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蓓蓓
在小学武术课堂教学过程中,常常会出现学生经过学习能说出动作要领但难以准确做出相应运动技术的现象。教师传递的运动技术信息难以被学生真正“接收”,原因在于运动技术特征具有抽象性,学生已有的运动经验差异大,运动技术教学时涉及运动感觉,而运动感觉难以用语言表达。如,教师会做虚步,却很难把虚步的感觉完全表达出来,造成运动技术信息(运动感觉)大量的丢失。正是这些原因导致了教师难以“教会”、学生难以“学会”的现象。
一、运动技术“显性化”,促使学生快速接受信息
在教学中,教师首先关注的是动作结构的教学。将单个动作结构“显性化”,让学生“接收”具体的运动技术信息。如,武术虚步教学时,双脚之间的位置可以在地上用标志物摆出或直接在相应位置画上双脚图案,让学生直观了解脚在地面的位置,而不是仅讲解双脚的朝向和距离。其次,是动作路线的“显性化”,运动技术是由一个动作定式到另一个动作定式组成的。动作路线通常是三维的,对空间意识要求比较高,教师可以利用外在条件的限制给学生信号提示,促使运动线路“显性化”。如,武术虚步教学时,如果在身体侧前方位置设置标志点,并用箭头标记虚步的移动方向,学生就会清楚知道脚的运行路线和运动到何时停止,逐步建立运动感觉,运动技术才能有效“教会”。
此外,技術动作是由多个肢体动作按照一定顺序协调完成的,当学生明白每个肢体动作的结构后进行整体的运动技术练习时,需要大脑神经协调每个肢体动作按照一定顺序相互配合,建立完整的运动技术结构。由于学生已经学过单个动作结构,教师需要将动作顺序、节奏等“显性化”信息“传递”给学生,让其明白用力的顺序、节奏,按顺利协调完成各个动作。如,在武术虚步亮掌教学时,学生学过虚步、左手勾手、右手亮掌和转头的单个动作后,教师可以通过声音的高低和快慢“传递”给学生用力的顺序和节奏。在“虚步”两个字之间稍作停顿、声音稍低,而“亮掌”两字连贯急促、声音洪亮,“传递”给学生先做虚步且动作较缓,随后亮掌、勾手、转头3个动作同时完成且动作较快的顺序和节奏。
二、运动经验“唤醒化”,尝试寻找运动感觉
运动学习是一个经验获得和经验积累的过程,是建立在已有经验基础上的学习过程。[1]也就是说,运动技术的学习要在已有的运动经验基础上进行。因为,教师在“传递”运动技术信息时,要“唤醒”学生以往学过的类似技术动作,比较并分析自己做的是否正确。新运动技术的学习是在原有的运动经验基础上进行迁移或者提升。如,在虚步亮掌教学时,如果学生已经学习过虚步,有相应的虚步运动经验,则进一步学习右手亮掌和左手勾手,并将这2个动作与虚步相结合,就能更轻易地掌握虚步亮掌。如果学生也已学过亮掌和勾手,那么教师只需要引导学生把虚步、亮掌及勾手的动作整合在一起,完成虚部亮掌的完整动作即可。
相反,如果学生没有相关的运动经验,教师则可以从学生日常生活中找到类似的运动经验,来“唤醒”学生的运动感觉。如,在武术鞭打动作教学时,对小学生而言,很难通过教师的语言表述完全理解鞭打的感觉,这时就可以引导学生联想生活中常见的甩毛巾并快速收回的动作,甩毛巾让学生体验力量快速传到毛巾又即刻停止的感觉,通过设计专门性的辅助练习帮助学生建立相应的运动经验。
三、运动感觉“共同化”,切身体验制订解决方法
运动技术学习分为泛化、分化、自动化阶段,不同的阶段学习的运动感觉是不同的。教师要将运动感觉“传递”给学生,首先自己要清楚不同阶段的运动感觉。其次,能根据学生的外在表现,体会此时学生的运动感觉,建立师生感觉“共同体”。在此基础上,确定当前学生的运动感觉所处阶段,制订针对性的练习方法,帮助学生体会并建立相应的运动感觉。
如,在武术虚步教学时,教师发现学生身体过于前倾,而造成身体前倾的主要原因有重心过低、支撑腿力量不足、动作不协调、双脚距离过大等。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模仿并体会学生身体前倾的状态,从中寻找此时学生的运动感觉,并通过询问学生加以确定,准确找出造成身体前倾的根本原因,并制订相应的练习方法进行纠正。如,发现学生虚步过大,教师就可以将虚步过大的动作与正确的运动感觉进行对比,寻找出运动感觉的差异,从而建立师生运动感觉“共同体”,并对症下药。
参考文献:
[1]孙喜和,翟孟杰.以“我”为运动学习主体的教学思考[J].体育与科学,2016,220(2):2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