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的小学美术假期作业设计

2023-06-11 15:48:53王俊
云南教育·小学教师 2023年4期
关键词:美育美术学科

王俊

基础教育是为未来社会培养接班人和建设者的。未来需要复合型人才和创新型人才。党的教育方针要求学校做到“五育”并举,全面发展素质教育,弘扬中华美育精神,增强文化自信。新课程强调以培养学生的美术学科素养为核心,探究性美术实践活动为主线,人文性单元为结构。小学美术假期作业的设计是以美术表现形式为主、注重过程中学生的实践性、研究性和创新性。综合探索类美术作业在短短的一堂课上无法完成,假期里的学生时间充足、材料好找,正适合做跨单元的综合美术实践作业。笔者认为,在设计美术假期实践性作业时,应在主题设计、学科融合、任务目标和多元评价上下功夫,要充分体现立德树人、五育并举、以学为主的核心素养理念。为学生设计感兴趣的绘画类作业、调查采访类作业、手工制作类作业,在激活学生美术学习思维的同时,提升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探究能力、思考能力和审美能力,落实学科核心素养,让学生的假期过得更有意义。

一、主题设计应与时代吻合,体现立德树人

新的美术教育要把立德树人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发展学生的美育核心素养,培养终身学习能力、自主发展能力和沟通合作能力等综合能力。通过美术学科的学习,在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学会尊重和理解世界美术文化的丰富与多样性,形成对善恶、美丑的文化现象的正确评价与判断,树立求真、求善、求美的价值观。美术假期实践作业的设计首先考虑符合时代主题,只有明确主题,学生才能根据主题去思考和探究。因此笔者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设计了六个年级主题假期美术实践作业。分别是爱生命、爱长辈、爱家乡、爱劳动、爱环境、爱祖国。每一个主题都与学生的生活相连,与时代相接。如三年级“爱家乡”主题又可分为家乡的风景、特产、美食、节日、服饰等内容去创作。通过主题设计,让学生找到正确的方向,在主题下寻找适合的内容。再根据内容发挥想象和创造表现美术作品,在创作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注重多学科融合,体现“五育并举”

美术教育是立德树人的重要途径,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培元是新时代美育的体现。促进美育与德育、智育、体育、劳动教育相融合,充分挖掘和运用各学科所蕴含的体现中华美育精神与民族审美特质的心灵美、语言美、行为美、科学美、礼乐美、健康美、劳动美、艺术美等丰富的美育资源。美术假期实践作业要求学生在实践过程中运用多学科知识。如,语文、科学、数学、品德、计算机、历史等方面的知识。最终以美术表现形式来完成平面和立体的美术作业。如,六年级“爱祖国”主题要求学生表现红色主题故事和革命故事,把《一袋干粮》《半条被子》《七根火柴》《馬背上的小红军》《金色的鱼钩》《邱少云》等小故事创作成美术作品。学生通过读故事、上网、问询的方式收集各种资料,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特征。心理有具体的形象,笔下才能画或者塑造出具体人物。采取分班分组以连环画和超轻黏土的方式表现一个小故事,最后小组合作组成一个系列作品。

三、明确任务目标,体现以学为主

新课程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以信息技术的运用、核心素养为导向,“真实情境”为支撑,以学习活动为载体,让学生通过亲身实践、动手实验,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和能力。在学的过程中学会发现问题、解决困难,寻求帮助和主动帮助别人。体现以学为主的美术实践作业要注意三点,首先是分工要明确,确保每个学生都有事可做。如,按主题分组完成,每组5至6人,一人记录拍摄过程视频、一人采访记录、一人整理资料、一人根据场景和任务写出故事框架,最后集体完成画稿。同一个小组可以完成相同的作业内容但表现形式不一样,可以手工和连环画表现。根据其他组的作品汇总后再次修改完善作品。其次是要求要细化。如,视频要剪辑成3至5分钟,照片要横屏拍摄,像素和分辨率是多少等。绘画类作业纸张要4开,超轻黏土人物大小15厘米大小等。细化的要求能让最后呈现出来的大型作品统一。最后是展示奖励,对学生上交的作品,开学第一课要在班级展示,班级老师给做得好的学生颁发奖状。再由年级美术老师组织学生将作品汇成年级展示长廊,让每个参与的学生增强自信,体验成功。这样的假期作业不仅能让学生亲自实践体验,整个过程全部由学生自由分配完成,体现了团队合作、协作配合,探究的新课程理念。

四、注重多元评价,体现核心素养

新的评价体系注重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多元评价方式,主要评估学生解决情境化问题的过程和结果及学科核心素养发展水平。学科核心素养是指向学生的未来,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学生在实践中的构思、描绘、塑造和欣赏、想象创造能力、表达交流能力、审美判断能力、文化理解能力等都是美术学科核心素养的关键能力。美术假期实践作业的评价不能单纯地从最后呈现出来的美术作品来评价,应该更多元化。可根据既定目标,设置具有真实问题情境的表现性任务,聚焦探究过程,收集能够揭示学生理解的相关证据,根据课程标准中要求的学科关键能力发展水平,制定不同层级的表现水平标准,来判断出学生对知识、技能的习得情况、操作层面的理解与运用程度、以及学习习惯与兴趣的发展水平等,通过评价促进学生学科关键能力、必备品格和价值观念的形成与发展。

新的小学美术教育更加注重培养学生整体素质,以学生发展为本,注重个性发展和全面发展。从小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文化自信,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假期美术实践作业让学生的美术实践活动更有目的性和方向性,让学生“跳出课堂学技能”,在美术实践作业活动中提高人文修养,在合作交流中提高实践能力,在生活中激发学习的灵感,从而学以致用,为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为未知而教,为未来而学,积极开展面向未来的美术教育是学校和一线美术教师的义务和职责。

猜你喜欢
美育美术学科
【学科新书导览】
让美育引领幸福生活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美育史料·1902年刘焜与“美育”
美育学刊(2018年3期)2018-05-16 11:22:11
“超学科”来啦
美育最忌急功近利
风采童装(2017年12期)2017-04-27 02:21:42
美育教师