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气候角度看江南古典园林的营造

2023-06-13 10:37冯启玥
美与时代·城市版 2023年3期
关键词:古典园林自然观拙政园

摘 要:明清时期建造的拙政园是江南私家园林的典范,拙政园中的多处景名都与天气有关,比如听雨轩、兰雪堂、待霜亭等,可见天气的变化是古人在园林造景时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中国作为农业大国,对于天气的观察与思考从上古神话时期便开始了,随着时代的进步出现了《淮南子》《齐民要术》《相雨书》等详细观察并记录季节与气象的著作。正是人与自然之间的这种亲密的关系,才使得自然界中的各种现象成了文人墨客笔下个人情感的诉说:月是相思月,云是故乡云。拙政园中许多景名就源于古代文人的经典名句,园中多样化的建筑形式和植物配置更是紧紧围绕着天气的变化做到与自然和谐共生。代入仕途失利却怀诗意的“士”阶层,从相地、建筑营造、植物配置等角度分析苏州名园拙政园的造园魅力,分析这样一个理想居住环境背后的自然观。

关键词:古典园林;自然观;气候;拙政园

中国古典园林是中国历史书卷上璀璨的一笔,更是各个时代人们情感和理想的寄托,从营造理念到建造工艺,处处都体现古代人类社会的精神状态和文明程度,也体现出了当时流行的审美思潮。中国古典园林主要受古人的自然观指导,其想要抒发以及表现的就是古人抽象过的自然界[1]。时观当下,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这个议题一直在不断强化与升级,人们对于这种关系的处理愈发走向人与自然的协调统一。中国古典园林实质上就是运用自然界中的要素,通过艺术手法营造的诗画感的意境,这种营造过程就是古人发自内心的诉求,因此说园林是设计自然观的一种表达。在浅层次上,园林可以可以概括为抒发人对自然情感或人类自身情感的自然美学空间;在深层次中,自然观是指导人类认知自然、科学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一种手段,也正是这一过程促使了科学的产生与人类文明的进步[2]。从《园冶》的“纳千顷之汪洋,收四时之烂漫”一句中,足以窥见古人在造园时的情趣。想象一下园主人在自己的一隅空间里听风阅雨,用诸如飞檐翘角、竹影交错等姿态迎接自然界的种种气象降临,继而让它们共同呈现一幕幕默契而灵动的表演,这就是中国古典园林引人入胜的奥秘。

一、拙政园所相之地

对于当下许多建造项目而言,首先要做的就是选择一处好的地界。“造园必先相地”,在《园冶》的“园说”部分中,“相地”也被列为中国古代建造园林的第一个步骤,可见在中国古代造园活动中,选好一方园址也是极为重要的。古代将地分为山林地、城市地、村庄地、郊野地等,其中以山林地为最佳,其次是城市地。《园冶》的“园说”部分还对城市地的园林做出分析和和全面的处理建议,比如城市地的园林务必选择一处幽静地偏之处,通一条逶迤的小道,靠近蜒蜿的溪流,以及堤岸处易种植柳树,如若庭院宽阔可栽梧桐树等要求[3]。远离政治中心的姑苏城中就有这样一块地受到了王献臣的青睐。杜瑜在《从宋〈平江图〉看平江府城的规模和布局》中分析得出当时的中轴线以南北走向分布,对应当今的皮市街、五卅路及乌鹊桥路,全城布局基本上呈东西对称。古典园林的用水颇为重要,从水道布局来看,当时的城内水网分布可以概括为“三横四直”,南城部分的对称性要显得差些,只有衙署并列子城南门前平桥直街两侧显得较为对称,剩余地区由于开发较晚,经济发展较慢,居民不多,所以水道和街巷的分布相对北部要落后一些[4]。在宋代《平江图》中可以看到,现拙政园所处位置在当时平江府城的东北角,靠近外城河,西侧南侧都有水渠。私家园林贵在雅致天然,卓越的水文条件在相当大的程度上促成了这座精妙的城中园林——拙政园。这座江南古典园林充分展现了“片山有致,寸石生情”,令久居闹市中的人们有一方寻幽之处,为生活平添一份雅致趣味。

从更广的视角来看,拙政园所处的苏州地区就是多雨水之地。宋代蒋捷的《一剪梅·舟过吴江》中“一片春愁待酒浇。江上舟摇,楼上帘招。秋娘渡与泰娘桥。风又飘飘,雨又萧萧”,描绘了吴江上的春风飘飘、细雨萧萧。“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古宫闲地少,水港小桥多。夜市卖菱藕,春船载绮罗。遥知未眠月,乡思在渔歌。”唐代杜荀鹤《送人游吴》中描绘的水巷风光,也体现出了姑苏城湿润的气候。根据现代气象研究现实,苏州地处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有温暖潮湿的特征,潮湿多雨,季风明显,除此之外,这种气候还表现出春秋短、夏冬长、四季变化明显等特点。

二、江南烟雨中的建筑

美学家李泽厚在《美的历程》中写道:“中国的建筑平面纵深,使人慢慢地游历在复杂多样的亭台楼阁中,在不断的行进中,感受生活的安适与对环境的和谐。瞬间把握巨大空间的感受,变成了长久漫游的细细品味。而不像在西方,突然的直接的将人置入建筑物巨大幽闭的空间中,感到自身的渺小恐惧而祈求上帝的保护。”[5]说到底,设计师和匠师们在设计园林建筑时充分考虑到了气候的变化。也就是说,在造园之初,建筑的造型设计甚至建筑结构上的每一个构件都经过了精心策划,目的就是不论置身于何种天气,都能使观者在园中找到一个绝妙的视角。倘若在阴雨天漫步在江南园林中,听着雨声走入亭廊,观者会突然觉得时间变得缓慢,情緒也随之静下来,雨声在园中交织回响,洗去世事嘈杂的尘埃。

关于荷风四面亭(图1),现代作家周瘦鹃的《调寄望江南·苏州好》有一词这样描绘:“四面荷花三面水,红裳翠盖满池心,炎夏惬意幽寻。”描写了夏日在此赏荷花景的惬意体会。荷风四面亭主要表现的就是荷风四面而来的景象。亭和两侧的曲桥是拙政园中区的主要理水手法。亭位处拙政园中区烟波浩渺的池水中,正如其名,亭四周是亭亭净植的荷花和成片的莲叶。由于地势较为低平,建筑在视觉上几乎贴水而建,加之其地理位置在水池中央,处理不好就会增添拥堵之感,而荷风四面亭为单檐六角亭,几根红柱配以洁白的基座,轻盈的亭台构造可见古人对于自然条件的巧妙处理,令夏日和风自由穿梭亭间,萦绕着荷花的清幽香味。有这样一亭二桥风姿绰约地立于水上,中部水面既形成了自然的分隔,两曲桥低平的桥栏又使得视平线上的景观更加通透。恰似清代李鸿裔诗中所云:“柳浪接双桥,荷风来四面。可似澄怀园,近光楼下看。”荷风拂面,香味萦绕,造园者把夏季的风也化作了景色,在水面上游来趟去,给开阔的池上景观增添丰富的感官享受。

三、以自然赋园景之美名

迈入拙政园所感受到的诗意洗礼不仅是扑面而来的视觉景象,还有各种取自名诗古画的景名加持。可以见得古代士人对于园林的营造不是单纯的大兴土木、叠梁架屋、栽花种草,而是寓情于景,借由楼台亭阁和植物山水的意象来表达个人的感受。诸多关于天气的建筑名、景名遍布园中,不仅增添了赏玩园林的情趣,也让后人得以一窥古代生活的大致模样。

拙政园四大名亭中三亭都与气候有关,分别是赏夏的荷风四面亭、赏秋的待霜亭、赏冬的雪香云蔚亭。亭名皆未提及季节更迭和园中细态,却通过以“风”“霜”“雪”“云”等气象的表达,让人在脑海中自动浮现相关景致。苏州是水乡,拙政园是水园,有水必有桥。拙政园中有苏州园林中少见的廊桥——小飞虹,其名取自南朝宋文学家鲍昭《白云诗》中的“飞虹眺秦河,泛雾弄轻弦”。其朱红色的桥栏倒映水中,水波粼粼,宛若飞虹,故以为名。苏东坡有词“与谁同坐。明月清风我”,故有了依水而建的“与谁同坐轩”。此外,拙政园中的石阶都取自天然,阶面自然起伏,受自然磨损后呈现光滑圆润的状态,有“平步青云”之称,寓意着人可以顺利登上很高的官位,在古代蕴含着对走仕途之人的美好祝愿。因此,经过语言的修饰,文人们几乎是在纯粹的感性形式中进入审美世界,是在审美活动当中将“现实的可能”变为“可能的现实”,带来的是一种任何其他方式都不可能得到的内在自由[6]。将众多自然气象纳入生活居所的细枝末节,这足以证明古代造园者具备人与自然的共生思想。

孔子在《论语·子罕》中提出“知者乐水,仁者乐山”。他认为将山水作为审美对象不仅可以使人感受视觉上的愉悦,更与人的道德修养、审美情趣、人格乃至宇宙观等紧密相连。由于文人士大夫直接参与造园的特殊性,他们的山水审美观使江南古典园林处处可见绘画、诗词和文学的影子。他们将名诗古画中对天气的描述融贯于园林的景致布造之中,而诗画本身就蕴含“天人合一”的自然观和意境追求,这使得江南古典园林在任何时空都美得游刃有余。

四、雪雨雾晴下的植物

中国传统自然观从先秦时期直至明清都贯彻“天人合一”的思想。中国传统儒家思想指导人们用道德伦理的眼光面对自然,把自然界的万物与人的精神品质相对应。如李泽厚指出,所谓“天人合一”是立足于人生的终极意义的思考下,在主体与他人、社会、自然、宇宙的和谐之中体会到的自由、自然与安畅。拙政园虽在苏州城中占不到百亩,但园中植物林木种类繁多,亭台假山高低错落,衬得园中四季分外明晰[7]。春分秋日,风雨阴晴,几处园景始终适宜。在植物的选择上,虽然用观赏景致的角度看已经耐人寻味,但受文人情趣浸润的影响,造园家在植物选择上似乎更加注重意象的表达。

位于拙政园中花园的听雨轩(图2)四周栽植的便是阔叶芭蕉。芭蕉色泽翠绿,叶片硕大而轻盈,经常点缀在江南古典园林中。大概是因为淅沥的蕉雨惊扰了文人墨客的思绪,引发对故乡故人的无限遐思,他们便写出了一首首动人的诗。现代也有南方民乐经典曲目《雨打芭蕉》,其描绘的是初夏的情趣。在多雨的江南,芭蕉的清脆乐声早已浸入了人们的生活,雨点落在芭蕉叶上颗颗有声,伴随着风雨缓急产生错落的节奏。正是因地制宜地利用苏州湿润的气候,每逢雨季,听雨轩便成了天然的赏乐佳处,带给游园者丰富的听觉感受。可见江南古典园林是古人对于“精神栖居”的无限追求[8]。

听完夏季的雷鸣骤雨,还有一处听秋雨的绝佳之处。“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唐代李商隐的这句诗便是拙政园留听阁名字的来源。自古以荷花为主角的唐诗宋词可谓甚多,因此荷花也寄托了更多诗人们的精神象征,用以代表女子的美好柔婉、君子的高洁品性或佛教的精神信仰。极强的适应性和美好的寓意使荷花成为园林水景中的重要角色。位于拙政园西区的留听阁前设了大片平台,是赏秋荷、听秋雨的绝佳地点。惜别夏日的香远气清、凌波翠盖,枯荷慢慢展现凋残的美,迎来纷繁细密的秋雨,雨打残荷的凄清景致又引发了许多诗人、画家的叹息。这些植物随着气候的变化、季节的更迭展现出自然生息的美感,实际上都是设计者深思熟虑的考量,表现出的是人与植物共处一园的自然和谐。

五、结语

中国地域广阔,变化多样的天气伴随着人们生活劳动、繁衍发展,同样伴随着历朝历代的造园活动。对于四季更迭、云卷云舒这些自然景象,造园家们立足于“天人合一”的思想,在建筑建造或植物配置中传达一种与自然共生之感。阴雨时节白墙上形成的水墨画,霜降时红黄相间的枫叶,拙政园中的事物仿佛都在自由生长,美就美在它的自然,万物枯荣无拘无束,这正好是与“士”所追求的生存是一致的。拙政园从相地之考量精准、建筑营造之巧妙利用、对植物之浪漫演绎,都充分体现了古人传统质朴、认为人与自然应当和谐统一的自然观,是“天人合一”思想的表现。

参考文献:

[1]彭一刚.中国古典园林分析[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6:3.

[2]崔柳.东西方园林美学中的自然观比较及现实之考[J].建筑与文化,2014(6):104-105.

[3]计成.园冶注释[M].陈植,校注.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1:52.

[4]杜瑜.從宋《平江图》看平江府城的规模和布局[J].自然科学史研究,1989(1):90-96.

[5]李泽厚.美的历程[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1:291.

[6]赵向东.名象何曾定可稽,毕竟同归天一寥[D].天津:天津大学,2012.

[7]韦秀玉.古雅空间:文徵明《拙政园三十一景图》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26.

[8]饶红.中国私家园林艺术精神[J].华中建筑,1992(4):36-40.

作者简介:

冯启玥,山东大学(威海)艺术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公共艺术设计、装饰设计。

猜你喜欢
古典园林自然观拙政园
再游拙政园
“园林之母”拙政园
书 画
马克思恩格斯自然观与奥康纳自然观的区别
浅谈园林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