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在全阶段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中的重要性

2023-06-13 08:25李军五林宇辉
现代食品 2023年7期
关键词:基坑作业工程

◎ 李军五,贾 煜,林宇辉,万 莹

(郑州中粮科研设计院有限公司,河南 郑州 450001)

随着我国建筑业的蓬勃发展,建筑施工安全生产问题日益严重。由于行业特点,建设工程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人机工程,在建设过程中,不仅涉及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还有设计单位、监理单位及供应商等多方参与,管理层次较多、管理关系复杂,安全事故时有发生。以往相关单位将工程项目安全管理的重点放在项目施工阶段,忽视了建设工程项目前期设计阶段、后期运营管理阶段安全管理的重要性。本文以粮食物流行业为例,从工程项目前期策划设计、项目实施阶段及后期运营阶段分析安全管理在各个阶段的重要性,以期为设计人员、施工阶段管理人员和后期运营操作人员提供参考。

1 项目策划设计阶段

1.1 项目策划阶段

根据现有土地情况、项目周边道路情况、建设内容以及交通运输、工艺作业、业主需求等,在遵循国家经济建设方针的提前下,以技术先进、经济适用为主要原则,要充分考虑到生产区、生活区及辅助配套设施,做到功能分区和完美统一。同时应结合当地实际因地制宜,在结构布局上要统筹兼顾,功能分区要符合消防安全和环保要求,对于有粉尘产生场所要考虑当地风向,总体布局要合理紧凑,分期建设要考虑到兼容性,实现可持续发展。

1.2 项目设计阶段

设计是工程建设的灵魂,设计单位的专业水平对工程建设起着主导和决定性作用。设计阶段涵盖了工艺、建筑、结构、电气、消防以及给排水等多个专业,设计阶段不仅要考虑工艺的合理性、技术的先进性、经济上的合理性,还要考虑到后期施工的安全性和操作的可靠性。

以某一粮食物流企业粮食接收环节工艺设计为例,工艺流程为外来粮食车辆通过液压翻板或自卸方式将粮食卸到卸粮坑内,粮食通过下料斗及其下部闸门和流管进入地坑刮板机(皮带机),再经过提升机提升后进入下一环节,完成粮食接收功能。设计方案采用液压翻板自动卸料,减少人工卸粮的繁重性,技术上先进、可行,同时在地坑两侧布置有除尘器,能够防止卸粮时粉尘外溢污染环境,考虑到了环保性。方案设计如图1 所示。

图1 原工艺设计方案图

总体来说,该设计方案在工艺上满足功能要求,自动化程度高;技术上先进可行,没有违反相关标准规范,可以由建筑、结构专业进行下一步施工图设计。但是,该方案中提升机地坑部分基坑深度为5.2 m,根据建设工程相关法律规定,基坑深度≥5 m 的分项工程属于超过一定规模的危大工程,施工单位必须编制专项方案,并组织专家对方案进行论证后才能施工。如果对原方案工艺设计进一步优化,可以考虑压缩下料斗下部流管的高度,由原587 mm 缩短至380 mm 也能满足工艺要求,同时在不改变下料斗倾斜角度的情况下,将整个下料斗往上平移200 m,即将原方案的下料斗与基坑侧壁连接改为与上格栅连接。通过两次局部细节优化,可以将原基坑5.2 m 设计为4.8 m,如图2 所示。通过两处细节优化,即可将超过一定规模的危大工程降至危大工程(不需要组织专家对施工方案论证),这样不仅降低了施工过程中的危险性,还能减少组织专家论证所浪费的时间成本、人力成本和专家费用成本。

图2 优化后的工艺设计方案图

因此,设计阶段不仅要求设计人员具有较强的专业技术知识,同时还要有丰富的现场经验和相关安全知识。在满足功能需求的情况下,尽量从源头设计上避免或减少超危大工程,把安全风险隐患降到最低甚至消除。

1.3 施工图设计阶段

施工图设计阶段涉及危大工程时,应当在图纸中注明,并提出工程施工阶段的安全意见和对周边环境安全的保障措施。必要时还要专门进行专项设计。在工程施工前,设计人员应当向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说明设计意图和注意事项,特别是涉及危大工程的要做好安全技术交底工作。

2 项目实施阶段

2.1 施工准备环节

(1)成立项目部配备人员。施工单位应按照国家、地方有关规定要求,成立项目部,配备相应数量的安全管理人员。企业负责人、项目经理、专职安全管理人员应具有相应安全生产合格证书并在有效期内,其中专职安全管理人员的配备标准如表1 所示[1]。

表1 专职安全管理人员的配备标准表

(2)编制专项方案及应急预案。根据施工组织设计、施工部署计划梳理施工过程中存在的特种作业和危大工程。针对危大工程(如深基坑、高大模板、滑模工程、大跨度钢结构安装等)在施工前应按照危大工程安全管理相关规定编制专项施工方案,按照要求制定应急预案并定期进行应急演练,对于超过一定规模的危大工程,实行工程总承包的,应由总包单位组织相关专家对施工方案进行论证。

2.2 施工过程

施工阶段是工程建设项目安全事故的频发阶段。据统计,自2014—2018 年共发生安全生产事故3 014 起,主要集中在高处坠落、物体打击、起重伤害、坍塌和机械伤害这5 类事故,高处坠落事故占总数的52.2%;物体打击占事故总数的15.2%;起重伤害事故占总数的7.5%;坍塌事故占总数的7.3%,机械伤害占总数的5.9%,其他事故占总数的11.9%[2]。建设工程事故类型情况如图3 所示。

图3 建筑工程事故类型情况图

现场施工阶段存在风险源或风险点较多,施工人员流动性、随机性大,专业水平较低,是工程安全管理的重点和难点。针对以上事故类型,本文从高处作业、起重伤害、动火作业及临时用电等容易造成重大事故隐患的风险源进行梳理,为现场项目管理人员提供一定的工作指引。

2.2.1 高处作业

从图3 可以看出,高处坠落事故占50%以上,因此高空作业是安全管理的重中之重。由于钢结构操作平台、脚手架等失稳或倒塌极易造成群死群伤事故,必须得到重视,如严格检查相应的安全生产保障措施。

对钢结构、网架安装支撑平台等安全设施,安全管理人员应重点检查。①钢结构平台和网架的支撑结构的地基基础要牢固,基础承载力应满足设计要求,平台的支撑结构(支腿)应设有防倾覆装置,保证操作平台的稳定性。②单榀钢桁架(屋架)安装时应有防失稳措施。③悬挑式操作平台的支撑点和拉结点应固定在建筑物的主体结构上,并要求连接可靠稳固。④高处作业吊篮等设施安装完成后应进行检查验收,经验收合格方可投入使用。⑤高处作业前应进行安全技术教育培训并逐级进行书面交底,安全技术措施和人身防护用品落实到位后方可施工。⑥严禁在未固定、无防护的构件和管道上行走或作业。

施工过程中脚手架整体式倾倒或跳板固定不牢,作业踏空发生的高处坠落时常发生。因此,脚手架搭设完成后经过验收合格后才能使用。在检查验收过程中应重点检查以下内容。①脚手架的地基基础承载力和变形量是否满足设计要求。②连墙件有没有缺失或连接不牢。③附着式升降脚手架应经验收合格后才能使用。④防倾覆、防坠落装置是否符合设计要求、有无人为破坏和失效现象。⑤附着式升降脚手架使用过程中架体悬臂高度大于架体高度的2/5 或大于6 m[3]。⑥搭设脚手架的作业人员为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并在有效期内。

作业面临边、孔、洞等危险部位,也是容易造成作业人员高空坠落的危险源,作业前应按《建筑业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程》要求对作业面临边、空洞进行防护,对相关作业人员进行安全交底。

2.2.2 起重及吊装作业

使用前施工单位按要求委托有相应资质的检验检测机构对施工用的塔式起重机、施工升降机、物料提升机等起重机械进行检测,并按规定办理使用登记,未经检测合格,不得投入使用。吊装作业时,塔吊司机、专职信号司索人员应持证上岗,作业前检查防脱钩装置等安全装置是否缺失、正常。

同时起重机械及吊装工程有以下情形之一的应禁止投入使用。①塔式起重机独立起升高度、附着间距和最高附着以上的最大悬高及垂直度不符合规范要求。②施工升降机的附着间距和最高附着以上的最大悬高及垂直度不符合规范要求。③起重设备的安装、拆卸、顶升加节以及附着前未对结构件、顶升机构和附着装置以及高强度螺栓、销轴、定位板等连接件及安全装置进行检查。④安全保护装置不齐全、失效或者被人为拆除、破坏。⑤防坠安全器超过定期检验有效期,标准节连接螺栓缺失或失效。⑥起重机的地基基础承载力和变形不满足设计要求[3]。

2.2.3 基坑工程

施工过程中基坑的坍塌也是造成群死群伤的事故之一,对基坑(槽)深度≥5 m 的土方开挖、支护、降水工程必须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并组织专家进行论证。因施工可能造成毗邻重要建筑物、构筑物和地下管线等损害的应采取专项防护措施;同时深基坑施工过程中应由第三方监测单位进行检测。在施工过程中出现下列征兆时应及时处理。①支护结构、周边建筑物发生变形,其变形量超过设计规定变形控制值。②基坑四周有大量漏水和流土现象。③基坑底部出现管涌。

2.2.4 动火作业

电气焊动火作业为特种作业,在施工现场操作不当易发生火灾,造成人员伤亡事故。因此,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动火作业前应按相关要求办理动火许可证,明确动火部位和时间,动火证审批前签发人或专门负责人应前往作业点进行消防安全核查,做好安全技术交底,每个作业点均应设置一个监护人,监护人应落实消防安全看护、提示提醒、报警和灭火处置责任。

同时作业前应对施工现场的可燃物进行全面彻底清理;对于无法移除的可燃物,应采用不燃材料对其覆盖或隔离;封堵、遮挡孔洞、缝隙,防止飞溅、掉落的焊渣,通过建筑的孔洞、缝隙引燃周边及下方可燃物。采用气焊、气割动火作业时,乙炔瓶禁止倾倒或倾斜放置,与氧气瓶间距应大于5 m,二者与作业地点的间距应大于10 m,并有防倒防晒装置[4]。另外作业当天风力在五级(含五级)以上时,严禁室外电气焊作业。

电气焊作业结束后,施工作业人员应对现场及周边进行检查清理,确认无火灾危险后,方可离开。

2.2.5 临时用电

项目施工现场是一个比较复杂的环境,施工临时用电一直是比较棘手的问题,由于线路多、设备多,线路敷设错综复杂,特别是手动移动设备较多,作业位置来回变化、线路走向更加随意。因此,施工现场应根据总平面图、施工组织设计等编制安全用电及防火措施(当用电设备在5 台及5 台以上或设备总用量在50 kW 及以上时应编制用电组织设计)。临时用电系统应采用三级配电二级漏电保护系统,配电箱必须符合“一机、一闸、一漏”原则、分级分路原则、动照分明原则。禁止一个开关控制多台用电设备;特殊作业环境(隧道、高温、高潮湿、导电等)照明应按规定使用安全电压。同时为了减少手持电动工具线路安全隐患问题,推荐采用充电式电动工具,具有携带方便、操作安全简单等优点。

2.2.6 作业环境

在施工过程中应关注天气变化,加强与当地气象、水利等部门的联系,密切关注气象变化情况,按要求合理安排施工,禁止在异常恶劣气候条件下(台风、暴雨等)违规作业。作业前对作业环境进行检查,保证无湿、滑,以及亮度不够等现象,或可采取相应安全措施,确保安全后,方可作业。

3 投产及运营阶段

项目试生产及正式运营阶段后,风险点及风险源相对固定,通过风险分级管控、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构筑防范安全事故的前后两道防线。同时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大对安全生产资金、物质和人员的投入保障力度,加强安全生产标准化、信息化建设,有效化解风险隐患,确保安全生产[5]。

4 结语

本文重点阐述了设计阶段安全管理的重要性,通过合理的工艺设计和技术的先进设计,可以有效规避项目施工阶段和运营阶段的安全生产风险,或将其降至最低。此外,本文对项目施工阶段容易造成重大事故隐患的风险点进行了梳理和管控,以期为设计、操作人员和安全管理人员提供一定的工作指导和帮助,筑牢安全生产红线。

猜你喜欢
基坑作业工程
微型钢管桩在基坑支护工程中的应用
全套管全回转咬合桩在基坑支护中的技术应用
基坑开挖及加固方法研究
基坑开挖对邻近已开挖基坑的影响分析
作业
子午工程
工程
工程
工程
我想要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