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建杰 建筑应以人为本 也应以自然为本

2023-06-12 13:45:53董潇
时尚北京 2023年6期
关键词:建筑师建筑设计空间

董潇

RUA 朗图建筑合伙人、主创建筑师 周建杰(Tommi Zhou)

周建杰(Tommi Zhou)RUA朗图建筑合伙人、主创建筑师,英国皇家注册建筑师。他毕业于英国卡迪夫大学建筑学硕士(MArch)与伦敦建筑联盟AA学院景观城市学硕士(MA),涉足领域包括建筑设计实践、景观城市主义研究与城市公共艺术策展。具有丰富的国内外设计经验,曾在英国伦敦著名事务所Farrells与Adjaye Associates工作,担任建筑师以及城市设计师。回国后热衷于城市及社区的策展实践项目,曾担任2019 UABB深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盐田分展场联合策展人。

他的创作的作品从空间装置、建筑、景观到城市设计等类型各异,近年主要以场所营造策略促进良性社区发展为主导设计思想,通过跨领域合作,探索设计和艺术策展之间的可能性,从而反映当代城市议题,并且在持续地挖掘创意项目的社会文化价值,同时对设计在自然生态与社会环境的多重关系中进行在地性的思考与实践。空间带给人在感官上的不同体验强烈地吸引他,这也是当初他选择建筑设计的初衷。这些体验往往也会受周边环境的影响而变得更为深刻,最原始的可能就是时间和光线,之后他在建筑学的学习中接触到更多这样的概念。而学习“景观城市主义”后,让他更加发现作为一名建筑师,如何设计空间固然重要,但是面对大自然时,如何让人类的活动环境与之实现共存,也是建筑设计师需要经过系统性的思考与实践的。“毕业后我参与设计了一些中小规模的项目,工作二三年后顺利考到了英国注册建筑师,随后几年开始大型的建筑单体及城市设计等项目的设计。当时最吸引我的还是草图绘制时的过程,不是所有都能变成现实,但草图上的那些线条都在帮我推敲及梳理设计思路。我参与的一些建成的项目已经成为一部分人的生活环境,可想而知我画的每条线、做的每个决定都在影响着使用者及周围的环境,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在设计的过程中要有强烈的责任感才对得起这个专业。”周建杰说道。

周建杰对建筑设计的审美离不开当时就读伦敦AA建筑联盟学院的校训“以美设计,以真构建。Design with beauty, Build in truth。”的理解。他说:“工作后再回想这个校训,也体会到它的另一层意思:每个建筑师在追求美学的同时,也不应忘了社会本身赋予建筑和建筑师的责任,就如我先前所说的‘责任感。每一位建筑师所认知的审美,往往在美学本身上就可以有很多不同的解读,不同时代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对美学的定义也有不同,毕竟每个人的经历是不同的。然而以我的经历和理解对建筑设计的审美应该是‘因地制宜,除了以人为本,也应以自然为本的设计理念。从英文语境的角度看,审美‘Aesthetic一词来源于希腊语,通过感官来认知世界。很可惜我们对空间的认知很多时候是停留在视觉上,类似打卡或拍些好看的照片。除了视觉,我们也可以透过听觉去感受到不同尺度的空间感,这一系列感官上的体验也是来自在材料选择上体现,例如不同木材本身也会散发出不同的味道,相比其他材料也会产生不同的听觉效果,哪些材料带来哪种触感,触摸到纹理和温度有哪些差异。因此我们对空间的感受或审美本身就源于我们身体的真实感受。”

作为主创设计师,除了自身的设计能力提升,也需学会如何带好团队及内外部的项目管理,这些都是重要的成长过程,其经验都直接影响到设计工作的进度及成效。周建杰作为主创设计师,对此感触颇深,他说:“建筑师本身和其他行业的接触机会其实非常多,从不同类型的项目中可以接触到不同的客户及其空间的使用人群。同时因为项目的地方差异,从当地的建造传统到材料应用和空间形态,让我有机会了解更多当地的人文历史及生活方式。建筑设计从概念到落地都会接触很多不同专业的合作团队及地方部门,学会如何与当地团队进行有效的沟通及协调,其实就是相互交流学习和经验累积的过程,对今后的其他设计项目都会很有帮助。当然还有和客户沟通及合作,了解清楚他们的需求及提供出专业的解决方案,同时能够让项目创造更多的价值。当下我们所看到建筑设计的影响力不但是经济效益上的,更多也体现在社会与自然环境层面,让建筑设计与生态环境有机融合,起到积极推动社区发展的作用。”

近年周建杰带领团队开始接触一线、二线城市以外的城乡建设,在尝试不同类型及规模的设计的同时,持续关注身边的人与事,寻找更多有趣的合作及实践上的突破。他说:“当世界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变化的时候,我们应该更需要保持清醒并对生活充满好奇心!”

RUA朗圖建筑合伙人、主创建筑师 周建杰(Tommi Zhou)

《时尚北京》:您认为建筑设计如何结合新科技和时尚,以及现代化设计配合未来生活所需的实际应用,切实走进人们的生活之中?

周建杰:有时候我们对于未来生活所需仍停留在物质需求的满足,而忽略了精神需求。现正处于大数据时代,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让我们在未来生活所接触建筑也更加智能与环保。通过数字化技术和设备升级,可以更有效地优化用户体验。新科技在建筑设计领域不管是硬件或软件上应用就如同“工具和媒介”,时尚更像是“催化剂”,为当下的议题赋能,它们是未来生活所需“内容”的来源。生活里我们所接触的公共艺术和文化展览其实就是非常有效的催化剂,当下有很多设计师和艺术家在创作时就会用到很多不同的新科技,观众可以透过VR/AR方式结合线上图像数据及线下实体展览空间进行参观及互动。我们近年的设计实践里体现出科技和时尚的应用更多是来自展览类项目,其中包括“深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盐田分展场”和“深圳湾科技艺术节”。

《时尚北京》:您对零碳建筑是如何理解的,此概念的产生为建筑行业带来怎样的挑战?

周建杰:“零碳建筑”可理解为,该建筑所产出和消耗的能源可以达到相对的平衡,其用作的衡量单位就是大家常说的碳排放量。我们国家也提出“碳达峰”和“碳中和”的目标,相信减碳减能的趋势也有助于“零碳建筑”的发展。零碳概念的重要性就是让每位建筑师及包括建筑行业的参与者都意识到,在设计和建设过程中都需要更系统更全面地去思考,从建筑选材到采购、施工再到后期运营。建筑行业本身也已经有很多针对绿色建筑评估体系的认证,同时这些评估的内容也是我们经常遇到的挑战。例如建筑用什么材料?是否可回收、可再生?运送距离多少?过程采用什么运输工具?施工过程如何实现减少碳排放?建成后如何降低运营等成本?是否采用可再生能源供电?该建筑是否高能效?每个评估环节就要考虑到碳排放量,而且这些信息都是可以被量化出来的数据。那较为常见的情况可能是客户因投入成本增加,未必看到长远的收益,自然很多时候我们所看到建筑就未必是“绿色”,绿色建筑也未必是“零碳建筑”。然而当我们在讨论如何让建筑实现零碳的时候,更多还是在技术层面。同时我们不能忽略人文和社会层面,或许我们更应该讨论的是如何构建可持续发展的“零碳社区”。

《时尚北京》:您认为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如何在建筑设计中有所体现,请谈一下您的观点?

周建杰:我们在讨论可持续发展较多时候是体现在技术上的应用,建筑设计如何结合可再生能源和环保节能技术等等。2023年2月底“设计深圳”在深圳开幕,我们受邀参与了其中的主题展“未来之家Future Home”,此次策展的主题为“洄游Diadromy”,灵感来源于鱼类的周期性运动。材料的轮回就像是鱼类的周期性运动—洄游。建筑材料的世代交替,不断更迭就好像洄游,也应该是一种自我本能。展厅主要回收利用的材料之一,曾经是厂房的防爆灯具,重新装置成鱼群游动的形态,利用灯光设计编程控制灯光的流动效果从而呼应鱼群游动的状态。我们尝试将主要回收利用厂房拆除后的砖,粉碎后融入新的材料合成不同颜色和空心形状的砖,堆积成鱼群周围的珊瑚。利用模块化的搭建方式,再以不同的组合形成不同空间所需的退台式景观,有些可用作展示台、工作台或座位等等,使用的功能很灵活,参观者和使用者如何在该空间“游动”也显得特别灵活,整个空间更像一种促进大家互动与交流的场所,或许也不用过多的设计或定义,让整个空间设计本身保持开放,让更多的可能性发生。展览结束时,其中展厅背景墙所使用的铝材、阳光板、洗墙灯和轻质砖等物料都可以回收再利用到厂房改造项目“apark深圳艺术公园”当中,这些撤展的物料可用作不同室内空间的隔断或装置;展厅主体所用到的托盘、板材、再生棉垫、防爆灯具和绿植也都是可以不同的组合方式重新再利用到园区内,以空间装置的方式呈现在园区的公共区域。其实不管什么技术也应结合项目所涉及不同人群的生活方式和自然生态进行优化,建筑本身除了带给人们生活环境上的改善,我们更需要关注社区的可持续发展。

《时尚北京》:作为建筑设计师,您认为在全球语境下的“中国文化”如何走向现代,与世界更好地对话?

周建杰:很多时候我们发现有些建筑为了表达“中国文化”而表达,其外观呈现的效果也是过于具象,随着时代的发展往往这些建筑未必经得起时间的考验。中国本身历史悠久地大物博,当我们谈及“中国文化”其实也从很多不同方式和角度去解讀,从空间维度有不同地区,时间维度有不同时期,创作过程中这些元素都需要根据不同情况与条件作出设计逻辑上的梳理和提炼。随着快速的全球化发展,当我们发现国内外有很多不同城市变得越来越雷同的时候,使得大家也开始反思及更加关注地方所需的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我们接触到的项目其实也是分布在不同的地区,设计思维所提出的文化传承也是来自建筑本身如何与所在地发生关系。在思考“与世界更好地对话”之前,我们需要更关心如何与自己的土地更好地对话,这里的“土地”除了地方的文化历史,也包括了当地的社区及周边的生态环境。

例如我们所处的广东省属岭南地区,气候明显和中国其他地区也有所不同;广东地区同样也包含着不同的地方文化差异。这里就有广府、客家、潮汕和雷州四大民系,不同的文化背景自然也会产生不同的审美及建筑形态,因此我们在前期研究阶段就需要了解更多当地的人文地理及建筑特色。在广东地区,“骑楼”属于传统街区比较常见且有趣的空间原型,其形态也是反映了岭南地区的炎热多雨的气候,我们也尝试把这些具有“在地性”的元素融入建筑设计,同时保持了空间使用的灵活性,从而满足人们当下和未来的生活方式。我们在清远市有个项目还在施工阶段,也是最近才刚看到一部分的建筑外观。其空间尺度也是和我们设想的相符,我们尝试挖掘岭南地区的街道界面的空间特点,设计过程对建筑和人的尺度进行推敲,思考如何利用建筑设计延续及回应当地的城市肌理,体现出当代建筑和地方文化有更好的对话。

猜你喜欢
建筑师建筑设计空间
胖胖的“建筑师”
空间是什么?
创享空间
绿色建筑设计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思考
当建筑师
建筑设计的困惑
现代装饰(2017年9期)2017-05-25 01:59:43
建筑设计中节能建筑设计的分析
梦想成真之建筑师
探讨居、商、景一体化的建筑设计
河南科技(2014年11期)2014-02-27 14:10:05
一个建筑师的独白
中外建筑(2009年3期)2009-10-14 08:5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