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记忆对传统技艺类非遗传承人遗产保护行为的影响机制

2023-06-13 04:11黄远水梁旷映雪
关键词:物质性惠安石雕

○黄远水 梁旷映雪 王 芳

一 引 言

非物质文化遗产(简称“非遗”)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1)孙国学:《基于旅游开发视角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经济问题探索》2010年第1期,第166—169页。,是文化自信和文化多样性的活水源头(2)高彩霞、刘家明、高岩等:《京津冀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空间格局及旅游开发研究》,《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21年第3期,第103—108页。。非遗多依附于特定传承群体或个人的知识、经验、技术,一旦失传难再恢复(3)欧阳红、代美玲、王蓉等:《国内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研究进展述评》,《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21年第5期,第124—132页。。非遗传统技艺是在漫长社会历史长河中遗留的民族文化记忆,也是在社会实践过程中积累下来的宝贵财富(4)关芳芳:《非物质文化遗产濒危评价及旅游开发活化研究》,暨南大学硕士论文,2009年,第68页。。在全球化和现代化背景下,传统技艺生产被工业机械化生产所取代,导致很多优秀传统技艺处在衰微甚至消亡边缘。传统技艺遗产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情感与文化符号,是地方情感的重要载体(5)罗锋:《用影像重构文化记忆与身份认同》,《中国电视》2017年第10期,第11—16页。,往日生活所构建的集体记忆是重要的精神遗产(6)李乐:《农村文化礼堂的集体记忆建构——以浙江宁海两个村庄为例》,《装饰》2021年第11期,第136—138页。,深度挖掘遗产所隐喻的集体记忆与情感联系,对非遗保护起到重要作用(7)孔翔、卓方勇:《文化景观对建构地方集体记忆的影响——以徽州呈坎古村为例》,《地理科学》2017年第1期,第110—117页。。非遗传承人是非遗的创造者和传承者,是国家民族精神与道德文明的重要守望者(8)苑利、顾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年。,特别是传统技艺类传承人,在非遗保护和传承过程中更起着维系原生态非遗命脉以及保证非遗世代承袭的作用(9)谢春:《非遗传承人的传播实践与文化空间再造——以绵竹年画为例》,《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1年第09期,第98—103页。。因此,非遗传承人积极参与非遗保护与传承至关重要。

当前非遗保护研究较为系统且全面,但从非遗传承人视角出发的研究多直接聚焦于对非遗传承人的保护(10)王丹、张瑜:《年龄结构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保护研究——基于定量分析的视角》,《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1期,第140—153页。,较少关注到非遗传承者对遗产保护的影响关系。而遗产本身就是一种记忆,这一特征在非遗传承人身上表现的更为明显(11)程振翼:《文化遗产与记忆理论:对文化遗产研究的方法论思考》,《广西社会科学》2014年第2期,第39—43页。。因此,本研究引入集体记忆理论,选择国家级非遗惠安石雕传统技艺作为案例,以惠安石雕传承者为调研对象,构建集体记忆、地方认同、遗产保护行为、文化氛围之间的关系模型,探究传承人集体记忆对传统技艺遗产保护行为的影响机制。

二 文献综述与假设模型

(一)集体记忆理论

集体记忆源于心理学,20世纪初哈布瓦赫在《论集体记忆》中,首次提出集体记忆是一个特定社会群体成员之间共享往事的过程和结果,是一个社会建构的概念(12)[法]莫里斯·哈布瓦赫:《论集体记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将原本较多聚焦于个人视角研究的记忆扩大到集体视角。Harald Welzer在哈布瓦赫的基础上进一步将其发展为“社会记忆”,并界定为一个群体的全体成员社会经验的总和(13)[德]哈拉尔德·韦尔策等.:《社会记忆:历史、回忆、传承》,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而后研究提出一个群体由共享的身体经验、共同的叙事和仪式等,而传达的对过去的理解即为“社会记忆”或“集体记忆”(14)张文义:《涨缩的时间,同构的空间——中国西南景颇世界的欲望、想象与记忆》,《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4期,第142—152页。。在集体记忆的维度的划分上物质集体记忆和非物质集体记忆的划分得到广泛运用,哈布瓦赫指出集体记忆即是一种物质客体,又是某种精神涵义的象征符号(15)[法]莫里斯·哈布瓦赫:《论集体记忆》,2002年。。Maryam指出集体记忆既包括可见的物质要素,同时包括社会文化等非物质性要素(16)Ardakani M K ,Oloonabadi S .Collective memory as an efficient agent in sustainable urban conservation.Procedia Engineering,2011,(21),985-989.。李志龙(17)李志飞、聂心怡:《文化旅游地集体记忆对游客地方依恋的作用机理——以乌镇、平遥古城和凤凰古城为例》,《地域研究与开发》2018年第3期,第95—100页。、郑淞尹(18)郑淞尹、孙传明、谈国新:《基于文本挖掘的中外游客文化感知差异——以世界遗产地为例》,《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1期,第64—77页。也指出物质要素和非物质要素是目的地集体记忆的载体。李猛将居民集体记划分为物质集体记忆和非物质集体记忆(19)李猛、乌铁红、钟林生:《旅游“网红村”居民的怀旧、集体记忆与地方认同的特征及互动关系——以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恼包村为例》,《地理科学》2022年第10期,第1 799—1 806页。,本文主要采用此维度划分。

遗产领域中集体记忆研究相对较少,多聚焦于文化遗产中集体记忆的建构(20)路璐、许颖:《大运河文化遗产与民族国家记忆建构》,《浙江学刊》2021年第5期,第65—72页。及集体记忆的重塑(21)乔治、马军、范文鹭等:《集体记忆重构视角下的工业遗产型创意产业园家具设计》,《包装工程》2018年第18期,第160—165页。,如鲁可荣等基于集体记忆理论探讨了浙江妙源村“立春祭”传统民俗文化集体记忆的建构过程,并指出合理重构乡村集体记忆,是推动乡村和产业兴旺的有效途径(22)鲁可荣、曹斐浩:《乡村传统民俗文化的集体记忆重构及价值传承——以妙源村“立春祭”为例》,《浙江学刊》2020年第2期,第225—231页。。也有学者探讨了集体记忆理论对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重要性,如娄鹏指出非遗是一种特殊的精神文化,凝聚着当地人民的集体记忆(23)娄鹏:《贵州文化遗产传承价值及其实践意义研究——以桐梓马鬃苗族为例》,《贵州民族研究》2019年第6期,第63—70页。;邱冰等以大运河景观为例,提出需要借助集体记忆理论传承和保护大运河的历史文化资源,将关注的焦点从“物”转向于“人”(24)邱冰、张帆:《集体记忆与大运河原生性景观的认知与描述》,《东南文化》2021年第2期,第23—28页。。可见,当前在遗产保护中,聚焦于记忆的主体“人”对其传承和保护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本研究从传承人角度出发,引入集体记忆理论,探索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

(二)传承人集体记忆与地方认同的关系

地方认同是人地之间情感联系而创造出来的意义,是主观性意义对地方的一种重新认识(25)J K Wright,Terrae Incognitae.The Place of Imagination in Geography.Annals of the Association of American Geographers,1974,(37),pp.1-15.。20世纪70年代,Proshansky认为地方认同是自我认同的一部分(26)Proshansky,H M .The City and Self-Identity.Environment and Behavior,1978,(2),pp.147-169.。20世纪80年代,Sarbin提出地方认同受到个人创造的特定情感影响(27)Theodore R.Sarbin.Place Identity as a Component of Self:An Addendum.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Psychology,1983,(3),pp.337-342.。黄向和保继刚将场所依赖分为场所依靠和场所认同,认为场所认同是个体与客观环境的一种依赖关系(28)黄向、保继刚、Wall Geoffrey:《场所依赖(place attachment):一种游憩行为现象的研究框架》,《旅游学刊》2006年第9期,第19—24页。。唐文跃认为地方认同是对某个地方作为社会角色自我感知的一部分的认知(29)唐文跃:《地方感研究进展及研究框架》,《旅游学刊》2007年第11期,第70—77页。。基于此,本研究认为地方认同是人地之间的一种情感联结。

记忆是对地方产生归属感以及情感的重要因素(30)于晓东、刘振、张勇等:《基于情感互动与集体记忆的英国足球球迷地方认同建构研究》,《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20年第4期,第85—90页。。地方是记忆的场所,借助文化记忆和交往记忆,可以建立共同的地方认同(31)Gerry Mooney,David Harvey,Justice.Nature and the Geography of Difference,Oxford:Blackwell,1996,£50.00 (Paperback £12.99),Vii+468 Pp.(ISBN 1-55786-680-5).Sociology,2020,(3),pp.613-617.。当集体记忆被唤起时,能引发地方认同(32)张卉妍:《集体记忆在旅游研究中进展与启示》,《区域治理》2019年第45期,第56—58页。。当传承人集体记忆被唤起时,它可以在记忆和地方之间架起桥梁,建立地方感和归属感(33)Lak Azadeh,Hakimian Pantea.Collective Memory and Urban Regeneration in Urban Spaces:Reproducing Memories in Baharestan Square,City of Tehran,Iran.City,Culture and Society,2019,(18).。钱莉莉等提出灾后居民集体记忆中积极的抗灾记忆、怀旧记忆、观念启示等对地方认同存在显著影响(34)钱莉莉、张捷、郑春晖等:《地理学视角下的集体记忆研究综述》,《人文地理》2015年第6期,第7—12页。。Hussein提出培养文化记忆特征,可影响地方认同、地方感、公民自豪感和生活质量,促进社会可持续性发展(35)Fatmaelzahraa Hussein,John Stephens,Reena Tiwari.Memory for Social Sustainability:Recalling Cultural Memories in Zanqit Alsitat Historical Street Market,Alexandria,Egypt.Sustainability,2020,(12).。后雪峰等提出村民地方集体记忆可强化地方文化景观的保护,增强其对当地的地方认同(36)后雪峰、江英志、吕或跃等:《潮汕传统村落文化景观与地方集体记忆建构——以中国传统村落潮州“象埔寨”为例》,《嘉应学院学报》2020年第3期,第72—78页。。基于此,本研究提出以下假设:

H1:传承人集体记忆影响其地方认同

H1a:传承人物质性集体记忆影响其地方认同

H1b:传承人非物质性集体记忆影响其地方认同

(三)传承人集体记忆与传统技艺遗产保护行为的关系

当前非遗保护研究成果丰富,各类非遗专项研究也较为齐全,包括传统技艺非遗保护。但鲜有学者在遗产保护中引入集体记忆理论。遗产可以保留历史记忆(37)虞虎、王开泳、徐琳琳:《工业遗产资源游憩化利用研究及其启示》,《世界地理研究》2019年第5期,第210—220页。,遗产保护更是一种延续文化记忆的方式(38)王新文、张沛、孔黎明:《试论“重建”之于中国文化遗产保护的意义》,《东南文化》2016年第6期,第13—19页。。当前文化遗产保护困境本质上也是一种记忆的危机(39)徐业鑫:《文化失忆与重建:基于社会记忆视角的农业文化遗产价值挖掘与保护传承》,《中国农史》2021年第2期,第137—145页。。非遗是地区民众集体记忆最灿烂的文化组成部分(40)苏黄菲菲:《融入与融合:西南边疆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的路径选择》,《广西民族研究》2021年第6期,第164—171页。。传统技艺类非遗更是饱含深厚的历史情感与文化记忆,蕴含着不同民族对自身历史文化积淀所保留的集体记忆力(41)罗锋:《用影像重构文化记忆与身份认同》,《中国电视》2017年第10期,第11—16页。。集体化记忆的唤起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和保护发挥着重要的作用(42)赵映雪:《文化记忆理论视角下瑶族村寨传统文化的旅游化保护》,桂林理工大学硕士论文,2020年,第98页。,能促进地方集体记忆的传承和场所精神和地方凝聚力的再生,激发社会大众对地方文化遗产的自主保护意识(43)杨启瑶:《基于“社会价值”的文化遗产景观管理与实践——以澳大利亚亚瑟港历史遗址地为例》,《建筑与文化》2020年第11期,第146—147页。。而本地居民对长期生活环境的集体记忆也对资源保护起着促进作用(44)黄逸恒、朱竑、尹铎:《西方政治生态学的地理学研究进展与启示》,《地理科学进展》2021年第12期,第2 153—2 162页。,非遗传承人集体记忆的唤起是促进文化遗产保护的有效途径。基于此,本研究提出以下假设:

H2:传承人集体记忆会正向影响遗产保护行为

H2a:传承人物质性集体记忆正向影响遗产保护行为

H2b:传承人非物质性集体记忆正向影响遗产保护行为

(四)传承人地方认同与非遗保护的关系

地方认同是主体对某一地方的情感性联结,可对主体的行为意愿产生影响(45)戴旭俊、刘爱利:《地方认同的内涵维度及影响因素研究进展》,《地理科学进展》2019年第5期,第662—674页。。Walker等提出加强个体和地方文化情感的链接有利于保护当地遗产(46)Walker G.J,Chapman R,Special Issue:Sustainable Places Thinking Like a Park.The Effects of Sense of Place,Perspective-Taking,and Empathy on Pro-Environmental Intentions.Journal of Park &Recreation Administration,2003,(4),pp.71-86.。Gu &Ryan提出旅游社区居民地方认同程度越高,保护文化遗产意识就越强(47)Huimin Gu,Chris Ryan.Place Attachment,Identity and Community Impacts of Tourism—the Case of a Beijing Hutong.Tourism Management,2003,(4),pp.71-86.。Teo 指出地方认同对文化遗产地的可持续发展行为有显著影响(48)Boon Chui Teo Carol,Rita Mohd Khan Noor,Hj.Abd Rahim Faizah,Understanding Cultural Heritage Visitor Behavior:The Case of Melaka as World Heritage City.Procedia-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s,2014,(130),pp.1-10.。苏勤等以世界遗产地苏州古典园林为例,从游客视角出发,提出地方感对其遗产保护行为具有正向影响(49)苏勤、钱树伟:《世界遗产地旅游者地方感影响关系及机理分析——以苏州古典园林为例》,《地理学报》2012年第8期,第1 137—1 148页。。基于此,本研究提出以下假设:

H3:地方认同正向影响遗产保护行为

(五)地方认同的中介作用

地方认同是聚居于某一地域的人们基于相似的经验与共同的行动而建立的一种与当地价值观、信仰、目标等趋于一致的情感依恋(50)T R Sarbin,Place Identity as a Component of Self:An Addendum,pp.337-342.。记忆与认同具有天然的共生关系(51)刘亚秋:《记忆研究的“社会—文化”范式 对“哈布瓦赫—阿斯曼”研究传统的解读》,《社会》2018年第1期,第104—133页。,记忆可以为遗产地居民提供地方性认同。且地方认同对遗产保护具有重要作用。徐业鑫基于社会记忆视角提出,通过唤醒遗产地居民的社会记忆,实现文化自觉,是激发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的内在动力(52)徐业鑫:《文化失忆与重建:基于社会记忆视角的农业文化遗产价值挖掘与保护传承》,《中国农史》2021年第2期,第137—145页。。地方认同是一种有意识的文化自觉(53)黄林静:《从“空间”到“地方”:城市地方认同建构中的新媒体实践——以微信公众号“平话”为例》,《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2019年第4期,第58—63页。。廖珍杰以广州迎春花市为例论证了地方认同在集体记忆与行为意愿之间具有中介作用(54)廖珍杰:《广州迎春花市集体记忆的建构与传播研究》,华南理工大学博士论文,2021年,第162页。。基于此,本研究提出以下假设:

H4:地方认同在集体记忆和遗产保护行为之间起到中介作用

H4a:地方认同在物质性集体记忆和遗产保护行为之间起到中介作用

H4b:地方认同在非物质性集体记忆和遗产保护行为之间起到中介作用

(六)文化氛围的调节作用

氛围起初运用于营销学,主要是为吸引消费者购买力,而人为营造的一种特定的情境。大多研究认为文化氛围是由人所感知,依托载体而呈现的文化信息(55)苏蓉晖:《图书馆文化氛围构建思路解析》,《图书馆》2007年第5期,第3页。。遗产保护领域研究强调了文化氛围在其中的重要性,如黄涛等提出文化氛围对游客的文明行为具有重要的影响(56)黄涛、刘晶岚、张琼锐:《旅游地文化氛围对游客文明行为意向的影响——以长城国家公园试点为例》,《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2018年第4期,第497—505页。。万兆彬指出社区中文化氛围的消失,使得青年群体很难通过接受社区的文化熏陶来传承非遗(57)万兆彬:《基于协同创新的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培养模式研究》,《青海民族研究》2017年第2期,第71—75页。。吴晓颖等提出增强社区居民对文化遗产的认知以保护文化遗产,需塑造积极的文化氛围(58)吴晓颖、张士伦、刘爱丽:《社区居民文化自觉性视角下的文化遗产旅游地保护策略研究——以广西灵山大卢村为例》,《文化学刊》2015年第6期,第193—197页。。陈晨指出佛教遗产开发和保护应重视佛教文化氛围的营造(59)陈辰:《基于利益相关者的佛教遗产旅游开发探讨——以南京市佛教遗产为例》,《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S2期,第76—79页。。可见,浓郁的文化氛围对遗产保护起到强化作用。而营造遗产地文化氛围,有助于增强游客与遗产地的情感联系(60)郑淞尹、孙传明、谈国新:《基于文本挖掘的中外游客文化感知差异——以世界遗产地为例》,《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1期,第64—77页。。地方认同作为人地之间的情感联结对遗产保护起到正向影响作用(61)苏勤、钱树伟:《世界遗产地旅游者地方感影响关系及机理分析——以苏州古典园林为例》,第1 137—1 148页。。基于此,本研究提出以下假设:

H5:文化氛围在地方认同与遗产保护行为之间具有调节作用。

通过上述文献综述和研究假设,本研究构建以下的理论模型(见图1)

图1 理论模型

三 研究设计与分析

(一)研究对象及研究区域概况

1.研究对象。本研究选择惠安石雕传统技艺作为案例,惠安石雕是中国南派石雕的主要代表之一,且惠安石雕传统技艺在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遗文化遗产名录。在改革开放后惠安更成为中国雕刻技术最先进、生产加工能力最强、成就最高、影响最广的世界石雕之都。研究以惠安石雕传统技艺传承人作为研究对象,以“世界石雕之都”惠安作为调研案例地。《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对非遗传承人提出相关的要求:(1)熟练掌握其传承的非遗;(2)在特定领域内具有代表性,并在一定区域内具有较大影响;(3)积极开展传承活动。非遗传承人突出的特点是“代表性”和“传承性”。但如果仅仅把官方认定的非遗传承人作为整个非遗传承人研究,则会出现忽视非遗传承参与中所具有民间性、群体性的特点(62)王晓华:《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化利用中的地方文化精英》,《旅游学刊》2019年第5期,第5—7页。,使得部分没有申报,但却实际长期从事和传承某项非遗的传承者被排除在外。因此,本研究界定惠安石雕非遗传承人既涵括官方认定的非遗传承人,也包括长期从事惠安石雕工作的技艺制作者、经营者、服务人员等。

2.研究区域概况。本研究选择福建省泉州市惠安县作为案例调研地。惠安是我国著名的“雕艺之乡”,千年惠邑,凿山雕石,惠安石雕集晋唐风韵、宋元风采、明清风范于一体(63)郑镛:《论闽南民间寺庙的艺术特色》,《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4期,第78—87页。。惠安石雕文化起源于黄河流域的中原地区文化,根植于福建东南沿海地区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及本地特色的民俗风情,又融汇了闽越文化以及“海上丝绸之路”传入的外来文化,形成惠安石雕多元浓郁的文化氛围。惠安石雕更是成为当地赖以生存的产业——惠安县的五大产业之一。截至2020年11月,全县雕艺企业800多家,从业人数10.8万人。截止2021年,惠安石雕拥有非遗传承人国家级1名、省级5名、市级25名,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1名,省级工艺美术大师15名。

(二)问卷设计与变量选取

调查问卷是在文献梳理基础上,结合惠安石雕实际进行修正,形成的正式问卷。问卷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为人口统计学特征,主要包含受访对象的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月均收入、职位、从事石雕的年限等。第二部分由集体记忆、地方依恋、文化氛围、遗产保护行为4个变量构成,采用 Likert 7级量表,由低到高依次赋值1~7分。其中集体记忆量表以李志飞(64)李志飞、聂心怡《文化旅游地集体记忆对游客地方依恋的作用机理——以乌镇、平遥古城和凤凰古城为例》,第95—100页。和吕龙(65)吕龙、黄震方、陈晓艳《乡村文化记忆空间的类型、格局及影响因素——以苏州金庭镇为例》,《地理研究》2018年第6期,第1 142—1 158页。等测量量表为参考,并结合案例地实际进行修正,最后形成物质集体记忆、非物质集体记忆两个构面,形成“当我看到锤子和錾仔等工具时会想起以前学习惠安石雕的经历”“当我看到一些石材时会想起与该石材有关的惠安石雕景观”“当我看到惠安石雕纹饰图案时会想起其纹饰所代表的意义”等9个测量题项。地方认同测量量表主要借鉴Williams等(66)Williams D R,Vaske J J,Kruger L E,et al .The measurement of place attachment:validity and generalizability of a psychometric approach.Forest Science,2003,(49),pp.830-840.提出的地方认同量表,形成“我认为惠安这个地方对我来说很特别”“我很认同惠安这个地方”“我很喜欢惠安这个地方”等5个测量题项。文化氛围的量表主要参考了许春晓(67)许春晓、万搏微:《旅游目的地文化氛围、游客情感与游客忠诚的关系——以凤凰古城为例》,《湖南财政经济学院学报》2017年第1期,第55—62页。的研究,结合案例地情况,从物质、精神、制度三方面形成“我认为惠安石雕所展示的景观空间环境良好” “我认为惠安石雕所呈现的地方特色文化鲜明”“我认为惠安石雕的管理制度规范”等3个题项。遗产保护行为量表主要参考苏勤(68)苏勤、钱树伟:《世界遗产地旅游者地方感影响关系及机理分析——以苏州古典园林为例》,第1 137—1 148页。量表,结合案例地实际进行设计,修订后的量表共形成“我采用法律的途径制止破坏惠安石雕的行为” “我将积极参加各种惠安石雕的保护活动”“我遵守惠安石雕的各类管理保护办法”“我看到有损惠安石雕的行为会极力劝阻”4个题项。

(三)数据收集与样本结构

调查问卷于2021年11月—2022年1月由研究团队线下对石雕从业者进行入户调查,但由于新冠疫情的原因以及很多石雕从业者幼年时辍学学习手艺,在问卷调查时一些石雕从业者表示不识字,虽然调研团队对他们采用了问答的方式辅助其进行填写,但有一些不识字的调查者对篇幅较大的文字题项仍然具有一定反感情绪,加大了问卷调研的难度。最终,此次调研共发放问卷239份,剔除非石雕从业者、填写时间在60s以下和明显大量选择相同选项的问卷,最后得到有效问卷188份,问卷有效回收率为78.66%。

统计结果显示:在从事石雕具体职位上,学徒占比5.3%、石雕经营者占比33%、石雕师傅占比18.6%、石雕服务人员占比17%、石雕管理者占比12.8%,其他占比13.3%,调研样本揽括各类石雕从业者,分配比例也较为均衡。在性别方面,男性比例明显高于女性,分别为68.6%和31.4%,这与石雕行业从业者多为男性有关。在年龄方面占比最多的是30~39岁,占比为44.7%,其次是40~49岁,占比28.2%,其他各年龄各占比不超过15%,年轻人明显偏少。在受教育水平上,高中及以下占比最多,占比为57.4%,并且在入户调查时,很多石雕从业者表示只接受过小学教育,这与石雕技艺者多年幼就学手艺有关。在月收入上占比最高的是5 000~7 999元,其次为10 000元以上,其分别占比为32.4%、28.2%,这与石雕行业劳动强度大,工资相对较高相关,但近几年来受疫情影响收入有一定程度下降。在从事石雕工作年限上,10年以上占比最多,10~20年占比为27.7%、20~30年占比为16%、30年以上占比为10.1%。可见,大多数从业者一生都在和石雕打交道。总体上,样本数据客观反映了惠安当地石雕从业者的大致状况(见表1)。

表1 调查样本人口统计学特征

四 结果分析

(一)信度与效度分析

本研究运用SPSS 22.0软件对集体记忆和文化氛围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EFA),结果表明:KMO值为0.895(>0.8),Bartlett球形度检验p<0.001,满足探索性因子分析的条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数据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经分析,对因子载荷小于0.5、交叉载荷大于0.4的ICM2题项(因子载荷为0.299、交叉载荷为0.54)进行删除。另外,经过 Cronbach 信度检验的结果表明(见表2),物质性集体记忆 (0.888)、非物质性集体记忆 (0.736)、文化氛围(0.792)、地方认同 (0.933)、遗产保护行为 (0.863),维度的 Cronbach’s α值均达到了大于0.7的检验标准,表明各维度具有较好信度(69)DeVellisR,F.Scale development:theory and applications.Newbury Park:Sage Publications,1991,pp.27-60.。使用AMOS24.0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对于聚合效度,所有题项的因子载荷均大于0.5,组合信度 (CR)位于0.70~0.95之间,均达到0.6的最低标准(70)仇梦嫄、张捷、张宏磊、李莉、张卉:《基于旅游声景认知的游客环保行为驱动机制研究——以厦门鼓浪屿为例》,《旅游学刊》2017年第11期,第105—115页。;平均方差抽取量 (AVE)除文化氛围 (AVE=0.4763)略小于0.5外,其余都达到0.5的标准,但由于它的因子载荷均大于0.5且CR值较高,该结果可接受(71)Boley B B,Mcgehee N G,Perdue R R,et al.Empowerment and resident attitudes toward tourism:Strengthening the theoretical foundation through a Weberian Lens.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2014,(49),PP.33-50.。为了检验潜变量之间的区别效度,利用 Amos24.0软件对物质性集体记忆、非物质性集体记忆、文化氛围、地方认同、遗产保护行为等5个潜变量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由表 3可知,从各项拟合指标看,原模型(x2/df =1.923.,小于3;GFI=0.949、IFI=0.939、TLI=0.917、CFI=0.929,均大于 0.9;RMSEA=0.070,小于 0.08)模型拟合度较好,且优于单因子、二因子、三因子模型和四因子模型。这表明,物质性集体记忆、非物质性集体记忆、文化氛围、地方认同、遗产保护行为5个潜变量具有足够的区别效度,可以进行下一步的模型验证分析。

表2 信度和验证性因子分析

表3 区分效度

(二)假设检验

使用AMOS24.0对假设模型进行检验,结果显示(见表4):物质性集体记忆、非物质性集体记忆显著正向影响其地方认同 (β3=0.327,p <0.001;β4=0.50,p <0.001),H1a、 H1b得以验证;物质性集体记忆对遗产保护行为的直接效应显著(β1=0.346,p <0.001),非物质性集体记忆对遗产保护行为的直接效应影响均未达显著水平 (β2=0.127,p> 0.05),H2a得到支持,H2b假设不成立;地方认同显著正向影响遗产保护行为(β5=0.414,p <0.001);H3得到成立。

表4 假设检验结果

(三)中介效应

采用Bootstrap法在Amos 24.0中执行中介效应检验,迭代次数设置为5000,置信水平为95%,如果间接效应的置信区间不包含0,表示中介效应存在;当直接效应的置信区间不包含0,表示部分中介存在,包含0则表示完全中介存在,结果见表5和图2,地方认同在集体记忆和遗产保护行为之间具有中介效应。其中,地方认同在物质性集体记忆与遗产保护行为(β6=0.11,p <0.001)之间存在部分中介作用;在非物质性集体记忆与遗产保护行为(β7=0.155,p <0.001)之间存在完全中介作用。因此假设H4a、H4b得到了验证。

表5 中介效应检验

(四)调节效应

图3 文化氛围调节作用简单斜率分析

运用SPSS22.0的PROCESS插件检验地方认同与文化氛围的交互项对遗产保护行为的影响。结果显示:地方认同与文化氛围的交互项对遗产保护行为负向显著影响(β8=-0.0445,p<0.05)。进一步分析文化氛围的调节效果,进行简单斜率分析,由图3可知,显著负向调节集体记忆对遗产保护行为的影响,H5得到支持。但当文化氛围处于高水平时,地方认同对遗产保护行为的影响并没有起到强化效果,可能由于文化氛围的熏陶和浸染中促使认同自觉形成(72)李明:《坚持价值导向 落实立德树人——河南省淮滨高级中学教育实践探索》,《中小学校长》2021年11期,第35—39页。,而非遗传承人生活文化的熏陶形成了较高的地方认同,但由于长期在其中其文化氛围的感知较弱。

五 结论与讨论

(一)研究结论与理论贡献

本研究以泉州惠安县为案例地,以集体记忆理论为指导,从非遗传承人视角出发,探讨传承人集体记忆对遗产保护行为作用机制,并引入地方认同为中介变量、文化氛围为调节变量,构建研究模型,拓展了集体记忆理论的应用范畴,检验了非遗传承人集体记忆对遗产保护行为的影响路径,丰富了遗产理论研究,本研究结论如下:

1.非遗传承人物质性集体记忆(β3=0.327,p <0.001)和非物质性集体记忆(β4=0.50,p <0.001)对地方认同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本结论证实了非遗传承人集体记忆是地方认同的重要前因变量。该研究结论与钱莉莉(73)钱莉莉、张捷、郑春晖、刘培学、张家榕、张宏磊:《地理学视角下的集体记忆研究综述》,第7—12页。、后雪峰(74)雪峰、江英志、吕或跃、麦佩仪、王烁生:《潮汕传统村落文化景观与地方集体记忆建构——以中国传统村落潮州“象埔寨”为例》,第72—78页。等研究结果一致,即集体记忆对地方认同产生显著影响,但不同之处在于以往研究聚焦的群体为当地居民,本研究更加精准的将人群着眼于非遗传承的主体非遗传承人,该研究结论为提高非遗传承人地方认同提供了理论支持。

2.非遗传承人物质性集体记忆(β1=0.346,p <0.001)对遗产保护行为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非物质性集体记忆(β2=0.127,p> 0.05)对遗产保护行为不存在直接的正向作用。本结论证实集体记忆对遗产保护行为存在着一定的影响,与杨启瑶(75)杨启瑶:《基于“社会价值”的文化遗产景观管理与实践——以澳大利亚亚瑟港历史遗址地为例》,第146—147页。所提出的唤起集体记忆会对遗产自主保护意愿具有促进作用的研究结果一致。同时本研究也验证了非遗传承人物质性集体记忆和非物质性集体记忆对遗产保护行为的差异性,一方面是由于物质性集体记忆依托于具体的物质载体,更加容易被非遗传承人接触和感知,另一方面是非遗物质性集体记忆相对集体记忆较为抽象,而在过去多数传统技艺从业者,多自小辍学学艺,受教育水平较低,而抽象的思维能力受到了教育水平的限制(76)高永平:《平安村的财产继承》,中国人民大学博士论文,2005。。该研究结论为更加精准的为提高非遗传承人的遗产保护行为意愿提供理论基础。

3.地方认同在非遗传承人物质性集体记忆(β6=0.11,p <0.001)和遗产保护行为具有部分中介作用,在非遗传承人非物质性集体记忆(β7=0.155,p <0.001)和遗产保护行为具有完全中介作用。该研究结论证实了非遗传承人集体记忆和遗产保护行为之间具有中介作用,并进一步验证了地方认同在记忆和遗产保护之间的中介作用。本结论为探索遗产保护的有效途径提供了理论支持。

4.文化氛围(β8=~0.0481,p<0.05)显著负向调节集体记忆对遗产保护行为的影响,该研究结论与吴晓颖(77)吴晓颖、张士伦、刘爱丽:《社区居民文化自觉性视角下的文化遗产旅游地保护策略研究——以广西灵山大卢村为例》,第193—197页。等研究存在差异性,文化氛围并没有在其中起到正向的调节作用。考虑到可能是由于非遗传承人长期生活文化的熏陶自觉形成了认同,但由于文化氛围的长期存在,当处在高水平的地方认同时,感知到较低水平的文化氛围也可对遗产保护行为产生显著的影响,而处在较低水平的地方认同时,需要较高水平的文化氛围才能对遗产保护行为产生显著的影响。该研究结论同时也从侧面论证了文化氛围在非遗传承人对非遗保护中的重要作用。

在以往研究中,以集体记忆理论为基础,从非遗传承人视角探究集体记忆对遗产保护行为的影响机制尚且缺乏。因此,本研究从非遗传承人视角创新地探讨了传承人集体记忆对遗产保护行为的影响,拓展了集体记忆理论的应用范畴,丰富了地方理论和遗产理论的内容研究。

(二)管理启示

非遗传承人自发产生遗产保护行为是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有效途径。可通过唤起传承人集体记忆、强化传承人地方认同、营造遗产地文化氛围等方式,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

1.唤醒非遗传承人集体记忆,增强其遗产保护行为。首先,在保护过程中应强化集体记忆的唤起。一方面,加强物质性集体记忆的唤醒,物质性集体记忆由于依托于实物载体,如具体的石雕景观、石料、制作工艺等。在实际遗产保护工作中可加大非遗传承人对遗产相关活动的有效接触,如石雕艺术节、石雕技艺交流会、石雕记忆问答活动等,唤起非遗传承人的集体记忆。非物质性集体记忆相对较为抽象,可借助故事宣传等促进集体记忆的传承。其次,集体记忆来源于个人记忆,但并不是个人记忆的简单相加,而是一种社会建构过程。在具体实践中仍然存在个人记忆与集体记忆的冲突,如惠安石雕部分从业者仅仅只是把惠安石雕作为一种纯粹的商品,尚未认识其背后所蕴含的价值。因此,在实际保护中需要定期开展专业培训,特别是在当前职业教育不断得到的重视情况下,将石雕专业培训引入到中职教育中,让未来石雕从业者更加具有专业化和时代性。

2.提升非遗传承人地方认同,激励其遗产保护行为。地方认同是人地之间的情感依恋。惠安石雕在实际工作过程中产生大量的粉尘污染,对从业者生命健康造成负向影响,导致很多石雕从业者不希望后代继续从事石雕工作,年轻人参与非常有限,存在传承断代危机。因此,在实际工作中政府应加强关注非遗传承人的身心健康。例如引入高新技术等改善生活和工作的环境。同时加强人文关怀,如政府可以定期为石雕从业者开展体检工作,保障石雕从业者的生命健康,并对长期手工劳作诱发的“职业病”进行防治,以此增强他们对地方的情感依恋,激励其遗产保护行为。

3.营造传统技艺遗产地文化氛围,提升传承人遗产保护意识。保护过程中,遗产地应营造浓郁的文化氛围。一方面,可以与传统技艺相关的历史故事相链接,并通过讲述、表演等形式,以潜移默化的方式营造保护遗产的文化氛围。另一方面,当地政府要加强遗产保护的制度建设,通过政策的鼓励和制度的约束,营造良好的遗产保护文化氛围。

(三)研究的局限及展望

本研究以集体记忆理论为指导,探究了传统技艺传承人集体记忆对遗产保护行为的作用机制。但研究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首先,研究数据通过静态问卷调查的方式检验理论假设,相对较为单一,未来可采用动态问卷调查,或结合实验、访谈等多元研究方法进一步验证。其次,在集体记忆与遗产保护行为之间的影响关系中,可选择主客互动、文化适应等多变量进一步探索。

猜你喜欢
物质性惠安石雕
酒店非物质性激励与员工忠诚度的关系
地理诗学的批评实践:评《海明威的地理:亲密感、物质性与记忆》
利用国际政治资源保护我国物质性海外利益的路径探析
为一只石雕小鸟而歌
惠安武装暴动
让红色文化成为引领惠安跨越赶超的强大动力
奋进中的西安北方惠安化学工业有限公司
惠安公司以贴心服务拿下外贸订单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物质性”保护:基于无锡宣卷的调查与思考
曲阳石雕作品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