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现代金融体系 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

2023-06-11 06:54张帆
群众 2023年10期
关键词:金融体系金融经济

张帆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提升国际循环质量和水平”。2023年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是推进高质量发展的战略基点。”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和血脉,是资源配置和宏观调控的重要工具。现代金融体系能够促进金融资源和各类生产要素合理配置,激发供需两端活力,进而提升经济体系的循环效率,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核心引擎。“十四五”期间,要聚力建设和完善具有高度适应性、竞争性、普惠性的现代金融体系,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在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高质量发展上迈出坚实一步。

稳健的现代金融体系是畅通国内大循环的重要基础。金融活,经济活;金融稳,经济稳。如果金融体系不稳健,生产要素的顺畅流动便易遭受内外部因素冲击,总供给和总需求难以实现动态平衡,国内大循环就如空中楼阁。因此,维持现代金融体系稳健运行,是畅通国内大循环、支持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条件。首先,现代金融体系应是低中介成本的融资体系,要引导综合融资成本长期下行,金融体系让利实体经济,增强内循环的畅通性和稳定性。其次,现代金融体系是科技型、普惠型的金融体系,现代金融与数字科技结合,能够有效解决供需两端信息不对称问题,优化金融市场匹配效率,提升和扩大金融的可得性和普惠性,助力中小微企业、科创企业、绿色企业更加便利地加入国内资金融通。最后,现代金融体系既能支持经济结构性改革,又能有效激发市场需求,能够同时刺激总供给和总需求,提升资金流转效率,从而加快推动供给体系、需求体系和金融体系形成相互支持、有机结合的稳定框架。

高效的现代金融体系是提升国际循环质量和水平的核心动力。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的国际循环逐渐从“以外需为主,外需推动内需”转变为“以内需为主,内需推动外需”。首先,现代金融体系能够通过产业链结构调整和产业基础再构建,引导要素资源向“卡脖子”、核心技术、关键零部件等产业链聚集,在补齐产业链短板的同时,疏通国际循环技术壁垒,优化国际布局、整合国际资源,推动我国产品和产业“走出去”。其次,现代金融体系能够促进资金跨时间、跨区域交换,有助于扩大有效投资。金融机构能够通过金融服务与产品创新,提升居民储蓄与投资转化速度,扩大国际投资规模,进一步带动国际循环。再次,现代金融体系通过有机结合资金链与创新链,能够精准识别和筛选行业领先技术,动态激发各行业发展潜力,给予新技术、新产业更准确、更直达的金融支撑,并实现金融资源的跨区域、跨产业转移。

开放的现代金融体系是联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关键平台。在“两个大局”的背景下,加大金融市场的开放力度,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是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关键。一方面,扩大股票、债券等资本市场开放,引导国际中长期资本“活水”流入国内大循环的重点建设领域。同时,境外资本充分流入有利于降低国内利率水平,并推动国内各种要素价格与国际接轨。另一方面,近年来我国现代金融体系的开放广度、深度、速度远超以往,中国金融市场国际化程度的进一步提高将吸引更多国际金融机构入驻,在良性竞争合作机制下提升我国金融机构的资源配置效率和竞争力。此外,基于金融市场更高水平的开放以及稳妥有序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我国能够更加积极主动地与国际金融机构、主要经济体建立新型互利合作关系,并以“一带一路”金融合作网络构建为契机,深度融入国际经济金融体系。

当前我国金融体系在助力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尚存一些不足之处,主要表现为金融供给存在城乡、区域差距,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效率有待进一步提高,融资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等。进一步完善现代金融体系,还需在以下几个方面重点发力。

优化金融供给布局,增强地域协同。针对城乡金融供给不均衡问题,要以乡村振兴战略为抓手,深化农村金融改革,构建具有多层次、广覆盖、可持续、强活力、防风险特征的现代农村金融体系,努力实现城乡金融资源配置合理有序和城乡金融服务均等化。针对区域金融发展不平衡问题,金融体系在进行金融资源配置时,要充分考虑各地经济发展状况,支持各经济区域和功能区金融资源流通共享。鼓励各地围绕城际铁路、高铁等快速化交通圈促进“金融同城化”,打造融合发展、协同并进的区域一体化金融发展格局。

提高金融服务效率,支持实体经济。通过“抑套利”等多种方式降低融资成本,促进实体经济和金融体系的良性互动;完善金融监管,减少各个层面的资本错配;充分运用科技和数据资源,构建专业化的资金供需与信用信息交互共享平台,持续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效率和水平。以服务实体经济需求为导向,构建广覆盖、差异化、分工合作、功能互补的现代银行体系。对于风险溢价较高的中小微企业,可以通过利率市场化改革改善借贷条件,推动金融系统进一步向实体经济合理让利。同时,要切实做好互联网金融、地方政府债务等重点领域风险防控,遏制非法金融活动,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完善资本市场建设,优化融资结构。金融供给侧改革的主要方向就是构建与新发展格局相匹配的多层次金融市场。要着力完善资本市场的基础制度和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进一步加大对小微企业、科创企业的直接融资支持;进一步推进企业上市融资,加强与境内外主要证券交易所的对接合作,提升直接融资比重;加快发展区域性股权市场,提升多层次资本市场“塔基”功能,拓展中小微企业进入资本市场渠道;大力发展机构投资者,发挥其在资本市场中的主力军作用,同时为提高资本市场中的长期资金比重创造良好条件。

深化金融双向开放,释放内部潜力。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和国际化原则,积极转变金融开放理念和模式,进一步推动金融服务业双向开放。着力“引进来”,适当降低国际金融机构准入门槛,允许国际金融机构有序参与生产、流通、分配和消费各个环节,使我国成为吸引国际要素资源的引力场;助力“走出去”,支持金融机构国际化拓展,鼓励金融机构海外合理布局,逐步提升金融服务、金融产品的对外开放程度,增强国际市场竞争力,成为联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桥梁。同时,打造一流营商环境,进一步推动简政放权,优化行政审批,提高审批效率,并加强金融政策制定的沟通协调,提高政策透明度。稳妥有序推进人民币国际化,促进本外币、离岸在岸市场的良性協调发展。

(作者单位:南京财经大学会计学院)

责任编辑:包咏菲

猜你喜欢
金融体系金融经济
甘肃“强科技”需健全科技金融体系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健全现代金融体系的适应性之“点论”
何方平:我与金融相伴25年
君唯康的金融梦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P2P金融解读
《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解读
金融扶贫实践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