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论》蕴含的生态思想及其启示

2023-06-15 05:28谢文丽
西部学刊 2023年7期
关键词:生态思想资本论资本主义

摘要:作为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著作,《资本论》蕴含着丰富且深刻的生态文明思想。在政治经济学批判的视角下,通过对工人恶劣的生态境遇的深刻剖析,马克思、恩格斯立足资本的增值本性展开对资本主义“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和大量废弃”生产方式的批判,从资本主义土地私有制、资本主义地租以及“物质变换断裂”等角度揭示资本主义农业的非可持续发展,实现了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反生态本质”的批驳。其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既要利用资本的资源配置优势,又要限制资本的贪婪本性;树立城乡“共生”理念,实现城乡融合发展。

关键词:《资本论》;生态思想;政治经济学批判;资本主义

中图分类号:A811;D64;X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6916(2023)07-0032-04

自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来,以蕾切尔·卡逊撰写的《寂靜的春天》出版为标志,生态环境问题日益成为学界的热议话题。为解决这一问题,人们往往追溯到马克思的“原典”,以期诉诸其中的生态思想,探索解决现实问题的路径。由于生态危机问题主要爆发于二十世纪中后期,与生活于十九世纪的马克思相差近百年,因而有学者否认马克思主义存在生态思想。实际上,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思想不仅体现在唯物史观视角下人与自然辩证关系的正确阐释上,也体现在政治经济学视角下对资本主义的批判之中。因此,《资本论》作为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著作,对其进行生态审视,揭露资本主义“反人性”和“反生态性”的思想,无论是对于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论证,还是对于推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都具有不可小觑的作用。

一、研究缘起:工人恶劣的生态境遇问题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解放和全人类解放的学说,马克思、恩格斯作为同情底层人民的思想家,以其敏锐的洞察力关注资本主义条件下工人的生存环境状况,探讨资本主义社会中的自然走向。工人生活在恶劣的居住环境和工作环境中,其中居住环境的恶劣主要表现为环境污染,早期资本主义发展的环境污染以空气污染和水污染为主。造成空气污染的主要原因是煤炭的大规模开发与应用。资本家为了获得源源不断的利润,需要投入更多的机器应用于生产,而机器运转需要燃烧大量的煤炭。像曼彻斯特、波尔顿等城市,“即使在天气最好的时候,这个城市也是一个阴森森的讨厌的大骷髅。”[1]323-324

除了空气污染外,河流等水污染也是环境污染的另一种重要表现形式。无良的资本家为了撰取眼前的利润,无视环境问题,直接将生产中产生的废水、废渣不经任何处理就排进河中,使河流遭到污染。最典型的就是泰晤士河,由曾经清澈见底的“母亲河”变成了臭气熏天的“污水河”。正如马克思所说,“在伦敦,450万人的粪便,就没有什么好的处理方法,只好花很多钱来污染泰晤士河。”[2]

与“脏乱差”的居住环境相比,工人阶级工作环境的恶劣程度有过之而无不及。在《资本论》中,马克思引用英国《公共卫生报告》和《童工调查委员会报告》等官方数据,揭露贪婪的资本家如何将工人置于恶劣的工作环境中,强迫其过度劳动,摧毁工人的生命健康等问题。如在棉纺织业中,资本家为了提高产量,厂房里堆满了机器,原本狭小局促的工作空间变得更加逼仄,加之棉纺厂空气潮湿且通风条件差,经常令人窒息。对此,恩格斯指出,棉纺厂的工人由于常年在环境恶劣的场所工作并吸入大量的纤维屑而患肺部疾病的现象极其普遍。利欲熏心的工厂主不会考虑工人的身心状况,为了节省成本会拒绝给工人提供良好的通风设备。原本这种疾病完全可以避免,因为“在一切通风设备好的矿井里,这种病根本看不到”[1]536。

通过对工人生存环境状况的考察,马克思认为,在资本主义大工业化时代,资本家无情利用自然加强对工人的剥削,损害了维系人的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基本生态权益,这为马克思、恩格斯之后展开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批判奠定了现实基础。

二、理论内核: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反生态特质”的批判

(一)揭示资本主义工业造成的生态问题

十八世纪末以后,机器大工业成为资本主义生产力发展的第三个历史阶段。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尽管资本主义社会借助于资本的力量获得突飞猛进的发展,但这种发展是以牺牲人和自然为代价而片面追求经济利益的发展。因此,马克思、恩格斯立足资本的增值本性,批判资本主义“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和大量废弃”的生产方式,揭露资本主义工业的生态问题。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资本家的“目的不是取得一次利润,而只是谋取利润的无休止的运动”[3]。资本增值的目的决定了资本主义生产是扩大规模的再生产。也就是说,最大限度地获取利润成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直接目的。资本增值的目的决定了资本主义生产不是简单再生产,而是扩大规模的再生产。生产规模的扩大主要依赖于两种途径:一是外延式的扩大再生产,即利用固定资本数额的增加来扩大产量;二是内涵式的扩大再生产,即利用科学技术来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同时扩大产量。

首先,就外延式扩大再生产而言,扩大规模一方面意味着增加由自然物质要素构成的固定资本,另一方面意味着安置固定资本的土地面积的扩大和生态植被的毁坏。其次,就内涵式扩大再生产而言,提高生产效率是通过科技的利用和机器的应用实现的,这原本意味着资源的节约和劳动的解放。但从自然资源利用的角度来看,则会增大对自然的开发力度,因为科技的应用意味着在自然界中发现可以利用的新质,而新质意味着对自然新的开采,因此在某种程度上就加剧了对自然的开发和毁坏程度。从自然资源利用的深度来看,即使在正常的情况下,一切以利润为目的的生产会增加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尤其是将所赢得的全部剩余劳动时间都用来生产时,对自然资源的消耗速度更快。正是科技和机器应用的趋利目的,使人们从广度和深度方面不断加大对自然资源的开发,自然资源日益枯竭。因此,资本增值的无限性与自然资源的有限性之间就产生了无法调和的矛盾。

资本增值一方面以生产为前提,因为只有生产出产品,才有可能创造利润;另一方面资本增值以消费为保障,因为只有通过消费,才有可能实现商品的交换价值。社会生产原本应以满足人类的实际需要为目的,且在这种目的的趋势下生产和消费相互平衡。但以资本增值为目的的资本主义生产只会生产出对资本家有利可图的商品。这种生产必然会与人类的真实需要相脱节,与消费相背离。因此,要想实现资本增值目标,使人们的消费需求与不断扩大的生产规模相匹配,虚假消费、过度消费和异化消费等现象顺势产生。被资本家“精心设计”出来的各种商品和大量消费需求,最终都会转移到对工人剩余价值的残酷剥削和对自然无节制的索取中,自然将逐渐沦为仅仅是用以赚钱的工具。同时,以大量生产为前提的大量消费势必会导致大量的废弃物。因为一旦生产过剩,资本家为获得高额利润便会大量积压甚至销毁商品,这些销毁的商品被任意倾倒到自然中,对生态环境造成二次伤害。

(二)揭露资本主义农业的非可持续发展

农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根基,与其他产业相比,农业更依赖自然,所以自然界稳定有序的物质循环对于农业的发展至关重要。资本主义不仅剥削工人的剩余价值,同时也剥削自然资源,这种剥削反映到农业中,就是无限制地滥用农业资源,破坏土地自然力,导致土壤肥力衰竭。在《资本论》中,马克思立足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对资本主义农业展开批判,揭露资本主义农业非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首先,资本主义土地私有制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障碍之一。资本主义土地私有制是资本主义剥削下的必然产物,是土地所有者通过各种手段争夺教会土地和占有公共土地等逐步实现的。在此基础上,土地所有者利用自身的土地所有权,通过向租地农场主征收租金,从而获得超额利润。因此,在资本主义土地私有制条件下,土地所有权和经营权相分离,这不利于资本主义农业的发展。因为,一方面就土地所有者来说,他们完全可以不劳而获,因而不会主动增加投资去改善土壤水利,保证土壤的肥力以维持长期发展;另一方面就租地农场主来说,他们只追求眼前利益,而不断榨取地力,这最终会导致土地质量下降、农业生态环境的毁坏等严重后果。实际上,人类只是土地的占有者而非享有者,土地是人类不可再生的资源,是世世代代共有的永续财产,而不是单独为某人所有。因此,马克思强调,人类应该合理利用土地,把改良后的土地惠及子孙后代,而非仅仅为我们这一代人所用。

其次,在《资本论》中,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地租与资本主义私有制密不可分。土地所有者和租地农场主经常就土地租期的长短问题进行利益博弈。一般而言,农业资本家倾向于签订长期协议,以便使自己连续投资获得的利润能长期占为己有,相反,如果是短期协议,那么农业资本家考虑到土壤改善的投资回报时效问题,不仅不愿意对土地进行维护和改良,甚至为了追求眼前的短期利益,不惜在有限的租赁期内最大限度地攫取土地资源。土地所有者为了在短期内提高租金,就会尽量减少租赁期限,以便增加自己的收入。因此,土地原有的物质输入与输出的平衡状态被打破,从而逐渐变得贫瘠。

最后,马克思基于“物质变换裂缝”理论,深刻揭示了资本主义条件下城乡对立以及由此导致的土壤肥力衰竭。在马克思看来,自然界的物质变换、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以及人与人之间的物质变换应该是一种有序和谐的运作过程。但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由于资本家片面地追求剩余价值和片面地发展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导致人与自然之间产生了一条不可修复的“物质变换裂缝”。资本主义社会的城乡对立是资本主义“物质变换裂缝”的一种表现形式。因为在资本主义大土地所有制的实现过程中,许多农民的土地被暴力掠夺,失去生产资料的农业人口无奈迁移到大城市,通过出卖劳动力获得基本的生活资料。这就导致农村人口大量流失,大城市人口密度越来越大。就城市来说,由于人口规模的剧增使得交通拥挤、环境污染等问题愈发突出。就农村而言,随着城市的各种需求增多,农村会相应地将粮食和服装用纤维等农产品单向地向城市输出,而这种单向输出会导致乡村没有得到城市对其消费排泄物的输入,使其应得的肥力得不到补偿,毁坏了人和土地之间的物质变换,造成了城市拥挤和农村土壤肥力衰竭的双向受损。

三、实践关照:《资本论》蕴含生态思想的当代启示

(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

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和生产行为的逻辑基点在于不断追求利润和资本的无限增值,而并非真正满足人民群众的现实需求。因此,“为了生产而生产”“为了利润而生产”就必然会导致人与自然之间和谐的共生关系被打破。事实上,马克思、恩格斯对政治经济学的批判,也蕴含着生态思想的启迪。一般来说,只有将“人民群众的需求”作为生产工作的目的,摒弃“以利润为中心”的思想,才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

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与马克思、恩格斯对资本主义批判的立场是一致的。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4]因此,人民群众不再一味地追求物质上的满足,而是追求文化、社会、生态等多方面需要的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既是对高质量的生态产品的渴求,也是对美丽的生态环境的追求。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就必须坚决地与追求“以利润为中心”的生产方式和生产理念切割開,坚持和落实以人为本思想,把人民的生态利益摆在第一位,正确认识和处理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的关系,并在二者之间寻求平衡。

(二)既要利用资本的资源配置优势,又要限制资本的贪婪本性

在《资本论》中,资本具有“趋利”和“增值”的两重特性。从“趋利”的角度来说,资本获得利润,就必须从事物质生产,这对社会物质财富的积累是有积极作用的。但物质生产的过程也是劳动对物质资料消费的过程,这表明获取利润的前提是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和对劳动剩余价值的占有。因此,资本获得的利润越多,其消耗的自然能源就必然越多,对剩余价值的占有就越多。而从资本“增值”的角度来说,资本追求无限制的循环运动,并在这一循环运动中寻求更大规模的扩张,因此资本具有“贪婪”的本性。资本的生产目的在于流通和消费,只有当生产的产品被消费者购买和消费,资本的利润才能够被保障。这就意味着,资本为了寻求更高的利润,就要鼓动消费,而消费是否反映了消费者的真实需求并不重要。在这一过程中,自然资源被极大消耗、生态环境被持续破坏、大量虚假的需求被激发,不利于人的发展和生态环境的保护。

如今,我们受惠于资本的“文明效应”,享受了资本对经济社会发展和物质财富积累的积极作用,但不能任由资本盲目扩张和滥用。究其本质,需要通过引导和限制,从而在一定的时空范围内促使资本发挥作用,同时减缓其负面影响的外溢。从生态环保的角度来看,就是要将资本对环境的破坏程度控制在生态环境的承载力之内,从而促使其能够通过自然恢复的形式来缓解生态问题。只有以“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最高目标”,加强对资本的价值引领,只有将其作为资源配置优化的调控手段,而不是被奉行为主义的前提下,才能够更好地掌控资本和利用资本,控制其贪婪的特性。

(三)树立城乡“共生”理念,实现城乡融合发展

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强调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这是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大举措。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统筹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布局,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过去,城市聚集了大量的人力资源和物质资源,积累了庞大的物质财富和生产力基础。现如今,乡村要想共享城市的发展成果,就必须解决城乡发展不平衡和不协调的问题,为乡村注入更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因此,可以从“五位一体”的角度来推动乡村建设。

在政治建设方面,要利用制度优势,提高治理效能,积极推进乡村的民主与法制建设。在经济建设方面,促进农村的经济发展不能停留在标语口号上,要探索发展乡村的优势产业,积极引导城市对相关产业的帮扶。在文化建设方面,重视乡村文化的“传承者”,开展文化专项保护,深度挖掘地方文化资源,加强乡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在社会建设方面,要着眼社会的繁荣安定,保证农村居民正常生活水平,让人民群众充分享有基本的生活权益,从而为乡村振兴营造有利的社会环境。最后,时刻警醒生态文明建设的底线,促进城乡融合发展,不能够急功近利,要遵循基本的自然规律,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

四、结语

理论批判不是目的,而是一种手段。马克思、恩格斯以对工业化进程中的工人阶级生存境遇的高度关注为研究缘起,以揭示资本主义工业和农业造成的生态问题为理论内核,《资本论》所蕴含的生态文明思想,为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方法指导。在这个意义上,中国不能走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而是要走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色发展之路,摒弃以利润为中心的生产理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科学把握资本的两重性,正确处理发展与生态的关系,实现城乡融合发展。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

[2]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15.

[3]馬克思.资本论:第1卷[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179.

[4]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10.

作者简介:谢文丽(1998—),女,汉族,江苏南通人,单位为黑龙江大学,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责任编辑:冯小卫)

猜你喜欢
生态思想资本论资本主义
国际金融垄断资本主义是垄断资本主义的最新发展,是新型帝国主义
我与《资本论》的故事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剥削的两重批判——基于《资本论》第一卷的思考
道德资本论的双重误读
道教土地伦理思想探析
试析绿色发展对科学发展观的创新
试论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当代生态思想研究
当代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发展趋势
“疯狂老师”的新资本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