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玲
孩子与手机的那些“爱恨情仇”
在讲解方法之前,咱们先来看看下面几个场景,相信大家并不陌生。
“妈妈,我想玩会儿手机行不行?”相信这个请求,家长朋友们肯定没少听过。孩子写了几个小时作业,想玩手机放松一下,可玩手机不仅会让孩子的眼睛得不到休息,还容易让孩子上瘾,实在不是一个合适的放松方式。可如何让孩子放下手机,心里不惦记着玩手机呢?
场景1
孩子正在津津有味地看手机,妈妈走进孩子的房间里生气地吼道:“又看手机!你都看了多长时间啦?”孩子非常不耐烦,头都不愿意抬:“我才拿到手机,没看一会儿好吧!”妈妈一夺过孩子的手机,呵斥道:“作业写完了吗?写完了去楼下玩。”
场景2
妈妈在厨房洗菜,孩子走进厨房:“妈妈,你手机呢?我想玩会儿。”妈妈敷衍地说:“不知道呀,你自己找找。”孩子没有找到手机,再次问妈妈时,妈妈说:“那我就不知道了,有可能搞丢了。”孩子听后生气地跑出家门。
场景3
妈妈坐在沙发上看手机,孩子走过来问妈妈:“妈妈,你不是说看手机伤眼睛吗?你都看多久了?”妈妈敷衍道:“我在工作。”孩子失望地看着妈妈:“我明明看到你在看电视剧,还骗我。”
我们的孩子,作为数字时代的“原住民”,生活已经与电子产品密不可分。虽然电子产品给我们的生活提供了不少便利,但是它的负面影响也不容小觑。所以家长总是视电子产品为“洪水猛兽”,严防死守,但效果却不一定好。
正如我们自己追剧一样,虽然明知道熬夜追剧不好,但过程很快乐,控制不住继续追了下去。追求“快乐”是人的本性,如果一直压抑着自己的本性,基本上都会失败。对于沉迷手机,应该“疏”而不是“堵”。那么到底怎样做才能引导孩子合理使用手机呢?
钟老师的4个小建议
提前管控
当发现孩子沉迷手机时,最好不要对孩子下“手机禁止令”,而是对孩子看的内容进行管控,要记得做好隐私设置和钱财保护,杜绝不良软件的危害。
例如场景1中,当看到孩子玩手机时,妈妈先别生气,可以坐到孩子身旁,耐心询问:“你每次看手机,都看些什么内容啊?”再根据孩子的回答,针对性地提供建议:“妈妈给你下载一些适合你的软件,再把你喜欢的内容设置好,这样看起来会更方便。”
做好约定
父母和孩子要对看手机的条件、时间、方式等做好约定。一旦约定好,双方都要遵守规则,不可以出尔反尔。如果孩子偶尔没有遵守,家长也需要报以信任:“妈妈相信你下次一定能遵守约定。”从而逐步培养孩子的自控力和规则意识。
提供其他兴趣点
孩子迷手机,有时是因为空虚、无聊,可以引导或陪伴孩子一起运动、游戏、劳动……转移孩子的注意力和兴趣点,摆脱对手机的过度依赖。场景2中,孩子写完作业想看手机,妈妈可以给孩子提一提建议:“我们现在是下去骑自行车,还是一起下盘棋呢?”
言傳身教
孩子是家长的镜子。看到孩子沉迷手机时,家长需要思考自己是否也摆脱不了手机的诱惑,自己是否立了只对孩子奏效的双重标准。在孩子面前尽量减少看手机的时间,为孩子做好榜样。例如场景3中,当被孩子发现自己长时间看手机时,妈妈要真诚认错,及时停止:“妈妈做得不对,下次注意。现在我不看了,咱们一起出去玩吧。”
颜蕾名班主任工作室支招
孩子迷上手机,并不是一个不可解决的难题。家长首先需要确保孩子在互联网上阅读的内容是否健康,保护好个人信息与钱财安全。与孩子定下玩手机的规矩,在帮助孩子适度使用手机的同时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除此之外,家长还可以用别的娱乐项目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培养孩子多样化的兴趣爱好。做好孩子的榜样也很重要,家长对手机有自控力,孩子渐渐也将学会拒绝手机的诱惑。相信各位家长在运用合适的方法之后,问题一定能得到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