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艳
黄河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代表性、主体性文化,沿黄地区积淀的异彩纷呈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新时代背景下,特别是随着全球化发展的不断深入,中国传统文化受到外来文化的不断冲击,致使非遗文化资源遭受过度开发,甚至面临失传、断代的问题,因此,如何推进对黄河流域非遗的保护成为亟待解决的一项重大课题。
长期以来,中原地区不断推进丰富非遗内容形态、创新非遗文化业态以及融合产业生态等保护实践工作,然而在非遗保护传承中仍存在一系列问题。本文通过对中原地区非遗的梳理,分析当前中原地区非遗保护面临的主要问题,进而提出中原地区非遗保护路径。
中原地区非遗概况
黄河文化与中原文化相关概述
黄河流域是中华先民早期主要的活动区域,在母亲河的滋养下,沿黄地区人民创造并传承了丰富多彩的黄河文化。黄河文化可划分成4 个传统文化片区:黄河上游的河湟文化区;黃河中上游的河套文化区;黄河中下游的中原文化区;黄河下游的齐鲁文化区。其中,中原文化区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以中原地区为核心的中原文化不仅是黄河中下游地区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还是中华文化的主干、母体。
中原地区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前者主要是指河南大部分地区、山西南部、陕西关中地区、河北中南部以及山东西部;后者主要是指中原文化的核心地区,也就是今天的河南省。河南地处中原,四通八达,千百年来,河南很长一段时间都是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先后有20 余个朝代、300 余位帝王建都或迁都于此,中国八大古都中,河南便占据四席。
中原地区非遗分布及种类
河南作为中原腹地,历史悠久,拥有十分丰富的非遗,其中国家级非遗项目125 项,在沿黄9 省(区)国家级非遗项目总数中占比12%,包括民间文学、民间音乐、民间舞蹈、传统戏剧、曲艺、传统体育游艺、民间美术、民俗、传统技艺等门类,具有代表性的非遗项目有梁祝传说、董永传说、木兰传说、豫剧、河洛大鼓、少林功夫、朱仙镇木版年画、唐三彩烧制技艺等。另外,河南还有127 名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以及建设有河洛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说唱文化(宝丰) 生态保护实验区两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
中原地区非遗保护面临的主要问题
非遗系统性保护不足
近年来,中原地区非遗保护虽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在实践中仍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方面,长期以来,中原地区非遗保护一直以政府为主导,普遍以自上而下的方式开展工作,由此使得不同文化区域、不同主管部门之间的联动缺失,缺乏不同区域、不同部门之间的交流合作,不利于中原地区非遗的保护和传承。
另一方面,中原地区非遗表现出活态化特征,其保护实践很大程度上会受到传承人的影响,特别是非遗相对集中的县市级区域,对非遗的保护传承活动缺乏资金支持,一些非遗在保护传承实践中由于经济效益低,不足以满足传承人的生活需求,使得传承人保护传承意愿低。
文化生态环境受到严峻考验
进入新时代,黄河流域社会文化环境发生了极大转变,特别是伴随时代的发展,中国经济、人口、科学技术发展重心不断转移,由此导致区域社会生活方式,经济发展水平,非遗、非遗传承人等所赖以生存的文化生态环境也发生了极大转变,给新时期中原地区非遗保护带来了严峻考验。
黄河流域文化生态环境的发展转变,对根植于传统文化土壤的非遗保护,特别是传统民俗、传统戏剧、传统体育游艺等非遗的系统性、整体性保护带来巨大挑战。现阶段,中原地区尚未能构建起非遗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协调关系,文化生态环境培育能力薄弱,非遗生存发展空间不断受到挤占,对非遗传承发展造成不利影响。
非遗数字化建设不完善
中原地区非遗资源丰富多样,已构建起包括国家级、省级、市级、县级在内的四级非遗名录体系、代表性传承人名录体系以及保护制度。但是,中原地区非遗资源相对分散,缺乏系统性的文献资料、图像、非遗代表作品的数字化整理,非遗数字化建设还有待完善。
一方面,中原地区非遗中传统技艺、传统音乐、民间文学等非遗种类的数字化信息采集、整理等工作起步偏晚。在黄河非遗数据库建设中,这一数据库对黄河流域各地区非遗进行了采集收录,但受自然环境、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影响,中原地区非遗数字化信息采集工作存在不完善、不规范等问题。
另一方面,现阶段,中原地区非遗数字化开展程度普遍偏低、形式较为单一。非遗数字化展示主要为影音展示,很难满足观众的多样需求,不仅对人们了解非遗造成不利影响,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非遗相关产业的发展。因此,需要进一步加强中原地区非遗数字化建设。
中原地区非遗保护路径
加强非遗系统性保护
中原地区非遗保护,应当从提供资金支持、完善政策机制、加强传承人保护等不同方面入手,助力非遗系统性保护。
首先,拓宽资金来源渠道,提供资金支持。地方政府应当为非遗保护提供充足的专项资金支持,构建重点扶持的非遗保护资金特别供给机制,有针对性地为经济发展水平落后地区非遗保护提供资金支持。另外,还应积极引入社会各方力量,不断拓宽资金来源渠道,依托资助、捐赠及基金会等不同渠道,为非遗保护工作提供资金支持。比如,黄河非遗展示中心作为洛阳市“十四五”期间的重点工程,依托银行贷款、债券发行、股票发行等各种融资渠道,为这一工程项目筹集到充足的经费,保障了非遗保护工作的高质量开展。
其次,完善政策机制。在中原地区非遗保护实践中,一方面,应当进一步落实普查工作,立足地方非遗状况进行深入调查研究,继而建立一套可适用于整个地区的非遗保护机制。在此基础上,建立完善非遗项目认定标准,以及对非遗项目分类予以科学细化。另一方面,基于对中原地区经济发展、生态、文化等因素的综合分析,制定更为完善的中原地区非遗保护制度及政策法规,并严格贯彻落实。比如,河南省近年来陆续出台了《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河南省文化生态保护区管理办法》《河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资金管理办法》等政策法规,为河南非遗保护提供了政策支持。
最后,加强传承人保护与培养。传承人作为非遗保护传承中的关键要素,很大程度上影响着非遗发展。对此,一方面,应当对传承人地区分布、年龄、性别比例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针对非遗传承人建立更为科学完备的管理机制和奖惩考核制度。另一方面,将黄河流域非遗传承人培养计划融入国民教育体系中,推进地区教育布局,加强与地方院校、科研机构的交流合作,针对非遗建设特色专业,打造技术创新中心、研究培训基地,助力中原地区非遗传承人培养。
加强文化生態保护区建设
截至2023 年8 月,全国总计建设有16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7 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试验区,涉及17 个省份。其中,与黄河流域相关的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总计有12 个。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强调秉持保护优先、整体保护、见人见物见生活的理念,不仅强调对非遗的保护,还倡导对非遗赖以生存的人文环境、自然环境的保护,进而实现遗产丰富、氛围浓厚、特色鲜明的发展目标。基于此,在中原地区非遗保护实践中,相关部门应积极推进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做好对具有黄河流域特色的社会、生态以及人文环境的保护工作,加大对黄河文化内涵的挖掘力度。与此同时,优化区域环境,打造文化生态产业,学习借鉴发达国家的文化生态保护经验,推进本土化、系统化的黄河流域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另外,在中原地区非遗保护实践中,打造跨地区的文化生态保护区,积极打造黄河文化IP,提升公众的文化认同及凝聚力,助力黄河文化“走出去”。
加强非遗数字化建设
信息化时代,中原地区非遗保护应加强对大数据、虚拟现实技术、增强现实技术、人工智能等数字化技术的应用,对地方非遗资源进行全面梳理整合,建立完善的黄河非遗数据库,创新非遗展示形式,助力非遗创新发展。
首先,发挥政府职能作用,加强全数字化资源档案管理。现阶段,中原地区仍存在大量普查遗留非遗资料,如普查线索、图文、音视频等,散布于各地区基层文化机构中。鉴于此,应尽快建立完善的非遗数据库,推进对非遗资源的数字化管理。政府应发挥主导作用,提高管理规范性,严格落实档案数字化。同时,对诸如传统民俗、传统戏剧、传统体育游艺等非遗,依托数字化手段予以全面记录保存,为后续非遗的保护提供有力保障。
其次,数字化助力沉浸式体验非遗。新时期,过去单一、被动的非遗展示方式已难以满足人们的实际需求,人们需要更多创新性的数字化交互方式,参与到非遗保护传承实践中去。因此,应借助数字建模、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技术对非遗进行提炼、艺术加工,将具有地域特色的非遗元素,以直观生动的方式呈现给受众,让人们获得沉浸式体验,并自觉加入保护传承非遗行列中。
综上所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背景下,加强中原地区非遗保护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新时代,应针对中原地区非遗保护传承中面临的具体问题,通过加强非遗系统性保护,加强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加强非遗数字化建设等,讲好新时代“黄河故事”,助力中原地区非遗保护传承工作可持续健康发展。
本文选自:“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的河南路径研究”(项目编号2023XWH016)2023 年河南兴文化工程文化研究专项项目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郑州科技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