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春霞
摘 要:场景设置与文化遗产之间的联动,是互相滋养与互相成就的关系。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传承、传播的过程中离不开美育的熏染,美育实践的拓展需要场景的补充和支撑,文化场景的设置需要遵循“真、善、美”的价值体系。公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参与度、认同感与日俱增,让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美育中获得大众与业界双重的关注,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命力薪火相传,未来社区才有具有历史的、社会的、经济的和审美的价值,获得大众的青睐与认可。
关键词:社区场景 非物质文化遗产 美育 传承与实践
随着科学水平和经济社会的发展,提升以人为本的城市软实力成为当今世界前沿城市的普遍共识,城市更新也更加关注社区文化和公共空间。未来社区的发展不应是千篇一律的,而应结合当地的人文现实,让历史文化融入现代生活,作为消费“场景”的一部分,文化维度在消费场景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让非遗文化彰显区域风貌、独特风韵。例如伦敦在疫情复苏计划中围绕九项“使命”展开工作,其中有一项侧重于“建設强大的社区”。该计划的目标是在2025年前在伦敦实现社区中心全民覆盖。在这些社区中心建立强大的社区网络,增强市民的归属感与幸福感。全球城市都将复苏的重心放在提升居民幸福感上。城市发展中的创新因素、人文内涵、社会信誉、道德伦理等生产要素会嵌入不同的城市场景当中,产生复杂的关联耦合,共同推动城市创新建设,为提升城市做出贡献。在后工业时代,城市是更具有美学意义的空间,涉及消费、体验、价值观与生活方式等文化意涵。在长三角一体化进程中,城市记忆可以将以江南文化、海派文化、红色文化为主要特征的人文内涵植入“未来社区”建设中。让城市充满烟火气、市井气,吸引更具活力的消费群体,创新本土文化生态。
一、实践性:从审美到认同的桥梁
所谓的“实践出真知”,未来社区将成为全方位、沉浸式的学习、成长、娱乐、分享的体验空间。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社会发展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包括社区、城市、教育、乡村、审美等,所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前人在特定历史时空条件下创造、享有并流传下来的宝贵财富,它不仅记录了人类的过往,更是人类记忆的源泉。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社区案例中的实践与运用,阐释了美育创造并不是凭空捏造和想象,它有着深厚的历史土壤和文化根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社会生存本能的需求及精神的慰藉和依托,与美育相互依存、相互依托。
特里·克拉克提出,城市文化与美育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文化场景的构造还需要邻里、社区、物质结构、城市基础设施以及多样性人群,如身份、性别、国家、种族、职位、教育等因素。[1]随着长三角地区14个古镇,如西塘、乌镇、同里、朱家角、新场等,以“江南水乡”为背景联合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推进,长三角的非遗传承工作蒸蒸日上、稳步推进,拥有因地制宜的规划策略。当今长三角一体化的城市群中,具有典型性的城市是上海、杭州、苏州,也是当今江南古镇主要的集聚区。这里土地肥沃、气候适宜、农业发达、人口稠密,独具自然风韵。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特定时空中形成的相关文化事项,保护在历史传统规约下所形成的特定时空范围内的物理和文化环境,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功能才能与现实需求对应,形式与环境匹配,呈现出活态传承的意义。当非遗转化成场景中的舒适物和活动时,场景就对大众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归属感产生了强烈的影响。
未来社区的建设是承载人们美好生活愿景的重要单元。美育是江南文化、海派文化、红色文化的共同因子,王国维先生说“文化的复兴始于美育”,在长三角一体化的过程中,文化遗产的复兴、美育的普及是重要的发展动力,也是城市软实力提升的重要环节。美育元素也是三种文化最大公约数,厚植文化遗产、绽放美育之花,有了美的愉悦与通感,各种文化才能相互交织、蓬勃发展。从世俗到审美之间的巡游,让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生活、美育的一部分,让庙堂之远融入民间的日常。实践让文化遗产和美育融入每个个体的生活之中,让美育、非遗助力乡村建设,完美融入江南社区,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提供了良好的实践案例和传承方式,既深入浅出又雅俗共赏。
美育是传承文化遗产的重要方式,从另一个角度为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复兴提供新的思路和视角。在任何社会发展中,文化都是重要的驱动力,也是可持续发展的推动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不是静态而是动态的,而动态传承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青少年。青少年是未来,是希望,是火种,要培育青少年对文化遗产的认同,让他们在感觉、知觉、心理上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知、审美和认同。青少年要通过参加各种艺术活动提高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审美认知和欣赏水平。
二、人民性:从静态到动态的传承抒写
2015年12月,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上从国家战略层面首次提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人民城市为人民”。城市是人民的城市,文化是城市的灵魂,人文城市是人民城市的理想形态。
文化复兴是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之一。近年来,非物质文化遗产逐渐从静态的“封存式”“博物馆”的展陈中得到解放,走进大众视野与生活中。尤其非物质文化遗产关系一个民族的文化与精神传承,创新文化传承机制,尝试多种形式“活态传承文化遗产”。这些存活在多民族生活中的文明是通过节日、仪式或历史的情景等来传承的,以世代劳动人民为传承主体的活态文明,持久地保留了文明的技艺。作为一个系统性的事项,它与美育紧密结合能以更为生动、有趣的形式吸引青少年的目光。美育不仅是一种外在的教育形塑,更是一种内化的精神记忆,人民是非遗审美化的重要创造者、欣赏着和传承者。青少年作为美育的在场者与参与者,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化的重要力量。
每个社区都是城市历史和情感记忆的载体,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化过程就是要捕捉其中的文化因子或文化元素,然后通过一定的方法、工具、元素去激活它,深入城市的肌理之中,使其成为一种可转化可使用的活性载体。文化遗产被定义为遗产之前,都是人们世俗生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无论是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都在人类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功能。古建筑、古遗址、石刻、壁画等,穿越历史的长河到今天都起着重要的作用,特里·克拉克教授基于人与空间的互动联系提出了“文化场景”的思考,城市文化场景包括两个方面:第一,城市客观结构,即城市公共文化空间,包含博物馆、美术馆、公园、艺术馆、艺术中心、剧院、展览馆等基础设施;第二,城市文化的主观认识体系,是从真实性、戏剧性和合法性三个一级维度进行衡量,真实性即何者构成城市文化存在的本源。[2]每个时代都需要重新阐释传统文化,当后代的科技文明不断刷新人类认知的同时,人类对传统文化的回归更为迫切,人类更需要在“小传统”的仪式、节日、图像等中寻求心灵的归宿。让文化遗产走进社区,可以彰显其深厚的人文内涵和独特价值。
青少年是承上启下的一代,可以链接更多群体及相关社区参与进来,让文明之火长燃。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美学教育的关系进一步理解文化遗产与人的关系,非遗借助美育供后人体验,美育为非遗进入现代社会提供路径。比如浙江的梁祝传说、梁祝昆曲、梁祝音乐以及扩展开来的梁祝题材剪纸、水墨画等。这些灵感为美育提供了活态的艺术资源,非遗夯实了传统文化中的乡愁之源和情感之根。比如在底特律,艺术就与城市建筑、地段、小巷、住宅、街道融为一体,是社区的重要组成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活化,依靠良好的品牌传播,做好品牌宣传,通过开发衍生品、创造纪念品、开发“文化遗产”旅游专线、学徒培养、建博物馆和体验馆、进社区等方式都可以有效推广“非遗”。非遗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也是世代相传的重要情感连接记忆。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保全也是一种技术逻辑,在大数据应用广泛的当今,对整个非遗系统进行数据资料的保存价值研究,形成价值谱系,活态化的非遗数据库和专业技术可以不断促进价值谱系的生成,形成文化产业和文化资源的叠加放大效应。
三、发展性:从遗产到资本的嬗变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宝贵财富,也是一个民族记忆传承的良好载体。美育在青少年的成长过程中起着陶冶情操、美化心灵、塑造灵魂的作用。非遗在民间扎根也在民间成长,它和社会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将非遗与互联网深度融合,可以吸引更多的青少年群体,创新表现形式和传承方式,有利于深入挖掘和拓展文物蕴含的历史、艺术、文化、科学价值和时代精神,实现科技与艺术的融合,让在线变成在场,实现它的超现实、超距离、超越束缚的作用,实现数字化功能的扩大化。建立数字化平台文化遗产信息管理系统,调动全民参与保护和传承文化遗产的意愿和信心,凸显中华文化的传统魅力,美育市场,培育“文化遗产”客户群,主张资本引入、市场运作。文化场景理论的客观认识结构通过城市基础文化设施和创意社区来营造公共文化空间,城市文化建筑、公共交通、山水风景、历史街道的组合方式都构成城市公共文化空间,其中公共文化空间质量体现为空间舒适度的打造。[3]让大众用行动和精神来创造并支持它们所提供的意义。
近年来,官方出台了各种非遗发展性措施,如《世界文化多样性宣言》《保护和促进文化表现形式多样性公约》《杭州宣言:文化与可持续发展》等,提出了很多可借鉴的文化遗产保护、传播、创作理念,强调了非遗和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在现代科技的裹挟下,对灵魂深处的探寻,成为技术过度依赖之后的一种人文期待。这是非遗的人民性赋予的历史使命,让非遗与美育在当代社会生活的需求与发展方面,有着广泛契合的关联,美育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可持续的桥梁之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扎根泥土由人民创造的文化,其折射的审美取向与中华美育有着深刻紧密的联系,阐释了代表了中华文明的文化本土性和民族文化的人民性。基于非遗与美育的时代实践价值从日常生活的视角发现非遗与美育所共有的民族文化的活态性、历史性与社会实践的可融合性,才能更好地推动文明转型期的美育精神落实到社会生活与文化的创新实践中。诚如杜威所说:“一切的教育都是通过个人参与人类的社会意识进行的,在这个过程中,个人便渐渐分享人类曾经积累下来的智慧和道德的财富。他就成为一个固有文化资本的继承者。”[4]
美育作为一种终身教育的手段,在素质教育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开展丰富多彩的非遗美育实践,能极大地促进青少年的思维活动,也是对青少年艺术教育效果的一种反馈,在非遗创新实践的活动中,美育开启了思维与鉴赏的通道,让两者之间互通有无。让非遗的内价值继续在其存在的社会与历史的时空中发生作用,让未来社区发挥文化场域的重要作用,让民众继续传承、认可和实践使用。
非遗传承通过市场的锤炼与淘洗,可以提炼美育精華,建立协作机制;扩大与社区合作,建立起一支适应市场需求的戏剧性的艺团队,打破自我僵化的限制,为传统文化的“回归路”提供了可行性参考,也为进一步推广非遗社区打造出了一条创新道路。同时非遗社区还可以创新与新媒体短视频平台等合作,让非遗专业性的内容策展与平台内容策展、用户内容策展形成互文性的关系,处于一种动态的互动、联动、融合之中,相辅相成、相互指涉与对话,提升非遗的传播效力。非遗文化的传承需要商业机制的保护与参与,形成“一种我们正在共同努力实现的社会结构、一种对更好的文化构型的理想”[5]。
四、结语
非遗作为城市记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记忆与空间的方式表述城市文化,可以弥补城市中人文底蕴的缺失,城市建设可以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建设为提供新的机遇的平台。一个朝着世界级目标前行的城市群,应该有着丰富的历史积淀和自己独特的城市记忆和文化气韵,有属于自己的文化观念和态度,以凝聚城市精神来提升城市软实力。城市不是一个静止的容器,而是一个不断吐故纳新的生长体。长三角是由多元群体共存、共建,是多元文化的容器,承载当地生活习俗和价值观念。文化体验举足轻重,长三角城市群表现出色,上海进入全球前10,杭州、苏州、南京领跑全球城市群进入全球前100,再加上同样上榜的宁波和无锡长三角已经连续两年成为全球GCI上榜城市数量最多的城市群,反映了强大的整体竞争力。城市领导者必须以居民和社区为核心,为广大居民提供高品质生活,建立社区网络,实现蓬勃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一个抛弃了或者背叛了自己历史文化的民族,不仅不可能发展起来,而且很可能上演一幕幕历史悲剧。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6]传播应尊重非遗传承的内涵本质和审美倾向,面向广大人民群众,活态展示文化流变,营造全社会共同参与传承的氛围。构建脉络清晰的传承体系,促进产品融入生活,提高公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重要性的认识,拓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推广渠道, 让非遗项目真正扎根于社区,推动非遗融入民众日常审美,增强非遗在现代化城市基层社区中的传承、传播活力。
参考文献:
[1] 陈波,侯雪言.公共文化空间与文化参与:基于文化场景理论的实证研究[J].湖南社会科学,2017(2):168-174.
[2] [加] 丹尼尔·亚伦·西尔,[美] 特里·尼科尔斯·克拉克.场景:空间品质如何塑造社会生活[M].祁述裕,吴军,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8:44-50.
[3] 范玉刚.文化场景的价值传播及其文化创意培育——城市转型发展的文化视角[J].湖南社会科学,2017(2):160-167.
[4] [美] 约翰·杜威. 学校与社会·明日之学校[M].吴志宏,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3-4.
[5] [美]亨利·詹金斯,[日]伊藤瑞子,[美]丹娜·博伊德.参与的胜利:网络时代的参与文化[M].高芳芳,译.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7: 23.
[6]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16.
基金项目:浙江科技学院青年人才启动基金“城市记忆中的文化生产与价值逻辑” (F701109J03),2019—2020年浙江省高校重大人文社科攻关计划项目“建设文化场景:浙江未来社区公共文化空间提升研究” (2021QN054)的阶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