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虚拟导航造影定位检出肝脏病灶的价值分析

2023-06-15 19:30陈戈易嘉升杨佳梁振争
婚育与健康 2023年10期
关键词:临床价值检出率

陈戈 易嘉升 杨佳 梁振争

【摘要】目的:研究超声虚拟导航造影定位检出肝脏病灶的价值。方法:选取常规超声无法检查出CT/MRI显示的80例肝脏局部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虚拟导航的方法,将CT/MRI和实时超声图像对位,实施超声造影导航定位检出。记录结果检测设置参数,花费时间以及病灶检出情况,进行综合分析。结果:本次研究中,所有检测对象CT/MRI和超声图像对位均成功匹配,图像对位花费时间最短3min,最长10min。平均时间(4.41±1.52)min,病理学检测病灶92个,超声虚拟导航检测81个,病灶检出率88.04%(81/92)。结论:实施超声虚拟导航造影定位检测,适用于常规超声检查无法检出病灶的肝脏疾病,具有较高的病灶检出率,可作为临床检测病灶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超声虚拟导航造影定位;肝脏病灶;检出率;临床价值

Analysis of the value of ultrasonic virtual navigation contrast localization and detection of liver lesions

CHEN Ge, YI Jiasheng, YANG Jia, LIANG Zhenzheng

Guangdong East Hospital, The Thir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Sun Yat-sen University, Meizhou, Guangdong 5140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value of ultrasonography virtual navigation in detecting liver lesions. Methods: 80 patients with local liver lesions that could not be detected by conventional ultrasound were selected as research objects. Virtual navigation method was adopted, CT/MRI and real-time ultrasound images were aligned, and contrast-enhanced ultrasound navigation positioning was performed. The detection parameters, time spent and lesion detection were recorded for comprehensive analysis. Results: In this study, CT/MRI and ultrasonic image alignment of all test objects were successfully matched. The shortest time of image alignment was 3min, and the longest time was 10min. The mean time was (4.41±1.52) min, 92 lesions were detected by pathology, 81 lesions were detected by ultrasonic virtual navigation, and the detection rate was 88.04% (81/92). Conclusion: Ultrasound virtual navigation contrast localization detection is suitable for liver diseases that can not be detected by conventional ultrasound. It has a high detection rate of lesions, and can be used as an effective method for clinical detection of lesions.

【Key Words】Ultrasonic virtual navigation contrast localization; Liver lesions; Detection rate; Clinical value

臨床影像学检测中,超声造影可有效检测肝脏病变的病灶位置以及微循环灌注情况[1],具有多项优点,如检测过程操作简单,对患者不会造成辐射,检测费用低等[2]。对增强CT /MRI提示肝内局部病灶,而常规超声无法检测出病灶情况的肝脏患者,实施超声虚拟导航造影定位,有助于提高肝脏疾病患者病灶的检出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6月—2022年3月期间,在我院作常规增强CT /MRI提示有肝脏局部病变,而常规超声无法检测的肝脏疾病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69例,女性11例,年龄38~67岁,平均年龄(51.62±11.93)岁,患有合并性肝硬化或慢性肝炎的患者64例,接受肝动脉栓塞化治疗的患者49例,其中1个病灶59例、2个病灶9例、3个病灶3例、4个病灶4例、5个病灶5例。92个病灶按照病理学方法确诊61个为肝细胞癌,剩余的20个为肝转移瘤。

1.2 方法

检测仪器选择超声诊断仪(百胜公司,Esaote Mylab ClassC Advanced),仪器配备探头型号CA541,仪器设置频率介于1~8MHz之间,实施超声造影匹配计数,联合虚拟导航系统,在超声诊断仪工作站内植入系统和磁定位组件,超声造影剂采用SonoVue(意大利Bracco公司),按说明书指示每瓶加入5mL的生理盐水,充分振荡混匀;而多层螺旋CT(西门子公司,SOMATOM Definition AS 128)的造影剂则为碘佛醇;而MRI(GE 公司,Signa HDx Series 1.5T)磁共振检查使用的造影剂为钆喷酸普胺。将超声图像和CT/MRI检测对位匹配,对患者体内的病灶进行扫描检查,选取检查过程中门静脉期图像显示清楚的肝内血管图像,再将图像格式设置为DICOM,继而导入超声诊断仪。最后对图像进行三维重建,使用虚拟导航系统定位进行确定。单平面图像使用内定标法,即选取检测形成的图像单一层面,和超声显示的相同切面融合。对位成功要求,两者融合的图像要清晰可见对应结构,比如门静脉等。以两种图像完全重合为最好情况,对位成功匹配后可小范围调整图像对应,融合成功标准:两种图像显示的同一结构图的解剖距离不超过5mm为融合对位成功,如解剖距离超过5mm,且反复操作3次仍未融合成功为失败。继融合成功操作后,可实时观察超声和CT/MRI检测图像的结构对应,将两种图像的病灶进行叠加,进一步确定肝脏疾病患者的病灶部位。

超声虚拟导航造影定位:将虚拟导航置入超声诊断仪工作站和磁定位组件中,进入超声造影模式,通过左侧肘静脉留置针注射SonoVue造影剂,注射剂量1.5mL,注射方式采用团注方式,之后再用5mL的生理盐水冲洗注射管,动态观察目标情况5min,并将图像动态储存至工作站,针对4个病灶以下的患者每个病灶注射一次造影剂,而针对4个病灶以上的检测分2d完成。

1.3 观察指标

两种图像对位融合时间需进行记录,确定病灶具体情况(位置、大小、深度);计算超声虚拟导航造影定位病灶检出率,判定病灶检出标准:当CT /MRI检出病灶位置同超声虚拟导航造影定位显示肝脏病变显示位置一致,表示检出成功。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表示,进行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进行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病灶检出个数

80例患者共检出92个病灶,病灶直径5~24mm,平均直径(10.91±4.51)mm,病灶深度4~8cm,平均深度(6.01±2.10)cm。92个增强CT /MRI提示病灶,常规超声均无法检出。

2.2 图像融合花费时间以及检测情况

80例患者分别采用门静脉左支矢状(65例)和门静脉右支(15例)进行CT(68例)或MRI(12例)图像检测融合。图像对位融合均成功,成功率为100%。平均融合花费时间为(4.41±1.52)min。超声虚拟导航造影定位检测出的病灶异常位置和CT/MRI位置一致得有81个,61个病灶动脉期表现高增强,门静脉期和(或)延迟期呈低增强,18个病灶三期低增强,另外存在2个病灶超声造影检查表现不典型、消退不明显。

2.3 对比病灶检出和未检出情况比较

80例患者中经超声虚拟导航造影定位检出病灶81个,检出率88.04%。比较检出病灶和未检出病灶之间的情况,两组比较无差异,见表1。未检出的病灶被肺脏遮住的有5个,被肋骨遮盖的有4个以及检测回声无法确定的有2个。

3 結论

既往研究报道[3-4],超声造影可有效检测出肝脏病灶病变情况,提高检测结果的敏感性和准确性。但是,针对特殊肝脏疾病患者,如病灶被遮挡、检测病灶存在等回声情况的,超声造影难以准确检测出病灶病变情况,检测结果困难较大,效果较差。临床确诊肝脏疾病病灶,进行定性判断诊断的流程一般按照先进行常规的超声扫描,确定检测目标位置,接着使用超声造影检测,详细观察病灶情况(灌注和病变性质情况)。同时,常规超声无法检测出病灶具体位置情况,超声扫描也难以确定目标对象病变性质,无法进行准确的定性诊断。而超声扫描常见的无法扫描病灶的情况有,病灶门静脉和延迟期病灶表现不明显不典型。此外,存在动静脉短时间增强提前情况的。也会对检测结果的准确性造成一定影响,无法对肝脏病变确诊。另外,超声扫描检查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扫描视野有限无法同一时间将肝脏情况全部扫描完,导致检查出的结果敏感性不高。所以,为了提高难以检测的肝脏病灶的检出率,实施一种有效的检测方式必不可少,进而提高对肝脏病灶类型的确诊以及后续治疗方案的实施。

超声虚拟导航造影定位系统是利用CT以及MRI检测图像和超声图像对位融合的磁定位系统,能够将两种检测方法的图像实时对应。利用了CT和MRI检测具有实时性和操作简单,以及超声图像检测敏感性高的特点检测难以检出的肝脏疾病。以往研究表明,常规超声无法检出的肝脏肿瘤,采用CT/MRI联合超声图像可对肿瘤病灶实施穿刺消融,且病灶位置准确性高,穿刺消融效果好。

本研究检查结果表明,超声虚拟导航造影定位较常规检查而言,对难以检测出的肝脏病灶情况可以进行造影检查,具有较高的病灶检出率,能够对病灶进行实时定位监测。研究结果表明,常规检查无法显示的病灶情况或病灶直径小于5mm的情况,超声虚拟导航造影定位可有效检查,且病灶的检出检出个数是81个(检出率88.04%)。实施CT/MRI检测可有效对难以检测的病灶进行精准定位,再结合超声造影进行针对性的检查,减少检测过程中病灶靶目标的遗失率,提高病灶的检出情况。

本次研究结果中,仍有11个(未检出率11.96%) 病灶未检出,根据未检出病灶特点,未检出的原因可能有两点,一是检测过程中,患者病灶较小,未按照检测的呼吸要求,因不规律的呼吸运动导致病灶无法检测,11个未检出的病灶中7个直径小于1cm;二是超声检测过程中,受超声声波衰弱的影响,因病灶被内脏遮挡或病灶深度过深等情况,均无法显示出病灶情况。超声虚拟造影导航定位与常规的扫描检查相比,增加了图像对位融合环节,增加了该部分的操作时间,但是由于对位融合均要求在短时间内完成对造影结果并不会造成较大的影响。临床图像对位的方法一般有外定标法和内定标法,为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率和效果,采用了操作简单,具有高精度特点的内定标法,为了确保检查结果的精度和效度,临床检测操作过程中需注意以下事项,(1)进行CT/MRI检查和超声造影检查时,保持患者检测时体内胆囊和胃的充盈度一致;(2)检测扫描肝脏部位时,探头的使用应该采用适宜的力度,不应大力使用探头挤压检测部位,避免因挤压原因导致身体内部结构变形,影响检测结果;(3)检测过程中注意指导患者按照规律性的呼吸方式进行深呼吸,患者在进行扫描时保持暂停呼吸状态,图像融合时保持同一的呼吸状态,避免因呼吸微运动影响检测结果;(4)CT/MRI定位时确定目标病灶位置,并对附近结构进行选择性的对位和校准,可以提高检查结果的准确性。

综上所述,对于常规扫描未检出肝脏病灶的患者,采用虚拟超声导航造影定位,可提高未检出病灶的检出率,操作简单,效果好,具有较高的临床检测价值。不过,超声虚拟导航造影定位检测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对于病灶被遮挡,距离体表较深,以及病灶直径大小小于1cm的患者,该方法依旧难以检测。所以,针对小病灶及困难检出病灶还需进行进一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 蒋泽波,谭燕玲,巫景潜.虚拟导航联合超声造影在定位肝局灶性病变中的应用[J].江西医药,2019,54(6):596-598.

[2] 谢海涛,周军.肝脏增强CT与MRI诊断肝癌准确性对照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8,13(28):36-37.

[3] 戴戈扬,戴琳,刘志,等.虚拟导航超声造影指导常规超声不能检出肝脏小占位病灶微波消融术的精准定位研究[J].实用医学杂志,2017,33(21):3643-3646.

[4] 李凯,袁树芳,郑荣琴,等.虚拟导航超声造影与常规超声造影定位检测肝局灶性病变的比较[J].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2011(5):390-392.

猜你喜欢
临床价值检出率
QCT与DXA对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检出率的对比
大面积脑梗塞的多层螺旋CT诊断价值及检出率研究
安宁市老年人高血压检出率及其影响因素
长程动态心电图对心律失常的检出率分析
高频超声检查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腕关节早期病变检出率的影响
布地奈德联合华法林钠对结肠炎患者的治疗价值评析
外科手术治疗颞叶脑挫裂伤的临床价值分析
胎儿心脏超声筛查用于先天性心脏病检测的临床价值
腰硬联合麻醉中右美托咪定的应用及意义评析
山东产品抽查:文胸婴幼儿服装不合格率居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