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燕
崂山是我国海岸线上一座最高山脉,海拔1132.7米,在方圆446平方公里的奇峰幽谷中,深藏宫观庙宇,为我国道教发祥地和重要活动场所之一。崂山道教建筑始于西汉时期;唐代续建;宋代大规模建设;至金元时期达到鼎盛,被誉为“道教全真天下第二丛林”;后延至明清,已成“九宫八观七十二庵”之势。至清康熙年间,崂山地区道教庙宇已达100多处。
“洞天福地”的历史底蕴
崂山深岩幽谷,两千多年前就被某些方士、道人称为“神窟仙宅”。传说,崂山里不但住有神仙,还有吃了可以“长生久视”的仙丹妙药,历代不少有名的方士、道人、文人墨客都到过崂山,前来修炼、游览。如丘处机、刘志坚、徐复阳、李白、苏轼、顾炎武等,他们留下了很多赞美崂山的诗文、石刻。
唐、宋时,帝王好方术,修仙者已经视崂山为幽奥寻真之境,山中历代留传下来的“仙迹”很多,道教在这里很盛行,崂山方圆百里,道教宫观很多,有逾千年或数百年的道观。
崂山有“九宫八观七十二庵”,道众均为道教全真派。根据《胶澳志》《崂山志》等书记载,崂山道教庙宇不止九宫八观,峰前崖后,山坳涧旁还有很多小道庵。崂山道众常说:“崂山道观天上星,七真降临归正宗,若问宫观谁为首,老君峰下太清宫。”
嶗山是道教发祥地之一。崂山自春秋时期就云集一批长期从事养生修身的方士之流。明代志书曾载“吴王夫差尝登崂山得灵宝度人经”。到战国后期,崂山已成为享誉国内的“东海仙山”。
崂山道教建筑群集结着古建筑、道教、人文历史多重内涵,内蕴之深厚、气息之古雅、风格之经典、神思之完备令人瞩目。现存的崂山道教建筑群的布局和风格体现了明清时期典型的道教建筑特色,堪称北方道教建筑的典范之作。古朴、典雅、严谨,是道教文化的载体、物化了的道教思想和哲学。崂山道教建筑群实现了人文与自然、人工与神工的完美协调,洋溢着天人合一的精神气息。不少建筑以天然岩洞为依托,略加修葺形成修真之地,充分体现了道教“洞天福地”的信仰。
道教建筑群是崂山文化地标
崂山目前现存完好的道教建筑群有太清宫、太平宫、上清宫、明霞洞、关帝庙、白云洞、明道观、蔚竹庵、华楼宫、太和观、沧海观、华严寺、百福庵等13处,另外有价值的道教古遗址尚有20多处。
太清宫的整个殿宇分三个独立院落,宫舍150多间,每个院落都有独立的围墙、单开山门,东南是三官殿、中间是三清殿、西是三皇殿,均为面阔三间、硬山式木结构的建筑。太清宫内历代名人诗文、题刻很多。三皇殿门外西侧墙上,各嵌有一石碑,刻有成吉思汗给丘处机的圣旨全文。丘处机在太清宫也留下了不少诗词题刻。
太平宫殿宇坐北朝南,整个建筑群呈“品”字形三院落,正殿面阔三间,木结构、硬山式建筑,另有东西两配殿。一进院门,照壁上刻有“海上宫殿”四个大字,相传为清代书法家华世奎所书。正殿祀三清和玉皇,东配殿祀三官,西配殿奉真武。殿宇虽小,却颇具道家清静寡淡的特色,典雅古朴。
上清宫位于崂山东南麓幽谷中,简称“上宫”。创建于宋初,后毁于山洪,元代大德年间(1297 -1307年),道士李志明再次重建,后历代屡有修缮。上清宫有前后二处庭院和偏院,有殿宇房舍28间,占地面积约1000平方米。上殿宇坐北朝南,中轴线上自南而北依次为山门、正殿、后殿。前殿旧祀三清,后殿祀玉皇,左右偏殿分祀“三官”“七真”。
明霞洞原为上清宫的别院,由巨石崩落叠架而成,洞额书“明霞洞”三字,刻于金大安三年(1211年)。洞内高大宽敞,清康熙年间(1662-1722年)遭雷击,大半陷于地下。洞东一嶙峋巨石尚存有“天半朱霞”题刻。洞西斗母宫为现存主要建筑,主殿坐北朝南,面阔三间,为硬山式砖石结构;始建于金大定二年(1162年),明、清均有重修。
关帝庙位于仰口湾西南,在上苑山东南猪头峰下,是一处景色清丽的道院。两进院落,整个建筑坐北朝南,一进院落,山门朝东面海,门外有一照壁,将东、北两面相堵,前殿共10间,中穿堂入二进院落。大殿面阔3间,硬山式木结构,南出檐廊,另外有左右配殿各3间,及东西厢房各3间。
白云洞占地面积1500平方米,由三块巨石结架而成,右为“白虎石”,左为“青龙石”,洞内宽深各10丈,面积达30平方米,可站立数十人。洞内原供有铜铸玉皇神像,极为古雅,曾有“藏园老人”傅沅叔题壁。洞外另有青龙阁、迎宾楼等建筑,共有24间,均为砖石结构、硬山式,建筑面积400平方米。
蔚竹庵内有正殿及配房20多间,正殿三楹,原供奉真武大帝和三官大帝及慈航道人神像。院落幽雅,风格古朴,珍藏有明清两代所刻立石碑3块。庵外有一座五级石塔,系1930年为纪念于西淑真人而建。此庵建立后,一度曾为道姑庵院,至清咸丰年间(1851-1861年)改为道士住持庙务。庵前临鸾窠涧,涧溪流水,叮咚悦耳,流入内九水,即被人们誉为崂山十二景的“蔚竹鸣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