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存在的“发现”与四维主义的本体论创新

2023-06-14 13:22高新民张文龙
人文杂志 2023年5期
关键词:发现

高新民 张文龙

关键词 跨时同一性 持续存在 四维主义 三维主义 本体论创新

〔中图分类号〕B0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47-662X(2023)05-0071-10

“本體论”一词的使用频率在我国哲学界特别高,甚至在文学、人工智能等离哲学较远的领域也是如此。但多数仅限于一般性谈论,或是关注“存在”“本体论”等词语的翻译问题,而鲜见真正意义上具有掘进性、拓展性的研究,更不用说创造性的研究。就本文侧重关注的事物的两种存在方式之一的历时或跨时持续存在(persistenceacrosstime,另一方式是共时存在)而言,英美分析本体论作了大量极有深度和创意的研究,而我国的本体论研究除了对共时存在有一些关注(其实也很肤浅)之外,对历时持续存在的研究无论是原创性研究还是思想史的跟踪性研究都几近空白。所谓持续存在即不表现为实体或个别事物而表现为接续的、靠得很紧、几乎没有缝隙的连续过程,像流水、火焰一样,近于印度哲学中所说的Pravrtti,即过去的翻译家所译的“相续”或“流转”。它既可以是一种持续着的活动或事实,也可以是“在持续”这样的性质,还可以是事物在某一时间范围内持续采取的方式。里面隐藏着两个有点矛盾的事实:一是事物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二是发生变化的事物仍然是同一事物。正是这类事实引发了形而上学哲学家这样的本体论惊诧:如果事物的跨时或历时同一性(identityacrosstime)有本体论地位,那么应如何予以理解?事物在发生了变化时为什么仍是同一个事物?四维主义和三维主义的一致回答是:这是因为有持续存在。但出于人的形而上学自然倾向,必然会有这样的进一步追问:什么是持续存在?事物在时间范围内是怎样持续存在的?等等。围绕这些问题,四维主义、三维主义和阶段接续论等一直在进行刨根究底的探讨和如火如荼的论战。这里,我们将以四维主义为轴心,通过对它的具体解剖来展现国内知之甚少的这一本体论领域的兴起过程和最新发展,并揭示它对中国哲学本体论创新研究的学术生长意义。

一、持续存在的“发现”与新的本体论领域的开创

传统本体论关注的主要是事物的共时性存在问题,即事物怎样共时态地存在于某一地方。其中一种占主导地位的观点就是亚里士多德的十范畴理论所表达的实体中心论。他认为,“实体”在十范畴中处于中心地位,它主要回答“是什么”和“是其所是”的问题,其余九个范畴主要回答实体具有什么样的属性。根据这一本体论,实体可以独立存在,是其他属性得以存在的基础,同时又是自身得以存在的基础。在逻辑上,它只能充当主词,而非宾词;从本体论上说,它指的是主体自身,而非主体之属性。属性围绕实体,实体支撑着属性,就构成了事物的共时态的存在方式。20世纪50年代以降,蒯因等一大批哲学家在研究事物的跨时同一性时发现,事物还有一种不同于前述共时性存在的存在方式,即在前后时间过程中的存在,也就是所谓的“跨时性的存在”。如果说共时性的存在是具体的、可通过感觉至少是直觉来加以把握的,那么这里的跨时性的存在则是让人难以捉摸的,如我在历时性过程中经常在变化,我为何还是同一个我?事物在其前后演进中可能有间断、断裂、非连续,但一般能够在构成和性质上保持其连续性,这是何故?为说明这种存在方式的特殊性,西蒙斯(P.Simons)等哲学家把它称作“持续存在”。作此追问的人的一致回答是:跨时或历时同一性作为一种存在着的过程就表现为持续存在。

由形而上学的自然倾向之惯性所使然,人们必然会进一步追问下述问题,即:应如何理解持续存在?它是一种怎样的过程?事物怎样持续存在?事物为什么会在变化了的情况下作为同一个事物延续至后面的阶段?其内在的构成、结构、运作的机理是什么?尽管在实验科学领域中,人们可以借助科技手段对事物的持续存在的微观运动作出合理的说明,但这不是哲学关注的焦点。哲学所要做的是从更为广泛更为一般的层面上来说明这种持存的可能性及其根据,回答所谓的“重合问题”,即:两个事物在时间流变中能否占据同一时空?关于持续存在的事实如何关联于每时每刻的事实?持续与变化是何关系?等等。关于上述问题,主要有三种回答。它们分别用三个词中的一个来进一步解释持续存在,即绵延(endurence)、持存或接续(perdurence)和阶段接续(exdurence)。在汉语中,这些译语似乎没有太大差别,但在英语中则有根本不同,它们反映的是对持续存在这种存在方式的三种对立的理解。相应地,围绕绵延而建立的理论即是绵延论,也有人把它称作三维主义;围绕持存而建立的理论即持存论,也可称作四维主义;围绕阶段接续而形成的是一种折中融合的理论,即阶段接续主义。

由于我们后面要专门考释四维主义,因此这里拟对它以外的持续存在理论做一考察,以为后面的研究提供铺垫。三维主义的基本观点是:时空连续体借绵延(enduring)持续存在于时间中。具言之,持续存在的事物是以三维形式延展的实在,跨越时间间隔的持续存在就是事物以整体的形式出现在不同时间点上,即绵延的事物分别出现在一系列异时三维区域。说事物在时间中持续存在是指它在不同时间中绵延。说事物绵延是指它没有间断,作为整体在时间中推进,用双条件句表述即是,事物x绵延,当且仅当它绝对没有时间间隔(如它不像空间中展开的桌子那样在时间中展开)。赞成者有哈辛格(S.Haslanger)、辛格利夫(M.Hinchliff)、约翰斯顿(M.Johnston)、加洛瓦(A.Gallois)等。布鲁克纳(A.Brueckner)从讨论心理学人格同一性方案出发,对三维主义做了积极辩护。他说:“人是这样的绵延性实在,他在他存在的每个时刻都全部出现。”意思是说,人在连续存在的每一刻都是完全展开的,不能划分为前后相连的时间部分,他没有时间阶段的构成。以心理学方案所说的前后相续的心理状态为例,四维主义要说的不外是:绵延的人是这样的实在,他的所有心理状态是完全结合在一起的,一个人的每一心理状态与那个人的别的心理状态具有R′-关系。所谓R′-关系指的是整个时间状态的关系,而非像四维主义所说的那样是人的时间阶段的关系。

阶段接续论是介于三维主义和四维主义之间的理论,当然一般认为它更靠近三维主义。根据汉斯兰格的判释,阶段论的观点是,我们一般所说的持续对象之所以被视为是持续性的存在,不是因为在该对象运动的过程中,时间上接连不断、绵延不绝,而是由于对象在运动过程中经历的每一个阶段都是有延续性的。比如,青年的苏格拉底(一个阶段)作为中年的苏格拉底(另一个阶段)持续存在,不是因为青年的苏格拉底在后来的时间即中年时期存在,而是因为后来的阶段即中年时期的苏格拉底成了先前阶段即青年时期的苏格拉底的副本或对应物。阶段接续论与四维主义相同的地方在于:两者都承认存在着阶段和阶段的组合。不同的地方在于:第一,阶段接续论认为绵延可看作持续存在的一种形式;第二,它认为常见的事物都表现为阶段,而阶段是通过绵延而持续存在的,不表现为通过接续的持续的合成。历史地看,任何事物在不同时间点不可能整体地得到呈现,就此而言,它认为绵延论是错误的。但它同时又认为,能接受“是香蕉”等谓词描述的事物是暂时的事物,只有这样的事物才例示“是黄”“是绿”等属性。根据阶段接续论的观点,持续过程不是时间中的点与点的连续,因为这里的“点”所代表的事物无法例示具体属性,而应该把持续过程理解为从一个阶段到另一个阶段的演进过程,而且阶段与阶段之间是接续的,是无间断的。只有这样,每一阶段上的事物才能例示具体的属性。其实,四维主义所说的整体就是阶段论所说的阶段之总和。霍利(K.Hawley)之所以赞成和辩护这一理论,是因为它揭露了事物持续存在的这样一个关键条件,即“它们必须在一个以上的时间点上存在”。

当然,这一领域还有其他理论的角逐,如怀疑论认为,持续存在是一种逻辑虚构或逻辑的构造,它的所谓的同一性可还原为非同一实存之间的各种关系。这就是说,跨时同一性要么是虚构的(休谟),要么是人的思想、语言或习惯强加于实在之上的东西。变化论类似于印度哲学所说的刹那生灭论。有趣的是,西方的变化论中也出现了近于印度哲学的“刹那”一词,如时间中连续的瞬间(instants)。其基本观点是:事物变化不定、川流不息,或者说刹那生灭、无常迅速。从描述角度看,命题是对世界上的刹那生灭状态的描述。根据对我过去的描述,我具有如此这般的属性和关系;根据现在的描述,我则没有这些东西。另外还有一些介于三维主义和四维主义的中间理论。它们像四维主义一样承认世界上有四维事物,但不像四维主义那样强调一切事物包括常见的物理对象都是四维存在,而强调只有部分事物如事件(event)是这样,而物理上的个体则不是这样。这就是说,它们是三维的。质言之,世界上的存在有些是三维的,有些是四维的。五维主义认为,事物除了有三维空间、一维时间之外,还有一个维度,即概念维度。

二、时间部分、类型—构成分析与续存机制:四维主义的本体论创新

四维主义因持续存在的研究而诞生和发展,而持续存在作为一个新的本体论研究领域出现于学术之林又主要得益于四维主义的创造性奉献。

四维主义在当代的强势发展既有哲学的必然性,又有其科学根源。它根源于对爱因斯坦狭义相对论的哲学解释。爱因斯坦认为,时空间距随参照系变化而变化。1908年,闵可夫斯基(H.Minkowski)在解释狭义相对论时引入了四维时空概念。根据新的理解,匀速运动中的差异对立于像线一样的时间中的方向上的差异,只有外力作用的时间线才是直的。一般认为,蒯因是将持续存在的形而上学研究引入正轨的人之一,也是四维主义的奠基人和主要倡导者。他明确主张,持续存在可分析为接续的时间部分。他说:“物理事物在任何时刻可被看作是空间上分散的原子同时存在的状态的总和,或者被看作是别的细小的物理连续体的总和。”即是说,我们可以把事物同时看作在时空中延展的东西。尽管蒯因“发现”了时间部分,但他又限制了它的范围,认为只有质料的持续存在才是由时间部分构成的。蒯因说:“质料的持续存在仅仅根源于它的处在不可观察关系中的瞬时部分。”他还认为,这种关系可称作“根—同一性”(gen-identity),即人们可观察到的表层同一性后面的终极基础性关系。质料之所以有持续存在,是因为一系列瞬时事物相互具有根—同一性。简言之,事物由时间部分所构成,而时间部分都处在这样的关系中,正是这关系促成了事物的跨时统一性。他强调,即使这关系是不可观察的,上述结论也是有效的。

怎样看待蒯因的时间部分论或四维主义呢?赫希(E.Hirsch)认为,尽管这是跨时同一性研究的一个转向,即把跨时同一性理解为持续存在,把持续存在理解为时间部分构成的系列,但并未真正触及跨时同一性的实质。因为它“没有包含跨时同一性的规则,因此在重要的意义上游离于持续存在的概念之外”。在赫希看来,蒯因所说的實在的时空部分只是以一定的方式形成的交错和重叠,并不是通常所说的跨时同一性。因此,认为事物由时间部分构成的观点不过是一种现象论,因为这些时间部分仅仅是一种感觉材料或心性的事项。正是有这样的问题和发散性解读声音,才会有四维主义本身的既合流又充满多元性的发展。

随着四维主义诞生和发展,一种新的本体论应运而生。它认为,持续存在的事物是全部物理对象的子集,这里不仅存在着人,而且存在着人的时间部分;不仅存在着时间部分,而且存在着这样的物理对象,人是它们的时间部分。如此一来,这种新的本体论相对于传统本体论便有了扩展、增容的一面,因为它强调,世界上不仅存在着个别事物,而且时间部分也有专门的本体论地位。表示它的词语足以证明这一点。例如一对象a的时间部分可通过完成一个函子“a-at…”来加以指称,如让这个函子关联于整个对象a,并加进指称相应时间或时间部分的“t”,于是便有“a-at-t”,意为a在某时间或时间间隔t。这就是关于对象a的时间阶段的表达式。被表示的时间阶段无疑有本体论地位。这样说的根据还有,可将某属性G归属于时间t中的对象a,蒯因举了一个例子,“斑猫在t时吃老鼠”或写作“t时的斑猫在吃老鼠”。这就是说,事物的阶段像人一样也是物理对象,因此有真实的本体论地位。刘易斯认为,时间阶段在许多方面像人一样,如“它能做人所做的许多事情,即谈话、散步、思考,它有信念、愿望,有大小、形状、位置。”当然两者也有不同,如时间阶段持续的时间很短,而人能持续一辈子,由此所决定,它不能做人所做的一切事情。

四维主义的基本精神是把时间的连续比作事物在空间中的展开,如认为时空连续体通过延展(spreadout)在时间中持续,就像桌子在空间中延展一样。事物之所以跨时间持续存在,是因为有一个接一个的时间部分。例如说人有跨时同一性,就等于说人昨天、今天、明天存在,或就等于说你昨天有一个时间部分,今天有一个时间部分,因此事物在时间中的持续极像事物在空间中的延展。四维主义经典版本主要有两个,一是蠕虫式四维主义。它认为,诸如你我之类的持续存在就像蠕虫一样在时间范围内从此时蠕动到彼时,从现在延伸到将来。整个时间系列可以看作部分与部分、阶段与阶段的混合。二是时间段论四维主义。它认为,诸如常识所说的时空连续体或者你我之类的连续存在,都不过是暂时的时间阶段。比如,说我的桌子在过去有存在的属性,就等于说它在过去有模态性的配对物。随着研究的深入,特别是与别的理论的争论的展开,四维主义陆续派生出了许多新的理论形态。

赫希讨论了普通物体、基础性事物和人的跨时同一性,进而创立了以“缔造统一关系”为标识的四维主义形态。他认为,跨时同一性是与空间统一性、种类和群体统一性交织在一起的复杂关系。在追问持续过程为什么能保持持续不断性、历时同一性的内在构成和机制时,他不仅认为事物在变化历程中出现了一种“缔造统一性关系”,而且对持续存在过程的构成和内在动作机制做了掘地三尺的探讨。所谓“缔造统一性的关系”是授予前后相续的时间部分以连贯性、跨时同一性的性质和时空连续性。这里我们重点探讨一下他根据类型和构成对持续存在条件的复杂性分析。赫希认为,要对跨时同一性做复杂性分析,必须进行同一性的类型和构成分析。他认为,他从类型和构成上所作的分析旨在揭示事物持续存在“物理上”的条件或机制。当然,这也只是说明事物跨时同一性系统工程或复杂性分析的一部分。换言之,事物的同一取决于众多的因素,类型条件和构成条件只是这些条件中的一部分而已。要揭示跨时同一性的真正的“充分条件”,还必须关注时空条件等。他的新观点是,事物成为持续存在事物的又一充分条件除了要满足性质、时空条件之外,还必须符合“类型法则”,即这个事物必须属于一个类别或种类(sortal),它不能是其他类型的成员,如一棵树必须被当作树当中的一成员而不能被当作树干或石头的成员。在对持续存在作构成分析时,他强调:构成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构成所用的材料,二是它们的结构或排列方式,只要材料相同,排列方式相似,那么前后的x和y就可看作同一个事物。为此,他把构成标准表述为:“某些对象是这样的,它们既是t1时的x的主要的构成,又是t2时的y的主要构成,同时t1时x中的排列与t2时中的y的排列是相似的。”果如此,就具备了成为同一对象的构成条件。

再看布纳恩(A.Brennan)的“强续存论”的链条论。要解决同一性的形而上学和认识论问题,必须有可靠的出发点和基础。布纳恩找到的出发点和基础就是他所建构的续存论。他认为续存(survival)是一种关系。这种关系不是别人所说的“弱续存关系”,而是这样的“强硬的续存关系”。在他看来,只有一种关系同时符合结构、因果、质料三方面条件才能被称作这样的续存关系。他说:“因果和结构条件是续存的必要条件,加上质料条件,三者成了续存的充分条件。”

布纳恩还强调,要阐发续存论,除了研究阶段这一核心概念之外,还必须探讨与之密切相关的起源、复制、结构、材料、功能等问题。布纳恩认为,事物由更小部分构成,有其结构,这一观点既适用于说明无机物,也适用说明包括人在内的复杂有机体。事物的构成、结构与它的同一性有何关系呢?他把结构分为两种,即整体结构和局部结构。这些结构的不同保护方式会让事物有不同的续存方式。例如为了省钱,便用廉价的玻璃材料按一枚戒指的整体样式做成了这枚戒指的复制品。很显然,复制品和原来的戒指在大小、形态上保持了同一性或连续性,但局部结构大小不一样。再假设,为了保持局部结构的相同,便把原戒指的金子熔化掉,重新打造,并把原来的钻石放到里面。这样形成的戒指复制品在微观结构上与原戒指有续存关系,但整体结构没有保持同一性。除这两种保护连续性的方式之外,还有很多方式,例如对整体和微观结构不同程度的复制会分别产生简化的复制品,比例模型、较真实的复制品,等等,相反,一种只保留原物的局部结构但完全替换整体结构的加工过程则会产生另一个全新的事物。

就思想实质而言,布纳恩在探讨持续存在涉及的大量形而上学问题的过程中对已有一定影响的链条论做了新的论证和发挥,并据此对四维主义做了自己的发展。他明确倡导:对于桌椅之类的对象,也可建构链条理论。只要从历时性角度去看就能如此。根据这一理论,任何具有同一性的对象都可以被看作链条,这种链条从历时性上说就是由时间部分或者阶段构成的;而且构成链条的各部分不会在空间上重叠在一起,而是以线性结构“栓”在一起,或者说是以榫卯结构把前后两个部分衔接在一起。因此,如果持续的对象是一种类似于由各个阶级或者部分组成的链条,那么,我们完全有理由说,这些阶段或者部分就是该对象生命链条的环节。质言之,一个持续对象就是该对象的一系列时间片断经过“粘连”而形成的。现在的问题是,既然持续存在的对象是由像链条中的各个环节一样组合而成,那么作为时间片段的部分和作為整体的持续性的存在(由时间片段组成)之间又是什么关系?根据链条论的看法,这种关系可以用链子与链条来比喻,其实就是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关系。整体由部分构成,部分本身不是整体。换言之,链条由链子组成,链子本身还不能称为链条。可见,链条论是把具有时空特性的整体事物看作由不同的链子组合而成的链条。这是以历时性的方式对整体事物的一种特殊理解。如一张桌子是一系列桌子阶段构成的链条,人是一系列人的阶段构成的链条,从根本上说,这是把整体的事物以历时性的方式将之还原为、分析为具有时间特性的部分。

三、变化悖论与阶段难题:四维主义的问题及其化解

四维主义是在证伪三维主义的过程中诞生的理论,但它同时又受到包括三维主义在内的理论质疑和解构。其最有争论的是它关于时间部分的思想。常见的指责是,世界上存在着时间部分这样的东西吗?时间部分仅是逻辑的构造吗?“时间部分”这样的说法真的是以扭曲的形式表达了日常语言所说的实在吗?否定的观点就是把它理解为逻辑的构造,认为它并没有真实的所指,不能替换为日常语言。例如树这样的事物在生长的过程中,有先前的部分,后来的部分,它们有大小,形状上的不同,但没有时间部分。赫希认为,这里有语言问题,如果把时间部分理解为实存性的东西,或理解为这样的有序对(x,t),或理解为集合论的事项,那么的确没有时间部分。如果像他这样理解,则应承认它们的存在:“x是t时的A,t1时的B”,可转化为“x包含y和z这样的时间部分,如y只在t时存在,z只在t1时存在,因而y是A,z是B。”在他看来,“时间部分”这个概念表述了一种以前没有注意到的存在样式,或者说,表达了一种看待世界的令人吃惊的新视角、新观点。

众所周知,承认跨时同一性最大的障碍就是传统“变化悖论”所突出的变化、差异和间断性之类的事实。它们对四维主义也构成威胁吗?四维主义怎样看待这些事实?怎样调和与它们的矛盾?批评者认为,它们也是四维主义的难题,且未得到令人满意的解答。针对这类责难,布纳恩表现出西方同一性哲学中少见的辩证法精神,如既承认同一性,又不否认变化和间断性,认为它们都是事实。由于承认间断这一事实,因此他不赞成关于同一性的连续性说明,而赞成续存论。因为既然事物在时空中存在间断性,因此它就不是纯粹或绝对连续的。他说:“个别事物在时空中有间断性,但这又妨碍我们把阶段归属于更大的统一整体”。之所以能够把阶段归属于非连续性构成的世界中的持续存在的个体,又是因为统一的关系有因果本质。有了这样的辩证法,就可对续存关系的实质做出非同一般的揭示。他认为,在表现形式上,续存表现为从前到后的关系,而在本质上,它实际上是一种信息关系。因为当a作为b续存时,我们可在b中读到关于a的结构和质料方面的信息。跨时同一性及其与间断(非连续性)的关系也可如此看待,他强调,同一性像统一性一样,是一个“因果概念”。因此应根据续存论来说明,而不应根据链条论的连续性理论来说明。在他看来,间断性是客观事实,如疼痛、内在状态、书信、电视连续剧等既有同一性,又充满着间断性。除了构成上的间断之外,还有功能上的间断,即事物的构成及结构尽管是连续的,但功能中断了,如机器停止运转,功能就中断了,但机器还是原来的机器。滑翔机、蒸汽船经常有这样的情况。

再看续存与变化、差异的关系。布纳恩认为,续存并不排斥变化、差异。因为从量上说,续存说的是后面事物由于保留了前面事物的某些构成和特征,因此让事物享有一定的同一性。它之所以不排斥变化,是因为事物的构成极为复杂,里面有些部分、特征得到了保存,而有些则发生了改变,这改变就表现为差异、变化。他说:“续存说的是原来事项与后来别的事项之间的这样的关系,即后来的事项以适当方式保护了先前事项的某一或某些特征。”可见,续存关系不是后面事物绝对、全部保存前面事物特征的关系,只要它们有部分的保存,就有续存关系发生,那些没有得到保存的特征即表现为变化。他说:“续存一定有程度问题。”遗传的机制足以证明这一点,例如子代从父代那里继承的总是部分特征,而非绝对的重复。由于子代保留了父代的主要特征,因此可以说父代在子代中续存。

事物为什么发生了变化仍能保持同一性?他认为这是因为事物的前后阶段之间有因果机制在里面起作用。例如在一扇门的一个阶段有意划道痕,它进到后面的阶段一般来说仍可保持这道痕。他说:“如果是这样,如果门的新的阶段是由相同于在前阶段的材料构成的,那么我们便有充分理由说,新的阶段和原来的阶段都属于同一扇门。我们的上述划痕试验也为证明诸阶段之间存在着适当类型的因果依赖性提供了根据。”他还根据水仙花对续存理论做了进一步的说明。根据他的解释,水仙花的连续存在可以告诉我们,首先,在它们的续存中,起作用的是许多部分,且不同部分的作用不一样,有的大,有的小。其次,有些构成要素在后来的阶段有复制,但这不意味着这些要素的先前的版本仍在后来阶段存在。概言之,续存之所以发生,是由其后的质料、结构所决定的。

四维主义像阶段接续论一样有这样进一步的问题,即:怎样让它们设想的解释项发挥作用?那些解释项怎样将时间阶段统一为适当的链条?在回答这类问题时,两种理论有与蒯因理论的趋同性,即都把连续性、续存性甚至连续体看作是假设,看作理论实在。但这些理论有实在解释作用吗?以阶段为例,这里有这样令人困惑的问题,即:怎样理解阶段?它是什么?事物的阶段本身是不是事物?它表面上容易解釋,其实不然。简单的回答是,桌子的阶段就是桌子。如此类推,事物严格的时间部分就是该事物本身。刘易斯等人就赞成类似的回答。这里的麻烦在于,我们是应把事物的时间阶段看作事物本身还是看作它持续的时间。施来辛格(G.Schlesinger)赞成事物的时间部分就是事物本身的观点。他的论证是,如果一个叫弗雷德的人在我家与我一起吃晚饭,那么可以说他的所有空间部分在吃饭的那个时间都在我家,尽管他的时间部分只有两小时在我家。这里的问题是,这样说好像把时间中的人的部分等同于一个人。他辩解说,他并没有说那两小时的弗雷德就是弗雷德,就像不能说汽车模型就是汽车一样。这一观点的理论基础是经验论。它认为,对人的时间阶段的经验就是对那个人的经验。布纳恩不赞成这个论证,因为同一经验可由不同对象产生,不同经验可由同一对象引起。因此仅根据经验得出关于事物的结论是不可靠的。例如我可以有关于一个人的经验,而引起此经验的可以不是这个人。在他看来,施来辛格的观点会得出这样的结论,即把人分成不同时间的人,如吃晚饭时那两个小时的弗雷德,在此之前的弗雷德,以后的弗雷德,等等。麻烦会接踵而至,如这两小时的弗雷德是不是他的整个生命。布纳恩认为,关于阶段的四维主义说明反其道而行之,即不再把时间阶段的人当作人,或根本不承认有这种意义的人,而认为人作为整体可经历不同的时间阶段。四维主义之所以提出这样的观点,是因为它想维护关于人的这样的基本观念,即人是道德自主体,是概念发明者,语言运用者。要成为这样的人,人必须进入与环境的关系之中,而两个小时的人是不能成为这样的人的。布纳恩认为,关于阶段的这样的结论是“最安全的”:“某类事物的一个连续体的某个阶段本身可以成为该类事物的一个连续体,例如我的电视机的一个阶段就是它从昨天一直持续到了今天中午。这个绵延的阶段可以是非连续事物组成的世界中的一个连续体,如在30个小时中它一直连续着。”也就是说,电视机的阶段不是电视机,当然,电视机阶段具有电视机的许多属性,如阶段占据它的空间,有它的构成因素等。

四、“本体论膨胀”问题与推进本体论研究的若干思考

西方新兴的持续存在研究尽管具有学科多态性特点,即同时是人学、同一性逻辑哲学、人格同一性哲学、语义学、形而上学、时间哲学、相对论哲学等感兴趣的课题,但其主要的兴奋点在本体论方面。它兴起的时间尽管不长,但其所产生的成果在数量上的丰硕和认知上的深度及广度令人称奇道绝,在本体论上的建树值得我们开掘和批判性发扬,这对我们思考中国本体论如何填补空白和创新发展是难得的契机。

四维主义基于自己的本体论“发现”,不仅扩展了本体论研究的视域和推进了本体论研究的深度,而且衍生出了这样一种反传统的世界观:“世界就是阶段的混合体”,而非传统所说的有广延事物的混合体。四维主义及其引发的争论所导致的本体论领域的扩张尽管在批评者看来有违反本体论节俭原则、导致本体论奢侈或膨胀的问题,但梳理一下,对我们思考本体论的创新发展是有批判、借鉴、启迪意义的。其首要的扩充表现在:事物除了有空间构成部分之外,还有时间部分或阶段。空间部分是这样的三元关系,即空间部分是事物在非时间部分即时空中的三维片断中的部分;而时间部分也是三元关系,只是其内容应表述为,某物的时间部分是它在某时间区域的部分。根据四维主义坚持的构成论和还原论,世界上真实存在的只能是部分,常识和三维主义所说的出现于空间中的整个事物则是幻觉。赛德尔(T.Sider)说:“出现在时空中的东西以及与世界其余存在发生关系的东西不是日常事物,而是人们不太熟悉的这样的实在,即事物的时间部分。”我们认为,时间部分至少是值得我们认真研究而不能简单否弃的一个本体论发现。正如四维主义所强调的那样,世界除了三维的事物、时间、空间等存在之外,还有时空这种存在样式。它不是时间和空间的简单相加,而是时间、空间和占据者的不可分割的整体。根据新的看法,时间一定是有空间的时间,而空间一定是有时间的空间。过去分开来谈论的时间和空间纯粹是理论分析上的方便言说,并不存在于真实的世界。正是有这样的时空观,因此才有四维主义对时间部分的发现。相应地,还有这样的第三类本体论发现,即由于存在着日常时空、经典时空、牛顿式时空、非牛顿式时空、相对论时空、闵可夫斯基时空等多种多样的时空,因此事物的跨时持续存在的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当然,哲学特别关注的是前两种时空中的像人这样的中等事物持续存在的存在方式。另外,四维主义不仅强调三维事物之外还有四维事物及其新的形状形式,即四维事物的形状,而且对三维和四维事物的形状提出了新看法。在它看来,三维空间中的事物有相对于参照系的多变性特点,如长度缩短、空间弯曲等,其形状会变化。就其本质而言,三维形状是穿过四维事物的截面。而四维事物的形状是不变的,当然又是不可描述和捉摸的。尽管如此,它们是解释三维事物及其形状为何有变化的根据,因为四维事物既是相对变化性现象,也是不变性现象。以一个三维立方体为例,它在不同视角下会呈现出不同的形状,尽管如此,这些形状会被认为是同一个事物的形状。这是为什么?答案只能是,其后存在着四维事物,它们能解释形状的变与不变。因为“要解释三维形状的统一性,人们必须把这些形状看作是一个四维形状的视角上的诸表现”,同样,三维形状之所以多变,又是因为人们从时空中的角度去观察四维事物的四维形状。最后,四维主义在揭示跨时持续事物为什么在变化了的情况还能保持同一性的原因和机制时,找到了其后的很多存在样式,如缔造统一性的关系、非随附的适当关系、连续体、链条、质料连续性、结构连续性、因果连续性等等。这里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根—同一性”。它指的是这样的关系,即让事物在变化的情况下以同一的事物从一刻迁流至下一刻的关系。尽管四维主义都承诺这种关系,但对它的本质、构成、作用等看法是不一样的。四维主义及其争论所取得的成果和所隐含的启示还有很多,值得我们进一步关注和研究。

四维主义的这些本体论扩张尽管被批评者指责为“本体论膨胀”,但由于有些增加是有“必要”的,因此没有完全违背“如无必要毋增实体”的本体论节俭原则。在这个问题上,巴拉绍夫(Y.Balashov)的观点是公允和可取的,认为既应将本体论的扩张降低到最低限度,又应在找不到对持续存在的更好解释时适当增加解释项,如到其后去寻找过去忽视的存在样式,特别是其后的像“根—同一性”那样的原因和机制。在他看来,像人们所说的瞬时形状、任意弯曲的非时区域的形状等就犯了本体论膨胀的错误,但承认任意的非时超曲面、平面超曲面、准位置、不同时间的共在、持续事物的时间部分及属性等,则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持续存在的秘密。

笔者认为,持续存在的研究与一般本体论研究可以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因为,一方面本体论研究要有实质性的推进,就必须关注具体的本体论问题,特别是加强对过去没有认识到的存在样式和方式的个案研究,而事物的跨时存在方式就是这样的被以前忽视了的问题。另一方面,要进一步推进对持续存在的认识,又必须回归本体论,并创新本体论研究,因为这一课题必然涉及大量的本体论问题,有的同一性问题甚至就是本体论问题。当然,物质对象的形而上学也必然会研究同一性,如它认为,同一性有两种,一是事物的跨时的同一性,二是跨空间的同一性,即事物在某一刻的统一性。

在创新本体论研究时,有很多工作值得关注,如一是要加强“库存清单本体论”研究。这种本体论的一个任务是搜寻存在的样式及其存在或显现的方式。一旦这样的样式被发现了,它就是本体论的产物。因此本体论是“对本体论产物”(productiveofontologies)的研究。这种本体论的另一任务就是在探寻存在样式的过程中,建立关于它们的库存清单。四维主义做了很多这样的工作,因此值得肯定。二是要加强元本体论研究。这种本体论关心的主要是“存在”的内涵。范·因瓦根(P.vanInwagen)说:“存在的意义问题具有哲学上的根本的重要性,……我将把这一研究称作元本体论”。它有两个研究领域,一是存在的意义问题,二是一般本体论的方法论问题。

本体论范畴体系研究也值得推进。这同样是我们本体论研究的一个荒芜之地。持续存在研究对范畴体系建构提出的有意义的问题是,是否应该把持续存在、时间等作为基本范畴。有一种较全面的范畴体系建构认为,有这样一些存在样式或范畴:1.具体个别的事物,或实体;2.属性、性质、关系;3.时间;4.地点;5.命题;6.具体个别事件,偶然现象;7.事实;8.集合。但根本对立于四维主义的现在主义用“奥康剃刀”对这个范畴体系做出了裁剪,特別是把“时间”、绵延性、连续性等范畴从本体论的“库存清单”中清理出去,如此一来,真正存在的对象只能是当下或现在。是故这一理论被称作现在主义。笔者认为,面对持续存在研究的大量最新成果,在重构本体论范畴体系时,不考虑时间阶段等范畴就会犯本体论上的紧缩主义或削足适履错误。

另外,传统部分学的改进和新生的构成论的进一步推进对当今持续研究的繁荣也是功不可没的,因此也值得我们重视。构成论认为,两对象的构成部分即使在每一方面都没有区别,但两对象在属性上也是不同的。问题是,毛线和毛衣在同一时间既然由相同部分构成,那么它们怎么会是不同的呢?构成论的回答是,其不同的原因导致它们属于不同的类型,有不同的持存条件。这当然是有争论的、值得进一步探讨的。同一性研究是西方哲学中的核心议题,它的基础性问题是:作为整体的事物是由部分构成的,但是当部分发生变化后,其整体的性质是否会跟着变化?整体能否有同一性?如果有同一性,那么使事物保持同一性的那个东西是什么?齐硕姆指出,上述问题的确是同一性研究中亟需解决的难题,尽管在化解这些疑难时,荆棘丛生,障碍很大,但是通过重构和阐发部分学(mereological)本质主义是有望得到合理说明的。所谓部分学即关于部分与部分、整体及其关系的学问。所谓本质主义即是自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以来盛行于西方的一种思维方式,它承认事物皆有最后根据和本质,并认为揭示这终极的东西是认识的最终目标。齐硕姆指出,他将围绕这一问题阐发一种方案,它将为一些最重要形而上学问题的解决提供有意义的方案。它要证明的观点是:船、河、树等常见事物在“同一性”宽泛、日常的意义上都有跨时同一性或持续存在性。

再者,持续存在研究中诞生的有关理论,如三维主义、四维主义和阶段接续论等,都各有利弊优劣,都有发展的前景,值得我们批判地考察和解剖,如四维主义的优点在于,为事物在时间中的变化提供了相对直接的说明。四维主义之所以有明显的解释力上的优势,是因为它实质上像物理主义用原子内在关系解释事物的表面性质一样,也倾向于用连续体内的更基本的内在关系去解释事件表现出的同一性。阶段接续论值得重视的思想是,事物的跨时同一性类似于模态副本理论所说的跨可能世界的同一性。从这些解释来看,原来的难题似乎消解了,因为这些理论都承认:存在的是持续存在的事物,尽管三种理论分别用接续、阶段和绵延解释持续存在,但都认为持续存在是以连续、相续的而非断裂的、跳跃的方式存在。

这里值得思考这样的方法论问题,即:四维主义等理论对持续存在的解释合理吗?合理的、能够被普遍接受的持续存在从理论上说应该具有什么样的标准?要回答这样的问题,首先应思考类似于康德式的问题,即:真的有持續存在这样的事实吗?如果有的话,边界在那里?其得以可能的条件是什么?

有论者认为,就传统本体论所讨论的具体问题而言,“持续存在”这一概念具有内涵不明、外延模糊的特征,既然如此,就很难断定哪种理论才是科学的、合理的。除此之外,与“持续存在”相关的概念如“同一”“变化”等用语在意义和指称方面都不明确,有的甚至歧义重重,让人无所适从。因此,要想把本课题继续向前推进,当前亟需做的就是对相关概念展开“语言分析”,以便为后面的研究奠定扎实而可靠的基础。

作者单位:华中师范大学哲学系

责任编辑:王晓洁

猜你喜欢
发现
重新“发现”东盟
初中物理“问题—发现”式课堂的实践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