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教育主体角色担当课后育人使命

2023-06-11 08:53云绍鹏
云南教育·小学教师 2023年4期
关键词:芒市育人作业

云绍鹏

芒市第七小学位于德宏州芒市仙池路34号,创办于2018年,是一所边疆县级市城区小学。目前,学校共有教学班40个,在校学生1980人,在职教师96人。国家“双减”政策实施以来,芒市第七小学立足实际,聚焦“三点半”问题,不断增强教育服务能力,切实解决家长难题,让“双减”落地见效。

一、关注学生成长,做好顶层设计

课后服务是一项育人工程,也是社会工程和民心工程。为确保此项工作的高质量发展,学校采取了如下措施:

1.确立原则、目标,构建课程体系。通过组织班子座谈会、教师座谈会、家长座谈会、发放问卷调查等形式,深入分析学校开展课后服务的优势及不足,确立了“立足需求、家长自愿、教师志愿、积极服务”和“提品质 强特色”的课后服务原则和目标。根据原则、目标,构建了“基础+经典+兴趣”的课后服务课程体系。在课后服务中努力做到“四个保证”,即保证作业在校基本完成、保证阅读时间、保证家长接送困难的学生享有安全、充实的“最后一公里”服务和保证学生回家后有足够的时间从事家务劳动、进行体育锻炼和自主学习。

2.“4+1”模式。在探索课后服务的过程中,学校形成了课后服务的“4+1”模式。其中“4”是指每周二至周五开展的校内优质教师组织的作业辅导、数学建模、珠心算、书法等活动,“1”是指为满足部分学生发展兴趣特长的特殊需要以及解决学校工学问题,于每周一聘请校外非学科类教师(教练)开展的社团课程。

3.制定规章制度。制定了学校《课后服务实施方案》《实施课后服务思维导图》《课后服务管理规定》《课后服务安全管理制度》、《课后服务评价制度》等规章制度,为课后服务工作正常运转提供了坚强的后盾。

二、关注课程内容,形成课服特色

在缓解家长“后顾之忧”的同时,学校不断升级课后服务内容,充分发挥教师特长、社会资源等优势,遵循学生的身心特点与发展需要,打破班级、年级界限,成立了书法、绘画、舞蹈、体育、科技、劳动等社团,开展独具特色的课程,以独特魅力让学生爱上课后服务。

1.突显劳动教育。学校结合劳动综合实践校本课程,深度开发、整合校内资源,将教学楼侧面的闲置土地进行改造划分,打造成“青沐小农庄”,开辟出八块劳动实践基地,为城区孩子提供亲近自然、走进农田的机会,孩子们耕地、翻土、播种、施肥、管理……体验着劳动的快乐,享受着丰收的喜悦。

2.是提升作业质量。首先,在作业要求方面,实行“三个转变”,即全批向全批+面批转变、课后反馈为主向当堂反馈为主转变、定量向定制转变,并成立研究团队,加强作业设计研究,提高教师作业设计能力及教育教学质量。其次,在学生自主做作业方面,实行“三个引导”,即引导学生利用课后服务时间基本完成书面作业,引导学生书写规范、做题正确,引导帮助学有困难的学生答疑解惑,让学生在学校将知识消化透彻。同时,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拓展学习空间。学生们在老师的带领下通过完成作业,巩固了当天所学的内容,又养成了良好的作业书写、思考质疑、守时守纪的习惯,实现了作业不回家,快乐你我他的目标。

3.经典文化、体育游戏。每天安排一节20分钟经典短课唱经典歌曲、诵读经典诗词、讲经典故事等,传承经典文化。为解决一、二年级课后服务无作业辅导的实际问题,学校融合竞技体育元素改进游戏并纳入一、二年级课后服务课程,设置了“金鸡独立”“换物接力”“贴膏药”等游戏项目,既有竞技的挑战,又有游戏的快乐,游戏中孕育了大智慧。通过体育游戏的比拼、合作,学生们全情投入、身心愉悦,而且在活动过程中学会了规则意识。

三、关注家校社合力,实现协同育人

学校积极邀请有一技之长的家长加入课后服務志愿者团队。他们为孩子们带来了法制资源、医疗资源、防震减灾资源、现代化科技资源、红色资源、美食资源等。他们在传播知识、开阔学生视野的同时,也在用其个人魅力与人格品质影响着学生。截至目前,共邀请168位家长参与课后服务,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课后服务是核心素养教育的“大舞台”,也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助推器”。芒市第七小学将持续做好课后服务工作,强化教育主体角色的回归,高站位谋划、高标准部署、高质量推进课后服务工作常态化、规范化,担实课后育人的使命。

猜你喜欢
芒市育人作业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芒市总工会:为60名在档困难职工免费体检
帕布巴升座庆典在芒市举行
甘蔗新品种在芒市旱地引种试验的表现
作业
我想要自由
“珠”育人
他们用“五招”育人
三十六计第七计:无中生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