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昭
盛世花开,焦点在昆明。
2022年7月,昆明斗南国际花卉产业园与武汉国际贸易城集团合作,在汉口建立华中斗南花卉城;2022年8月,昆明国际花卉拍卖交易中心成立北京分中心,助力北京花卉数字化交易飞速发展;2023年3月,400多家企业、商会代表齐聚昆明市花卉产业招商推介会,签约花卉项目43个,总协议金额达126.8亿元。
有着千年花卉栽培历史的昆明,以花为媒,催生出千亿级浪漫经济。
年鲜花交易超110亿枝
昆明四季如春,丰富的花卉种质资源、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孕育出全国唯一国家级花卉市场——斗南花卉交易市场。
昆明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花卉产业链在当地重点产业链中较为成熟,育种研发、种植规模和深加工产业具备较强竞争优势;通过与国内、国际育种企业合作,选育研发出了55个自主知识产权新品种,形成花卉种子、种苗、种球生产的链式布局。
2022年,昆明花卉园艺种植面积达38.3万亩;鲜切花面积14.49万亩,占全国15%。斗南花卉市场鲜花交易量突破110亿枝、交易金额突破121亿元。。
依托斗南花卉交易市场,昆明花卉产业已形成一二三产业高度融合的产业体系,构建起嵩明花卉研发、晋宁鲜切花、宜良绿化观赏苗木、安宁食用花卉、呈贡花卉全品类交易的“大花卉”产业格局。斗南花卉交易平台则成为集交易、博览、研发、仓储、物流于一体的亚洲最大、世界第二花卉交易中心,交易量占全国七成以上。
“斗南花卉是市场主导、政府搭台的一个经典范例,既反映出民营经济从小到大的自驱力,政府也扮演了恰如其分的角色。”品牌战略权威人士郑立业告诉《中国品牌》杂志。
解决云花“缺芯”问题
由于国内鲜花育种起步较晚,优良种苗基地较少,导致花卉产业“芯片”短缺,过多依赖进口。云南英茂花卉总经理王志坚坦言,相较于荷兰等花卉园艺产业强国,昆明花卉产业还处于价值链中低端水平,包括种业科技在内的核心技术“卡脖子”问题依然存在。
为解决花卉“缺芯”问题,2022年9月,云天化集团与中国农业大学合作,成立“云天化-中国农大花卉联合研究中心”,聚焦全产业链中的“卡脖子”问题,开展技术攻关。
目前,云天化-中国农大花卉联合研究中心已承接两项云南省重点科研项目,研制出14个农作物栽培技术方案,研发出花卉新品种32个。
“通过对月季等大宗花卉新品种培育与应用等项目研发,推动政、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着力打通高原特色现代农业花卉种植全产业链。”云天化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下一步,我们将针对花卉领域育种育苗进行研发,国产种苗将逐渐替代进口种苗,共同解决云南花卉缺芯问题。”
“正在建设的斗南花卉小镇项目,致力于‘云花提质升级,预计2023年上半年完成交付并投入使用。”昆明市呈贡区斗南街道党工委书记、斗南花卉产业园区管委会主任顾朝飞介绍,斗南将持续以建设“世界第一的花卉交易中心”“亚洲第一的花卉产业创新研发高地”“中国第一的花卉特色小镇”为目标,巩固花卉产业交易核心地位,完善花卉交易服务体系,强化科技支撑,推动“花卉+旅游”融合发展。
90后电商另类玩法
运输车辆络绎不绝,里面装载着各式各类的鲜花,一旁的商家们正在修花、插花、组盆,忙得不亦乐乎,消费者正开心地挑选着当季热门的蝴蝶兰、大花蕙兰、百合、玫瑰等鲜花。除了批发商和游客,只见主播们举着手机直播、录制短视频,向线上客户介绍着各种花卉。
“这枝的花边是非常特别的,它是紫花边,拉丝的形状,有点油画质感……”从自家的花田到斗南花卉市场,“90后”电商主播毕茜茜一手举着手机,一手拿着鲜花,熟练地介绍着商品的信息。
毕茜茜是斗南本地人,2020年春节,家里种植的鲜花滞销,她开始尝试用网络直播的形式卖花。3年多的时间里,毕茜茜一共做了600多场直播,专业的讲解、直率的性格,以及对鲜花品质和运输的严格把关,为她留住了不少“粉丝”,“我的纪录是1小时卖出20万枝鲜花。”
不仅自己华丽转身为“当红主播”,毕茜茜还带动了不少乡亲就业,目前她的鲜花基地一年用工量在3000人次左右,支付的劳务费约30万元。
另一位长期奋斗在斗南的年轻人赵永能,则在2017年瞅准时机,创办了撮合花商与花农在线担保交易的电商平台“花易宝”,目前平台注册花农、合作社3600余户,注册购买商约35万家。自上线运行以来,鲜花交易量累计约13亿枝、交易额近12亿元。
近年来,从传统售卖转型到直播、电商等新业态的花商和花农越来越多,尤其是年轻的“花二代”,纷纷选择“触网”。顾朝飞介绍,电商是斗南的第三类交易模式,目前占的比重在3%——5%,“虽然目前对手交易、电子拍卖还是占大头,但电商的增长速度特别快,未来可期。”
交易是斗南花卉产业的核心,而创新是其常开不败的秘诀。
产业链延伸推动品牌升级
昆明市政府办公室印发的《昆明市农业现代化三年实施方案(2022-2024)》提出,聚焦花卉等重点产业,全面延伸产业链、价值链、利益链,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到2024年,重点农业产业全产业链产值达到2000亿元。
郑立业认为,作为昆明市发展较成熟的重点产业链,昆明花卉需要在三个方面加以提升:
一是品牌升级。围绕斗南花卉交易市场完全有机会打造出面向C端的花卉终端品牌。近年来,以Flowerplus花加、ROSEONLY、花点时间等鲜花电商品牌的崛起,就是很好的例证。
二是产业链升级。一方面围绕花卉精耕细作,比如香水、花草茶,均是花卉天然的衍生品;另一方面,花卉观赏性强、寓意丰富,非常适合打卡拍照,可以围绕花卉打造文旅产业。
三是市场拓展。斗南花卉作为综合交易平台,对终端市场的掌控链条较长,对仓储物流的要求较高,具备打造“分店”的可能性,以“斗南花卉”作为品牌输出载体,可以在北上广深甚至二线城市逐步开拓“分店”,将区域品牌升级为全国性品牌。
针对花卉品种研发不足、智能化技术装备缺乏突破、产业专业人才缺乏等问题,北京林业大学教授、国家花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执行主任程堂仁建議,从新品种、新技术、新产品、新品牌、新业态、新文化6个方面,协同推进花卉产业高质量发展。
“推进花卉向主题公园、特色小镇、美丽乡村、花卉电商、物流、创意设计等业态渗透;弘扬传统并进行创新,以文化力量赋能花卉产业振兴。”程堂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