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大数据技术在食品安全监管中的运用

2023-06-14 04:30:25杨娟
食品安全导刊 2023年2期
关键词:安全监管大数据技术食品

杨娟

摘 要:本文通过分析我国食品安全监管现状,结合大数据技术特点与应用意义,阐明食品安全监管中引入大数据技术的对策,来构建食品安全监管系统,进而加强对食品安全的监管。

关键词:大数据技术;食品;安全监管;措施

Discuss the Application of Big Data Technology in Food Safety Supervision

YANG Juan

(Guangdong Technician Institute, Huizhou 516100, China)

Abstrac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Chinas food safety supervision, combining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application significance of big data technology, expounds the measures to introduce big data technology in food safety supervision, to construct food safety supervision system, and strengthen the supervision of food safety.

Keywords: big data technology; food; safety supervision; measures

人们的食品消费理念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发生了重大的改变。但是食品有关的安全事故,时有发生。究其原因,错综复杂,食品从生产、加工到消费,需经过许多环节。单靠传统的技术对食品进行安全监管,很难确定哪个环节出现了问题。因此,在大数据技术基础上,构建完善的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和监管体系,实现食品安全智能、高效的抽检系统和追溯系统,保证食品生产、加工等各环节公开透明,不仅有利于建立人们的食品消费信心,有利于保证人们身体健康,更有利于社会经济的繁荣与

发展。

1 我国食品安全监管现状

目前,我国涉及食品安全的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相继出台,并建立了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为监管主体,多部门参与的食品安全监督体系[1]。虽然建立了比较明确的监管层级,食品安全监管体系也逐步得到完善,但是各部门开展的监管工作中,或多或少存在着交叉管理或重复管理的现象。因此,对于各部门的权力以及责任还需更明确的分工,才能使国家有限的经费发挥作用。尤其是在食品安全监管信息数据领域上,尚未打破部门之间的信息孤岛,实现数据共享,如认证数据的互认、系统风险的数据共享、风险评估数据共享问

题等[2]。

由于信息資源尚未得到充分共享,缺乏基础数据支持与数据风险预警的联动,所以在监督方式上,虽已实现采用传统食品安全监管和互联网食品安全监管相结合,已有效减少了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食品安全监管的效率,但还未达到真正的智能化、高效化的安全监管,难以从独立采集的数据中,准确挖掘出潜在的风险,作出科学有效的评估、预警及预警响应。

在食品交易中,消费者可以采用线上和线下交易,交易方式的多样化,使食品安全威胁增加了隐蔽性。虽一旦发生食品安全问题,可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依法保护自己的权益或是申请无理由退货等方式维权,但往往发生食品安全问题时,涉及食品的生产、销售、物流等多个环节,加上消费者消费食用过程的复杂性,导致调查取证艰难,难以追溯食品安全责任主体。消费者并不能迅速得以维权,维权过程也比较难。因此,在大数据技术的背景下,对食品开展精细化分类监管,进一步建立完善相关的法规制度,实现食品抽检安全系统和智能化的食品安全追溯系统,保障食品安全迫在眉睫。

2 大数据技术特点与应用意义

2.1 大数据技术特点

众所周知,互联网高速发展的当下,数据信息越来越重要,许多科研人员通过数据研究发现规律。虽然大数据目前尚未有权威统一的定义,但数据的规模大,是各个领域的专家认可的特征。数据的规模发展促使了数据革命的产生。其技术核心主旨就是通过数据挖掘,分析出高价值的数据信息,供人们掌握规律,进行决策。更重要的是,大数据技术具有价格低廉、高速、多样化等特点,得到各行业领域的广泛推广应用。大数据时代,大数据技术使信息采集、存储共享、可视化应用、数据分析等海量信息得到高效处理,使人们的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工业生产和农业的现代化等得到便利发展。由此表明,大数据技术在社会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若把大数据技术用在食品安全监管中,让其发挥监管作用,则会给食品监管部门带来方便,给消费者带来安全、健康、放心的食品,也对规范食品生产、加工、流通等发挥重要的

作用。

2.2 大数据技术在食品安全应用中的意义

2.2.1 有利于树立信息化管理理念

在全球互联网的今天,实现数据共享,必先树立信息化管理理念。尤其是我国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通过信息化管理,增强“放、管、服”的综合管理意识,在大数据技术下,打通食品安全的各个单位、部门、机构的信息通道,通过数据共享,能快速准确地检查出问题,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提高决策的能力、效率和水平,保障食品安全[3]。

2.2.2 有利于建立溯源体系

在传统食品监管过程中,需要记录的信息量大,环节多,单靠人为监管很难做到全方位监管。建立食品安全追溯系统,能进一步保证食品安全的管理效果,增强过程的透明度。这需要完成以下任务。①数据收集与处理。在数据收集与处理任务中,需要对原始数据进行收集,还原食品的全部过程。因此,数据的收集要做到详细、有效,数据的利用也要快捷、方便查找。②有害环节预测分析。食品生产过程中有害环节的监测与预警,便于对食品有害环节进行预测。③在食品安全可追溯系统中用户只需一次录入信息,就能实现信息共享,为快速建立信息档案打下基础,有利于食品安全溯源。

2.2.3 有利于搭建监管平台

搭建监管平台需要结合多元化的技术手段,大数据应用保证了安全管理的效果。①食品监管部门在大数据技术支撑下,基于同一数据库的应用平台,承担主导作用。②构建食品安全监管体系,提升食品安全监管的智能化,也让各方明确主体责任,互相监督。③在大数据技术的支撑下,实现食品从生产到消费者手中各环节的透明化监管,应用平台采集食品和责任主体的相关信息,并配备独立的编码,提升责任主体的判断效率。④在大数据技术的支撑下,改变了依赖人为经验的传统监管模式,使食品监管更加智能化,节约了时间成本和经济

成本。

2.2.4 有利于提升食品监管的质量和效率

把食品安全生产、销售、物流等各个环节相关的数据进行采集录入数据库,并对食品安全数据库中各种可能构成威胁的潜在因素,通过智能化对比综合分析,最终达到智能监管的目的。特别是生产环节,利用大数据的可视化技术,将繁杂的数据处理及加工,通过计算机设备的运行,让食品安全监管图像化、形象化,全面缩减人工管理的工作量,降低人工干预,使结果更加可靠,避免分工不明,事故责任多方推诿的现象。大数据的可视化技术依托数据呈现的各种形式如图像、动画等来显示数据信息的大小、数据信息之间的关系和数据的发展规律,从而让食品监管更科学、更有效。公开透明的信息管理、共享,真正有效地解决了食品安全在信息在流通中存在的信息不对称情况,消除了消费者的安全顾虑,提升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4]。

3 食品安全監管中引入大数据技术的对策

3.1 依托大数据技术,建立完善的食品安全管理制度

构建基于大数据技术的食品安全系统是一个复杂而又重要的工作,需要各方主体共同推进,构建分层数据库和数据库汇总,并根据数据的容量和使用情况组成食品安全信息化软硬件系统,制定相应的使用方法和使用手册等制度。

针对食品安全监管数据不断累积、不断变化,各职能部门应实时做好数据的采集、分享、共享工作。因此,需要建立一个数据采集、数据共享的配套制度和规则,规范操作员和使用人的职责,保障规范科学应用大数据技术。为了推进大数据技术应用与食品安全数据标准的有效结合,必须先规范食品生产到消费等各个环节的食品安全的数据标准,保障食品安全数据运用的高效与安全共享[5]。

3.2 依托大数据技术,实现食品安全抽检系统

依托大数据技术,食品安全抽检系统由基础抽检平台、任务抽检平台、数据分析平台3个平台组成。基础抽检平台主要是完成抽检的数据采集、汇总等;任务抽检平台主要是定时、不定时接受抽检任务并完成抽检的一系列工作;数据分析平台是对抽检的数据进行分析,形成报告,设有处罚预警机制,有问题食品及时处理。

食品安全抽检的系统,需要食品监管部门参与、牵头并入驻本系统。食品安全抽检系统的构建,有利于食品监管部门随时对企业或企业的各环节进行监管,采取定期或不定期的方式对食品安全抽检;有利于分析不合格食品形成原因,从而加强监督,提高产品质量,同时也可以为进一步地加强食品安全监管提供可靠的数据;有利于抽检数据的实时更新与共享,及时对食品安全问题追根溯源。同时构建食品安全预警响应机制,及时对不同风险作出相应措施,落实部门监督责任和企业的安全责任,对不良商家进行警示、惩戒,从而避免不合格食品流入市场,保证食品市场的公平、合法竞争,有效减少食品安全风险问题。

3.3 依托大数据技术,实现智能化的食品安全追溯系统

由于食品安全必须从食品生产、加工、运输包装、消费等各个环节共同营造,涉及面非常广[6]。要构建智能化的食品安全追溯系统,就需要收集各个环节的数据,并对数据进行整合,形成有利于食品安全管理的数据,并形成基于大数据技术的智能化食品安全追溯系统。①对原始数据的采集。相关的生产商、经营商、企业等把食品相关数据录入系统,包括食品各环节的运转数据也必须都在该系统完成,这是食品安全追溯系统的原始数据。②对用户画像。食品安全追溯系统要借助数据流预测方法与追溯方法,推进有效数据的聚合,增强食品安全追溯系统的各个功能。这就需要在大数据背景下,对用户进行画像,把各个用户的行为信息记录下来,通过对这些信息的分析利用,为消费者、商家、企业提供更好的服务。例如,通过大数据可以看出消费水平、消费者偏好、商家的服务水平、食品价格、各类食品的有关信息等,帮助企业分析消费者的喜好与需求,为消费者提供个性化服务。

依托大数据技术对原始数据进行采集,收集消费者购后反馈数据,形成反馈数据。把原始数据、购买数据、反馈数据和抽检数据进行整合匹配,形成一条完整的数据链,为食品安全追溯系统打下基础,保障食品安全,为食品生产管理提供有力依据,同时也有助于销售企业进行产品宣传,帮助消费者提高购买决策[7]。

4 结语

在大数据技术高速发展的当下,食品安全虽已取得一定的成效,但是构建智能化的食品安全监管系统和食品安全标准依然任重道远。大数据应用融入食品安全监管,不仅能够对食品质量安全进行科学、合理、全面、精准的监管,也有利于实现高效化、便捷化的食品安全监管,同时也可不断推动企业生产、研发更高品质的食品,继而能让消费者购买到放心、称心、健康、安全的食品,保护消费者的健康不受威胁。

参考文献

[1]李佳利.我国食品安全监管面临的困境及破解对策研究[D].西安:西北大学,2017.

[2]杜琳,温圣军,袁刚.大数据在食品安全监管风险预警中的应用[J].食品与机械,2022,38(11):82-85.

[3]魏锡庚.互联网销售保健食品安全监管初探[J].首都医药,2014,21(13):55-56.

[4]李辉.基于大数据背景分析食品安全管理的创新及其面临的挑战[J].中国管理信息化,2022,25(10):204-206.

[5]赖泽栋,杨建州.消费者食品安全风险认知与风险规避行为分析[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17(2):63-66.

[6]杨国先.浅谈我国食品安全现状及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改革[J].中外食品工业,2014(2):52-53.

[7]马维莫.大数据与人工智能[J].数字商业时代,2014(1):68-69.

猜你喜欢
安全监管大数据技术食品
国外如何进行食品安全监管
保健医苑(2022年6期)2022-07-08 01:26:00
食品造假必严惩
内河船舶安全监管问题及对策
中国水运(2016年11期)2017-01-04 12:35:16
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监管对策探讨
论大数据技术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
高校档案管理信息服务中大数据技术的应用
大数据技术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探讨
大数据技术在商业银行中的应用分析
探析内河航道通航安全问题和安全监管
竟然被“健康食品”调戏了这么多年
Coco薇(2016年7期)2016-06-28 19:07: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