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梦晗
近日,云南西双版纳州纪委州监委通报,部分群众反映景洪市健康证“办证难”问题长期未得到有效解决,对市人民政府、市卫生健康局党组,以及市长、副市长等多个相关单位及其负责人进行了问责处理。
健康证作为餐饮、住宿、文化娱乐等服务行业从业人员的身体健康证明,是保护从业人员和服务对象健康的重要预防性措施。也是这些服务行业从业人员的入行条件之一。自健康證取消收费体检后,一些地方“办证难”却成了较为普遍的现象。但像景洪这样因相关问题问责市长和相关单位负责人的情况却比较少见。
过去,办理健康证要收取体检费,并提交用工证明、营业执照及相关行业的证明等,一定程度上抬高了相关从业者取得证件的“门槛”。一些医疗机构为创收,出现“卖证”现象——免去应有的体检程序,只要收到钱,就给出具相关证明,放任未进行健康检查者上岗。
为了杜绝医疗机构这种不负责任的现象继续滋生,2017年3月,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下发通知,从当年4月1日起,取消办理健康证的体检收费。一方面顺应了简政减负的大势,另一方面也可以减轻用人单位和求职者的经济负担。
然而取消收费后,一些医疗机构无利可图,不再提供相应的体检服务。机构变少,但健康证办理的需求却很庞大。一些地方出现健康证“办证难”问题。
但问题的出现,正是考验政府执政能力的时候。据了解,一些地方相关机构为增设定点体检单位提供了一定的财政支持,并逐步增加体检机构,提供小程序、APP以及电话预约等方式,对办证人员引导分流,有效化解难题。可见,这并不是一个完全无解的问题。
去年2月,安徽亳州有市民反映健康证“办证难”问题,当地卫健部门接到反映后,积极联系除定点机构外其他符合条件的医疗机构,并在不久后开通新的健康证办理点,以缓解预约名额紧张的问题。
多地已有探索经验,为何景洪市还会长期存在“办证难”问题?有关部门是否做足了相关工作?
就在上个月,景洪市政府微信公众号“景洪发布”推出文章《“增加医院”“5+2”“中午不停办”,景洪市全力化解健康证办理难问题》。文章提到,西双版纳文旅市场复苏势头强劲,带动了住宿和餐饮业的回暖,景洪从事服务行业、需要办理健康证的人员也随之剧增,对此景洪市也新增了体检机构,增加了预约号源。但对于一个有着60多万人口,相关从业者数量猛增的情况,增加的这些数量可能还是难以满足群众需求。可见做不到位的工作,取得的效果并不能让群众满意。
政府和有关部门在面对群众需求时,功夫不能做表面,解决问题也不能只是隔靴搔痒。通报中写道,群众利益无小事,群众满意是最好的答卷……口号在结果面前显得有些苍白。
问题不是一成不变的,是随着事情变化动态发展的,有关部门的相应举措也应该在聆听群众需求、了解实际问题中不断进步和改善,不能只做浅层功夫。面对健康证“办证难”问题,有关部门是否做过调研,了解潜在的需求数量;是否及时考察、更新、增加足够的医疗服务点位和足够的服务人员;又是否及时跟进了解群众感受,面对文旅市场复苏势头下激增的办证需求,是否有预案,又是否开展了紧急讨论,给出合适的解决方案?
想要破顽疾,就必须转作风、提效能,破除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面对民生需求中的沉疴旧病,下药治标和下猛药解决问题有着本质区别,最终还是体现在人民群众的切实感受上。问责处置一方面显示出了上级部门的重视,但问责之后的举措更有待群众去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