior, promoting personality and social development, and can be stimulated, cultivated and developed through school education. Based on the previous literature, this study has constructed a psychological model of state-trait curiosity, which includes the stimulation of state curiosity, the development of trait curiosity and their transformation and mutual promotion, and then put forward the educational suggestions of how to cultivate curiosity from optimizing knowledge teaching, creating favorable learning environment and offering appropriate feedback. It has also pointed out that in the future, curiosity research should be promoted from the internal mechanism of the occurrence and function of curiosity and the law of “curiosity management”.

Key words: state curiosity, trait curiosity, exploratory behavior, cultivation of curiosity, curiosity management

作者简介:刘伟 ,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主要从事认知与学习心理研究;杨晓悦,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科研助理,上海师范大学儿童发展与家庭研究中心科研助理,主要从事认知与学习心理研究;陈宁,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主要从事情绪与教育心理研究。

1  蘇霍姆林斯基:《教育的艺术》,肖勇译,湖南教育出版社1983年版,第78页。

2  习近平:《在科学家座谈会上的讲话(2020年9月11日)》,人民出版社2020年版,第6页。

3  Loewenstein G., “The Psychology of Curiosity: A Review and Reinterpretation”, Psychological Bulletin, Vol. 116, no. 1(1994), pp. 75-98.

1  Suhirman, Prayogi S., Asy ari M., “Problem-Based Learning with Character-Emphasis and Naturalist Intelligence: Examining Students Critical Thinking and Curiosit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struction, Vol. 14, no. 2(2021), pp. 217-232.

2  Gulten D. C., Yaman Y., Deringol Y., “Ozsari I,Investigat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uriosity Level and Computer Self Efficacy Beliefs of Elementary Teachers Candidates”, Turkish Online Journal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Vol. 10, no. 4(2011), pp. 248-254.

3  Litman J. A., “Interest and Deprivation Dimensions of Epistemic Curiosity”,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Vol. 44, no.7(2008), pp. 1585-1595.

4  Kashdan T. B., Rose P., Fincham F. D., “Curiosity and Exploration: Facilitating Positive Subjective Experiences and Personal Growth Opportunitie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ssessment, Vol. 82, no. 3(2004), pp. 291-305.

5  Hardy J. H. Ⅲ, Ness A. M., Mecca J., “Outside the Box: Epistemic Curiosity as a Predictor of Creative Problem Solving and Creative Performance”,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Vol. 100, no.104(2017), pp. 230-237.

6  Schutte N. S., Malouff J. M., “A Meta-Analysis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uriosity and Creativity”, Journal of Creative Behavior, Vol. 54, no. 4(2020), pp. 940-947.

7  Mumford M. D., McIntosh T., “Creative Thinking Processes: The past and the Future”, The Journal of Creative Behavior, Vol. 51, no. 4(2017), pp. 317-322.

8  Peterson C., Seligman M. E. P., Character Strengths and Virtues: A Handbook and Classification, Washington DC: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2004, p. 29.

9  Kawamoto T., Ura M., Hiraki K., “Curious People are Less Affected by Social Rejection”,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Vol. 105, 2017, pp. 264-267.

1  Berlyne D. E., “Uncertainty and Epistemic Curiosity”, British Journal of Psychology, Vol. 53, no. 1(1962), pp. 27-34.

2  Bruner J. S., Postman L., “On the Perception of Incongruity: A Paradigm”, Journal of Personality, Vol. 18, no. 2(1949), pp. 206-223.

3  Hebb D. O., “Drives and the C N S (Conceptual Nervous System)”, Psychological Review, Vol. 62, no. 4(1955), pp. 243-254.

4  Loewenstein G., “The Psychology of Curiosity: A Review and Reinterpretation”, Psychological Bulletin, Vol. 116, no. 1(1994), pp. 75-98.

5  Boscolo P., Ariasi N., Del Favero L., et al, “Interest in an Expository Text: How Does It Flow from Reading to Writing?”, Learning and Instruction, Vol. 21, no. 3(2011), pp. 467-480.

6  黃骐,陈春萍,罗跃嘉,伍海燕:《好奇心的机制及作用》,《心理科学进展》2021年第4期,第723-736页。

7  Boscolo P., Ariasi N., Del Favero L., et al, “Interest in an Expository Text: How Does It Flow from Reading to Writing?”, Learning and Instruction, Vol. 21, no. 3(2011), pp. 467-480.

8  Boyle G. J., “Critical Review of State-Trait Curiosity Test Development”, Motivation and Emotion, Vol. 7, no. 4(1983), pp. 377-397.

1  Jirout J., Klaher D., “Childrens Scientific Curiosity: In Search of an Operational Definition of an Elusive Concept”, Developmental Review, Vol. 32, no. 2(2012), pp. 125-160.

2  Park D., Tsukayama E., Goodwin G. P., et al, “A Tripartite Taxonomy of Character: Evidence for Intrapersonal, Interpersonal, and Intellectual Competencies in Children”, Contemporary Educational Psychology, Vol. 48, 2017, pp. 16-27.

1  Loewenstein G., “The Psychology of Curiosity: A Review and Reinterpretation”, Psychological Bulletin, Vol. 116, no. 1(1994), pp. 75-98.

2  Um E., Plass J. L., Hayward E. O., et al, “Emotional Design in Multimedia Learning”,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Vol. 104, no. 2(2012), pp. 485-498.

3  Shenaar-golan V., Gutman C., “Curiosity and the Cat: Teaching Strategies that Foster Curiosity”, Social Work with Groups, Vol. 36, no. 4(2013), pp. 349-359.

4  Kashdan T. B., Yuen M., “Whether Highly Curious Students Thrive Academically Depends on Perceptions About the School Learning Environment: A study of Hong Kong Adolescents”, Motivation and Emotion, Vol. 31, no. 4(2007), pp. 260-270.

5  孫力,钟斯陶:《MOOC评价系统中同伴互评概率模型研究》,《开放教育研究》2014年第8期,第83-90页。

6  王雪,高泽红,徐文文,张蕾:《反馈的情绪设计对视频学习的影响机制研究》,《电化教育研究》2021年第3期,第69-74页。

1  Bowler L., “The Self-Regulation of Curiosity and Interest during the Information Search Process of Adolescent Students”, Journal of the Association for Information Science & Technology, Vol. 61, no. 7(2010), pp. 1332-1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