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功群 王倩
【摘 要】物型课程记忆是文化记忆和教育记忆的结合,指向人的文化记忆和文化认同。在大力弘扬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的新时代背景下,物型课程记忆是红色文化教育的载体创新,具有深刻的时代内涵,对青少年的红色文化教育具有重要的存储功能、认同功能和引导功能。要实现这三大功能,学校需要在构建红色文化教育空间、注重学科课程的融合、加强与区域红色文化资源的联系等方面着手,以物型课程记忆为载体发挥文化育人、以物育人的作用。
【关键词】物型课程记忆;红色文化;内涵价值
【中图分类号】G423.0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23)19-0029-04
【作者简介】1.程功群,南京晓庄学院(南京,211171)陶行知研究院讲师,教育学博士,南京市雨花台中学(南京,210012)副校长(挂职);2.王倩,南京晓庄学院(南京,211171)食品科学学院讲师,教育学硕士。
物型课程记忆是教育记忆研究的一个下位概念,既是通过物型课程构建的文化记忆,也是红色文化的记忆之场,不再局限于纯粹的物质文化和物型课程,而是注重深层次的文化内涵,即精神文化。也就是说,要通过物型课程记忆的构建,挖掘物型课程记忆的功能,发挥其立德树人之功用,传播国家认同、文化认同所需要的价值规范。
一、物型课程记忆的内涵解读
物型课程记忆是以物型课程为载体,融合区域特色历史文化而进行建构的文化记忆,是一种不断承继与创新、具有丰富历史文化内涵的育人体系。物型课程记忆是学校教育与区域文化资源的有效融合与衔接,体现学校与环境、历史的相适应并互动的过程。在互动和构建中,发挥以物育人、以文化人、以史润人的作用,实现主流意识形态和正确价值观念的传播,塑造青少年的文化记忆,增强其文化认同和国家认同。
物型课程记忆与物型课程是不可分割的,它是通过物型课程而构建的文化记忆。物型课程“以知识和见识的物化造型为载体,以人與物的在场互动、实践生成为主要教学形式的综合课程”[1],强调发挥环境育人的课程作用。从一定意义上说,物型课程记忆是对物型课程的传承与突破,其传承体现在对物型课程所提倡的空间文化、学科文化和格物文化等方面的建构。物型课程记忆的构建和实施,需要这些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物型课程作为载体和支撑。其突破体现在对物型课程的文化要素和记忆内涵进行挖掘,将物型课程与文化记忆相融合,发掘、传播有助于青少年身份认同、文化认同、国家认同的价值规范和文化内涵,增强青少年的文化自信。
物型课程记忆主要表现为物质性、文化性、区域性等特点,在具有教育性的本体价值的同时,还具有特有的文化属性、历史属性和记忆属性。特别是在区域红色文化资源的基础上,物型课程记忆体现出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学校文化与区域文化等多元结合,这在一定程度上不仅丰富了学校文化的创新发展,同时也赋予物型课程记忆特定的红色属性、文化属性,成为学校物型课程记忆的特定内涵与区域价值,拓展了其内容范围和构建载体。
二、物型课程记忆的红色文化教育功能
学校场域是一个大的物型空间,存在着大量的物型载体,如学校广场、楼宇、文化墙等媒介。作为红色文化记忆的组织形式和物型载体,这些物型空间发挥了记忆存储、增强认同、传播文化等作用,成为有目的、有组织、有意识地传播红色革命文化、塑造红色文化记忆、增强文化自信和国家认同的重要载体。
1.存储功能
存储是记忆的基本功能之一。记忆往往带有一定的媒介性,需要借助一定的媒介才能得到塑造与传承,文化记忆亦是如此。因此,物型课程记忆的首要功能是对文化记忆的存储,可以说,它为文化记忆的保存与传承提供了容器与发生器,构成了文化记忆的“记忆之场”。物型课程记忆不仅存储着基本的历史文化符号,同时还具有更深层次的意义,即存储着文化的精神特质与价值规范。通过存储功能的发挥,青少年能够直观地了解历史事件和文化精髓。从红色文化的角度来说,随着《革命传统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等政策的出台,学校教育需要紧扣时代脉搏,承担存储和传播红色文化的时代使命,这也就为学校物型课程记忆的构建提供了更多可能。
2.认同功能
文化记忆是传承、再现、重构历史文化的重要手段,是影响人们文化认同、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的关键。文化记忆是一个群体的价值规范,是建构文化认同的核心与基础。而文化记忆的形成、保持和传承是三位一体的关系,是一个不断建构、更新的过程。我们需要不断找寻、巩固、再现历史记忆,使其可以世代相传,彰显其文化内涵,构筑起文化认同。文化认同是国家认同的基础,学校教育在培植和增强青少年文化认同上具有重要的作用,以其权威性、全程性而对青少年予以价值观念、行为规范等教育。在文化认同的基本结构中,物质文化亦是其重要内容,是指各种物化的文化现象,是人的精神世界与自然物质相结合的产物,其指向和归宿是人的精神世界,最终反映人的价值观念。学校教育中物型课程记忆的创设与构建,可以通过对革命历史、英雄人物事迹等直观具象展示,将需要传播的知识、价值、规范等带入教育情境和育人实践中,引导青少年了解文化要义和思想价值精髓,在青少年脑海中构建正确的文化记忆,形塑其文化认同,进而由文化认同以达国家认同。
3.引导功能
文化记忆不仅仅是纯粹的对过去的复述,而是立足历史和过去,指向未来。事实上,过往的记忆难以保留其本来面目,人类的记忆会随着时间的流逝和各种社会因素的影响而产生变化,并能根据时代发展需要而进行再现与更新,进而对现实和未来发挥一定效用。当社会发展需要某种记忆时,“与该记忆相关的‘记忆之场便会有目的、有意识地呈现在公众面前”[2]。在增强文化自信的新时代背景下,认同是文化软实力的思想意识体现,文化认同是增强民族认同、国家认同的核心。红色文化作为中华民族革命谱系和传统优秀文化的组成部分,对增强文化自信、塑造文化自信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物型课程记忆是文化记忆的重要载体,是发挥其“社会功能”的媒介与途径。物型课程记忆的引导功能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物型课程记忆能够为参与者提供具象的物质媒介。物型课程记忆是基于物型课程而指向人的记忆塑造,将抽象、遥远的历史事件和事迹具象为实际物型,使参与者在观瞻中多观感融入,在情感、思想、意识等产生深层次触动,对参与者的行动规范和思想价值能发挥触动和激励作用。另一方面,物型课程记忆能够帮助参与者将社会价值、规范等实现“外化—内化—外化”的转变。物型课程记忆具有特定的文化属性、教育属性和行为属性,参与者在亲身实践中能够将物型课程所传达的价值和规范等进行内化,进而影响自身的日常行为。
三、基于物型课程记忆的红色文化教育实施路径
新时代背景下,在推进革命传统与中小学教育融合的过程中,物型课程是重要的媒介,而物型课程记忆则重在以之为依托,指向人的文化记忆和教育记忆。物型课程记忆是学校在办学实践中,结合区域文化资源优势,在长期的探索中逐渐积累创造出来的,既包括学校与区域文化资源相结合的物型载体,也包括物型载体背后的文化精神、价值观念、行为规范等。
1.加强学校红色文化空间建设
学校红色文化空间建设是物型课程记忆的物质载体和外在表现。要将学校环境与区域红色文化有机融合,在学校场域內营造红色文化氛围,青少年既体验学校的文化格调,又接受区域红色文化的熏陶。因此,学校红色文化空间创设是红色文化的物型课程记忆构建的重要途径,主要包括学校红色文化景观的创建、廊宇和教室空间的布置等,指向青少年的红色文化记忆。
就校园红色文化景观来说,是在学校内部的景观设计中,将学校楼宇、地标、道路等物质载体与区域红色文化资源进行融合,将区域红色文化中的英雄人物姓名、雕像等进行历史再现,为学生创造有别于课堂学习、开阔视野、传承红色基因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对革命历史的了解、革命传统的感悟以及对民族文化的认同。
就廊道红色文化空间来说,学校应注重创设“红色文化类”廊道空间,将之打造成汇聚革命历史知识的通道。在尊重历史、激发创新和艺术创作的多元视角下,利用廊道的文化功能和教育价值,让学生在日常休息与娱乐中感知历史,接受革命历史的熏陶。
就教室红色文化空间来说,其更具有动态性和灵活性,尤其是在红色文化空间的建构中,教室空间文化能够结合区域红色文化特色和重要的节日、仪式等更新,常态化更新主题。
2.注重物型空间与学科课程的融合
课程是实施立德树人、传承红色文化的重要载体,亦是塑造学习者学校记忆和文化记忆的重要媒介。记忆具有一定的可重构性,这也为学校生活德育与红色文化的融合提供了无限可能。而在这种重构过程中,学校课程则成为生活德育与红色文化融合的关键途径。因此,在日常的教育教学过程和育人实践中,学校教育应注重将学科课程与红色文化融合。
以南京市雨花台中学为例,学校按照《革命传统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的要求,以学校建设的红色文化广场为依托,充分挖掘政治、历史、语文、艺术等学科的红色教育内容。在政治学科中,学校紧密结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从政治学科中挖掘英雄事迹、革命人物的名人名言与重要论述,以及革命圣地和重要节日仪式的发展,通过课堂内外,包括由思政教师开设的社团课(哲学探秘)、选修课(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中国哲学思想、西方哲学发展)等,对学生进行时事教育、理论教育、素养教育和价值观教育,引导学生弘扬革命精神,提高政治认同,坚定理想信念。
3.加强学校教育与区域红色文化空间的联系
当今社会,教育空间已不再局限于学校这种常规性、秩序化学习空间,网络媒体、社区、自然环境等非常规性、非秩序化学习空间逐渐发挥教育作用。学校教育、社区教育、生态教育、网络媒体等空间的结合,将学生的生活时空、学习时空、娱乐时空等有效结合起来,构建了一个严密的教育网、文化网,将教育贯穿个体的生命全程。学校在物型课记忆建设过程中,应将视野逐步扩大到区域社会、家庭合作等,充分利用区域内的红色教育资源,加强校馆合作、家校合作,通过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举措,扩大物型课程记忆的场域空间。就此来说,学校教育应逐步构建与社区教育、家庭教育、网络媒体紧密联系的教育网络,通过学校教育来教授学生基本的红色文化知识,为其进一步接受教育奠定基础;通过社区教育充分挖掘家庭、社区的红色文化育人资源,形成学校、家庭和社区和谐的共同体关系;通过网络媒体丰富红色教育的方式,合理使用网络教育资源,拓展学生知识面,使之作为学校教育的有益补充与延伸。尤其是具有区域红色文化资源优势的学校,应充分挖掘红色文化资源,在学校教育与区域红色文化资源和场域的深度融合中,主动加强与区域内的红色教育场馆、遗址等合作,或带领学生走进纪念场馆,或与纪念场馆共建红色教育基地,或聘请相关专家开设讲座,加强学校中的物型课程记忆建设,以红色文化丰富学校教育内涵,以学校教育弘扬红色文化,进而达到厚植学生的家国情怀,塑造学生的文化自信,增强学生的国家认同之目的。
【参考文献】
[1]马斌.物型课程:化万物以育人[J].人民教育,2019(9):54-59.
[2]刘大伟,周洪宇.教育记忆史:教育史研究的新领域[J].现代大学教育,2018(1):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