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红:做给农民看,领着农民干,带着农民赚

2023-06-13 09:27阿春
恋爱婚姻家庭 2023年16期
关键词:茶园田间根系

●文/阿春

本文主人公

她走到哪儿都要“刨根问底”,从事植物营养学和根系生物学研究多年,找到了植物根系“对话”与“干饭”的秘密……2023年3月12日,在全国两会“代表通道”上,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廖红说出了自己的初心:“躬耕田野,穿梭山林,做农民的好帮手,与土壤交朋友。”

田野里走来了“庄稼赤脚医生”

1969年7月,廖红出生于四川省资中县城一个普通家庭,自小在县城长大。小时候,家里时常会接待一些农村来的亲戚,他们每次来做客,都会背来一大蛇皮袋红薯。廖红的母亲看到亲戚踏进家门,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张罗着给他们做饭。让廖红惊讶的是,亲戚们每个人的饭量都是自己的好几倍,要吃好几碗饭才能吃饱。为此,母亲总是会做上平时几倍的饭量。

看到亲戚们“狼吞虎咽”的样子,廖红好奇地问他们:“红薯这么好吃,为什么不天天用它填饱肚子?”亲戚们有时就会跟廖红说一说贫困农村的真实生活。这些农村亲戚的艰辛与不易,给小小的廖红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长大之后,廖红才深切地体会到,母亲当年对乡下亲戚的恻隐之心。廖红继承了母亲的这份善意,去菜场买菜从来不讨价还价,有时候,她还会特意多买一些菜,回来再分给别人。正是这份对农民的共情,让廖红与农业结下了不解之缘。

高考时,廖红直接选择了与农业相关的华南农业大学土壤农业化学系。大学毕业后,廖红不断提升自己,先后获得华南农业大学作物营养与施肥专业农学硕士学位、华南农业大学植物学博士学位,并顺利留校任教。

20 世纪90年代,廖红被推荐到美国宾州大学根系研究中心学习。到美国之后,廖红才知道,自己进入了世界首个专门进行植物根系研究的教授团队。

植物90%以上的养分依靠根系吸收,1年的学习,让廖红深深感受到“根深叶茂”的内涵,也让她爱上了植物的这个深埋土中、看不见摸不着的神秘“器官”。“那个时候,这类研究在国外已成为前沿方向,但在国内仍处于空白。”1998年回国后,在导师严小龙教授的带领下,廖红和团队率先开辟了国内根系生物学的研究方向,“希望借助科学手段,改良根系,提高养分效率,实现农作物高产优质,和环境‘友好相处’。”

2015年,学校筹建根系生物学研究中心,特邀廖红担任首席科学家兼中心主任。廖红带领团队构建了国际首个基于田间实验数据的大豆磷效率遗传图谱。理论研究必须应用于实践,除了在实验室,田间地头是廖红待得最多的地方。每次下乡,廖红都会亲自拿锄头,挖沟,撒肥料,播大豆,手把手地教会并安排茶农科学种植。

为了做好研究,廖红经常带着学生在田间忙碌,一床铺盖卷、一块塑料布,是他们常备的行头,廖红也因此被农民们称为“挥着锄头的女科学家”。她说:“让基层农技人员队伍像‘赤脚医生’一样,扎根一线解决农业问题,是我的责任。”

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

中国是茶的发源地,也是世界第一产茶大国,福建茶叶产量更连续多年位居全国之首。但是我国茶园普遍存在养分效率低、土壤酸化、肥力下降及水土流失严重等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廖红想到在茶园间套作豆科作物,利用大豆生物固氮的效果作为“绿肥”,让大豆根系和茶叶根系成为“好朋友”,同时保护生态环境。

然而,跑遍大半个福建,廖红却犯了难:福建地区大部分是酸碱度低于4.5 的土壤,国际上普遍认为大豆无法在这种土壤环境下正常生长。

“我就不相信酸性土壤种不好大豆。”对酸性土壤和大豆有充分了解的廖红,坚信能解决这个难题。她利用团队前期培育的大豆品种资源,经过两年多的尝试与探索,筛选出适宜酸性土壤的高效大豆品种及高效固氮根瘤菌,同时总结出一套优质高效生态茶园栽培技术,成功地在茶园种植出让国内外其他团队都“眼红”的绿肥大豆——即使在酸碱度为4 时也能长出高效固氮的根瘤菌,更能给土地返补营养。

这一突破,离廖红的心愿又近了一步,“大豆根系‘攻下’了土壤,同时接种高效固氮根瘤菌,使得大豆根系周围的土壤环境得到了改良,茶树根系便开始试探着与大豆根系‘交朋友’,还热衷于到朋友家里‘做客’,并且带着越来越多的同伴前往……”说起根系,廖红就像在介绍自己的一位“挚友”。

2016年,廖红加入科技特派员团队,带领团队成员走遍福建省大大小小的茶叶产区,收集并分析了上万份茶叶样品和茶叶土壤样品。“我们的团队建立了一套茶树种植技术。夏天,利用大豆的生物固氮为茶树提供氮营养;冬天种植油菜,利用油菜发达的根系为茶树合化土壤中的磷钾,并量身配套茶树生物专用有机肥,用以取代化肥。”廖红开心地说道,“我们种了大豆和油菜以后,虫喜欢吃大豆、油菜,就不吃茶叶了,茶树的病虫害大幅度减少,保护了绿水青山。”

廖红选择在武夷山燕子窠的一处800 亩茶场套种大豆,不仅解决了过量施用化肥导致的土壤退化问题,又通过将农作物改造成“绿肥”保住了土壤的养分,达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的统一。800 亩茶场在多年坚持“无化肥无农药+套种”模式下,茶叶的优品率较3年前提高了20%左右。

廖红的辛勤努力,被越来越多的茶农看在眼里,他们从怀疑到观望,再到谨慎尝试,最后积极参与。武夷山生态茶园的面积也从零星到成片,从两三个茶园、几十上百亩开始试验推广,到2000 亩不施化肥和农药的试验园,再到上万亩减少使用化肥和农药的试验园。如今,这一套种植技术在武夷山家喻户晓,“遍地开花”。廖红研究出越来越多的“茶科技”,逐一被运用到武夷山的茶园。

茶农们纷纷高兴地告诉寥红:“用了您的技术以后,我们的水更清,山更绿,茶叶的品质提高了,又喝到了小时候的味道。”

2021年,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武夷山市星村镇燕子窠生态茶园,廖红作为科技特派员,向总书记汇报其团队推广的“高效生态茶园建设方案”。

“当时总书记对我们创建的‘在茶树间套种大豆和油菜’的做法表示肯定,还叮嘱大家‘把论文写在田野大地上’。”总书记的嘱托让廖红为之振奋,这位名副其实的“土壤保健医生”,肩扛锄头到田里的次数更勤了,挖沟施肥,观察茶叶长势。

科技特派员吸引越来越多农民工、大学生返乡创业。教授将讲台搬到地头,“农民田间学校”成了“网红”地,“农民创客”成为高素质农业生产经营者队伍。廖红团队培养了一大批“土专家”“田秀才”。

“做给农民看,领着农民干,带着农民赚。”有了像廖红这样的科技特派员助力乡村振兴,农民正在成为体面的职业,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

廖红曾经讲述过她走上“科特派”之路的两个深受触动的故事。第一个是她在学术会议上分享大豆少施肥多增产的科研成果,被老教授当众质疑:“论文发得挺好的,也拿到了很高的学术荣誉,但是中国的大豆有多少按照你的方法做的?”还有一次,她看到一位老农民为了让自家大豆高产,蹲下身子一棵一棵为大豆施肥,但农民却不知道他所用的肥料可能导致大豆中毒,施得越多产量反而越低。

廖红不禁感慨:“对我们来说是ABC 的常识,但是农民却没有用上。”她也因此坚定了“把科学技术送到田间地头的最后一公里”的信念。

为希望田野里的“希望”,教书育人

星光不负赶路人。廖红从事科学研究已逾30年,她不仅在田间地头夙兴夜寐的辛勤耕耘,还先后主持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部、美国McKnight 国际合作项目等多项重大科研项目,创制了国际上首批通过根系改良提高磷效率的大豆新材料。

多年的辛勤付出,爱“刨根问底”的科技特派员廖红获得了许多荣誉:第十一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中国妇女》时代人物……

有的学生看廖红与农民打成一片,既羡慕又困惑,忍不住问道:“为什么村民都不欢迎我呢?”廖红悉心做学生的思想工作:“你是去帮助人家,但你连人家种什么品种的作物都认不出,人家当然不会欢迎你。”廖红时常教导学生,“懂农业”才是首先需要做到的。否则,即使再有满腔热血,来到农村也只会遭遇一盆盆冷水。

要培养真正“懂农业”的人,离不开学校的教育。作为学校农业资源与环境一级学科带头人,廖红积极探索课程改革。对于学生的培养,她自有一套方法。

廖红很重视学生的实践,每个学期都会集中全班同学,组织一次深入当地农业产业的实践,其他小规模的实地调研更是“家常便饭”。尽管如此,她并不赞成一味地把学生赶下地。“农民在地里的时间远比你长,实践经验远比你丰富,他为什么要听你的?因为你有书本上学来的知识。”廖红鼓励学生在学习的基础上,参加生产实践,认为这样才能有真正的体会,不能本末倒置。廖红不仅重视学生学术方面的培养,对学生的生活也十分关心。“一定要对学生好。我希望学生觉得在我们实验室读书是件很骄傲的事。”为了让学生能心无旁骛地学习,廖红尽可能地提高学生助学金。谈起自己培养成才的学生,廖红如数家珍:“前年毕业的一个博士作为副教授,被其他学校引进;去年保送和第一志愿的硕士生,已经超过了一半……”她的脸上,满满都是夸奖自家孩子般的自豪和欣慰。

爱美是女人的天性,廖红也不例外,知性、优雅的廖红平时爱穿裙子,是学生们眼中的“女神”,可是到了田间地头,她立刻利落地扛锄头,挖沟,施肥料,秒变“女汉子”。

2023年2月25日,廖红录制的央视《开讲啦》节目播出。通过4 张照片,观众们看到廖红的形象变化——从杂志封面的“时尚女神”到校园里的知性老师,再到田间地头扛着锄头的“乡土达人”。主持人撒贝宁惊呼:“这里哪个是廖老师?”廖教授看到照片后即怀念又感慨,怀念杂志封面所穿裙子印着的墨绿色花纹,是来自于她心爱的大豆根系在显微镜下的成像照片;感慨这条裙子如今再穿,已经“Hold 不住”了。

“变装”的背后,其实是廖红的研究方向从基础科学前沿探索,走向了田间地头的科技成果应用,“看到自己的科学技术能够帮助农民丰收与增收,是一件十分幸福的事。”

2023年3月12日,作为第一位亮相“代表通道”的人大代表,廖红说出自己的初心:“躬耕田野,穿梭山林,做农民的好帮手,与土壤交朋友。”

猜你喜欢
茶园田间根系
春日田间
田间地头“惠”果农
雅安市:织密根治欠薪“根系网”
“码”上办理“田间一件事”
茶园飘香
茶园之晨
田间地头有了“新绿”
湄潭茶园
茶园观色
根系分泌物解铝毒作用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