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宇生
啦啦啦!啦啦啦!我是卖报的小行家,不等天明去等派报,一面走,一面叫,今天的新闻真正好,七个铜板就买两份报。
啦啦啦!啦啦啦!我是卖报的小行家,大风大雨里满街跑,走不好,滑一跤,满身的泥水惹人笑,饥饿寒冷只有我知道。
啦啦啦!啦啦啦!我是卖报的小行家,耐饥耐寒地满街跑,吃不饱,睡不好,痛苦的生活向谁告,总有一天光明会来到。
上个世纪三十年代,旧上海的霞飞路上,行人、车辆川流不息。
“先生,要报纸吗?先生,买一份报吧?”一个八九岁的卖报女童常在这条路上奔走卖报,大家都叫她“小毛头”。
这天下着雨,电车到站了,小毛头凑上前去叫卖。
“走开!”
小毛头被不愿买报的人一推,一个踉跄,报纸散落在泥水里。她无助地哭起来。
一位叔叔帮她拾起了报纸,温和地说:“小姑娘,这些报纸我全买了。”
小毛头惊讶地抬起头,泪眼蒙
这位好心的叔叔笑着摸了摸小毛头的脑袋,问:“你叫什么名字?”
“我没有名字……”小女孩眨着黑亮的眼睛回答,“大家都叫我小毛头。”
“你家在哪里?”
“我的爸爸去世了,我和妈妈早就没有家了……”小毛头的声音越来越小。
叔叔沉默了,过了一会问道:“我为你写一首歌,你一边唱一边卖报,这样可以吸引更多顾客,好不好?”
“好!”小毛头破涕为笑。
这位好心的叔叔是一位中国共产党党员,他就是音乐家聂耳。
苦难的小毛头牵动着聂耳的心。很快,他和朋友一起把小毛头的遭遇写成《卖报歌》,又找到了她。
“啦啦啦!啦啦啦!我是卖报的小行家,不等天明去等派报,一面走,一面叫,今天的新闻真正好……”聶耳打着节拍教小毛头唱。
小毛头听呆了,这不正是自己想说的话吗?“真好听!真好听!如果能把报纸的价格也写进去,我边唱边卖,就更好啦!”
聂耳的歌声慢了下来,他边唱边想:“今天的新闻真正好……七个铜板就买两份报。”
“哈哈哈,太好了!”小毛头高兴地跟唱起来。
从此以后,霞飞路上常能听到《卖报歌》。不仅小毛头会唱,其他报童也都学会了。
1937年,在日本帝国主义的炮火下,上海沦陷,成千上万的孩子流落街头。中国共产党推动成立了多所报童学校,报童可以边卖报边上学,在学习中不断成长。此后,报童更是在上海解放史上留下了他们的印记。
1949年,上海解放前夕,报童唱着《卖报歌》,穿梭于大街小巷,成了中国共产党一支可靠的情报队伍。
“《大公报》要吗?”——表示情况正常。
“老《申报》!老《申报》!”——表示情况紧急!
就这样,报童以卖报、送报为掩护,巧妙地派送传单,迎接上海解放。
今天,每当《卖报歌》那质朴欢快的歌声传来时,人们的眼前仿佛就能出现在风雨里谋生的报童,脑海里就想起他们的红色故事。而这旋律也提醒着我们当代少年珍惜幸福生活,追寻更加光明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